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夫人见识极准,既然夫人都这么说了,想来结果定是如此!”
“呵呵!若不是这两个人对我们全盘的掌握建宁和越嶲两郡太过重要,倒是可以将他们放了的!此时那个杨锋不知道兵进何处了,这般不顾大局,单为私利的家伙真不当的一部之首啊!”
“希望他们不要太过深入,不降益州人瞧不起!”
“只要让他们吃上一次亏,就会知道夫君你的英明了!”
“若是真让杨锋那伙吃亏吃大了,我倒是也不想,毕竟他那三万人可是我们蛮人中少有的精锐呢!”
“但愿吧,不过你是这么想的,杨锋却不知道会不会领你这番情呢!”
“为了我蛮人,我不管他领不领我这份情,毕竟我还是蛮王,大局为重啊!”孟获叹道。“谁让我们的对手太多,我们又地处这般偏远之地,还不能精诚团结,一致对外的话,我们便是再有雄心壮志,不过是些痴心妄想罢了!”
作为蛮王夫妇正在这里谈论的杨锋,此时的他倒有些志得意满,虽然他对于孟获很是有些不屑,不过对于他的指点,他多少有些上心,却是生平第一次在进兵的时候派出了斥候打探了周遭的情报。
而且也因为这样,倒是在他的大军行过越嶲郡的郡治之地后,前行不远就遇到了益州的大军,看情形应该是前来迎敌的。不过让杨锋得意的便是,在他的斥候和对方的斥候相逢之后,对面的大军居然先是逡巡不前,而后竟然领着大军开始了后撤。
对于斥候这样的回报,当然让杨锋很是高兴,对着麾下的五个儿子大声的笑道,“如此无胆的益州兵,那孟获还要我们小心行事,不过是怕我们斩杀过多,让他的面子下不来台!既然这样我们就好好的打打他的脸,听我的令,大军进击,将这一伙益州人大杀一场,也让他们见识见识南蛮中还有我们银冶洞这样的猛士!”
“哈哈!”一溜儿五个人却是如狼似虎的大声笑着应道。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skbshge
第384章 益州将士们的新面貌(中)()
第一百四十章益州将士们的新面貌(中)
杨锋有子无人,其名号却是唤的很是勇猛,不过想来杨锋也不过是个蛮洞之首,当然没有什么文化,且因为自家之地上有银矿,便是将五个儿子分别换做了五金,金银铜铁锡。
恰好他的二儿子也是他最为看重的,倒是也合了他们本地的优势。
此时虽然几个人都对于他们即将要面对的益州兵的表现很是不屑,不过杨银倒是向着杨锋说道,“父亲,我大军已经从泸州赶了这一路了,勇士们也都有些疲累,再加上接下来还要大战,何不先让勇士们歇歇脚,稍有恢复之后,再和敌人接战,定是如同猛虎下山,将那些无胆怯懦的益州人杀他一个片甲不留!”
“银儿所言,也甚是有理,不过为父这里倒是别有计较,想来你们也都知道,那个孟获在先前攻打泸津关的时候他们的处境可更是比我们差了不止一筹,他们先前就是不知道打了多少战事,而且其大军行军也不知多少路程,而且那时候的益州兵还有泸津关能够依仗,也有着不下于三万的兵士!”
“而今我们的斥候们也已经回报,此次相遇的益州兵也不过两万多,其中倒是多了一部骑兵,附近却是没有什么可以仰仗的险要之地,而我们可也有三万猛士在此的!”杨锋的言下之意自是要和孟获做个比较,而且他向来都相信自家这经过他仔细调教的三万精锐之师,足以比得过孟获的部众,而且这么些年来,他利用自家银矿持续不断的出息,却是将许多的钱物都花在了这三万人马的身上,如此一来,他却是相信他这三万人足以将所见到的一切敌人都给浇灭的。
“父亲既然如此,我们这便赶将上去,将这些益州人杀败,让那孟获也好好看看,我们这三万人既然出来了,定然会给蛮人挣些脸面的!”却是杨锋的大儿子杨金说道。其他的几个兄弟也对杨金的话很是赞同。
见父亲兄弟都这个态度,杨银自是不好再做拒绝。
当即杨锋便让杨金为先锋,领兵五千勇士去追赶益州兵,而他和其余几个儿子随大军于后接应。
且说杨锋等人所遇到的益州兵,自然便是相携了邓瀚等人的李严所部,对于南蛮人的举动,这些人可比他们敌人对于自家的了解好上许多,至少在和杨锋的这三万人相遇之前,荆州骑兵的斥候却是要先一步接触到了这一只强行北进的南蛮人。
面对着这些骄悍的南蛮人,相较于此时还有些士气底气不足的益州兵,即便是有荆州骑兵一万相助,当面迎敌与之硬抗却也不是什么便利的事情。故而聚众商议时,李严等人倒是提议以退为进,为之设伏方是最好的事情。
毕竟此时有荆州军在侧,想来李严等人到眼下虽然已经接受了即将身为荆州刘备树下的事实,可是也不想让邓瀚,魏延马岱等人将他们这些人物都给小瞧了。
从益州而出的时候,刘璋自是从张任守卫成都的兵士中抽出了一万人予以李严前往荆南,而这一路上许多的郡国兵却是战力不足以迎敌,故而到了如今经过了重重抽选之后,直到此时李严的益州兵不过是从一万增加到了一万五千而已。
对于这样的状况倒是让李严的脸上有些挂不住,毕竟这些年来对于益州各地的兵士的巡演可都是在他李严的掌控中,相对于荆州兵那一万前来应援的精锐骑兵,虽然说自家的兵士战力不足这是个事实,可是谁曾想到竟然能够差到这种地步。
原本他还想着至少能够从一万变作三万五万的,不过随同他们一起的魏延倒是只无心的说了一句,“这些兵士居然还不如我们荆州的郡国兵!”
