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冲-第2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瑾,别来无恙乎?”孙权看着面前负手而立,并不向他施礼的周瑜,挤出一丝笑容,打了个招呼。

    “尚可。”周瑜淡淡一笑,伸手从随从手中接过诏书,托在手里,垂下眼皮看了一眼手里的诏书,又看了一眼孙权:“将军,还是先接了诏书,完了公事,再论私情吧。”

    孙权一下子僵住了,他一直盘算着今天要漫天要价来着,根本没想到诏书这回事。要接诏书,他就得下去跪在周瑜面前,虽然跪的是天子使臣,可是这使臣却是周瑜,让他好生不乐意。他愣了一下,扭过头看了一眼众人,胡综、是仪等人都有些为难的互相看了看,却没有什么办法可想,只得垂了眼皮,假装没看到孙权的求助。

    周瑜转过身,面向南方傲然而立,脸上一丝笑容也没有。孙权无奈,只得起身下了台阶走到周瑜的面前,撩起衣襟跪倒,一干众臣依着官职大小,跟着跪在后面,这时周瑜才缓缓展开诏书:“惟建安十七年八月乙酉,皇帝曰……”

    周瑜的声音很平静,很清亮,声调虽然不高,却字字入耳,只是跪在地上的孙权并没有什么快意。他倒是越听越不对味,天子诏书只是说接受他的请降,然后在口头的夸奖了一番他老子孙坚当年反董的功劳和他老哥孙策反对袁术称帝的忠心,却没有一句提到他的,然后就是让他为国尽忠,镇守江东,正式封他为扬州牧,却没有升他的爵位,反而倒是有意无意的剥夺了他对交州的占有权,这哪是招抚啊,这分明是受降啊,而且是战败的投降。

    孙权感觉不对,跪在后面的众人也觉得很憋屈,不是招抚吗,怎么变成了这事?

    好容易等周瑜读完了诏书,孙权一下子就站了起来,脸胀得通红,斜着眼睛看着周瑜:“敢问周大人,这就是天子的诏书?”

    周瑜一副很奇怪的样子,一面将诏书递到孙权面前,一面反问道:“将军是怀疑这封诏书的真假?”

    “不是。”孙权一挥手,不接诏书也不理周瑜,自顾自的走回了自己的位置,他站在席子前面,没有脱鞋却停住了脚步,扭过头看着周瑜:“天子是觉得我孙权走投无路了,要摇尾乞怜吗?”

    “此话从何讲起。”周瑜挥手斥退了上前想接诏的是仪,手托着诏书笑道:“不是将军向镇南将军请降的吗?要不然天子怎么会下诏给你。”

    孙权一滞,这才想起来自己好象是派人给曹冲送过请降书,不过使者虞翻到现在还在襄阳跟周群那些人讨论天象的事,他也早把这事给忘了,经周瑜这么一提醒,他才想起来自己貌似是真的请降了。周瑜见他语塞,便又蹙着眉怪道:“难道是镇南将军虚报战功?如此说来,我当回报天子,下诏切责镇南将军。”说着,拱了拱手,转身就走。

    “唉——”孙权见他走得这么利落,一下子就急了。这周瑜是来招抚的吗,难道自己会错意了?他要是回去这么一说,天子顾然不能把曹冲怎么样,可曹冲却极有可能立刻发兵攻打庐陵,他的亲信战将黄忠、魏延现在可就在长沙郡呢,手下近万精兵随时准备动手,只待一纸军令,估算着时辰,也就是今冬明春的样子庐陵就有可能失守。

    周瑜仿佛没听见孙权的叫声,大步向外走去,孙权急得目瞪口呆,都不知道如何说才好。胡综一见,连忙小跑着走到周瑜身边,哈着腰陪着笑连忙拱手:“周大人,周大人,请留步,请留步。”

    周瑜停住了脚步,居高临下的看着胡综那张似哭似笑的脸:“伟则,这是何意?镇南将军虚报战功,我可急着要回去复命,请天子下诏切责于他呢。”

    胡综都快哭了,还切责,别说切责了,天子哪敢切责曹冲,曹冲切责天子还差不多。他顾不得太多,一把揪住周瑜的衣襟:“周大人,莫要着急,将军还有话要与大人商议。”

    “是吗?”周瑜回头看了一眼孙权,孙权正在跺脚,一看到周瑜回头看他,连忙站稳了身子,绷紧了面皮,咳嗽一声说道:“公瑾,且回转来,我……我与公瑾再议一番,如何?”

