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的几天内,邓瀚却也不再像前段时间那样贪玩,倒是时不时的窜到邓羲的书房内,翻弄着屋子里那些他能够得着的竹编和书籍。不过遗憾的是,虽然他不能说不识字,可是这个时代的字,却与他记忆中的印记大相径庭。
当然他所看到的自然不是什么鬼画符般的象形文字,自桓、灵帝已降,出现并盛行了隶书。
隶书的出现,是书法史乃至文字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从此,书法告别了延续三千多年的古文字而开端了今文字,字的结构不再有古文字那种象形的含义,而完全符号化了。汉代隶书蕴含着一种博大的气势,充溢而涌动着雄健的力量。这股雄强朴茂之风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大汉天威,却是武帝时犯我强汉虽远必诛所铸就。
而现下邓瀚翻到的自然多是汉隶书就的文字,虽比前代的文字更符号化,可是依然是繁体字,有的在邓瀚的眼中却是偏体,少旁之字。
“谁说穿越者,就不用读书,谁说穿越者,就是万能人,历史经验害死人啊!要不经过学习,穿越人士大多数都会是摆胡先生!”
虽然邓瀚不可能认得此时的很多字,可是却也在那字里行间体味到字体的刚健。不过他翻书的场景,在父母的眼中,却是一心向学的征象。更是让邓羲觉得要给儿子找一个好老师,免得耽误了孩子的这份悟性。
可是近来,他却有要事在忙。
原来是正在官渡对峙的曹操和袁绍两大势力,此时都派使者前来联络交好刘表,都希望将刘表拉入自己一方势力,以保证自己的胜利。
虽然前段时间,荆州文武在那次议事后,都按照州牧大人所命,不结盟,不选边,可是你不动,可是交战的双方哪一边能将刘荆州这个此时已经能够左右大局的势力置于脑后。
两方的使者都已经先后见过了州牧大人,纷纷的摆出了各自的条件,不过,或许是刘表的年龄渐长,以往的杀伐果决却是早已不见了踪影,又或许是什么其他原因,迟迟不见他有什么决断,使得使者们和荆州的属下们都是心思难安。
作为治中的邓羲自然也是常常的神思不属,整天的拉着刘先,或是应对使者的宴请,或是二人在家中的书房分析时局。
近来常常出没书房的邓瀚,从父亲的言谈之中,自然了解到了,原来此时却是要打官渡之战了,不论谁胜,那就是一统了中国的北方,不过历史上却是曹操得胜,虽然胜的有些惊险,不然怎么能够成为古代最著名的以弱胜强的三大战役之一呢!
看着父亲和刘先伯父两人,每天为了选择支持那一边而焦灼,自己小小的年纪,说出结果,岂不被当成妖怪?再想想,也剩不了几年,眼前看似安稳祥和的荆襄之地,转眼间就成为战乱之中心。真是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小邓瀚,此时正为自己内心的孤闷发愁。可是他却怎么能体会到那些当事人的种种难处!
州牧府。
正独处一人的刘表也是思绪万千,自他被何大将军以荆州相托,自己孤身一身,多赖当地大族蔡蒯二氏之力,终得以掌控荆州,又励精图治才使得如今的他,刘荆州也成为一处势力雄厚的诸侯。
想象今日议事堂上,别驾刘先劝柬道:“主公,今日天下,群雄并起,众多诸侯自令其势。袁曹二雄相争,当此时,我荆州则握天下之重,若主公欲有所为,便可寻隙而出兵以争,若是不愿,也应选其一而从之。”治中邓羲所言:“莫结袁绍!”而又有治中邓羲直言,“主公,切不可蛇鼠两端,坐观成败,不然两军必然都深怨我荆州,怕是从此我等不得中立!”
如今曹袁相争,他是左右为难,“曹操有天子大义,挟天子以令诸侯,助曹,待曹胜,又怕使得曹操威权日重,更加的欺凌天子,若曹败,怕是袁绍也不会好好的奉迎天子;袁绍兵多将广,已然延有四州之地,势力为天下之冠,胜面却是具大,我若助他,得到的好处自然是不及曹操所许。可是现在,荆州的宗族势力已然强大,这些人多是些只顾眼前之人,唯一的蒯良也病了,,蒯越虽也有见识,可是却不如其兄那般正气。若是自己能年轻十岁,或者自己还能压服他们,也会趁乱出兵,奇袭许昌以迎天子,哎自己还是老了。”
“袁曹,哎,我刘家何其多难!莫不如,先派人去许昌一观天子行至,再做区处吧!”
第4章 当为我师()
不管大人们如何抉择他们的前途,小邓瀚却也不为这些事情多费脑筋,就算他想管,他可以管不着啊!
现在的他却是在父亲的书房内找到点好东西,那是一本书,确切的是一本字典,《说文解字》。这本严格意义上我国历史上字典之祖,恰恰是当下他最需要的东西,有了这本字典,他就可以不用再为不识字,确切的是说,不认识汉代的字发愁,自然就可以在还没有进蒙学之前,自己修学。
邓羲未出仕之前,家境不宽裕,如今能以学识能力在刘表手下做的高官,自然是不用为生计发愁,却也深知学识之重要。再加上荆襄之地在州牧大人倡导下,却是文风颇盛,故而家中的藏书那也是蔚为可观。
于是,每天当邓羲出外公干时,家中的下人们便发现小少爷,不再贪玩,家中也比往日安静了许多。有书房作为邓瀚新的目标,一时之间,原本还每天都还准备着给小少爷贴身服务的众下人们都有些不习惯,就连邓氏也是,还以为孩子又犯了什么病,心下还为此惴惴不已。
待到众人发现原来孩子是在书房读书,自然心安也惊讶。
书房中,小邓瀚自是跪坐在一张苇席上,不断的翻阅着近前一本书,而身前的不远处还散放着另外的一些书籍,虽然散放,可是却不见凌乱,都在其触手可及之处。小嘴却也不断动着,当然不是在咀嚼着什么零食,而是在那本正翻阅的书上,顺着手指所过之处,念诵着什么。当邓氏在推门进入书房时,正看见一副认真神情的儿子。
邓氏指着邓瀚身前所诵之书问道:“我儿,可是识得那书上之字?”