虽然说者无心,可是听着却有意,故而在魏延说了这句话之后,李严对于部下兵士的选拔的标准急剧提高,故而到现在才有区区的五千人入选,毕竟筷子里拔旗杆,无奈之举,也只能如此了!
而今又和南蛮兵相遇,自斥候回报了那伙南蛮兵的装备,虽然不用接战,但从那些人的装备中,当是一伙子猛士,对于和这样的兵士接战自然便是硬战一场,不过为了从荆州人的眼前挣些面子,李严自是和孟达等人好好的商议了一番。
对于李严的作态,孟达虽然有些觉得多余,不过毕竟他和李严的关系也算不错,自然此时对于李严的决策很是支持。而且以他的身份而言,若是此时他们这些益州人如果能够在这个时候好好的挣一把脸,对于他今后在荆州的境况和待遇也是很有好处的。
当然对于南蛮人,至少在孟达的严重也是没有多少危险的,即便是他们装备精良,长的一个个都是凶神恶煞一般,可是大丈夫斗智不斗力,劳力者不过终究也只能为人所算而已。
而且一路行来,却又有几处地形,极适合埋伏之用。
越嶲郡中却非无山,而且现在的南中已经益州南部驻地,可就是后来的云南,贵州地界,这里确实山地多崎岖,总有拐转之间便足以埋伏。
而且想来此时的这伙子蛮人定然不会有那般心思去熟知地形的,毕竟而今的蛮人气势正盛,对于益州人本来就有心小看,而此时已然计划好要骄敌人之气,在挑衅之,继而诱敌入伏,想来经过这一番计划,或许不能将这三万人全都招呼道,可是定然能够给这些南蛮人一个下马威,也让荆州人不至于太过小瞧了益州人。
两万五对三万,确切的说应该是只有益州的一万五千步兵设伏,而邓瀚所带来的一万骑兵前去勾引这些南蛮人上当,当然对于这样的安排,邓瀚等人倒也无所谓,毕竟两下里如今还在磨合期,对于益州人的有求必应,当然是为了迁就一下他们的感情,人家的家都要给了荆州了,在这方面上对于他们宽怀一些,也不是能够显出荆州人的大度么!
所行挑衅,当然这出手的大将人选也是个问题。想马岱白面,虽然符合南蛮人对于益州人的认知,可是要想达到最好的勾引效果,明显马岱就不合适了,再说李严,孟达还有张巍这些个益州的将领,虽说他们也都是有才的,可是对于他们的武艺,邓瀚还害怕着诈败迎敌之时,一个不小心便让他们真的葬送再来这里。
故而选来选去却是魏延最为合适,谁让他既长的威武,又本事不凡,和南蛮人比,总是自己的性命无忧的。
对于这样的选择,魏延自是不能反驳,他总不能将邓瀚推出去,马岱虽然也有心代替他出手,可是看着马岱实在不符合威猛的形象,不过最后两人却是将一万骑兵分作两队由魏延和马岱两人轮流去做诈败的难事。
或许历史上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时候,之所以选择让魏延多次担任先锋诈败引敌,也是看重了这位猛将兄的好样貌,还有他那不用别人替他担心的一身功夫吧!
反正此时的这勾引人家杨锋等人出手的任务还是落到了魏延的身上。
他们这边的算计好,可是他们并没有想到一向都是无脑的蛮人也会做了两阵,先后相应。不过对于这样的局面,对于益州人来说未尝不是件幸事,毕竟只有五千的蛮人前锋收拾起来,总好过直接面对三万大军应对不是。
而且让大家感到好笑的是,魏延和马岱分别以五千骑兵去应对五千的南蛮人却都给蛮人打败了之后,蛮人更是不思量这其间的缘由,竟然更是奋不顾身的向着魏延和马岱两人败退的方向追去。
当然两条腿的人怎么能够追的上四条腿的战马的,当然这其间自有魏延和马岱两个人的照顾在里面,好让他们既能看到败军退去的方向,不至于丧失了主机的信心。
至此这五千蛮人的命运自是决定了的,不过他们身后的杨锋虽然让他的大儿子领着五千人马为先锋前去,可是杨锋的剩余的四个儿子中的杨铜,杨铁,杨锡却都眼热他大哥能够领兵去杀那些汉人,自是一个劲儿催促他的父亲加快脚步,免得让他大哥的五千人马受损过重。
当然他们实际上担心的是他大哥不给他们留下一些残余,好让他们也过过杀汉人的瘾,不过或许是他们的愿力颇深,当他们沿着一路上留下的形迹追到了益州人给南蛮人准备的埋伏之地的时候,杨锋手下的五千的南蛮先锋居然已经剩下了不足千人。
当然这些蛮人却也是极为彪悍,在被益州人给围了个葫芦之后,面对着从周遭山势上落下的巨石和檑木,以及箭雨。仗着他们身上的铠甲精良,以及他们各自善于攀上月岭的手段,居然让这些蛮人中的幸运之士给爬上了周遭的山岭之间,这些蛮人勇士临死之际的反扑,自然极为凶猛,即便是他们在此时已经落在了下风,却也是凶蛮之气尽显,每一个人都舍生忘死的扑向他们身边能够接触到的益州人。
自是给了这些益州兵士们很大的威慑,当然也就少了对于下方蛮人的攻击,这样稍有增减下倒是给了此时还在包围中的蛮人们以生机。
当然此时最为关键的还是益州人对于这些蛮人的能力的估计不足,以一万五千对于五千的优势兵力包围还让蛮人能够攀上山岭与之拼命,也足见平日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