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正臣说道:“醒来就好,你休息几天,让侯将军协助你处理军务,晚些时候出兵也不打紧。”“那怎么可以?不是说皇上几次三番的下旨崔逼吗?就凭刘元帅亲自到我的塌下,我这病也该好了,能够奋勇当先,到前线指挥军士舍命杀敌。”王玄志从床上站了起来。
刘正臣这次是真的高兴了,他说道:“王大哥真够朋友,既然如此就请您安排出兵时间。”医官说道:“王大人虽然清醒了,但并没有康复,不宜长途跋涉,得休息一段时间。”
王玄志看了一眼站在门边右手握着佩剑剑把的侯希逸,回头对刘正臣说道:“兵贵神速,按照皇上的安排,郭子仪进攻蓟城的西南面,史思明必定将防御的重点放在正面。我们攻击他的东北面,越快越好,出其不意两面夹击,叛军已成瓮中之鳖。我们不能落在郭子仪的后面,应立即出兵,越快越好。我向元帅建议,明日就出兵,直捣蓟城。”
刘正臣喜出望外,没想到这个难题这样容易就解决了。高兴的说道:“将军的身体要紧,其实迟出发几天也不打紧的,让郭子仪打头阵,先挫史思明的锐气,我们再后发制人一击成功。”
王玄志说道:“不可让郭子仪抢了头功,我们要争取先攻击,到时候,皇上论功行赏,我们就不会吃亏。我建议,元帅的军队是主力,攻击力量强,行军在前为前队;我们安东都护府的军队居中,随时增援;侯将军的部队殿后,作最后一击的杀手锏。不知这样安排,是否妥当,请元帅示下?”他就是要让刘正臣打头阵,俗话说,出头的檐子先烂。让刘正臣在前面拼杀,先消耗他的实力,再想办法夺他的权位。
刘正臣本想让侯希逸担任先锋官的,现在王玄志抢先一步提出建议,他不好否决,既然他们安东都护府的军队愿意居中,他也退让一步,认为可行。他思量,自己能不能殿后没关系,这只是行军的顺序,真正攻城的时候,还是由他来指挥,谁打头阵还是他说了算。
他立即说道:“如此甚好,就按王将军的安排顺序进军。”两人相视一笑,各自打着内心的算盘。
燕军的探子侦知到平卢的唐军已经出发,立即向史思明报告:“启禀元帅,平卢的唐军倾巢而出,由刘正臣为主将,王玄志、侯希逸为副,正浩浩荡荡向蓟城扑来,行进十分快速。”
史思明大吃一惊,从帅位上站了起来,沉着脸说道:“来者不善啊,有多少人马?”探子说:“他们号称五万,实际上只有三万七八千人,刘正臣为元帅,王玄志为副元帅。行军序列是,刘正臣在前,王玄志居中,侯希逸殿后。”“你说的是实情吗?”史思明逼视着探子。
探子说道:“我们几人在平卢打探了三天,亲眼看到他们出城,绝对可靠,我敢用脑袋担保。”“很好,下去吧,打了胜仗之后,给你们记功。”史思明回过头来对卫兵说道:“去请耿先生来。”
耿先生名叫耿仁智,一直是史思明的智囊,史思明的大小事,都要与他商议。他接到召唤,立即来到帅府。
看到史思明正趴在桌面上,聚集会神的看地图。耿仁智奏近说道:“现在西南面的郭子仪、李光弼攻势甚烈,但有蔡希德、张献诚、薛嵩等众将把守妫州、上谷郡和博陵等城池,他们一时之间攻不进来。元帅可集中力量一举击溃北面来犯之敌。一定要全歼他们,先除掉后患,再来对付郭子仪。不然的话,蓟城受到两边夹击,这个仗就难打了。最好的办法是在中途设伏,从平卢到蓟城中间有几百里的山路,只要找到一处地势险要的谷地,预先埋伏,突然袭击,一定能全歼敌军。”
史思明说道:“耿先生提出的这条计策很好,现在刘正臣和王玄志带了四万军队来攻,在官道上行进,排成五列纵队,也要拉长十几里路的距离,虽然有几百里的山路,但要选一处近二十里长的谷地,不一定容易。我们先在地图上先找几处,然后再到实地考察。”
两人一起伏在地图上,寻找有利地形。研究一阵之后,史思明说道:“这条路我走了几十次,记得有几处山谷,这张图上怎么就看不出来呢?”
