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冲-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物名唤五色大棒,俗名水火棒,具体解释就是古代公安人员对冥顽不化的犯人使用的专门用来按摩其背部、臀部及以下非要害部位以使其坦白从宽诚心接受政府和人民改造的专用教育工具(以下简称教具)。(我喘口气先)

    要说这位小领导还真挺有情趣,又不是过端午节,打屁屁的东东你搞这么五颜六色的干什么?莫不是摆着养眼的?还是这位小领导有什么特殊癖好?(自己理解去,别问我)

    估计犯事的老爷子也是这么想的。这位老爷子过惯了夜生活,又仗着自己侄儿是最高领导身边的红人,被抓了现行不但不诚心悔改嘴里还不干不净。

    于是年轻领导很生气。

    后果很严重。

    棒子开始虽是五颜六色,煞是好看,到最后却只剩一种颜色。

    红色,是人类鲜血的颜色,

    更是噩梦的颜色。

    于是这位倒霉的老爷子就成了年轻领导出山的第一道祭品,用自己的生命为构建和谐雒阳做出了贡献。

    以后,祭品还会很多……

    此事引起朝廷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高度重视的结果就是没人(主要是领导的亲戚们)再敢犯事,至少是在雒阳北部……

第3章 风云 (四)() 
(四)论在雒阳依法行政的可能性

    出身边远地区的公孙同学一定会感叹上天的不公,为何将自己生在这个鲜卑乌丸骑兵骚扰的频率比朝廷特派员(刺史)大人下乡调研的次数起码高出几倍的边鄙小地,不然以自己的才能和抱负,一定也可以打出一番天地!

    不过公孙同学错了,很错,那是相当地错。

    他错大了。

    别说杖杀宦官老爷的叔叔(不管是不是亲的),就是误伤了人家的家奴,公孙同学可能就得跟自己的祖太爷、玄祖太爷团聚去了。

    为什么?

    因为他没有腰杆硬底子厚的老爹老妈老婆老丈爷,没有朝中大官的同乡同窗,这些都是官场人脉,学名唤作政治资本。想在帝国朝廷中混,没这个根本寸步难行。而他呢?全部资源也就是那边地小郡太守的岳父和周边几个郡一堆姓公孙的同族,也许,在辽西郡、在右北平郡甚或整个幽州,公孙瓒可以干出一番事业,可在全国人民都心向往之的伟大首都雒阳,他还差的很远,就是比起那位同宗兄弟公孙度也是大大不如,人家至少还因为当了先进标兵,去过伟大首都雒阳,见过敬爱的最高领袖汉灵帝。

    那么话题转回来,这位年轻领导有政治资本么?

    当然有,不然这么年轻能当京城的领导么,而且不是一般的强悍!

    让我们来虚拟一段场景:

    宦官J大人得知自己的叔叔被当场打死,下面老婶子嚎得闹心,于是火冒三丈,准备把那个胆敢冒犯自己权威(这个才是发火的主要原因)的小小北部尉(处级干部)拿下,这时候,常见的场景是:

    场景A:

    身边闪过一人(狗头师爷)

    在J大人耳边嘀咕一番。

    J大人先是一怔,继而面色凝重,在厅堂中反复踱步。最后,来到正嚎的老婶子身边,大讲了一通要依法治国要按法律办事要走合法程序之类的真理,连哄带骗把人弄走……J大人抹了一把冷汗:“原来他是……”

    场景B:

    身边闪过一人(狗头师爷)

    在J大人耳边嘀咕一番。

    J大人先是一怔,继而面色凝重,在厅堂中反复踱步。最后……“X的,管他是谁,老子都不管了,一定要治他!”这时府外急报中常侍Z大人到访。结果宾主落座一问,是为了小处长的事,

    Z大人满面笑容:“老J,看吾面上,饶他命罢。”

    J大人怒气冲冲:“那我老叔不是白死了!?(潜台词:兄弟,你来了我就放手,我的面子往哪搁?)

    Z大人依然满面笑容:“老宋老孙老高老毕他们都说了,小孩子不懂事,老J,看我们面上,饶了他罢。”

    J大人目瞪口呆……最后,来到老婶子身边,大讲了一通要依法治国要按法律办事要走合法程序之类的真理,连哄带骗把人弄走……J大人抹了一把冷汗:“原来他……”

    场景C:

    身边闪过一人……(别揍我,不是骗字,真的)

    老宋老孙老高老毕,加上老张老赵两位爹妈都不好使,J大人就是铁了心要和黑恶势力(谁才是黑恶势力啊)斗争到底,就是不肯放手。

    Z大人还是满面笑容:“这件事也惊动了县官(皇帝),县官也说了,老J你就给我个面子罢”

    J大人惊倒……

    “悟空,看我面上,饶了他(它)罢”

    这句话在各路神仙口中说出连天不怕地不怕的孙猴子都怕,你比他还猛不成?

    这位小处长究竟是何许人物?能引得十常侍们不顾兄弟情分,甚至能惊动天天只顾数钱的皇帝大爷出面为他说情?

    且听我道来:

    他是皇祖高皇帝(刘邦刘混混)的老乡、开国元勋的后代(高干子弟)、四朝老臣中常侍老爷的孙子(这个最重要,他爷爷火的那阵,十常侍还穿开档裤呢),当朝财长(大司农)大人的长子,当今天子的大老婆的堂兄弟的老婆的堂哥……(这个比较拗口,不过知道为啥刘宏同志也会出面了吧)。

    他戏弄过自己的亲叔叔,闯过宦官老大张阿爹的卧室,抢过刚结婚的新媳妇(还是团伙作案;这个有点……)和一班官宦(不是宦官)子弟飞鹰走狗、听歌狎妓、投机倒把、欺行霸市、推dao、腹黑……那叫一个爽!

