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旨封还。
而今ri朱厚照却干了一件很出格的事,他下的晋秦堪国公的圣旨根本没经过内阁和通政司,便直接由小宦官来府上宣念出来。
爵位很正式,“宁国公”,正德登基以来封的第一个国公,随同圣旨一起来的,居然还有正式的册封金册,钦赐铁券以及全副的国公仪仗,朱厚照好人做到底,甚至还送了一辆四马并辕的车驾,正式得不能再正式,皇恩浩荡得不能再荡……
然而问题的关键是……这道圣旨根本就是非法的产物,它没经过内阁和通政司便发出来,根本就是无效的,金册铁券仪仗这些东西再富丽堂皇,满朝文武不承认它,秦堪难道敢大明大亮顶着国公的头衔招摇过市?
送走了宣旨的小宦官,秦堪神情没有半分喜悦,反而非常沉重。
这个让人不省心的小昏君,无意中又给他惹了一次祸,宣旨的消息瞒不住人,估计这会儿整个京师都知道了,好吧,眼看京师又被他掀起一场滔天巨浪。
秦堪清楚事情的严重xing,但侯府的家人并不知道,听说宫里的宦官来宣旨,家里老爷晋爵为国公,张管家二话不说,当即喜气洋洋地命家仆点起了炮仗,又风风火火地叫人去城里请工匠,把侯府的牌匾改成国公府。
杜嫣和金柳也凑过来,一脸喜气地展开圣旨左瞧右瞧,怜月怜星两姐妹围在旁边欢喜得蹦蹦跳跳,小秦乐被金柳抱在怀里,好奇地看着面前这张明黄se的诱人东西,口中咿咿呀呀,胖乎乎的小手抓上去,一口便咬在圣旨上,估摸着味道很不错,小秦乐咬着咬着咯咯笑了。
秦堪苦笑。
好吧,这国公的爵位看来不争不行了,不为别的原因,一个男人不能让家人失望,秦堪希望自己在家人眼里永远是能撑起一片天的参天大树,只会越长越高,能撑起的天空越来越大,谁若想把他这棵大树锯短一截,秦堪不介意杀他全家。
****************************************************************
非法的圣旨果然出事了。
宣旨的宦官离开秦府不到一个时辰,京师的大臣们全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这是对臣权的挑衅!
尽管有些大逆不道,但所有大臣心里第一时间冒出的仍是这个念头。
大明的臣子很多时候不像臣子,只要将孔孟二字挂在嘴上,他们比皇帝更强势,更蛮横,真正是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所有的国事政务都由大臣们办了,内阁,都察院,大理寺,六部,地方官府……成熟的机构和制度一直是大明有条不紊运转的动力,这些动力里面似乎没有皇帝什么事,如同数十年后的万历皇帝,当他想出来管点事情时,首辅张居正说:“陛下还是在宫里多多宠幸妃子,多生几位皇子,天下事有我们臣子帮你管了。”
如此大逆不道的话居然是当朝首辅说出来的,万历皇帝没杀张居正说明他是一个仁慈到极致的好人。
皇帝该干什么?他应该老实待在深宫里,每天上朝时在金殿上方的龙椅上晃一晃,当臣子们禀奏各种国事时,皇帝应该将头一偏,和颜悦se地问道:“内阁几位先生怎么看?”,接下来皇帝退朝回到深宫,找一位瞧得顺眼的妃子行云布雨,恩赐甘霖,至于皇帝兴致来了想发个什么圣旨封赏一下什么人,可以,但是必须内阁点头,内阁不点头,这道圣旨便是无效的乱命,谁都不会承认。
雪片般的参劾奏疏飞进了豹房,飞进了司礼监。
奏疏有个共同点,上面没一句好话。
皇帝未经内阁私发圣旨,这是很严重的政治事件,当然,皇帝不是不能发圣旨,但是也得看是什么事,宫闱中对太监的委派,对妃子的册封或处置,对大臣的褒赏等等,这些都可以,但晋封国公是大事,绝不是皇帝一个人能说了算的,私发圣旨不是小事,绝不能让皇帝养成这种习惯,必须要及时将这种苗头彻底扼杀在摇篮中。
群情沸腾了,愤怒了,朱厚照这一道圣旨不仅仅是私封国公这么简单,它是在撼动大臣们的利益,说得更严重一点,它对百多年来的君臣共治格局发出了挑战。
大明的天下不是皇帝一人的天下,它是君臣的天下,大家都有份,不能由你一人说了算!
