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傻瓜都明白,党国名存实亡,溃败已成定局,南京方面早已把黄金外汇运往台湾,陈诚也奉命镇守宝岛筹建基地,以图东山再起。大势所趋,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如有人想阻拦就是螳臂当车自不量力。
能坐上少将站长宝座的都不是普通人,齐三和在抗战期间屡立奇功,在上海直接或间接歼灭汪伪76号特务机构及日军特高课、梅机关等特工不下百人,由中校一路升迁至少将,获奖章、奖状无数,是军统内部极少数抗日英雄之一。
复杂的人生经历练就齐三和多面性格,不再是二十多年前不谙世事的毛头小伙,唯独有一样没变,那就是对爱情始终保持初衷:坚决不放弃追求秦香兰,有点非她不娶的意思。齐三和痴心不改,秦香兰也态度依旧,采取“三不原则”:不接受、不接触、不得罪。
当年在上海奉命截杀日谍和76号特工,秦香兰与齐三和并肩作战,那段峥嵘岁月是两人一生中最闪耀的时刻。民族大义面前哪还有时间精力谈情说爱?齐三和把感情搁置一边,秦香兰也全身心投入密码破译工作,几年下来反倒滋生深厚友谊,齐三和对秦香兰在爱慕之外更添几分敬重。
回到重庆后才消停一年,内战爆发了,全国形势为之一变,战火又起,矛头直指解放区和国统区地下党。如果没有国共通力合作,上海对日地下斗争不可能得到全面胜利,齐三和比谁都看得清楚,但骨子里效忠党国誓言尚存,唯有服从。
齐三和犹豫不决,源于厌战情绪,从军阀混战、国共第一次内战到抗日战争,再到国共第二次内战,中国一直处于战争状态,民不聊生,百废待兴,这样下去国将不国。齐三和早想解甲归田,过几天安心日子,手上不愿沾满革命者鲜血。
中国人讲求宿命,也即是佛家所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定然全报。齐三和杀人如麻,表面上冷酷强硬,内心却充满恐惧。从内战爆发到现在,通过他暗杀处决的地下党和民之人士已经多达上千人,都是中国人呐,倘若是日本鬼子,杀再多也不解恨。
又一封加急电报送到齐三和办公桌上,接收电报的人正是秦香兰。重庆站有权接收绝密电报的人寥寥无几,这种电报指定专人接收、专人破译、专人处理,其他人无权过问。秦香兰身为通信科中校科长,通常情况下不亲自接收破译电报,有什么情况属下自会通报。
这天上午,一名年轻的中尉女情报官向秦香兰报告:南京来电,两分钟后有绝密电报发出,请秦香兰到密室接收。整个军统重庆站仅有三个人有密室钥匙:站长齐三和、副站长兼情报科科长陶立平、通信科科长秦香兰,也只有这三人可以接收绝密电报。齐三和与陶立平正好不在,出去办事了,秦香兰顺理成章接收电报。
此前齐三和向她透露过大概:上峰要求近期处决一批政治犯,具体内容没说。秦香兰隐约预感到这封加急电报关乎此事,好奇心顿生,什么人值得南京总部如此关注呢?
第七百一十八章()
当电报内容赫然出现在眼前时,秦香兰内心一震:总部怎么能够如此草菅人命呢?三百多条性命啊,全部杀光一个不留,跟日本人差不多了,这道命令传达下去就是又一桩惨案,令人发指的暴行势必激起民众更强烈反抗。
多年工作经历让秦香兰对军统家规深有体会,严格保密是首要法则,无条件服从是铁的纪律,齐三和会不会立即执行?秦香兰敢确定:他一定会!因为他是职业特工,完全可以做到六亲不认。在此之前秦香兰早已麻木不仁,工作就是工作,党派之争与她无关。这回却像被马蜂蜇了一般,秦香兰良知得以唤醒,促使她下了一个重大决定。
警备司令部有两条专线电话,一条直通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另一条连接川内各军警宪特系统,两条线路通常情况下不启用,一旦铃声响起便是大事情。莫小米作为警卫营营长,负责保卫机要室,专线电话就设在里面,从未进去过,也没有人找过他。
这天午餐开饭时分,莫小米正要去食堂就餐,守卫机要室的宪兵前来报告:有一条专线指名找他,说有急事。莫小米犯起疑心:什么人通过专线找他,吃了豹子胆了!边想边拔腿朝机要室走去。
莫小米接起电话,里面传来一个陌生的男声:“喂,有人让我转告你:11月27日晚歌乐山后山见面,别忘了!”莫小米还想再问,对方已经挂断电话,听筒里传来“嗡嗡”的回响。好蹊跷的电话!——莫小米不由心生疑窦,疑点实在太多:其一,对方竟敢使用专线联系,说明是局内人,不是军警就是宪特;其二,对方肯定认识他,而且熟悉他的过去,甚至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其三,此人声音明显经过伪装,很难辨别男女,说明不想被人发现。
11月27日晚歌乐山后山见面?短短一句话包含着两个重要信息:11月27日晚有事情要发生、歌乐山后山是事件发生地点。后山有哪些建筑物呢?委员长夏季避暑别墅?白公馆?渣滓洞?或者其它场所?莫小米越想越后怕,赶紧出门,驱车直奔急救中心而去。
当天下班后,罗大凤把莫小米的汇报通过苏小花向高嘉天转达。高嘉天考虑再三,决定召集特委领导班子开会研讨,群策群力,分析莫小米提出的问题。
就在中共地下党围绕神秘电话展开讨论之时,始作俑者秦香兰正若无其事继续工作。这个电话除了她,其他人都做不到。特训班学过的伪装术又派上用场,她把腔调变作中年男人,彻底掩饰了原有声音,连莫小米都没听出来。为了稳妥起见,事后秦香兰运用技术手段把这条通话记录抹去了,丝毫不留痕迹。
武林高手讲求点到为止,对于这件事秦香兰觉得适可而止就行了,时间、地点都告诉莫小米,剩下的事情顺其自然,地下党足够聪明,他们的同志便会得救,否则听天由命。这是秦香兰在溃逃前做得最后一件善事,无人知晓,也不能因此宽恕她对人民犯下的罪行。