耿仁智立即从身上拿出一张地图来,摊在桌面上说道:“元帅的那张地图太粗,看这张图怎么样?”
史思明眼睛一亮,图中显示与他的记忆相同。笑着说道:“你真是有心人,这张图太清晰了,现在研究伏击地点。”
两人再次趴在地图上面。耿仁智指着图中的一处地方说道:“这条山谷甚长,是设伏的理想地段。”史思明认真的看了一阵说道:“这里虽是谷地,但地势开阔,而且山上光秃秃的不易隐藏。”
耿仁智指着图纸的另一处说道:“这里倒是设伏的好地点,只是山谷的长度稍稍短了一些,如果他们行军拖拉的话,一部分人圈不进来,要漏掉一部分。”史思明又指着另一处说道:“这处怎么样?图上看长度够了,差不多有二十里地,几万人进去也不会有问题,装平卢的唐军足够了。”
第一百二十八章 贪功冒进刘正臣中伏 夺权占位王玄志鸠帅4()
两人盯着地图观看了一阵,感觉相同。【道:“这一仗关系甚大,我们到实地去看看。图上画的不够详细,现场观看最准确。”他立即命令行军司马周挚集结军队,作好伏击的准备,他本人则与耿仁智一起骑着快马去察看地形。
刘正臣不留后路,将所有的军队全部带出平卢,要全力进攻蓟城,他的部队行军较快,第一天就将王玄志拉下了三十多里路。王玄志有意拉下距离,一方面是要让刘正臣打冲锋,他的人马出勤不出力,保存实力。另一方面也怕被叛军打了伏击,躲避在后,可免受打击。
刘正臣也不能太突前,必须三支军队一起走,为了照顾后续部队,只得降低行军速度,慢下来缓缓而行。
军队行走的是官道,非常宽阔,唐军排成五列纵队,反正路上没有百姓行走,他们躲避都来不及。道路平坦宽敞,但是军队的资重物资较多,大队人马开进,人多拥挤。加上王玄志有意拖后腿,所以唐军的前进速度十分缓慢,一天只能行走四五十里路,刘正臣一再催促王玄志。
但王玄志的客观理由很多,随便拿出一条,都是十分充分,刘正臣只有忍让。他也知道兵贵神速和出其不意的重要,但王玄志暗中与他作对,没有办法,只有先到达蓟城城边再说。
然而史思明并不是易与之辈,他正在设计,要全歼这支军队。唐军的拖延,为他选择好伏击地点,从容布置好埋伏,赢得了时间。
史思明和耿仁智,走到第一个准备设伏的地点。这是一处七八里长的谷地,中间宽两头窄,最宽处只有十几丈。
史思明说道:“这里是个打伏击的好处所,如果对方人少,这里是最理想之地。但是四万来人,这条山谷一半都装不下,另选吧。”
第二处也不行,到了第三处,这是一处十七八里的长的山川。他们仔细察看地形,山谷的宽度有一百二十多丈,路两边全是耕地,两边的山坡不算陡峭,应该说比较平缓。但荒草丛生,是野兽出没的地方。
史思明说道:“这山边到路中央的距离有一百五六十步远,虽然我们的驽箭都能射到这个距离,但距离远了准头就差了。只能用车驽和伏远驽,比较好。再就是骑兵冲锋会损坏庄稼,而且影响奔驰的速度。”
耿仁智说道:“将车驽、伏远驽和擘张弩埋伏在山坡的芳草丛中,十分隐蔽。发起攻击后,唐军必定混乱。再将角弓驽和单弓驽推近到最隹的射击位置。骑兵埋伏在道路的两端,沿道路冲击,速度快。”
