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可夫知道斯大林的意思,他想自己打一场胜仗,然后提出谈判,用以前所占的土地来换取炎黄军如今所占的土地,虽然并没有占得什么便宜,但至少挽回了苏联的脸面,在外人看来,是强大的苏联将炎黄军打到谈判桌上的,而苏联为了苏炎之友好的关系,主动将从中国清朝时所占的土地归还给炎黄军。
朱可夫苦笑不已,他相信,如果炎黄军不想与苏军全面开战,即使不用打一场胜仗,主动提出谈判,然后用原来的土地换取炎黄军所占的土地,相信他们一样会同意的,只为了这所谓的脸面,又不知道有多少苏军要为此献出年轻的生命了……
朱可夫只是一位将军,军队必须为政治服务,所以他只有听从命令,可思来想去,他还真找不到可以打一个胜仗的办法,因为现在情势已经变了,炎黄军的兵力也有四十多万了,占着有利地型坚守不出,防守极为严密,已方武器装备又不占优势,想在这样的攻坚战中打胜,一个字,难,搞不好还会是一败涂地,那就更得不偿失了。
这边还没有一个好的兆头,蒙古那边的结果已经出来了,毫不意外,当初被堵在布尔汗的三万多人基本上被炎黄军全歼了,朱可夫果断的命令援军停留在达达尔汗不要再突进,赶紧加筑防御工事,实行全面防御。
蒙古已经被炎黄军拿下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土地,苏军只保留了紧挨苏联达达尔汗地区,只要还有一丝希望,朱可夫是不会下令苏军从这里撤走的,因为一旦苏军离开了这里,就表明苏军在蒙古战场上的完败,是被炎黄军逐出来的,就算再没有政治眼光的人也看得出来,这对苏联是非常不利的,哪怕是苏联政府将这蒙古还给炎黄军,也不愿被他们赶出来,虽然结果是一样,但意义却是大不相同的,所以有些东西是不能光看表面。
在外兴安岭一带,铁梨花严格的遵照着当初的计划执行着,哪怕是在哪个地方构筑工事,在哪个地方架炮,在哪个地方设立机杨等等问题都是登记造册了。
为什么炎黄军会有如此完善的计划?因为正是像斯大林所说的一样,魏晨东早就打着这个主意了,几年前,炎黄情报局等等部门就派了大批精英成员到这一地区进行系统性的侦探,绘出了一份详细的地图,炎黄军将这份地图复制了不少,每个营级以上的军官人手一份,不是吹牛的话,炎黄军比苏联人还要更了解这一块地区,现在的铁梨花,不用看军事地图,她就可以描绘出哪个地方的地型构造,以及战略性质等等,这一点,朱可夫铁定做不到,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炎黄军绝对是比苏军有准备,再结合各方面原因,能打大胜仗也不奇怪了。
一边关注着远东的战争进程,魏晨东也没放弃关注欧洲的局势变化,德国佬进攻英国大半年也没能取得有效的战果,在不列颠空战中,凭着优势的空军也没能占得多少便宜,反而损失惨重,空战打不开局面,海战就无法展开,庞大的“海狮计划”正在慢慢的沉入海底。
1941年5月中旬,炎黄军沈阳司令部。
“德国佬快要失去耐心了,相信不久之后,大战又要燃烧起来了”,一边阅读着美联社最新关于英国战场的报纸,魏晨东淡淡的道。
“哦?那将军认为德国人会在英国实行登陆战吗?”陈炳南好奇的问道。
“不,德国人没有这个能力实行那所谓的‘海狮计划’了,英国战场是一个无底洞,德国人根本看不到胜利的希望,从这段时间德国人攻击力度逐渐减小就可以看得出来”,炎黄情报局有不少精英成员深入到了德国,法国和英国等国,把一些最新的消息都反馈了回来,所以魏晨东才能时时把握住战争的动向。
陈炳南听了也点点头,这一点他当然也能看得出来,可如果德国人不打算登陆英国作战,那他们还能去打谁呢?欧洲战场已经再难找出对手能与德军一较高低了,除了那还未参战的苏联。
一想到苏联,陈炳南猛的一惊,随即问向魏晨东道:“难道将军觉得德国人会攻击苏联吗?”