    周瑜冷冷的看了他一会,这才转过身子,慢慢走到孙权的对面,撩起衣襟有条不紊的坐下,也不说话,只等着孙权也坐定了,两人静静的看了半天,周瑜才伸出手,对着阶下的众人挥了挥手说道:“你们退下吧,我与将军有话要说。”

    “喏!”众人下意识的躬身施礼,刚转身要走,忽然想起周瑜现在是朝庭的使臣,不再是大都督了,不免有些尴尬的停住了脚步,不知所措的看着孙权。孙权面色青红变幻,恶狠狠的瞪了周瑜一眼,这才挥了挥手,有气无力的说道:“既然公瑾让你们退下,你们就先下去吧,伟则你们三人留下。”

    众人松了一口气,依次退下。胡综、是仪、徐详等三人坐在一旁,洗耳恭听。周瑜扫了他们一眼,无声的威压逼得他们呼吸一滞,这才开口和声说道:“仲谋,以江东现在的情况,能打得赢曹仓舒吗?”

    孙策在世的时候,周瑜待孙权如兄弟,闲暇时就教他兵法,经史。孙家不比周家,没有什么文化底蕴,孙策用兵更多的是天赋,而不是象周瑜那样讲究兵法。孙策和周瑜相交时得益甚多,每次打完仗,他都要有意无意的问问周瑜的意思,周瑜知道他的心理,每次都恰到好处的点评一番,既让孙策觉得有面子,又让孙策觉得有改进的余地。因此孙策对周瑜很敬佩,请他教孙权兵法。当时孙策正是如日中天,年轻英豪,娶了大乔之后又生了儿子孙绍,谁也没想过孙权会有机会,所以周瑜对孙权并没有太多的忌讳,私下相谈时都是象对待一个小兄弟一样对待孙权,既温和又带着些严厉,孙权既敬爱他,又从心里有些怕他。

    本来周瑜称呼孙权,都是称字的,只是想不到孙策一下子死于刺客之手,孙权成了江东之主,周瑜为了维护孙权的尊严,从此没有称过孙权的字,这让孙权在感受到了面子的同时也有一些失落。现在忽然又听周瑜称呼他的字,他一时竟有些百感交集,悲喜莫名,声音也哽咽起来。

    “嗯咳——”胡综手掩着嘴,有意无意的假咳了一声。

    孙权一惊,立刻回过神来,眼前坐着的是跟自己有杀子之仇的卫尉周大人,不是以前那个严厉而又温和的兄长了。他连忙镇了镇心神,思索了片刻应道:“这两三年来,跟随父亲兄长的宿将辞世甚多,一时有些青黄不接,我为了稳定人心,不得不提拔了一些吴郡、会稽等地的大族成员,只是时日尚短,目前还有些没理顺。”

    “既然如此,你为什么坐山观虎斗,眼睁睁的看着刘玄德被曹仓舒击败?”周瑜厉声斥道:“你不知道唇寒齿亡的道理吗?”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260章 东南倾 女婿() 
“我怎么不知道?”孙权一下子火了,就象当初不服周瑜的教训一下,下意识的脱口反驳。话出了口,他才想起来现在不是先生教学生,而是在谈判,自己没有必要把江东的情况全说给周瑜这个天子使臣、江东的叛臣听。他张口结舌,懊恼不已,自己怎么总被周瑜控制住局面呢,真是郁闷。他低下头稳定了一下情绪,这才缓缓说道:“当时也是想缓一缓时间,想等着他们两败俱伤再出兵,哪知道……哪知道张翼德会输得那么快,我接到消息根本来不及反应。”