以当今天子胡闹的尿xing,上疏抗议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大臣们三三两两集结于豹房门前,跪地哭号悲呼先帝魂兮归来,愤怒值高一点的索xing连老朱家的祖宗都搬出来,太祖永乐什么的一通乱叫,统统的魂兮归来,弄得豹房门前如同过清明节似的,丝毫也不想想太祖和永乐若真魂兮归来,发现大臣们如此欺负老朱家的子孙,以二位的爆脾气不知会屠灭多少大臣的九族。
…………
伪国公秦堪来到豹房门前时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幅景象。
无数哭号的大臣跪在紧闭的门前,眼尖的大臣见秦堪来了,纷纷一楞,接着许多大臣原地蹦了起来,指着秦堪大骂不休。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佞臣不得好死!”
“谗言媚se,祸国误君,黄口小儿有何资格位封国公!”
“姓秦的,汝yu做第二个刘瑾乎?”
秦堪冷着脸从大臣们中间走过,对所有人的谩骂指责置若罔闻,虽然面无表情,但他心中却渐渐升起一团怒火。
一直走到豹房门前,豹房从不对秦堪设防,大汉将军早早打开了门恭请他进去。
秦堪走到门口忽然转过身,朝谩骂不休的大臣们笑着拱了拱手。
“诸位大人辛苦了,本来我想对大家解释几句,甚至准备拿‘一片冰心在玉壶’来表明自己的心迹,不过现在我改了主意……”
秦堪嘴角的笑容渐渐泛冷:“……宁国公之爵,我必取之!”
******************************************************************
朱厚照在豹房的主殿内跳脚大骂,地上碎了一地的瓷片,显然情绪非常激动。
“朕还是皇帝吗?朕还是皇帝吗?给大臣封个爵都不行,说什么朕恩宠过甚,独幸佞臣,简直是放屁!秦堪为社稷立下的功劳难道还不足以封国公吗?这些逆臣自私之极,他们得不到的爵位,拼了命也不让别人得到,处处与朕为难,教朕如何指望与这些逆臣共治天下!”
朱厚照像一只受伤的疯兽,在殿中喘着粗气来回急速踱步。
司礼监掌印张永,东厂厂督戴义,西厂厂督谷大用三人战战兢兢跪在殿内,不顾膝盖被碎瓷片刺出了血,频频劝朱厚照息雷霆之怒。
见秦堪不紧不慢走进殿,朱厚照怒道:“秦堪你来得正好,去派人把大臣们全都抓起来送进诏狱,不,不用送进诏狱,全部砍头!朕见到他们就生气,索xing杀了干净!”
秦堪楞了一下,拱了拱手:“臣遵旨。”
说完秦堪转身便走,殿内众人也楞了,朱厚照再在气头上还是有几分理智的,见秦堪真有出去大杀特杀的架势,朱厚照急了。
“哎,回来回来……做人有必要那么冲动吗?啊?有必要吗?”
******************************************************************
ps:还有一更。。。
不好意思,昨天是我十八岁生ri,出去跟朋友喝得昏天黑地。。。
哦,书页上的生ri其实不是,当初注册时乱填的。。。不过很感谢诸兄的生ri祝福。。。(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八章 自挖墙角()
朱厚照终究不是暴君,干不出暴君的事,君臣权力的此消彼长完全取决于皇帝的性格,反过来说,如果朱厚照是非常强势而且杀人不眨眼的暴君的话,相信他的任何决定敢反对他的人一定不多,昔年太祖和永乐皇帝雄才大略,手握屠刀一次又一次的清洗朝堂,那时哪个大臣敢置疑或反对两位皇帝的意志?
