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科学家-第2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孙元起的一时之举,导致百年之后,东西方物理学史研究者就广义相对论的作者问题打了无数场笔墨官司,争执焦点就在孙元起对广义相对论究竟有多大的贡献。大多数研究人员相信,孙元起才是《广义相对论》的作者,爱因斯坦、米列娃只是代笔者。原因很简单:

    首先,孙元起是狭义相对论的作者。1900年,他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以及质量与能量的关系》的时候,爱因斯坦、米列娃刚刚大学毕业,怎么可能理解那么高深的理论?而且有证据表明,孙元起在1902年写给爱因斯坦的信中,就明确指出了狭义相对论的弊端,说明他此时已经在思考广义相对论的问题。

    其次,广义相对论虽然理论上的非常优美,但牛顿引力理论对绝大部分引力现象来说已经足够精确,广义相对论只提供了一个极小的修正,人们在实用上并不需要它。广义相对论的用武之地在于理论物理和天体物理,它是宇宙大爆炸的理论基础。众所周知,孙元起是宇宙大爆炸理论的创始人,有需要去研究广义相对论。至于爱因斯坦、米列娃,谁能证明他们学过天体物理?

    第三,就像科学史上所描述的那样,孙元起是百科全书式的杰出科学家。作为耶鲁大学博士,耶鲁、t、麦吉尔、经世等著名大学的教授,他在物理、化学、电子、车辆工程、飞行器设计、医药、教育等方面都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广义相对论只是他科研生涯中的一朵浪花。至于爱因斯坦、米列娃,只不过是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普通学生而已,甚至毕业时都没能留校任教,有什么本事写出《广义相对论》这种惊世巨著?

    第四,孙元起历来非常谦逊,淡泊名利,热衷于提携同事学生,在马丁、卢瑟福、德里克、赵景惠等著名科学家的回忆录中都能发现这一点。他在广义相对论》中没有署名,是他一如既往的风格体现。

    第五,在i杂志上发表长篇论文是孙元起的一贯作风。

    第六、爱因斯坦、米列娃在回忆文章里,也没有丝毫回避,一再提及孙元起对他们的帮助和指点。

    ……

    幸好那时候孙元起已经不在人世,否则他一定会被这些研究人员的幽默风趣深深打动。

    !#

    /a》

218、断岸还看散冷萤() 
???转载请注明出处:

    二一八、断岸还看散冷萤

    论文发表后,孙元起又抽空撰写了一篇关于广义相对论的科普文章,寄给英国杂志社,表示自己没有厚此薄彼的意思。

    在文中,孙元起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论文中提出的各种原理,向大家展示了广义相对论的魅力,并提出三项实验可以检验广义相对论的正确与否:一是水星近日点的进动,二是光线在引力场中的弯曲,三是光谱线的引力红移。其中,后两项因为技术问题,近期很难验证;但第一项却是很早就存在的疑问。

    1859年,法国天文学家勒韦利埃发现,水星近日点进动的观测值比根据牛顿定律计算的理论值每百年快38角秒。在当时,牛顿还是神一般的存在,所以勒韦利埃根本不会怀疑牛顿定律的错误,而是猜想在水星周围可能还有颗小行星,这颗小行星对水星的引力导致数值出现偏差。可是经过多年的观测,他始终没有找到这颗小行星。

    1882年,美国天文学家纽康姆经过重新计算,得出水星近日点的多余进动值为每百年43角秒。他认为有可能是因为水星发出黄道光的弥漫物质,使水星的运动受到阻力。但这又解释不了为什么其他几颗行星也有类似的多余进动。纽康姆百思不得其解,甚至开始怀疑引力是否服从平方反比定律。

    后来,又有人用电磁理论来解释水星近日点进动的反常现象,也未获成功。

    现在广义相对论问世,水星近日点进动的问题便变成了理所当然。根据广义相对论,可以把行星的绕日运动看成是它在太阳引力场中的运动,由于太阳的质量造成周围空间发生弯曲,使得行星每公转一周都会出现近日点进动。对于水星来说,计算出的结果正好与纽康姆的观测值相符,一举解决了牛顿引力理论多年未解的悬案,也可成为证明广义相对论正确性的最有力证据。

    自从1898年在、上大放厥词以来,孙元起在西方科学家眼里就成了“民科”“非主流”的代表人物,几乎每篇论文都会遭受一班正统物理学家的抨击和嘲讽。但孙元起似乎对于“民科”“非主流”的身份毫不在意,不仅没有因为正统科学家的讥笑批评而稍有收敛,反而愈演愈烈,大有“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架势。更让经典物理学家难以接受的是,他的一系列谬论居然与实验结果很好的吻合,使得许多涉世未深的青年人被他迷惑得神魂颠倒、五体投地。

    科学界就是这样,你的理论哪怕再优美、再完好,只要与实验结果相违背,都会被无情地抛弃;你的理论哪怕再拙劣、再荒谬,只要能准确地解释实验结果,科学家都会捏着鼻子认了。毫无疑问,孙元起的理论属于后者,正统的物理学家只好一边谩骂,一边拿起他的论文开始学习。

    如果只是一篇两篇,他们还会有批判的兴趣。但孙元起的新理论层出不穷,而且每个新理论都是如此荒诞,他们渐渐麻木。再看到那位东方神奇小子的论文,第一反应已经由“他是错的”变成了“他可能是对的”。

    广义相对论也是如此,它不仅能准确解释水星近日点进动的反常现象,还为如火如荼的宇宙大爆炸奠定了理论基础。自从文章问世后,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便对它大为关注,相关讨论文章时常见诸报章,一时间科学家界大有“开谈不说相对论,读尽物理也枉然”的风尚。

