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科学家-第3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帝业,他先在涿郡便与贩枣关羽、卖肉张飞义结金兰,后在新野三顾茅庐拜请乡野村夫诸葛孔明出任军师,所以他能从贩履织席之辈,最终三分天下有其一!

    “第三应该勇于取舍决断。像愚兄刚才所举的宋公明、刘邦、刘备三人,在关键时刻都是舍得向妻儿老小动手的狠辣之辈。当然,现在政治逐渐开明,议会即将召开,想来以后不会出现祸及家人的惨剧。不过在处理各项政务的时候,勇于取舍决断依然是政治家必备的素质之一。”

    孙元起心中碎碎念道:以后不会出现祸及家人的惨剧?哼哼,想来你是不知道太祖爷的人生际遇吧!太祖爷为了革命,先后牺牲一位妻子、两个兄弟、三名子侄。——不过这也证明他说得没错,政治家果然要勇于取舍决断,关键时刻舍得妻儿老小!

    唐绍仪当然不知道孙元起心中所想,仍继续说道:“要想成为国家元首,自然不止以上三点要求,不过这三条是最根本的,其他条件与之相比都等而下之。百熙贤弟从教有年,化育天下学子,被青年尊为‘当代圣人,,这人格魅力自然是有的。新中国党刚成立就有三名总长、四名都督、六名协统,也足以证明。

    “至于知人善用,贤弟也不输于袁项城、孙逸仙。别的不说,就说你选派出国留学日本士官学校的数十名学生中,有一名都督、五名协统、标统无数这一点,别人就要佩服得五体投地。而勇于取舍决断,贤弟在陕西、山西同时举事,派飞机轰炸紫禁城,早已播诸众口,毋庸愚兄赘言。

    “从这三点上看,贤弟很有成为国家元首的潜质!”

    孙元起顿时羞赧无地:“唐兄实在是谬赞了,小弟实在是——”

    唐绍仪仲手止住孙元起的言语:“贤弟不必过谦,愚兄心中有数!”

    孙元起心道:你心中有个屁数啊?有个鸡嗉、鸭嗉还差不多!

    唐绍仪突然问道:“贤弟高论中,愚兄还有一点颇为不解,那就是极力主张开明**。按说贤弟在美利坚留学多年,浸染日久,应该比较倾向民主共和制才是,为何反而主张开明**呢?还请贤弟为我解惑。”

    网网。e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三〇五、眼见仙丹求不得() 
百度搜索网,。

    孙元起心道:我能说我没在美国留学过么?

    当然,这话是说不出口的孙元起斟酌了片刻,答道:“诚如仁兄所言,美国政治体制堪称典范,值得世界各国取法,中国也不例外但取法不等于移植,我们首先必须要考虑到中美两国的巨大差异比如地理形势,美国地广人犀民众不用的水旱饥馑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形成两道天然屏障;北方是温驯的加拿大,南方是怯懦的墨西哥,国内的敌对势力主要是战斗力不足为5的印第安人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不用的外敌侵扰,可以安心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讨论民主  “而我们中国呢?北方沙俄已经攫取我大片领土,现在又对新疆内外蒙东三省垂涎三尺日本狼子野心,十多年前割我台澎诸岛,又讹诈两亿两白银,让他们胃口大开,只怕以后会更加贪婪西南则有英法窥伺西藏云南国境四周,强敌环伺!在国内,中央微弱,各省独立,战乱频仍,水旱相继,饥馑不断,民不聊生,哪有闲心去考虑什么民主自由?

    “借用仁兄刚才的教诲,我们国家当下最紧要的问题是什么?是尽快实现国富民强,内除割据,外御强敌,实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至于国家体制是民主共和,还是开明**,不过是仁兄所说的‘治’字而已只要有效,何必分辨它根源何处?如果我们不顾中美之间的巨大差异盲目移植美国政治体制,无异于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结果只能是自寻死路!”

    唐绍仪顿时大摇其头:“贤弟所言差矣!诚然,现在国弱民贫百废待兴各省独立民不聊生,但我们也要看到,这正是规划国家未来政体的最佳良机,这就叫‘因民之困’所谓‘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我们要乘此良机,为中国拟定最民主最有发展潜力的政治制度使数百年后的贤才志士再无李文忠公的遗憾为了这个目的,即便国家在短期内有所损失,从长远来看也是非常值得的!

    “再者,权力如老虎,易放难收,我们应该在它幼小初萌的时候便关进笼子里,教它尊重议会恪守宪政,确保在国民的监督和制约运行,不敢稍有逾越而不应该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或者激于一时气愤把它放出笼柙饱餐血肉,这只会让它凶性大发一旦吃不饱或者对主人不满或者没有发泄对象它便会不分青红皂白择人而噬的!”'重生之大科学家'网'网'重生之大科学家3

    孙元起皱眉问道:“在唐兄看来,我们应该要民主还是要富强?”

    唐绍仪一愣:“这两者并不矛盾吧?这不应该是一个单选题吧?”

    “假如只能二选一呢?”

