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科学家-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元起素来不讲究这个,随意挥挥手:“有座儿就行。”

    “三位爷稍等一下,小的过去给您看看!”店小二连忙过去找空位去了。

    几句话工夫,店小二就回来请他们过去就坐。

    那是一个小包厢,里面已经有几个人坐在那里,饭吃了一半,桌上摊开几本书,想来他们是边吃边讨论。靠门边留出了三个空位,明显是给自己一行的。

    孙元起冲他们拱拱手:“有劳诸位相让,不胜感谢!”

    里面的青年笑道:“客气客气,抢饭才吃得香嘛!”

    落座之后,店小二问道:“三位爷吃点啥?小店有烧花鸭、烧子鹅、酱鸡、腊肉、松花小肚、炒虾仁、烩腰花儿、焖笋、炝茭白、白切羊肉……”

    口齿那个利落劲儿,和天桥说相声的有一拼。这个年代纸张价格不菲,普通的饭馆可用不起菜谱,菜名、菜价全凭店小二的一张嘴,天长地久,就这么练了出来。

    孙元起看着杨度、刘师培:“你们想吃点什么?”

    杨度摇着纸扇,说了四个字:“客随主便。”

    刘师培也道:“小弟不会洗碗,所以,点菜还是您来吧!”

    无奈之下,孙元起只好对店小二说道:“你们店的拿手菜,看着上就行!”

    “好嘞!小店最拿手是焖笋、珍珠圆子、粉蒸肉、清蒸武昌鱼。四个菜,三位爷吃着正好!要不要点酒水?”店小二特机灵。

    “酒就算了吧,我们下午还有事儿。有好茶的话,倒可以泡上一壶。”孙元起没有询问身边二位的意见,便径自答道。

    “成!小店刚好有几两上好的君山银针,如何?”店小二道。

    见孙元***头,店小二才躬身退出包厢,出门便脆生生地喊道:“地字号包厢三位爷,焖笋、珍珠圆子、粉蒸肉、清蒸武昌鱼,上好君山银针一壶——!”

    现在人多,上茶上菜还要好一阵子,碍着有其他人,孙元起又坐得和他们比较近,就没有闲聊,转而审视着同桌的那几位。

    不用说,他们肯定是学堂的学生。人有四五个,不过菜却只有三碟,其中两个还是素的。他们不时夹一筷菜、刨几口饭,然后在书本上指指点点,用方言交谈什么。凑过去仔细一瞧,哟,他们看得不是光绪五年(1879)欧礼裴改编的《格物入门》么?怎么这么古老的物理教科书还在使用!

    孙元起有些好奇,便随口说道:“你们怎么看这本书?这本书有些落后,学物理的话,最好还是看商务印书馆的那套。”

    那些人没想到孙元起会和自己说话,都抬头望了过来。其中较为俊秀的一个青年用官话答道:“这是我们学校发的讲义啊,必须得看的。商务印书馆的那套,我们都听说过,虽然很好,不过据说挺深奥的,一般人看不大明白。”

    有很难么?当年在崇实中学教书的时候,学生貌似都听明白了!

    孙元起心里有些疑惑,又问道:“你们觉得物理难学么?”

    那几个学生一齐点头。

    “都难在哪里?”孙元起道。

    几个学生顿时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从教材奥涩到术语生疏,从老师说话到教材编排,挨个抨击了一遍。孙元起猜到这些学生应该都是师从那位拽古文的***物理教习。事实上也是这样,在这个时代的大学里面,一门课只有一个老师。

    想到这里,孙元起伸手拿过他们的课本:“这几天你们上课的内容,都听明白了么?”

    学生看他拿教科书,都有些吃惊,半晌才答道:“就是不明白,我们才互相讨论的。”

    孙元起把书翻到力学那一部分,看了几眼,就开始用通俗的语言和他们讲课,饭菜端上来都没顾上吃。直说了将近半个小时,才搁下书本,喝了口冷茶:“刚刚这样说,你们明白了么?”

    几个学生连连点头。那位俊秀的学生好奇地问道:“你讲得真好,比我们的***教习三泽先生都好!你是——?”

    孙元起眼睛一眨,开始编瞎话:“我们几个是准备来考你们学堂的。”

    “是啊,我们是来考——你们学堂的。”杨度在一旁插话道。不过他话里的意思,孙元起、刘师培都明白:考者,考察、检查也。

    两湖总师范学堂因为资金投入大、教学水平高,在华中一带影响甚大,确实有不少外地人来报考,所以学生们没有生疑。桌上有人说道:“你对物理那么精通,干嘛还来考我们学堂?直接去北京考经世大学得了!那学校是我们提学使孙大人办的,据说科学水平最高,连西洋人都来学习呢!”

    听他这么说,孙元起有些得意和自豪:看,湖北的学生都知道北京有所经世大学!

    其他人应和道:“是啊是啊,与其考我们学堂,以后出去做老师;还不如直接到我们学堂做物理老师,肯定比那个***教习强百倍!”

    杨度在一旁促狭地说道:“他呀,本来就是一个物理老师,谁也不知为啥,他偏要跑来湖北,还要考——你们学校!我们俩是陪绑的,只好也跟了来。”

    二三十岁、精通物理、原先是物理老师、说北京官话、刚来湖北。个人信息加上杨度这话,有心人一推敲,肯定会往孙元起身上想。为了避免嫌疑,孙元起立马岔开话题:“对了,你们怎么不去考经世大学?”

