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辽东多方努力,张宾终于下定决心暗中投靠辽东。他不投靠过去不行,辽东已将他名列汉奸,家中长辈已不再将他视作振兴家族的功臣,反而忽略到之前张宾为家族带来的富贵与权势,对他多有抱怨,认为是张宾让整个家族蒙羞,并陷入危机中。
面对来自家族、辽东等各方面的压力,张宾不得不硬着头皮充当辽东间谍!
这是张宾唯一能为家族做的事!(。)
第487章 即将巨变的凉州()
刚打走了西罗马人,卫朔还未来得及喘口气,就看到皇甫真匆匆走了进来。随着封奕被卫朔外放坝州任地方官,皇甫真就成了秘书监新任主事,负责打理一切来往文件。
“楚季,又有什么要紧的事?”
“这次臣要禀报的事情有点儿多,既有和西北有关的军情,又有来自江东、中原的情报,不知主公先听哪一个?”
卫朔闻言苦笑了几声,他揉揉眉头想了一会儿道:“先挑容易的来吧,说说西北,西北有北宫纯、裴诜在应该没什么大事。”
不料卫朔话音刚落,皇甫真眼带笑意道:“呵呵,主公一向英明神武,不成想此次却失算了!秦州都督北宫纯、秦州刺史裴诜联合上书称凉州将有大变,希望辽东做好接应准备。”
“什么?!”
卫朔顿时吃了一惊,他一把抓起皇甫真手上的军报快浏览起来。果然上面写得全是裴诜、北宫纯对凉州局势的担忧,二人一致要求辽东及早做准备。
“虎侯!派人去请文冀、景前几位先生来。”卫朔一边看文件,一边吩咐陈安。
“诺!”陈安知道军情紧急,不敢怠慢,一溜烟儿跑了出去。
卫朔喃喃自语道:“我原以为张寔才能不下张轨,短时间内怕是没机会谋取凉州,没想到机会这么快就来临了。”
凉州局势骤然变化的确出乎了卫朔预料,他从未想过向来稳定的凉州会出问题。凉州在张氏两代人的治理下,是晋末时期难得的一片乐土。
张寔的父亲张轨是个文武全才,年少时就聪明机敏,很有名望。
当时河西不但有鲜卑人在叛乱,境内更是寇盗纵横,而张轨初到武威就斩寇盗级万余,杀死鲜卑领若罗拔能,俘获十余万口,一时威望大震,被河西世家公推为凉州霸主。
在凉州立住脚后,张轨极力推崇儒学,建立学校、学馆,选择世家弟子五百人入学读书,在文人中很有影响。当时雍秦一带的民众、读书人认为天下方乱,避难之地唯有凉州。
以至于各地的百姓、文士纷纷前往姑臧投奔张轨。
张轨死后,张寔继任为凉州刺史。张寔和张轨一样文武并用,以武守文。
史称张寔“学尚明察,敬贤爱士”。
中原大乱以后,关中也在所难免,唯有河西地区平安无事,一方面抵住鲜卑族的侵袭,一方面却不参予中原的纷争,有时还可腾出余力支援西晋王室。
就在卫朔想着心事之际,以莫含、温峤、高瞻、裴嶷四人为的辽东高层在陈安的通知下纷纷来到了政事堂。
“主公生什么事?以至于如此急匆匆将臣等找来。”
“秦州北宫纯、裴诜急报,称凉州将爆内乱!”
“啊!?这……这怎么可能?”