“这是肯定的,而且就在近期”,魏晨东胸有成竹的道。
“那德国人就不怕陷入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
“怕,当然怕,希特勒当初和斯大林的谈判就是为了防止两线作战,可现在局势不一样了,德国人已经征无可征,只有转移目标了,而现在最好的局面就是在东方开辟新战场,与日本人连成一气,将势力深入到亚洲中来。从一开始,征服苏联就纳入了希特勒的战争纲领中,我不用在东北进行大搜查就知道,这里肯定藏了不少德国人的情报人员,我们与苏军的每一次战役,我相信这些人肯定会第一时间传到希特勒手上”。
“自从作战一月有余,我军战果如何?德国人肯定看在眼里,苏军在芬兰和远东之败,完全暴露了他们的弱点,这一点,希特勒不可能看不出来,以他的自傲,肯定不会将这样一支苏军看在眼里,我甚至可以肯定,他一定会把入侵苏联的时间提前……”
陈炳南郑重的点点头,他毫不怀疑魏晨东对战局的把握度,“那我们将如何安排?是否趁德国入侵苏联之机,趁机扩大战果?”
“呵呵,这问题不在于我方,得看斯大林怎样处理了。命令铁梨花,坚守一个月,期间那怕是将苏军击溃,也不要追击,如果苏联人要求谈判,也不要理会”。
陈炳南点点头,他知道了魏晨东的意图,暂不要与苏军发生大规模战斗,多留点苏军去对付德国人吧,至于对苏联人的谈判不予理会,那是因为现在还不是谈判的最好时机,所以过一段时间,这谈判肯定会升值的。
第三三八章 三炮不过岗(求票票~~)()
。外兴安岭一带是一块多山的地方,自秦汉时期,游牧民族就在这里活动频繁,这里易守难攻,当初铁梨花率军成功夺取这里,也是靠着兵力优势和装备优势,再加上突然的猛烈袭击,才将苏军从这里赶走。
早已图谋这里良久的炎黄军自然不会犯苏军同样的错误,立即成倍的加强防御,大修防御工事,至于怎样修筑防御工事,以及修在哪里,这在前几年中都已经规划好了,现在按原来的既定方针照搬,所以炎黄军只要按部就班行动就行。
再加上东北招募过来的几十万百姓,一个星期之内,就将外兴安岭最外围的抵御苏军的防御工事建得像铁桶一般,等苏军的增援赶来并准备攻击时,这里的防御力度已经比原来翻了十倍不止。
不知情的苏军对炎黄军前沿阵地发起了猛烈攻击,炎黄军将士在坚固的地堡内,在钢筋混凝土构建的暗堡内,在隐密的防洞内,或猛烈的开枪射击,或猛烈的架炮轰炸,这里有充足的弹药和补给,炎黄军将士完全可以敞开怀抱使劲打。
一战之下,苏军报销了两个师而未寸进半步,炎黄军阵地前全部是苏军的尸体和哀嚎的伤员,炎黄军将士杀人杀得手软,几乎是一边倒的大屠杀,寿命在五年以上的枪械打坏了一堆,那大炮的炮管时时处于通红的状态,一直到苏军撤退。
经过这一惨败,苏军才知道这里的防御已经完全变了样,而这才过几天时间哪,他们甚至怀疑是不是炎黄军通过什么大挪移的神通法术将东北的防御工事搬到这里来了。
一直到朱可夫赶来,苏军都没有改观过这种状态,斯诺维奇将军只给了朱可夫一个信息,“炎黄军的防御几乎没有漏洞,火力配备非常强大,非常均匀,即使侥幸从其中一路突入进去,等待的也是会被炎黄军迂回到后路进行夹击,因为炎黄军的防御都是互为犄角之势,可以互相增援”。
朱可夫只问了一个问题,“这一个星期我方伤亡了多少?”
