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节度-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瑾兄弟。因为朱瑄,朱瑾兄弟不仅和他邻接,而且所据的地方都是产兵区。不过朱

    瑄,朱瑾兄弟与朱温有恩,他一时不好下手,为此他想了一个歪脑筋。他让自己手下

    的壮士纷纷投效朱瑄,朱瑾兄弟旗下。这样他就有理由去谴责朱瑄,朱瑾兄弟勾引他

    所部的士卒。朱瑄,朱瑾兄弟回信自然极口否认,可能自恃有恩于朱温,信中还充斥

    着三字经。朱温这下算是有了合适的借口,立刻发兵攻打朱瑄,朱瑾兄弟。残酷的战

    争持续了近十年,朱瑄,朱瑾最后兵穷财尽,终告失败。朱瑄被杀,朱瑾则在率骑兵

    抢粮时被朱温掏了老窝,连自己的妻子也被朱温抢去,被迫投奔杨行密。

    杨行密对朱瑾一干人十分欢迎,他亲自前往迎接,为了表示诚意他把自己佩带的

    玉带送给了朱瑾,上表推荐他担任武宁节度使,待遇超过其他将领,并对跟随朱瑾一

    块来投奔的河东骁将史俨、李承嗣也给予了很好的礼遇。

    这支降军人数应该不会很多,根据资料进行合理的判断当在五千以上一万以下。

    但它骑兵人数却超过一半,其中有许多还是训练有素的沙陀骑兵。淮南本来就以水军

    著称于世。在杨行密收编了孙儒的淮西兵后,步兵的战斗力也有了飞跃。现在有了这

    么多优秀骑兵前来归附实力倍增,简直就是如虎添翼,完全能够和朱温在野战中一较

    长短了。

    朱温在消灭了朱瑄,朱瑾兄弟后,实力大增,已成为天下第一大军阀。单单他直

    接掌握的军镇就有宣武,宣义,天平,泰宁,感化,淮西,忠武,河阳等,这还不包

    括依附于他的洛阳张全义,淄青王师范,山南赵匡凝。在和魏博罗弘信结盟后,他又

    解决了出师江淮的后路问题。乾宁四年八月,朱温正式下达了向淮南进攻的命令。一

    场空前的大战终于要开始了。

    朱温的计划是兵分两路。九月,庞师古率徐、宿、宋、滑军团共7万人,从徐州

    出发前进至清口(今属淮阴),渡淮后目标直指扬州,作为主力解决淮南问题。号称

    “山东一条葛”的葛从周率兗、郓、曹、濮军团1万余人从兖州出发前进至安丰(今

    属寿县),做为辅助军团,牵制淮南在寿州方向的兵力,并伺机夺取寿州要塞。两路

    前军以庞师古为主将,朱温自己亲帅主力部队坐镇宿州(今属宿州),接应两路前锋

    。一时间,淮南震恐,全线告急!

    通常中原征伐江淮的线路都是从寿州下手的。以前苻坚和后来的周世宗都是这么

    做的。因为攻下寿州后,面临的就是淮南平原,地势平坦,就是有几条大江大河也是

    水势平缓,利于进军。如果战事不利沿原路退回便是,只要殿后的人不要过于无能,

    断不致全军覆没。但这条路的最大问题就是寿州要塞。如果寿州要塞里敌人有足够强

    的战力,即使绕开寿州而行,后路和侧翼也会受到极大的威胁。事实上,朱温对这条

    路线也有足够的属意。乾宁二年,在寿州易手后,朱温就派遣了数万人的军队试图夺

    回寿州要塞。只是出乎意料的是寿州守将朱延寿和他的黑云都部队作出了出奇强硬的

    反应。在绝对劣势的情况下,寿州守军大败朱温军。为了尽快征服淮南,避免顿兵坚

    城,师老兵疲,朱温选择了从徐州……清口……高邮……扬州的线路作为主攻路线。

    选择徐州……清口……高邮……扬州这条线路好处很明显。从实际线路来看,这条路距

    离最短,而且一旦渡淮后,可以利用大运河运送兵力和物资省时又省力。但这条线路

    缺点也很明显,只要没有足够的运输船只,上面这些好处就等于空头支票。如果只是

    沿运河陆路运动的话,这条线路上水网密布,左有高邮湖,右有沥沟,把前进的横向

    空间压缩的很小,行军相当不易。而且敌人的水军如果够厉害,配合唐朝就已闻名天

    下的宣润弩手,就能给部队造成极大的伤亡。所以这是一步险棋。

    对于接下来的战斗,各部史书的描述也各不尽同。如果实际情况完全如同资治

    通鉴的所说,那么清口之战战败的责任都应该由庞师古一个人来承担。但如果是那

    样的话,庞师古简直就是信长野望里的面人了,连基本军事常识都有问题,很难想象

    他曾独立指挥过最后消灭朱瑄,朱瑾的战斗。所以以下的描写是我个人借鉴了其他史

    书并作出的自认为合理的推论。

    乾宁四年十一月,庞师古率所部到达清口前进阵地,并开始在此处建立大营,但

    受到在涟水(今属涟水)的杨行密张训所部阻击,未能完成渡淮的下一步战略目标。

    与此同时,葛从周也率所部进入预定的安丰前进阵地,不过也遭到杨行密朱延寿所部

    的强烈抵抗。由于庞师古和葛从周所部都是北方士兵,缺乏在江淮之间水网密布地区

    作战的经验,并缺少有力水军的支援,整个行动非常迟缓。这种贻误战机的表现将会

    让他们吃尽苦头。

    杨行密在接到前线吃紧的报告后,决定立即增援。但在决策支援方向上,他和投

    奔他的河东骁将李承嗣有不同看法。杨行密认为应该支援寿州,这样自己可以与战斗

    力很强的朱延寿部合力击败实力并不雄厚的葛从周部,进而威胁庞师古部军的侧后路

    ,如果庞师古聪明的话,就得乖乖撤退了。应该说杨行密的计划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只是他没有和朱温军作战的经验,这么做只是让朱温小受挫折,只要他的实力没有受