“不能杀啊,祖宗基业还需要他们帮朕打理……”朱厚照无比颓然地垂着头。
秦堪叹道:“陛下为何不经内阁和通政司便突然发下圣旨?”
朱厚照道:“朕还不是被这帮老家伙气糊涂了,朝会之后朕回到豹房,越想越觉得心里不舒坦,你说,这大明江山还是朕的江山吗?朕做什么决定还得先看大臣的脸色,若是错误的决定也就罢了,你为朕立下那么多功劳,封个国公怎么就不行了?古往今来哪个皇帝当得如朕这般憋屈?”
“陛下,古往今来,越是英明的君主活得越憋屈,唐宗宋祖哪个不英明?他们被臣下指责诘问时照样不能动怒,相反还得陪着笑脸向臣子承认错误,以后绝不再犯,唐太宗李世民因为害怕诤臣魏征指责,竟活活将自己心爱的鸟儿捂在怀中捂死了……”
朱厚照心情好了一些:“如此说来,越憋屈就越说明朕是个英明君主?”
秦堪脸颊微微一抽,这话不但说得没有自知之明,而且很不要脸,这小昏君跟“英明”二字有半文钱关系吗?
“臣只是想告诉陛下,想要做英明君主,首先要受得住气,当然,受气不是成为英明君主的唯一条件,能受气的君主不一定都是英明的。”
朱厚照指了指殿门外,道:“现在豹房外跪了一百多名大臣。事情已到这个地步了,秦堪,朕不能退步,否则颜面何存,你得想个办法帮朕把这事解决了。”
朱厚照重重道:“总之,宁国公必须要封,而这些大臣也必须要给朕退步,这盆水朕既然已泼出去了。就不打算再收回来!”
秦堪苦着脸叹气。
话说得很豪迈,无形中一股王霸之气充斥殿内,真正是横扫**的帝王之威,只是小昏君这番话的本质含义却不大厚道,换个说法,他惹下的祸,却必须要秦堪帮他善后。
朱厚照期待地盯着他:“秦堪,你一定有办法的,对吧?你的损主意一向很多,这次必不会让朕失望。”
秦堪叹道:“臣最近每日三省吾身。已然无限接近正人君子了,而且道德感空前强烈。久已不出损人主意矣……”
“少来!”朱厚照指着他,气笑了:“你若是正人君子,岂不成了我大明旷古空前的大灾难?你还是省省,老老实实帮朕毁人不倦吧。……对了,你今日来豹房做什么?”
秦堪拱拱手,道:“臣今日来是为了拉陛下入伙的……”
“入什么伙?”
秦堪笑道:“臣有罪,臣与一些勋贵出资准备打造一支商船队伍。与海外朝鲜,日本,琉球等国私相贸易。互通有无……”
朱厚照楞了一下,道:“这……这岂不是违了祖宗成法?洪武年间太祖高皇帝便下过旨意,片板不准下海……”
“陛下,你可知今日所谓的‘片板不准下海’早已成了一句空话虚话,如今浙商闽商们花大笔银子勾结朝中大臣,权钱相授之下,大明海防线对他们形同虚设,一支支船队毫无顾忌地出海贸易,赚来的银子由官员占了大头,商人占了小头,早在宪宗成化年间便有忠直官员请求开海禁,然而却被满朝大臣以死相胁阻止,何也?这些大臣难道真为了维护祖宗成法而奋不顾生死吗?”
秦堪盯着朱厚照,一字一字道:“错了!只因大明的海禁政策与他们的利益息息相关,只有大明禁海,他们才可利用手中的特权私下与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