    的劲爆问世,丝毫没有影响到生意惨淡的北平铁厂。由于钢盔至今没有任何销路,铸造车间根本不敢正式运转,生产出来的产品只能积压在仓库里。好在钢盔不用担心虫吃鼠咬,只要涂上油脂避免生锈就可以了,否则又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铁厂没什么产出,但工人薪酬、设备维护,该花的钱一样不少。此外,采购的采矿、冶炼设备正在陆续运来,还要请人安装调试。几乎每一天,都要往厂子里贴钱。

    别看铁厂现在红红火火,雇佣了上百号工人,各种设备轰轰作响,其实铁厂是出气多、进气少,在半死不活地吊着。万一哪天资金跟不上,工厂只有嗝屁着凉。

    北平铁厂还不像汉阳铁厂,人家有官方背景,即便三年不开张,依靠政府补助也能熬过去;即便生产的产品没有任何竞争力,凭借着政府的运作,也能卖得出去,而且还是高价!北平铁厂没有什么大背景,只能靠自己,自力更生,自食其力,自负盈亏。

    作为核心管理人员,铁厂协理蔡启德是知道内情的,这些天白发都多了几根。为了给铁厂寻找生意,在各大报纸上登了无数***,不过效果实在乏善可陈。偶尔有几个找上门的,都是小鱼小虾,除了增添人气,对眼下铁厂的境遇没有任何帮助。

    四月下旬的一天,蔡启德正在办公室里长吁短叹,仆役来报:“蔡老爷,外面来了几个青年人,说是读了新闻纸,想来厂子里看看。”

    现在,每个来考察的商人都是铁厂起死回生的希望,蔡启德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起身下楼恭迎。只见来人是四位年青人,年龄都在二三十岁之间,戴着礼帽,西装革履,其中两个还带着夹鼻眼睛,一看就是刚从外国学成归来的留学生。

    “在下姓蔡名启德,忝为铁厂协理。”蔡启德见面就自报家门,然后拱手说道:“诸位大驾光临,蔡某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几个年青人也连忙还礼,领头的那人说道:“蔡协理,鄙人魏镇雄,这几位是我的好友。我们在报纸上看到铁厂的***,特意过来拜访,不知现在是否方便?”

    “方便!方便!”蔡启德连声说道:“诸位屋里请,容蔡某详细介绍。”

    魏镇雄摆了摆手:“如果可以的话,我们想先看看厂里的设备。”

    “行!”

    在接掌北平铁厂协理一职后,蔡启德很下了一番功夫恶补有关钢铁工业的知识。越是学习,越是佩服自己的幕后老板,因为他发现铁厂的所有设备都是当下最主流的技术,与汉阳铁厂相比几乎高出了一个时代,也不知道他们都是从哪里淘换来的。

    既然家里有宝,又来了识货之人,哪有不拿出来炫耀显摆的道理?蔡启德对于魏镇雄的要求几乎是一口答应。

    在露天采矿现场,蔡启德指着远处轰鸣的机器:“我们采矿使用气动凿岩机,而不是大冶铁矿的**爆破,既提高了效率,也保证了安全性。”

    在炼钢车间,蔡启德如数家珍,滔滔不绝地向几位年青人介绍道:“这是转炉,采用托马斯转炉炼钢法,把高磷生铁吹炼成钢,是当今西欧最主要的炼钢方法。”

    ……

    四位年青人似乎也非常懂行,不时相互低声交谈,提出每个问题都问在要害上。花了小半天,终于把从采矿到铸造的所有设备看了一遍

    魏镇雄显然很满意,径直说道:“我想和你们老板谈谈。”

    蔡启德大喜:既然他们这么说,就是有合作的意向了,只是不知道他们的胃口有多大。孙元起事务繁忙,亚瑟尔经常出洋,为了保持铁厂正常运转,便授予了蔡启德部分临机专断的权力。故而蔡启德客气地说道:“一般的合作问题,蔡某就可以拍板。”

    魏镇雄说:“事涉机密,关系重大,只怕您不好擅自做主吧?”

    蔡启德愈发高兴:“那好,请你们留下住址,我们在三日之内登门拜访。如何?”

    眼下,亚瑟尔又环球旅行去了,幕后的老板只剩下孙元起一人,也不知他现在在京城还是在经世大学?北平铁厂位于密云县巨各庄,距离京城足有上百里,距离经世大学更远。无论在哪里,短时间内是肯定联系不上的。

    两天后,孙元起带着蔡启德来到客栈,拜访魏镇雄。

    开门的小伙子紧盯着孙元起看了半天,试探地问道:“请问,您是百熙先生吗?”

    孙元起觉得这小伙子也有些面熟:“不错,是我。你是?”

    “学生吴健,字任之,曾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就读。上次在伦敦开会,我见过您!”吴健连忙自我介绍,旋即有些疑惑:“您这是?”

    孙元起转身让出身后的蔡启德,笑着说道:“不是你们让我来的么?”

    吴健顿时目瞪口呆:没想到孙元起不仅是科学家、教育家、官员,还是北平铁厂的幕后老板!

    魏镇雄等三人见了孙元起也是大惊,孙元起很随意地找了个地方坐下:“呵呵,你们不要客气,就当我是染了铜臭味的老板好了。”

    坐定后,魏镇雄试探着问道:“百熙先生,您怎么想起开办北平铁厂呢?”

    在座的都是熟人,孙元起也不遮掩:“我们经世大学有个研究所,专门研究和设计发动机,经常需要铸造样机。随便找家钢铁厂吧,既怕泄密,也怕技术达不到。万一再有什么修改,还得继续麻烦人家,所以就想着自己办个钢铁厂。

    “而且,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相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