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吾皇圣明!老臣遵旨!”张洎恭敬的跪伏在地道。?待张洎一脸激动的重新坐下时,顷刻便已经回复了往日不动如山的沉着冷静和一贯的云淡风轻。
平静下来的张洎很快就想到了李煜如此的用意,但是那又如何?如果给张洎重新选择一次的机会李斯同样会毫不犹豫的答应李煜,不仅仅因为这是他的心中最大得目标,更因为这是此世此生唯一的追求。
“对了,丞相方才说回家去取一重要的物什,现在可否告知与朕,爱卿所言之重要的东西,到底是何物了?”顿了顿,李煜骤然说道。
“哦,看我这记性,竟是险些误了大事,启禀圣上,老臣所言之重要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臣暗中打探的——此次作乱的参与者与领头者的名单。”张洎一拍脑门,歉声说道。
“哦?竟是此物!不过,爱卿政事繁多,偶尔有些遗漏也是颇为正常的事,此刻能够想到,那便是极好的,朕相信你,也是十分理解你的,爱卿不必自责。”就在刚才的那一刻,李煜明显的见到了张洎的脸上悄无声息的闪过了一丝不自然,李煜虽然是纳闷,但是他想了想,最后还是选择了不动声色,假做没看见的给顺势带过去。
这时,却只有常郢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李煜,一脸的轻松,端起一杯香茗浅酌,开始怡然自得起来。
“老臣多谢圣上信任!”
“嗯,丞相即是有了此次祸乱我大唐的乱党贼子的名单,又有了处理此次作乱事件的对策,呵呵,朕相信丞相定是早已成竹在胸,一定能把这一次的大乱处理的很好,朕就在此静候丞相佳音了。”
“老臣必定殚精竭虑,尽心竭力为圣上处理好此番祸事,不使其再继续殃及我大唐的无辜百姓。”
“丞相当记住,现在我大唐尚且正处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经不起一点的大挫折的,若是丞相在处理此次祸乱事件之时,遇到有任何的反抗力量或是不服管制之辈时,当抓便抓,该杀便杀,若是遇到有罪大恶极之徒时,诛其九族,亦是无甚不可,总之处理起来断不可有丝毫的心慈手软,丞相可是明白朕的意思?”沉寂了不到片刻的时间,端坐在高贵华丽,庄重神圣的龙椅之上的李煜忽然幽幽的说道。
群臣愕然,不约而同的同时感觉到后背一股森森的寒意逐渐在浑身蔓延,李煜这一诏令一下,不知在大唐又会掀起多少的血雨腥风啊。
“诺!”张洎愕然片刻,率先反应过来,神色坚定的沉声应道。
灯火辉煌,此事一商议完毕,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中再一次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顿了顿,李煜干咳了两声,神色一缓,继续道:?咳咳,今日,朕深夜将诸位爱卿召来,其实除了上述几件事情外,最为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关于我大唐当前最为根本最为严重的土地问题。”
土地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李煜的心头刺,身为后世人的李煜知道,数千年来,土地兼并,分配不均,“地主豪强沃土千里,贫者无立锥之地,”这种现象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王朝覆灭的根本原因,农民没了可以耕种的土地,没了饭吃,连活命都困难了,他不造反,那他干什么,等死吗?显然,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是不可能会这么做的,所以,古往今来,土地问题往往是困扰一个国家的问题,也是导致此起彼伏的农民造反重要因素。
而这其中,农民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以及小农经济的脆弱性,农户们一旦受了些天灾人祸地主豪强的打击便是背井离乡的,卖田卖地的逃亡固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但其实最关键的原因还是在于国家对土地方面的政策和对农民阶级的保护,对他们合理合法的土地所有权的维护。
李煜之所以现在提出来,正是想要借这个机会,将这个机会一举将这个隐藏的忧患给彻底的解决。
……………
~~【未完待续!】。
第七十九章 清丈田土()
第七十九章清丈田土
历史上,在封建社会这一时期,国家所确立的土地所有制经历过许多次的变化,也有多次较大变革,而这其中值得一提的便是均田制,均田制是隋唐以前,一直持续存在了三百余年的一种对国家和农民来说较为完善和公正的土地制度,这一制度在一定时期极大的缓和了阶级矛盾。
而其后,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唐代确立了一种称为「租庸调」的赋役制度,主要是配合均田制的施行。
所谓租、庸、调,即指田租、力役和户赋。唐代规定,丁男十八岁以上;授田百亩;其中二十亩为永业田;八十亩为口分田;老死还官。
人民向政府取田而登记户籍;政府依据授田纪录而向人民征收租庸调。均田制以男丁为单位而授田;租庸调制也是以丁作为征收对象。又因为均田制中所有领田者;皆领定额的田;故此制中以廿一至六十岁的男子为丁;不论贫富;一律缴纳定额的租庸调。
唐德宗时期,丞相杨炎创“两税制”,核心内容为:“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申报出入如旧式”。
