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科学家-第2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碧城话音一转:“依我看来,经世大学最值得称道的地方还在于兼容并蓄。学校里不仅有文有理、有中有西,而且还有男有女!天生男女,各有所长,但在降生之初男女平等,应当同样具有求学、做工、仕进的权利,各施所学,各尽所能,共为社会谋福祉。然而自宋明以来,礼教对女子戕害尤大,除了裹足伤害身体之外,还宣传‘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谬论,欲使得天下母女姊妹陷入愚昧之中不知自拔……”

    没想到在清末也能听到女权主义者的长篇大论,孙元起笑吟吟地端起茶杯,听吕碧城挥斥方遒。

    “……近十年来,各地女学陆续兴起。但教学内容除了、、之类的纲常伦理,便是家政、女红、育儿等为母为妻之法,难道这就是女子教育的全部?”吕碧城颦眉发问道,“这次来到贵校,发现此处女子不仅能上学,还可以和男子接受同样的教育,乃至上大学,当老师。我觉得,如此才是真正的女子教育。经世大学敢为天下先,践行男女平等,不愧为学堂翘楚。而大人您不言而行,有教无类,不愧为学林宗师!”

    对于现在比较敏感的男女同校问题,孙元起不愿意多谈,只是笑道:“碧城姑娘谬赞。”

    吕碧城见孙元起一直在笑,有些羞赧:“小女子班门弄斧大放厥词,让大人见笑了。”

    孙元起连忙解释道:“难得听到有人阐发女子教育的高论,不免有点喜形于色,倒不是见笑。”

    “小女子想听听大人对女子教育的见解,所以不揣谫陋抛砖引玉。现在砖头已经扔出来了,还望大人拨冗赐教。”吕碧城反将了一军。

    孙元起道:“我只是个学物理的,对于教育是个门外汉,对于女子教育更是门外的门外,所以说不好;现在虽说风气渐渐开化,但社会主流还是保守的,男女平等、男女同校等问题比较敏感,所以不好说。既然说不好,又不好说,我看还是不说为好。”

    自从官至左侍郎后,老大人和杨度都一再告诫孙元起要谨言谨行,免得成为他人攻讦的口实。孙元起也能理解:在波谲云诡的京城里,教育部常务副部长不经意的一句话都会给下面人无限的遐想,哪能信口开河?为了避免麻烦,还是藏拙为好。

    吕碧城轻轻吐出了四个字:“姑妄言之。”

    一句话就把孙元起逼到了墙角里,想退都没法退,只好说道:“我们可以把妇女争取应有社会地位和权利,实现男女权利完全平等的所有行为称为妇女解放,具体包括学习、工作、婚姻、经济等多方面。在我看来,女子享有和男子平等权利的要求是合情合理的,也是大势所趋。

    “中国对女性的种种压抑,主要体现在士绅家庭。普通的农村里,男女反而比较平等。但士绅阶层恰好是当今社会的中坚,这也要求妇女解放必须温和稳健、循序渐进,比如先废除缠足,普及初等教育;再取消纳妾制度,争取女性学习和工作的权利;最后谋求经济**和婚姻自由。

    “妇女解放不能急,也急不得,一急就会出乱子。几千年历史发展形成了中国今天女主内、男主外的格局,如今妇女解放要求的几乎都是男子在外的权利。姑且不评论这种格局的好坏,如果妇女解放不设定阶段和具体目标,很容易在解放过程中没学到平等的精髓,反而把糟粕学个十成十。

    “现阶段中国家庭主要靠牺牲女性来维持稳定的,男子可以三妻四妾,女子必须从一而终;男子可以妻死再娶,女子却不能在丈夫死后再嫁;男子可以流连烟花柳巷,女子必须行动不出闺门后院;男子在外面花天酒地,女子必须在家里孝亲教子……翻开史书中的烈女节妇传,几乎就是一部血泪史。如果妇女不顾实际情况,光顾着争取外部权利而忽略在内的义务,很容易导致家庭破裂、社会动荡。”

    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伴随着五四运动的风潮而长大的新女性,没学到女权主义的精华,反倒把身体和精神一起解放。很多女权急先锋私生活非常糜烂,丝毫不亚于著名情圣唐璜,马教中女性尤多此类。

    又说了会儿女性解放的话题,吕碧城忽然问道:“孙大人,我们北洋女师范学堂的学生可以报考贵校么?”

    “当然可以。”孙元起毫不犹豫地答道,“只是不知你们学堂的学生水平如何?”

    吕碧城有些不好意思:“我们学堂学生启蒙都比较晚,又是女子,学的东西自然比较浅显。一般到毕业,也就能把您编的那套教科书高等小学堂部分读完。”

    孙元起牙痛般地吸口凉气:就这水平,还想报考经世大学?

    想了半天,才说道:“我们经世大学正式招收女生的只有教育系和医学系,其他院系尽管不招生,但可以旁听。要不这样,经世大学预科每年给你们学校两个名额,学生由你们推选便是。但最后能不能入学、毕业,就看她们的努力程度了。”

    吕碧城来访,孙元起只以为她是来探亲,顺便过来交流办学经验,并没有太当回事。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跟自己完全是关羽战秦琼。

    第二天上午,孙元起坐在办公室里正在改论文,严复笑容满面走了进来,还未寒暄,他便问道:“百熙,你昨天见了吕碧城了吧?”

    孙元起起身给严复倒茶,随口答道:“是啊,见了。”

    “感觉怎么样?”严复紧盯着孙元起。

    “感觉挺好呀。景惠说她是个大才女,这可是我第一次见识大清的才女!”孙元起心道:她是你的学生,我能说不好么?

    严复一脸兴奋:“是不是觉得碧城姿容优雅,蕙质兰心?”