史思明说道:“好,就这样部署。”耿仁智说道:“将蓟城的兵都派到这里来,蓟城就空虚了,如果郭子仪突破了防线,便等于将蓟城交出去了。”史思明说道:“只有冒险了,命令蔡希德、张献诚和薛嵩死守一线,不让郭子仪、李光弼前进一步。蓟城的军队,全部出动,以最快的速度到这里设伏。防止敌人的速度快,跑到前面去了。”
燕军的军队刚刚埋伏好,刘正臣就带着他的人马到了山谷的路口。他回头向后看了一阵,不见王玄志的军队。便对钟虎说道:“你去催促王玄志,让他快速跟进。”
钟虎说道:“这山谷两边会不会藏有伏兵?元帅还是要谨慎一些。”刘正臣说道:“史思明有多少人马,他要防守正面的郭子仪,那里还抽得出兵来埋伏。”钟虎说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要是史思明冒险一搏,就把我们装进去了。”他带转马头去催王玄志去了。
听了钟虎的劝说,刘正臣在山口停了很长一会,他认真观察了山谷,两边的山坡离官道有六七十多丈距离,路边地上种着小麦,麦苗已经拔节了,但生长的不算旺盛,不容易隐藏装备和军士。但孤军冒进,他还是不敢,停止在谷口观望。山坡草丛中埋伏的燕军,十分焦急,他们巴不得唐军快进谷地。
王玄志的军队已经跟上来了,已经看到了飘荡旌旗。刘正臣对传令兵说:“你去通知王将军,让他跟紧一些,这地方很危险,本帅先行通过。”他想快速通过这片危险地段,带兵进了山谷。骑兵在前,紧跟着是陌刀兵,再后面是弓驽手,最后是资重和军需物资。
开始的时候,十分谨慎,一边行进,一边观察,还不时的向两边的草丛里放箭。箭入草丛之中,没有任何反应,两边山腰上一点动静都没有。刘正臣仍然十分警惕,这样的地形,如果埋伏着敌军,那就太危险了。先进了一会,两边静得很,到了中央,刘正臣已经不能回头了。立即发出命令,快速向前推进,要以最快的速度通过这段危险地区。
过了中央,快到出口处的时候,刘正臣觉着四周有些杀气,心中不安起来,回头看了看,他的军队已经全部进了山谷,但王玄志的人马还在山口上,没有进来。
埋伏的燕军,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纪律严明,伏在草丛中一动不动。刘正臣停顿下来四周观望一阵,也没发现问题。但还是不放心,让弓驽手向两边的草丛中猛射了一阵箭矢,草丛中安静得很,没有发现异常现象。他一边命令军队做好战斗准备,盾牌手组成防御队形,一边派信使去催促王玄志跟上。刘正臣试探性的乱射了一阵箭,又停留了一段时间,周围也没有什么动静。看到王玄志的军旗了,他虽然有些顾忌,但回头已不可能,只有硬着头皮向前走。
王玄志到了山口,停在那里不往里走,钟虎说道:“刘元帅已经进谷了,他的意见,是要王将军快速跟进。”王玄志看了看天说道:“天还早着呢,不慌。”他要等待前锋部队通过谷地之后再动身。
眼看着刘正臣的军队平安无事的到了出口,王玄志令旗一挥,前锋部队冲进山谷,五列纵队向前奔跑。两边山坡没有动静,他一提马缰,带领部队立即进谷,用的是急行军速度,想快速通过这片是非之地。
突然刘正臣的军队一阵大乱,山谷前边两侧的山坡上,射出无数支驽箭,正要出谷的军士被密集的箭雨射得纷纷倒地。史思明站在山顶上挥动旌旗,两侧的山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