    他叫曹操。沛国谯县人,开国名相曹参之后,四朝老臣中常侍曹腾的孙子,当朝大司农曹嵩的长子,母仪天下的宋皇后的姻亲。

    一个注定要在中华数千年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人物。他的善与恶、真与伪、对与错,一直是千古士人君子争论不休的话题、市井小人津津乐道的茶余消遣、现代文人学者赚取稿费卖相的经济增长点……

第4章 风云 (五)楔子——两个宝贝() 
五、楔子——两个宝贝

    宝贝A

    几天后,收拾完宦官大人叔叔的北部尉曹某人和东部尉西部尉南部尉等一干同僚来到直属上司,雒阳县令周异周大人家,准备打麻将……啊不,是庆贺周大人的小baby满月,按照官场上的规矩,曹某人照例说了几句诸如小少爷很帅啊,长得吸取爹妈优点啊,大了肯定很会泡MM啊之类的套话,也许还抱起来仔细端了端详了详,或许还亲了一口。

    曹某人后悔了。

    估计不止肠子,心肝肺之类的下水都悔青了。

    他后悔当时为啥没弄点苍蝇蚊子之类的小动物偷偷给小baby喂下,或者干脆因为缺钙手臂突然痉挛,“失手”摔他一下……总之,根据风险导向审计的要求,最终目的是让小baby健康成长的道路多点曲折,最好夭折……

    因为这个小时候就长得很帅的孩子,这个他亲手抱过的孩子,这个他本有机会扼杀在摇篮(如果汉朝有摇篮的话)里的孩子,将会成为他一生最大的劲敌,毁掉他的梦想,让他几乎完美的无敌的人生多了一个大大的缺憾……

    那是33年后,一场战争。

    八百年后的文人用这样的词句描绘了那场战争:

    “……英姿勃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英姿勃发的当然不是曹操,他已经54岁,虽然依然强壮(后宫女人语),但却显出了老态。

    英姿勃发的是34岁的俊朗儒将,一个温文尔雅,知书达理,通音晓律,长剑善舞的青年。

    他叫周瑜。

    他不是那个百姓心目中嫉贤妒能、鼠肚鸡肠、被气得三次吐血,最后高呼“既生瑜,何生亮”死不瞑目的周公瑾。

    “与公瑾交,如饮醇酒,不觉自醉……”

    这是三国时代唯一与周瑜关系不佳的人——东吴老将程普对他的评价。

    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这位老人说这句话时的表情,不忿中带着坦然,无奈中透着释然,到最后,可能还咧开长满白胡子的嘴巴,露出了善意的微笑。

    对一个人的正确评价,往往不是来自他的朋友,而是他的敌人。

    伟大的人格魅力!!

    这就是真实的周瑜。

    也许,历史本身是符合逻辑的,不合逻辑的,是我们眼中所谓的“历史”,是我们脑中根深蒂固的错误的“历史”。

    宝贝B

    不知道那一年是不是什么金猪年奥运年之类的幸运年份,反正那一年出生的名人很多,除了周瑜小朋友,还有两位。一位下面会露个脸,另一位,则马上出场。

    这位的出生可是一件大事,不仅因为他老爹34岁才喜得贵子(放在现在都是晚育,古代更是不得了),更因为他出身一个显赫的家族。

    说起他的家族,要先从300多年前的楚汉争霸说起。

    当时的楚霸王项羽,已经山穷水尽,在垓下被围得水泄不通。虽然项羽玩了一次士兵突击,成功突出重围,可跑到乌江边上时,身边只剩下28名骑兵,后面则是围追堵截的数万汉军。

    爱面子的项羽同志已经不准备跑回老家江东接口水,而要辉煌地结束自己辉煌的一生,这时,他在黑压压的汉军中看到了一位老朋友。(嗯,视力不错。)

    他对老朋友说,反正我也不想活了,我自杀后你把我的人头带给刘邦领赏,就算我们相交一场我给你的最后礼物吧。说完自刎而死。

    那位仁兄当然高兴,本来还以为项羽要说些什么兄弟放我一马之类的求饶话,自己虽然不可能答应,可毕竟心里还得小斗争一会,良心还得小折磨一下,没想到项羽这么硬气,也够意思,临死还给自己送了个旺旺大礼包。

    他满心欢喜,准备将大礼包收入囊中。

    电视剧要这么演,肯定没有收视率的。

    于是,按照导演的要求,波折(剧本里叫矛盾冲突)出现:

    这位仁兄忘了一件事情,很重要的事情。

    他不是这支数万军队的统帅,只是之一。

    另外四个带兵的朋友在适当的时候华丽出场。

    在诸如兄弟你太不仗义,凭什么归你,敢抢老子的东西之类的话语劈面砸来外带人身安全威胁后,这位仁兄妥协了。当然,在法治社会的今天,他对项羽遗体的支配权是可以得到充分保障的。

    所以说,还是社会主义好啊!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遇到有利可图的事情,是一定要像阿Q那样,“同去同去”的。

    于是五个好兄弟“欢天喜地”的每人拎着项霸王身体的一部分回去领赏!

    说实话,可怜的项羽同志是否真的被分了尸史书没有确切记载,但有一件事情是肯定的。

    一位同去的兄弟因功被封为赤泉侯。

    他就是这个家族发家的开始。

    西汉宣帝时,这个家族已经出了宰相级别的高官。

    到了东汉时期,这个家族越发的发达。

    从刚出生的这位小朋友算起的话,他的祖父是前任领导汉桓帝的老师,周历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德名远扬;他的曾祖官至司徒,著名的官员杀手,基本上弹劾官员一弹一个准,成功率极高;他的高祖父年轻时就被称为“关西孔子”,学问很大,曾任司徒、太尉,死后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