    几人面色都有些尴尬:“经世大学招生少,题目又难,我们考不上……”

    孙元起暗暗点头:确实,经世大学从建校之初,学生数量就讲究少而精、宁缺毋滥,大系每届不超过十五人,小的才五六人。全校二十多个系,现今每年只招收一百多人。这百十号人中,自己的附属学校就要占十之一二,江浙、京津地区更是大户,余下部分均摊到其他省份里,估计一年也就六七个名额。只有最顶尖的人,才能考上。

    那位俊秀的青年这时说道:“尽管上不了经世大学,但我们湖北学子终究是有福的。传言说,孙大人此次来湖北担任提学使,主要就是为创办一所可以媲美经世大学的学堂。如果传言属实,那么一两年内学堂就应该能招生。要知道,当年经世大学从筹建到招生,也只花了孙大人半年多时间!我们如今得好好学习,等到了那时候,便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

    孙元起以手扶额:这都是哪个路边社的消息啊?来源是半岛电视台吧?

    “说了半天话,在下李仲揆还没有请教仁兄的高姓大名呢?”那个俊秀的学生起身朝孙元起拱了拱手。

    孙元起连忙逊让。还没想好编什么名字,边上刘师培道:“你不是都知道他姓啥了?对,他就姓任,叫任君意。”

    算你狠,刚才瞎编的名字,现在直接套到我身上了!孙元起腹诽道。

    “任兄,”李仲揆恭敬地说道,“我们几个才疏学浅,对于这个物理、化学、博物都不是很懂,可孙学使创办的学校最重视这几门。如果任兄最近一直在武昌的话,我想趋前请教!如果您没有落脚之处,敝人倒可以帮忙,束脩什么的也好说……”

一四一、莫言兴废是循环() 
一四一、莫言兴废是循环

    听了李仲揆的话,剩下几人也都起身相请。

    此时孙元起反而有些踌躇,自然不好告诉他们自己住在水陆街,这样就露馅了。一旦他们知道自己是提学使,他们还敢向自己问学么?即便敢问学,谁又能保证这种单纯的知识授受不会变味?可是拒绝这些学生的诚恳要求也不妥,毕竟他们是一片赤忱向学之心,何况自己来湖北就是兴办教育的。古人说得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想了一下,这才说道:“我初到武昌,居无定所,平日除了读书备考之外,可能还要四下逛逛,饱览武昌三镇的美景。你们这一说,我倒有些不回答。不过,你们平日都是在这里吃饭么?”

    “是的。”学生们一齐点头。

    孙元起道:“这就好。最近一段时间我都会在武昌,每隔五六天、七八天不等,中午的时候我会到这里来一趟,你们物理、化学、数学有什么不懂的,我都可以讲解。”

    学生们齐声道谢,见孙元起到现在还没有吃饭,赶紧起身告辞。

    见几位学生走远,杨度笑道:“百熙刚来不到半月,就开始广收学生啦?估计照这样下去,三年以后,鄂省半数以上都得是你学生。人家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你倒好,为官一任,收徒一方。你这要多担任几个地方的提学使,还不真成桃李满天下?”

    刘师培却道:“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何乐而不为呢?皙子兄,我们俩也不能落后啊!什么时候我们也要开坛收徒。”

    孙元起调侃道:“申叔要收徒还不简单!武昌城里有的是幼稚园、蒙养院,恰好我手里还有那么点权利,什么时候调你去任校长,成不?”

    三个人一边吃着冷饭菜,一边说笑。等吃完饭出去结账的时候,才发现那几个学生已经帮自己会了钞。孙元起心中暗暗称许:这么看来,那几个学生为人处世上还过得去,至少知道尊师重教!

    感激归感激,孙元起却不敢承情,毕竟刚才亲眼看见他们吃饭的菜肴,知道同事们各自家境应该都不是太富裕;而自己每个月都有俸禄领,何必要让他们破费?便把取了银子交给掌柜,让充到他们账上。这才和杨、刘二人走出饭肆,直奔宾阳门外湖北师范学堂而去。

    湖北师范学堂兴建于1902年,目的是专门培养中小学教习、学堂每天上课八小时,日常课程包括读经讲经、修生、算学、教育学、卫生学、教授法、学校管理法等。按照规定,速成班定一年毕业,第二班二年毕业,第三班三年毕业。总体来说学校一般,比两湖总师范自然不如,却比师范传习所好一些,与支郡学堂有如难兄难弟。

    回到衙署,孙元起拉住同行的两人不让走:“今天去了四所师范学堂,我刚好有些想法,想趁热打铁,请二位一同参详,先拿出初稿来!”

    东主有命,两人自然不能推辞。

    在书房坐定后,孙元起开始讲述自己的大致看法:“就今天在几所学堂所见,我觉得目前存在如下三个问题:首先,教学内容中经学比例太大,事实上传统教育最不缺的就是经学,根本无须再在课堂上凸显。相反,科学知识才是我们当今最应该宣传和普及的内容,比重必须加大。

    “其次,师范教育中盲目性和急功近利思想太严重。速成班一年就毕业,能有什么效果?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师范教育不能是速成工程、应急工程,必须注重老师的素质,因为一个老师的素质往往决定着无数学生的素质。今天两湖总师范的那个***物理教习就很能说明问题。

    “第三,各学校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老师慵、懒、散现象比较严重,完全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在以后的改革中,必须要严格考核教师的水准,能者上,庸者下。”

    杨度和刘师培没有说话,只是在认真倾听,这是因为一方面他们在教育上没有过多的实践经验,也就没有发言权;另一方面他们作为幕僚、下属,也必须学会倾听。

    “既然出现了问题,就必须要改革,尤其是在这个普及和推广新式学堂教育的最初阶段,更不容拖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