    周瑜听鲁肃说过一些去年江南的战况,虽然对细节不是很清楚,便对总体进程还是明白的。在他看来,刘备决定分兵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败局,而从孙权的角度看,当然最妥善的处理不是观望,就算不立刻参与其中,也要在庐陵或者宜春布置重兵,严阵以待,一旦刘备方露出败相,江东就可以迅速切入,趁机压取长沙或者桂阳,哪怕是摆出出兵的姿势,也好让曹冲不敢轻举妄动,从而陷入纠缠的局面。那样就算曹冲能在江南站住脚,也会谨慎的决定前进的步伐,不至于到现在一下子占了三郡。

    不过过去的事情终究是过去了,多说也无益。而周瑜说这些,无非是打击一下孙权的信心,让他不要太自以为事,好象天子在求着他,而他根本一点危险也没有似的。

    “曹镇南走精兵路线,他的新政取消了曹丞相在北方实行的士家制,与江东的部曲制也大不一样,这其中的区别,我想你们也明白。”说到这里,周瑜略停了停,看了孙权一眼。孙权点点头,他当然明白这里面的好处,曹冲手下的兵只听镇南将军府的,也就是只听曹冲的,将军们的手下除了他们的亲卫部曲,很大一部分人三年之后都要退役的,到地方去当小官吏也好,回乡种田也好,他们都只认曹冲,不认其他将军,这样这些将军想拥兵自重就基本不可能了。再者每个将军手下,少的不过两三千人,多的也不过四五千,人数有限,就算他们有什么想法,实力也不足。而为了弥补兵力少带来的劣势,曹冲走的是精兵路线,装备好,伙食好,兵源也是挑得很严格,平时也不干其他的,吃饱了喝足了就在军营里想着法的操练,因此战斗力相当强。孙权之所以没来得及救援张飞,就是觉得他们双方兵力相差不多,曹冲并没有占据绝对的优势,应该短时间之内不会分出胜负,所以安心的和蒋干扯蛋,哪想到张飞会败得那么快,不仅丢了武陵、长沙,连他自己的命都给丢了。

    这个兵制有优点,但有两个前提,一是要有充足稳定的兵源以供挑选,一是要有雄厚的财源做后盾,缺一不可,而放眼大汉朝,能满足这两个前提的,只有荆州和益州,另外就是曹操掌控中的冀州还勉强可行,但与荆州益州相比,冀州的经济实力还是略微差一些。

    “从士卒的综合实力看,曹镇南在江南布置的兵力防守是绰绰有余,单攻你们一方,也是没有问题,但要同时开战,并不占太大的优势,所以,他现在没有急于进攻。”周瑜看了看松了一口气的孙权,又提醒道:“但是你也要注意到一点,曹镇南虽然喜欢用集结优势兵力打有把握之仗,可同时他也喜欢用奇兵,在你不注意的时候突然袭击,并逐步把战果扩大,利用他的新政号召力,获取各地的豪强支持。因此你不要以为现在的情况下他会消极的等待,我想你们也明白,他人虽然还在邺城,可是法正却在江陵,黄汉升、魏文长更是就在长沙虎视眈眈,我相信曹镇南很可能授权他们,一旦有合适的机会可以不经过镇南将军府同意,先行攻击。”

    孙权的汗都下来了,他在庐陵的时候就是天天担心这个。曹冲手下有几个亲信大将,黄忠在临湘,魏延在茶陵。茶陵离庐陵不过二百里,魏延又是个喜欢出险招的主,上次就是他两千兵奇袭千里,一举攻占了泉陵城,让本来还能僵持一阵子的刘备失去了补给基地,兵败如山倒。这个人在茶陵,让孙权如芒在背,不敢掉以轻心,他留开庐陵来找刘备的麻烦,就得先把鲁肃和吕蒙都调到庐陵来,心里才放心。本来还觉得曹冲回了邺城,魏延没有军令不会擅动,现在听周瑜这么一说,他都有一种立刻向庐陵增兵的冲动了。

    “仅凭江东或者刘玄德,都不会是曹镇南的对手,失败是迟早的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