斯诺维奇听了脸色微红,知道这件事情也瞒不了,于是实话实说的道:“近十万”。
朱可夫听了没说什么,如果是没与炎黄军打仗之前,他可能会将他狠**一顿,但在蒙古之战中,他是深深的了解了炎黄军的作战能力,而且是在有完善准备下打击仓促中的苏军,有这样的战绩也不出朱可夫的意料。
见朱可夫没骂他,斯诺维斯也是想到了原由,苏军在蒙古之败,他也是听说过,其中温都尔汗之战就是朱可夫自己领导的,被人围在那里半个多月,然后又被人像赶猪猡一般赶了千里,最后除了他的指挥部坐飞机逃了之外,其余将士不是被俘就是被歼,直到多年以后朱可夫在苏德战场中取得耀眼的战绩时,斯诺维奇还是觉得远东之战是朱可夫从军生涯中最大的败笔。
“斯诺维奇将军,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斯大林同志所下的命令?”朱可夫没再谈论苏军的伤亡,而是转到了正题上来,他深知,斯大林是个极有主见之人,说难听点,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下的命令不允许别人去反对,而且现在这个命令已经下发下来了,谁要是不遵从,你就准备担负起“苏联罪人”的称号吧。
得到斯大林的命令,斯诺维奇将军也是苦笑不已,就像狗咬刺猬,无处下手了,这炎黄军已经在外兴安岭站稳脚跟,而且人家的补给线非常近,就是近在咫尺的东北,他们有充足的精力和庞大的资源供给着,而苏军的物资一般远在东部,即使没人干扰运输线,也要好久才能运抵,何况还有炎黄军庞大的空军威胁着。
而且炎黄军现在就躲在铁铸一般的防御工事内严整以待,除非天兵下凡,不然谁能突破过去?还要打他们一个歼灭战,简直是天底下最大的笑话,他不认为世界上有哪支军队能够做到。
“朱可夫将军,我觉得,如果完全按照斯大林同志的命令执行,我军倒是可以用十个师的士兵来换取敌人一个师或者是一个旅,甚至是一个团都说不定”,斯诺维奇不无悲观的道。
“竟有如此严重?”十个师换人家一个团,这未免太悲观了吧,朱可夫也是充满狐疑。
“将军初来不知道具体状况,请将军看作战地图,这里,这里,还有这里和这里,炎黄军都布置了重炮师,那不是一般的炮啊,至少是一百五以上的口径,三百毫米口径的要塞炮不下两百门,还不止这些,炎黄军那千毫米口径的超级巨炮‘小后羿’也是布置在了这里,还有这里,足有三门,那玩意儿,一炸一大片,轰炸过后连渣儿都不剩,几百米内震都会被震死,一炮下来,进攻的军队士气起码降三分之一,同一支部队挨三炮,就基本崩溃了,所以我军自嘲这是‘三炮不过岗’……”斯诺维奇也是不无自嘲的道,手指不停的在军事作战地图上连点着,把所了解的炎黄军的防御情况勾画出来。
朱可夫听得眉头紧锁,刚才斯诺维基把炎黄军炮兵阵地的位置指出来之后,他一下子就看出了问题的所在,“那不是说,我军只要一出前沿阵地就会被敌人炮火覆盖,而且是全方位覆盖,因为炎黄军的炮火分布极为均匀,从任何一个方向攻击都会遭到炮火洗礼”。
“对,我军的前沿阵地很不安全,炎黄军的要塞炮的射程近五十公里,而那‘小后羿’更是达到了百公里以上的射程,这也是我将主阵地设在炎黄军阵地百公里开外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