11月27日半夜11点是军统总部给重庆站下达的屠杀时间,对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关押的三百多名囚犯全部秘密枪决,尸骨浇上汽油焚烧,毁灭罪证,然后深坑掩埋。这种做法解放前夕在全国各地屡见不鲜,成千上万仁人志士壮烈牺牲,倒在黎明前的黑夜之中。
中共重庆特委还在猜测,另一条重要线索也传来相同指向:中美合作所集中营两座监狱11月27日半夜即将执行集体枪决,由军统宪兵队实施,狱警负责监管押送。提供消息的正是渣滓洞监狱小队长杨钦典,亲口告诉侯丹青,为此侯丹青付出了四根金条的代价并帮助杨钦典逃到香港避难,躲过军统特务追杀。
莫小米第一时间把侯丹青口信传送给高嘉天,两条线索惊人吻合,证明情报准确性:敌人要在11月27日对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动手了!情势危急刻不容缓,高嘉天立刻组织人手,同时通知华蓥山游击队,两支人马合在一处,抢在敌人动手之前开展营救,争取武装暴动越狱成功。
第七百一十九章()
兰州,因地处皋兰山而得名,古称皋兰。是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所在地,西北地区政治、军事中心,地理上也是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省的枢纽。兰州城北面是黄河,东、南、西三面环山,易守难攻,抗战时期就构筑了国防工事,国民党守军称该城为“不可攻破的铁城”。
1949年8月中旬,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阎锡山在广州召开由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西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马步芳、副长官马鸿逵等人参加的“西北联防会议”,拟制了“兰州决战”计划。
该计划以马步芳4个军及新成立的骑兵军共9万余人为主力,依托兰州坚固城防和黄河天险,吸引、消耗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主力。以集结在中卫、中宁地区的马鸿逵部主力伺机转向兰州,以胡宗南部主力由秦岭出陇南,三路夹击,企图挫败一野于兰州外围,解放战争历史上著名的“兰州战役”由此拉开序幕。
此时解放大军历经扶眉战役、固原战役和陇东战役,歼灭了国民党军队骑兵14旅马成贤部、8旅马光宗部近万人马,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一路追击,占领彬县、长武、泾川、平凉、清水、秦安、武山等地区,解放了陇东广大地区。
马步芳退守兰州后,又将抗战时期国民党军构筑的国防工事进行加修加固,主要阵地构筑了钢筋水泥碉堡群,外斜面有高6至10米的环形人工峭壁,腰部修有暗藏的侧射火力点,外有两层3至6米的外壕,壕内遍布地雷,铁丝网。阵地之间有公路、交通壕连接。
马步芳视兰州会战成败为其生死存亡的关键,不仅主力全部集中兰州,而且在城内屯集了大量粮食、弹药并作了精心周密的部署:以战斗力最强的两个军和两个骑兵旅,共5万余人,重点守备南山各要点与城区;以两个军3万余人,控制在兰州东北黄河两岸地区,保障兰州左翼安全;以新编成的骑兵军2万余人,控制在临洮,临夏地区,保障兰州右翼安全。
兰州城防工事及兵力部署详细资料均汇编成册,加以扉页装裱,名为《兰州决战行动方案》。此书图文并茂,两万余字,由西安商务书馆印刷,仅有四本,分别送往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办公室、西安绥靖公署主任办公室、西北军政长官公署主任办公室。
其实,所谓的“兰州决战”形成并非一帆风顺,在此之前也曾在马家军内部引发争端,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以马步芳、马鸿逵、马继援为主的“决战派”,主张在平凉或者定西与解放军决战;二是以82军副军长赵遂、参谋长马文鼎为首的“游击派”,主张将主力撤到黄河北岸,南岸兰州只做一下牵制消耗性的抵抗便放弃,主力在黄河北岸沿河机动,解放军在哪里渡河,就在哪里“半渡击”。
马家军内部两派各执己见,在定西会议上展开激烈争论,会议开了大半天都没有定论。按理说军队等级森严,决不允许“以下犯上”,青海马家军尤其如此,类似于南宋时期的“岳家军”或者明朝时期的“戚家军”,马步芳就是当代岳父和戚继光。
马步芳这个人阴险狡诈诡计多端,有一点却值得称颂:对属下十分和善开明,不搞家长制一言堂,广泛听取意见,在大战前尤为重视各方建议,善于归纳总结。正因为如此,定西会议迟迟没有结束,马步芳尽管坚持与解放军决战的初衷,但不排斥反对者,也在思考“游击派”言论的合理性。
与此同时,中共中央与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也密切关注着马家军的动向,急于知晓他们下一步行动计划。据史料记载:当时党中央和一野首长都希望敌人固守兰州,与之决战,彻底把马家军消灭在黄河以南。最不希望看到“游击派”所提那种状况,这样会把歼灭战打成持久战,无谓消耗兵力和武器弹药。
马步芳究竟怎么决定?事关西北解放全局,此事意义重大,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为了尽快获悉敌人真实意图,党中央指示特委——紧急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