均田制度及其伴行的租税制的失败,不仅说明流通经济相当发达的官僚社会,不可能再把土地与农民束缚定着起来,还说明这种社会由长期因缘积累所逐渐形成的门阀及其有关的社会政治势力,再不会允许他们把已经领有或将要取得的土地所有权力,交到中央政府统制支配。
所以,为了适应这两种客观情势,唐代统治者体验到维持统治的最安稳最聪明的办法:不在垄断土地分配权,以长期控有赋税源泉,而在承认既成土地所有关系,以改进赋税收入,这即是代替均田制以及租庸调制而出现的杨炎两税法。
两税法的精神,不在字面的每年两次征收,而在于把此前有国家统制分配土地规制,从根本上取消了。
也许正因如此,杨炎在旧历史学家的心目中,就被视为是罪大于商鞅的。把杨炎比商鞅,正说明了废均田与废井田同样重要,在应时达变,解放社会生产力而言,商鞅功不可没,杨炎是同为不可没的。
所以,可以说在中国的历史上唐朝的丞相杨炎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所起得作用绝对是不亚于商鞅的。
在战国的商鞅则是基于土地国有化制度强化的思路,授地后,设定阡陌封疆,不许私自更动;如每个农户所获得土地数量及向国家缴纳的赋税都相等;如努力耕种者可以免除徭役等。
而一点,秦国早在商鞅变法时期就制定了《为田开阡陌令》,到后来又制定了《田律》。这些管理土地资源法规的推行,有利地促进了秦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为最终灭掉六国,统一天下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战国时期的商鞅在同一时期的关东六国,此时却是早已经完成了土地私有化的改革。商鞅的改革因此等于剥夺了贵族们占有国有土地的特权,直接破坏了他们的经济利益。
若商鞅变法是要把国有土地私有化,怕是这些贵族们要纷纷高举双手拥护了。
但,历史没有假设,于是秦孝公归天后,商鞅被车裂了。
始皇帝灭六国之后,李斯等人重新制定国家制度之时,在实行土地国有化、国家授田制的基础上,为稳固统治同样也承认了土地私有。
正是大秦立国之后的这一政策,让六国老世族和大秦的贵族、富户能够得以采用吞并、胁迫、强买强卖的手段来侵吞大量原本授给普通百姓的土地。
很多新开垦的荒地同样隐瞒不报逃避税赋,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而大量无地的普通百姓则要么沦为这些贵族富户或是世家大族地主们的佣工、成为家奴,要么背井离乡入山成匪,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严重的隐患,而这也是秦朝短时间内被汹涌的农民起义所覆灭的原因之一。
李煜虽然不了解此时五代十国末期实际上的土地状况,但是来自后世的他至少知道一点,在这一时期,封建制社会正是以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农民或者剩余劳动力为基础的,而土地则是封建制社会的根本。
沉吟良久,李煜骤然抬起头,深邃的双眸直视着朝堂之上的一众大臣,顿了顿,李煜凝声说道:“接下来的事,朕说,诸位爱卿听听,议议,有什意见,可在朕说完后提出来,诸位可是明白?。”
“臣等遵旨!”李煜话刚一说完,丞相便是反应了过来,率先领着众臣朗声恭敬的回应道。
“其实,此事朕早就在很久之前便一直在考虑了,只是一直都未找到合适的时机提出来,今日,朕思虑良久,还是决定说出来,朕,决定在我南唐国重开耕战商读体系,并且同时重新丈量分配我可供耕种的田土,按照一人三亩地的标准分配,通过抽签选择。
届时所有的农户认领的土地,朝廷将会重新颁发地契文书,农户所领的田土,在其本人在世之时便一直属于他,不得买卖,不得抵当,不得子承父业,同时,任何人也不得以任何借口兼并侵占其合法所有的土地,而农户合法所有的这一块田土,在其百年之后便将会重新收归国家,由国家通过抽签选择,重新进行分配。
当然,农户在拥有其合法合权所有的田土之外,也是可以再进行开荒垦地的,不过,前提是无人所有的田土,并且不论如何开荒垦地,最终每一个人所拥有的田土是绝对不能超过一百亩的,若有超过将会立即收归国有,同时按律严惩。”
听到李煜的话,张洎、方文正、常郢等人都是一怔,李煜之前虽是有提过什么耕战商读的政纲,但他们确信,李煜从来没跟他们提过这个事情。
但是对当前土地兼并的事情他们并不陌生,早就知道而且也了解一些情况。
今天突然听到李煜提起此事,几人虽然惊讶,但却没有做出任何的表示和动静,他却还是想再听听打从遇刺醒来之后便是屡有惊人之举的李煜想说些什么。
朝堂上的两大巨头都没有动静,那么剩下的一干重臣们虽然惊讶,但却自然是不敢先冒头,所以同样静静的坐着没有动作。
见堂下没丝毫动静,李煜反而有点奇怪了,顿了顿才继续道,?“如今我大唐各州县无数百姓所授之地,不是被世家大族,地主豪强们明里暗里所夺,就是被各地老世族暗中取之,再加上各地奸商富户和不法官吏推波助澜,以及我大唐各地之劳役,使无数百姓吃无食、穿无衣,或为流民,或为盗匪;?然朕乃天下之主,如今此等恶行统统加诸朕身。
以至无数黎民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连生存都成了问题,朕欲彻底革除此等祸国之因,熄万民之恶,而民乃国之根本。
朕思虑久矣,朕以为,欲让我大唐重拾天下万民之?心,则必须从民之根本——土地开始。所以朕欲重新清查丈量我大唐目下之可供耕种的土地,然后分配与农户耕种。”
李煜顿了顿,目光灼灼的从堂下重臣脸上掠过,继续道:“对于重新清查土地之事诸位爱卿可有良策,说出来让朕于在座的诸位爱卿共同议上一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