    到重大打击,来年必会卷土重来,何况庞师古在撤退前很可能大烧大掠,让清口一线

    来年撑不下去。

    所以根据以上情况,李承嗣提出相反的方案。朱延寿所部战斗力很强,又依托寿

    州要塞,以葛从周的兵力是吃不掉他的;而庞师古军有7万之众,张训所部是支持不

    了很长时间的,如果淮阴……涟水一线失守,有可能被庞师古直接冲到扬州城下,那淮

    南大势去了。所以他主张偷偷地率精锐部队出击清口。只要击垮了朱温的主力部队庞

    师古军,那么葛从周军马上就会不战自溃。这个打算其实是敢于打大战,要沉重打击

    朱温,让他短时间再也不敢有意淮南,而且充分利用朱温和庞师古,葛从周之间距离

    过远,又没有水军调动,缓急不能救的弱点。杨行密在权衡利弊之后,采纳了李承嗣

    的意见。

    时值隆冬,江淮各地已经开始下起了大雪。寒冷的天气使得朱温军的战意更加低

    下,甚至连侦察工作都懈怠了。杨行密则率三万精锐部队向清口进发。大军踏雪而行

    ,来到了楚州前线,由于主力部队的来到,张训放弃了涟水,赶来和主力会师。杨行

    密和庞师古两军隔着淮河对峙着。

    到达前线后,杨行密并没有立即贸然的进攻。他首先致力于对庞师古军的情报搜

    集,试图从中发现破绽。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致密的侦察工作。杨行密发现庞师古

    军的大营安的位置很不理想,地势低下,是兵法上所说的绝地。江淮多水,地势低下

    正好水攻。

    按理说庞师古虽然水战经验不足,可他好歹也曾在淮南作过战,犯这种低级错误

    也不太可能啊。其实这个问题恐怕要归罪于朱温自己。庞师古从细微时就跟随朱温,

    是个忠实的奴才,每次作战都要朱温指画方略才行,自己不敢越雷池半步,这样的人

    做主将随机应变能力就显得差了许多。大营地势低下其实庞师古自己的部下都已向他

    指出,只要大营再移动一舍(约30里)的距离,就可转移至安全地区,他却以没有朱

    温的命令,不敢擅自行动,拒绝接受别人的建议。真是一点主动精神都没有,这样祸

    根埋下了。

    敌不动我动,杨行密方面则积极部署。大将朱瑾率兵来到楚州的淮河上段,用土

    石在短时间内筑起一道堤坝,迫使淮河水位提高,准备到时候放水水淹庞师古军。

    庞师古此时的表现实在是蹩脚。当他听到有人报告水位发生异常变化,淮南军可

    能要发动水攻时,他竟然不对这个重要情报引起足够的重视,单方面认为报告人有意

    动摇军心,还随意砍了报告人的脑袋(可悲啊,身为大将怎么也应该对此派支侦察部

    队啊,现在砍人,到时被人砍了)。这样大家噤若寒蝉,谁都不敢讲真话了。庞师古

    还在部队里随意下棋,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大将风范(三国时蜀国大将费祎也曾在战前

    下棋以安军心),完全无视正在降临的灾难。

    十一月,癸酉,堤坝内淮河的水位已经提的足够高了,决战的时刻到了。杨行密

    派朱瑾和侯瓚率骑兵五千人偷偷渡过淮河,身着宣武军的军装,拿着宣武军的旗帜,

    冒充北来的增援部队向庞师古大营进发。由于朱瑾和侯瓚都有着丰富的与宣武军作战

    的经验,他们骗过了所有的斥候部队。杨行密派朱瑾为别动队主将是有其道理的,朱

    瑾和朱温有着杀兄夺妻之恨,来淮南后杨行密待他甚厚他自己也常思立功报效,淮南

    所有战将里恐怕数他对朱温的战意最高了。现在有这样和朱温决战的机会,恐怕他的

    热血都在沸腾。

    为了掩护别动队的行动,杨行密另外还命张训率老弱千余人作为前锋活动,吸引

    庞师古军的注意力。庞师古果然中计,对于这样一支人数只有千余的游军未引起足够

    重视,更未注意到淮南军别动队的行踪。

    这一天,天气非常恶劣。阴风怒号,气温已降至摄氏零度以下。连日来毫无进展

    的战事和恶劣的天气早以使庞师古军的斗志下降到了谷底。士兵们早上才走出军营帐

    篷,就因低温变的缩手缩脚。突然从远处传来了隆隆的巨响,大地为之震动。只见地

    平线之处涌起了汹涌的洪水,正沿着地势向军营奔腾而来。淮南军的水攻开始了!

    汹涌的洪水很快冲进了大营,部队变的一片混乱,马匹受惊了,军粮进水了,到

    处都是乱糟糟的。洪水还附带毁坏了军营外围用来防御的鹿角,蒺藜。整个大营现在

    就象没了硬壳的软体动物,完全暴露在敌人的面前。

    庞师古只得派亲兵大和将进行弹压,可是7万人的部队要是真的混乱了,一时三

    刻又怎么能平定地下来呢?此时他能做的,只是期望敌人不要来进攻罢了。

    朱瑾的别动队也顺利到达了大营,利用混乱,从北门而入,直奔大营中军而去。

    到了中军,别动队露出了狰狞的本来面目。朱瑾率骑兵舞槊而驰,嚣声雷沸,使得庞

    师古军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他们与朱温军作战经验又十分丰富,并不胡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