裴嶷等人也被凉州之事震惊了,显然大家都没料到凉州会出现动乱。如果凉州那么容易出问题的话,当初辽东攻略西北时绝不会止步于黄河一线。
卫朔指指皇甫真,示意他将凉州情况再给众人详细介绍一遍。随着皇甫真述说,众人才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在凉州有个叫刘弘的野心家,此人野心勃勃一心要效仿汉末之张角、张鲁,想要靠宗教势力来割据一方。
刘弘假装成得道高人,利用自己擅长的旁门左道之术,客居在凉州的天梯山。并且他在山穴中点灯悬挂镜子取亮,以此用来迷惑百姓,使得跟从他受道的百姓有一千余人,甚至连张寔身边的部分将领都崇奉他。
其中最受刘弘看重的两人名叫阎沙、赵卯,纷纷将他们引为心腹。而刘弘之所以如此看重阎沙、赵卯二人,是因为他知道阎沙、赵卯二人的真实身份。
其中阎沙是负责张寔安全的账前都尉,而赵卯作为牙门将又控制着部分兵力。刘弘欲利用阎沙、赵卯杀掉张寔,然后设法取而代之。
听完皇甫真介绍,裴嶷忍不住为张寔叹息道:“没想到张寔如此英明神武,竟也难逃小人之手,真是可悲可叹!”
“然而此事恰恰说明了无有约束的宗教将会给地方带来巨大危害,还是主公英明早早将宗教势力控制在自己手中,不但可利用宗教力量为辽东所用,还能控制其不为祸地方。”
卫朔根本就没顾上听裴嶷的夸赞,他眼下只一心想要确定凉州之事,遂问道:“哦?以文冀之见,此次张寔是在劫难逃了?”
“嗯,张寔必死无疑!除非他能提前察觉除掉刘弘,不然难逃此劫。”裴嶷十分肯定道。
“主公,张寔虽在劫难逃,可刘弘却不一定有机会成事。刘弘把争霸天下这样血腥的游戏想得太简单了,他以为除掉了张寔,然后靠一部分教民拥护就能占据凉州吗?哼,幼稚!”
“却不知张寔只不过是当地世家统治凉州的代言人,即便他突遭横死,只要以宋配、阴冲的世家大臣在内乱中安然无恙,这凉州就不可能落到刘弘手中。”
“因为世家大族绝不拥戴像刘弘这样毫无根基,又只会装神弄鬼之人统治凉州。更何况张家并非后继无人,虽然张寔儿子年幼无法继成张寔基业,但是众人别忘了张寔还有一个弟弟张茂。”
“张茂虚靖好学,能断大事,能文能武。年纪轻轻就协助其父张轨治理凉州,在当地深有威望。一旦张寔横死,宋配等河西大族一定会拥张茂上位,而刘弘最终也难逃一死。”
莫含一针见血指出刘弘不可能成事,不过他话锋一转接着道:“主公,虽然刘弘所谋不可能成功,但却因此而搅乱了凉州局势,为辽东收复凉州创造了机会。”
“是呀,张家两代施恩威于凉州,若非机缘巧合辽东怎会有机会插手凉州?”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请主公做准备,以防不测!”
“而今青州收复在即,若再加上凉州,辽东将下辖雍秦凉朔并幽青坝司平十州之地!”
莫含的话引起在场众人共鸣,纷纷出言附和,连卫朔也忍不住微微颔。如果不是出了刘弘这么一档子事,至少在张寔在位期间或者在辽东统一天下之前,几乎都没有任何机会拿下凉州。
听了众人之言,卫朔极为振奋,他扫视了众人一眼道:“虽说凉州将变,但其内乱爆之前,辽东不宜大动干戈,以免引起凉州警觉。我意以防备西海高原上吐谷浑为由,下令北宫纯调部分厢军进入狄道郡河关县城。”
“如此一旦凉州有变,大军即可向北渡过黄河北上凉州,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掌控凉州大局。”
“主公英明!”