    “这……”

    孙元起不管唐绍仪的答案,卦说道:“民主与富强或许并不矛盾,但纵观全球各国,所有后进国家进步到发达国家,都会经历一个加强中央集权的时期民主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参政的热情,使得决策体现多数人的意愿,但它并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它有它自身的弱点比如民众易受情绪左右政权不稳定决策滞后反精英崇大众倾向等

    “当然,这些弊端对于一个稳定富强的发达国家来说或许并无多大碍,顶多是让发展速度滞后一点;但对于贫穷落后的国家而言,却不啻于一剂断肠毒药!它会削弱中央权威,架空国家元首,做起事来处处掣肘,从而使得国家陷入民主泥沼再难脱身所以世界上先富强而后民主的国家比比皆是先民主而后富强的国家却从来没有!这便是我极力主张开明**的根本原因”

    在二十一世纪陷入民主泥沼最有名的国家,当属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印度以及东南亚民主样板菲律宾,故而孙元起对此颇有体会

    唐绍仪道:“既然我们知道民主存在这些弊端,那采取措施加以弥补便是何必把洗澡水和孩子一起倒掉呢?”

    孙元起笑道:“这些弊端是民主的胎里铂真要把这些弊端全部纠正了,那改过的民主还是民主么?而且纠正这些弊端的最有效手段就是教育,通过教育让全国民众认清国家当前形势,了解自身应尽的义务,学会行使应享的权利现在全国四万万人中,识字者不足百分之十,等民众掌握民主,这需要五年十年?还是三十年五十年?国家能一直这么等下去么?

    “其实,我所主张的开明**与美国的民主共和体制并无太大差异最突出的差别在于,在美国是由民主党和共和党共同把持参众两院,而我消的是由一个各个阶层精英人士构成的政党把持两院,不仅要把斗争局限在议会内部,而且还要局限在政党内部,从而避免政权频繁更迭带来的国家动荡此外,国家元首也是由政党内部推熏而不是拉票竞熏从而避免智商不足一百的演说家当选……”

    当下,孙元起把后世的国家架构向唐绍仪大致描述了一遍

    等他说完,唐绍仪沉吟道:“如此虽然可以重树中央权威,有利政策施行,但架空议会独操权柄,只怕是与民主精神背道而驰吧?纵使以后国家富强,对于普通民众又有何益处?”

    孙元起敷衍道:“所谓‘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国家富强了,民众自然也会从中受益至于民主这个问题,等国家富强以后再讨论不迟,或许等中国重新屹立于世界之巅时,执政党会分裂成两个政党呢?那岂不是直接就实现仁兄所消的美国民主共和体制?”

    对于孙元起这个天马行空的臆想,唐绍仪自然难以赞同两人又论说一番,眼看天色渐渐昏黄,已到掌灯时分,唐绍仪起身告辞临出门前,他回头语重心长地劝道:“贤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孙元起答道:“河鱼腹烂,不求活水,尚思化龙;书生垂死,不问良医,犹念报国虽然其心可嘉,未免失之迂阔!”

    随后的一两天里,唐绍仪有空就过来找孙元起商谈,总消他能放弃开明**,改投到民主共和的怀抱中来就像那句名言说的:“世界上两件事情最难,一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二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前者成功了叫老师,后者成功了叫老板”唐绍仪或许是个合格的政治家,却绝对算不上个合格的老师孙元起则恰恰相反,凭借着当了十多年老师的教学技巧,居然让唐绍仪对民主共和制度开始有些不自信,转而对开明**大感兴趣

    孙元起通过与唐绍仪不断的交谈驳难,再加上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和对现实的理解,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政治思想体系这套政治思想体系在未来几年里不仅成为新中国党的指导理论,也对之后的民国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来史书上把孙元起与唐绍仪的舟中谈话称作“孙唐会谈”因为谈话的时候轮船正在黄合行驶,所以也叫“黄海会谈”孙唐会谈的时间所乘坐的轮船名称谈话的主要内容及其深远影响,都是高中近现代史课本中的重要考点

    因为会谈中只有孙元起唐绍仪及卫队长冯基善三人在超并没有留下什么书面材料,后世的史学家只能根据唐绍仪冯基善两人回忆的一鳞半爪来还原当时的情况,然这两个当事人的回忆也存在很多抵牾之处在唐绍仪所著的《同学少年都不贱——民国政坛的“耶鲁系”》一书,对“孙唐会谈”足足用了五章的篇幅,浓墨重彩地描绘了自己如何谆谆善诱,传授孙元起治国方法;如何滔滔不绝分析国内外形势,让孙元起茅塞顿开;如何旁征博引各家政治思想,以供孙元起采择挑选……总之就一句话,在“孙唐会谈”中,他唐绍仪扮演了孙元起“精神导师”的伟大角色'重生之大科学家'网'网'重生之大科学家3

    而冯基善在他的回忆录《我的生活》中则对“孙唐会谈”这一说法予以严厉批驳,在他看来,这场会谈最准确的名称应该叫“孙冯会谈”或者“孙冯批唐会谈”因为早在前清光绪二十九年孙元起先生与梁启超会面时,已经初步提出了开明**的思想“孙唐会谈”的真实情况是,卫队长冯基善坚决站在孙元起先生一边,对身重西方民主之毒的唐绍仪痛加批判,揭露其作为西方走狗的深刻本质,最终使他幡然醒悟弃暗投明

    正因为书面资料缺乏,当事人又人言人殊,这段历史也成为近现代史研究人员最热衷的话题之一短短数十年间,各国先后发表了近万篇论文及百余本专著,造就了无数名历史学家,最后甚至连那艘轮船上每一位船员乘客的名称都考证了出来!

    但是在1912年2月的时候,却谁也不知道这场会谈将来会有那么大的影响尤其是孙元起,当时他除了思考政治问题,还在专心致志地写一封推荐信,根本没有空闲去想其他的东西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三〇六、我有孤侄在海陬() 
何事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百度搜索网,。

    这封推荐信是要向瑞典皇家科学院推荐卢瑟各为1912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候选人

    去年年底以来,全国上下闹出一片,经世大学锈也炮火连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