抬起头来,邓瀚自然行礼,“哦,原来是母亲,孩儿给母亲请安,这书上之字,孩儿原先也是不识,不过也是贪玩,看着这些字迹甚是有趣,觉得有些和家中门厅之处字迹相同,便在这上边找找看,不想却是有!”
其实邓瀚正在诵读的书却是《诗经》,不管如何,诗经却是在后世也是为众人所熟知,在汉时却也多用于孩童启蒙,而邓瀚为了尽快熟悉这些字,自然挑熟悉的来。当然四书五经那些,邓羲的书房中也有,他也算是熟悉,可是若是他直接抱着那些儒家经典来看的话,被人发现时,却不好解释。
而另外那些散放的书页,却是那《说文解字》,借助于这本字典,他却是不会对汉时字,或知其音义,而不知其形。
邓瀚的解释或许,不能让邓氏满意,可是孩子总是自家的好,她的儿子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我儿如此聪慧,为娘也高兴!哎,不知你父亲,整日里忙些什么,这么长时间,还没为你安排好上学之事!”
“父亲书房中,也有这么多书,儿子倒也不急!”邓氏将孩子搂过来,懂事听话的孩子,总是更得慈母的宠爱。
不提邓氏如何向邓羲诉说,不过自那日后,邓羲却时不时的来指点一些邓瀚的疑难,教导他识字甚至执笔写字。邓瀚自然不敢过多的表现,可是偶尔的不注意,还是让邓羲觉得自己的儿子即使不是生而知之者,却也非同一般。原本想要将他送入官学,看来也不是很让邓羲满意。
作为治中,他也很清楚,官学中的教授,虽要强于其他一般的师范,可是却也不如自己。而那些从中原来荆州避难隐居的不乏高士贤人,若是能得其一而为师,自然胜入官学百倍。可是这样的事情,却不是那么好办的,既是隐士自然不愿多于世俗之人来往,更何况自己还是官身,要不然,以州牧大人的名声,却也不会一再的拜请那些高士出山,却也应者寥寥啊!想着儿子的事情,猛然间一顿,“或许,那位先生可以有些不同!”
州中大事,如今却也已经不在邓羲考虑在内,他已经尽其所能,向州牧大人劝谏。既已尽其力,当知进退,至于如何决断也就不去想了。
邓瀚自是不知父亲的想法,不过有了父亲的指点,他倒是很快的掌握了不少字,一本诗经,也可以不再借助于字典而诵读,虽然还有些磕绊,但无伤大雅,毕竟时日尚短。
所谓,君子习六艺。《周礼。保氏》载曰:“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能识字乃是基础中的基础,能识还得会写,此为‘书’。当拿起那半尺狼毫,却让小邓瀚愁眉不展,意识中习惯于硬笔字甚至电脑排版的前世,又怎么会这东西。幸好,现在的他却是有机会学习,汉隶中,每个字的起转承接所透露的那股意味,让他欣喜不已,自然是用心习练。
于是乎,每天在没有人的督促下,邓瀚很是自律的读书练字。书,仍然读的是诗经,却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悠悠的古风中,却是蕴含着炎炎华夏的隽永。
练字,却是一难,邓府中的小公子练字自然是用纸来练,可是看着那些自己写出来的横不是横,直不同直,如同一个个毫无骨骼的躯体,一点不精神。他也想过,让父亲邓羲写出一点大字,好让他描红一番,可是看着那汉纸的纸质,还是算了,就当磨练自己的心性!
平心静气,不骄不躁,自然之道,将心神沉入毛笔书写的笔尖,却是让他渐渐的明了了一些练字的技巧,写出来的字却也越来越像回事了。
时光如水,总是在人们的不经意间流走。
却说襄阳城东南三十里处,有一山,名鹿门山,此山濒临汉江,与那破破虏将军葬身的砚山隔江相望。此鹿门山与环抱四周的狮子、香炉、霸王、李家诸山各具雄姿,远远望去,五山如仙女,云遮雾绕,忽隐忽现,怎不叫人心驰神往,投入其怀抱。近观渚山,狮子山秀、香炉山幽、霸王山雄、鹿门山峭、李家山旷,置身其中,仿佛徜徉在林木茂密、野花飘香、云雾缭绕的仙境。
而在此山中却隐有一位大贤,名庞德公,荆州牧刘表数请而皆不就,只是在此山中以耕读为乐。
这一日,山野之中,却是迎来了几位客人,皆是来拜望庞德公。草堂中,一几旁,四人围坐,身为主人的庞德公仙颜容若,神采奕奕,居中而坐,一人松形鹤骨,器宇不凡,峨冠博带,道貌非常,却是水镜先生司马徽位于庞德公之右手方向,而另外两位拜访者都很是年轻,也具是英伟不凡,不过一人腰间佩剑直坐于下手向,而另一人则是对两位长者执礼甚恭。
几上香茗腾起团团雾气,各人也是高谈阔论,兴致昂扬。
“元直此番襄阳之行,有何体悟?”庞德公对那佩剑之青年发问道,此人自然是徐庶徐元直,虽如今徐庶早已弃武从文,可是少年时的习性却不易改。
“不敢劳德公动问,庶本以为刘荆州还当得一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