    孙元起觉得严复的语气有些奇怪:怎么感觉像个安利推销员啊?

    !#

    /a》

    何事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216、知汝远来应有意() 
二一六、知汝远来应有意

    “这个真没太注意,”在没摸清情况的时候,孙元起决定先虚与委蛇,“几道先生你又不是不知道,我除了懂点物理,其他东西一窍不通,哪里知道什么叫蕙质兰心?”

    严复睃了孙元起一眼:“如果你都自称一窍不通,那天下千万学子天天学习你编写的教材,他们又当如何自处?”

    孙元起“嘿嘿”笑了几声,并不说话。!d赢话费)

    严复突然叹了口气:“碧城其实是个可怜人。”

    孙元起捧起茶杯,准备听严复痛陈吕家血泪史。

    果然不出所料,严复开始:“碧城的父亲吕凤岐,是光绪三年丁丑科进士,与诗人樊樊山(增祥)有同年之谊,曾任山西学政。卸任后,回到安徽故里闲居,家有藏书3万卷,说来也算是书香门第、官宦人家。奈何天有不测风云,在碧城13岁的时候,父亲突然病逝。

    “吕凤岐有两男四女,但两个儿子都先后因病夭折。在他猝死后,家里竟没有男丁继承家产,族人为了霸占财产,便把吕氏母女赶回了娘家。吕家本是当地大族,加上吕凤岐早年科举及第,上门结亲之人甚多。所以碧城在很小的时候,就和一户汪姓人家订了婚。谁知家道中落后,汪家也借故退婚。这给碧城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

    “后来碧城离家出走,到我创办的女学中就读。她天赋极高,举凡诗文、丹青、篆刻、音律,无不精通,常有诗词见诸报章,很快便名扬津门。李合肥(李鸿章)、袁项城等人的子侄对她推崇备至,纷纷投诗迎合,但碧城均视之如土鸡瓦狗,根本不放在眼里。碧城自恃才学,认为天下可称许的男子不多。一来二去,眼下她已经二十有七,却依然待字闺中。”

    孙元起心道:看来挑三拣四、自恃清高是成为大龄剩女的不二法门,从古至今概莫能外。

    严复接着说道:“碧城算是我的半个学生,古人有云:‘师者如父。’碧城少年丧父,后来又离家出走,婚姻大事我自然要替她擘画一二。很早以前,我就一次地劝过她,要她不必在诗词上太过用功,应该早些挑个佳婿。她一再推脱,总说没遇到合适的。什么叫合适?一见钟情,那戏曲里编来哄人的。包容谦让,才是夫妻之道。天下哪有生下来就适合做夫妻的道理?”

    孙元起对严复这几句话非常赞同,不觉连连点头。

    看来吕碧城此次前来,确实是严复相邀不假,但严复相邀的目的,却是要让吕碧城相亲。当然,这一点吕碧城自己也知道,只是她不会和孙元起说起。

    严复又道:“俗话说:‘天妒英才。’有文学天赋的才子往往不是命运坎坷就是英年早逝,而女子尤其如此,像鱼玄机、薛涛、李清照,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碧城再不嫁人,只怕后半生会有无数磨难。”

    孙元起觉得婚姻大事是个人的抉择,他人还真不好干涉。说句不中听的话:你怎么知道人家结婚之后会少些磨难?没准人家吕碧城是百合向,你拉郎配给她找个相公,说不定让她后半生更痛苦呢!

    当下孙元起问道:“那几道先生准备怎么做?在经世大学给吕姑娘找一个?”

    严复摇摇头:“普通人是很难入碧城法眼的,要不然她也不会至今云英未嫁。”

    孙元起笑道:“吕姑娘的眼界得有多高?我们经世大学学生都是从全国各地筛选来的金豆豆,谁没有几把刷子?精通琴棋书画的青年才俊也是摩肩如云、挥汗成雨,难道他们都不入法眼?你也劝劝吕姑娘,不要要求太苛刻。

    “要知道,精通诗词的不一定家财万贯,

    “精通诗词又家财万贯的不一定有权有势,

    “精通诗词又家财万贯、有权有势的又不一定相貌英俊,

    “精通诗词又家财万贯、有权有势、相貌英俊的又不一定单身未娶,

    “精通诗词又家财万贯、有权有势、相貌英俊、单身未娶的又不一定八字相合。

    “精通诗词又家财万贯、有权有势、相貌英俊、单身未娶、八字相合,没准儿人家根本看不上你吕碧城呢!

    “所以,几道先生你最好劝吕姑娘稍微降低一点标准,她在经世大学就能找到合适的配偶了。”

    严复被孙元起一连串排比句逗笑了,半天才说道:“碧城对于是否精通诗词、家财万贯、有权有势、相貌英俊、单身未娶、八字相合,都不太挑剔,关键一定要是位奇男子才行。”

    奇男子?孙元起咂咂嘴:话说我倒认识几位,可惜中山先生是萝莉控,吕碧城这种熟女明显不在他的食谱范围内。太祖现在还是正太一枚,难道吕碧城喜欢正太养成?估计她干,太祖还不愿意呢!常凯申倒是年龄符合,只不过传闻他的体质适合练《辟邪剑谱》,恐怕对吕碧城性趣不大。

    孙元起只好说道:“好吧,我们经世大学只有好学生,没有奇男子。看来吕姑娘只好到别的地方寻觅佳偶了。”

    严复面色一整,郑重地说道:“那我实话实说吧,碧城觉得你不错!”

    孙元起哈哈大笑:“几道先生说笑了吧!难道你不知道,我早就结婚了?呵呵,我儿子已经,闺女也能打酱油了,还有人来说媒?晚了十年啦!”

    严复依然一脸严肃,只是目光炯炯地盯着孙元起,并不说话。

    孙元起笑了半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