凉州的局势确如辽东所料,除了张寔还茫然不知危险即将降临外,无论辽东又或是刘弘均蠢蠢欲动。其中刘弘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自己的计划,他一边拉拢阎沙、赵卯为其所用,另一边则继续靠旁门左道愚弄百姓。
在刘弘的不断努力下,他已成功将张寔身边十多人转变成自己的忠实信徒。这些人已不再将张寔视为恩主,反而将其当作众人获取荣华富贵的绊脚石。
后来刘弘又拿出一个伪造的玉玺对他的追随者们宣称:“这是上天送给我的神玺,意味着我不久后将在凉州称王,尔等都是上天选派来辅佐我成就大业的功臣。”
就这样一番胡言乱语,竟轻而易举地取得了阎沙、赵卯等人的信任,暗中与刘弘密谋打算找机会杀害张寔,然后奉拥刘弘为君主。(。)
第488章 剑拔弩张的江左()
议论完凉州之事,皇甫真又拿起了一份与江左有关的文件介绍道:“主公,不止是凉州局势将变,据斥候来报,江左形势似乎也有些不妙。”
“江左?江左又闹什么幺蛾子了?”卫朔眉头一皱,想不明白江左能出什么大事。
“嘁,还不是天子跟琅琊王氏又闹翻了!”
卫朔带着几分不耐烦地问:“天子没事又在瞎闹腾什么了?”
对于江左这种常常内讧不断的******,卫朔是一点儿好感都没有。若是江左能把花费在梳理内部的精力,全都放在北伐中原上,或许这会儿胡虏早被消灭干净了。
皇甫真嘴角一哂不屑道:“近来也不知怎么了,天子突然疏远了王导,只一心重用以刁协、戴渊、刘隗等人,就是江左世家亦比王氏兄弟受重用。天子此举无疑打破了朝堂上的平衡,引起琅琊王氏剧烈反弹。”
“作为王氏姻亲的御史中丞周嵩甚至上书指责司马睿受刁协等人蛊惑,无故疏远忠臣(指王导),放逐旧臣,还污蔑刁协、刘隗等人为佞臣。”
“王茂宏不是一直颇受天子信任,怎么会突然被天子疏远?”温峤满脸不解。
皇甫真看了一眼密函解释道:“回右军师,自祖公不幸以身殉国,再加上坐镇襄阳的周访身染重病,让王敦没了后顾之忧,其自持无人可制而愈加跋扈无礼,搞得他的叛乱之心路人皆知。”
听了皇甫真的话,卫朔才猛然意识到距离历史上王敦之乱可没几年了,历史上王敦就是在祖逖死后不久动了叛乱。
眼下祖逖提前了两年战死,而且王敦年纪也大了,时间不等人,谁也不敢保证王敦不会提前动叛乱。
“能不能设法抑制一下王敦的野心?”卫朔想了想还是觉得保证朝堂政局稳定为好。
“这事不太容易啊,江左与辽东之间关系本就不睦。原本王敦或许只是有了些想法,可万一辽东一插手,弄不好王敦一受刺激,很有可能弄假成真。”
“其实就算辽东不插手,王敦也不会轻易动叛乱。没了祖逖、周访牵制,尚有甘卓、陶侃、司马承、戴渊、刘隗等人让王敦忌惮,不到万无一失,王敦一定不会冒然动叛乱。”
“如此说来,辽东只能静观其变了?”卫朔不甘心道。
……
原本他对祖逖颇为忌惮,结果太兴二年,祖逖战死彭城,如此王敦再没什么顾忌,渐渐将密谋反叛的行动被纳入到议事日程。
但是王敦并未轻举妄动,而是先试探了一下天子心腹刘隗的反应,当下刘隗正领兵万余坐镇泗口,其目的就是在预防王敦。
为了拉拢和试探刘隗,王敦给其写信道:“近来圣上对阁下您眷顾有加,如今北方强贼未灭,中原鼎沸。我愿意与您以及周顗等人一起报效王室,共同扫平海内。如果能够顺利,帝业就此兴隆,如果不利,天下再无希望了。”
结果让王敦失望的是刘隗根本不理睬他递过去的橄榄枝,反而强硬地回信说:“鱼儿一到大海,就相互忘掉了对方;人在道义面前,也忘记了彼此。我尽心竭力报效国家,这是我志向。”
其大致意思是说,我刘隗只忠于司马睿,尽忠报效国家,不可能与你王敦做朋友。
就在王敦尚未从被刘隗拒绝的怒火中恢复过来时,建邺又传出天子疏远了王导,这下子王敦心中的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