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朱重八-第2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去了?”

    “严令?哼!”县令大人不爽了:“你天天都在严令士兵不得在城中捣乱,我怎么还是天天都看到有人在乱来?刚刚咱们还抓到两个吃霸王餐的。”

    白玉柱转过头去,对着李员外问道:“到你家捣乱的人是什么样子?可知姓甚名谁?”

    李员外摇头:“个个都长得粗豪之极,满身匪气,他们没有通名,我哪知道他们叫啥,只从他们的对话中听到有一个大块头叫做王总旗……”

    “姓王的总旗?”白玉柱赶紧转动脑子,回忆自己军中有没有姓王的总旗,这里需要简单说明一下,总旗乃是士兵中的一个小职务,朝廷将五十名士兵设为一旗,这五十名士兵的头头,就叫做总旗,可以简单地将之理解为:“率领五十个士兵的小头目”。

    一般的千户所,一千名士兵,就有二十名总旗。但是白玉柱的军队比较特殊,他虽然是个千户,麾下却有三千士兵,也就是说一共有六十名总旗。作为一只大军的头头,要把六十个总旗都认识,并且都记得清楚姓名是不可能的。白玉柱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究竟王总旗是哪个鸟人!

    “传令下去,叫军中所有总旗都给我滚过来!”白玉柱怒吼了一声。

    不一会儿,六十名总旗都来了,嗯,还不止六十名,其实一共有六十三名,虽然号称三千大军,实际上的数字是三千一百六十几人,所以总旗的数量也多出来三个。

    白玉柱让这些总旗站成两排,然后让李员外来认人:“你把王总旗给我找出来,看我不打断他的狗腿。”

    李员外看了看白玉柱,又看了看县令大人,有这两位撑腰,有了点底气,于是就挨着六十三人的脸一个一个地看了过去,看完一圈:“咦?这里面没有那位王总旗。”

    “没有?哈,那就证明不是我的人做的!”白玉柱大喜。

    “可是……那些人分明艹着陕*西口音,不论穿作打扮还是行为举止,都与贼兵……咳……都与您麾下的官兵一样。”李员外道:“是不是还有总旗没来?”

    “都来了!”白玉柱道。

    “那……”李员外说不出话来了。

    “看吧,我都说不是我的人做的了。”白玉柱满脸得色。

    旁边的县令大人却眼珠子一转,阴阳怪气地道:“嘴巴长在别人身上,爱怎么就就可以怎么说,我若是出去抢劫打人的士兵,也断断没有报出自己真姓名的道理,说不定只是个小旗,也说不定是位百户,他随口说了一句自己是王总旗,你们就信?”

    “这……”白玉柱这一下又犹豫了,这可能姓不是没有,而是大大的有。

    “难道把我军中三千人全集合起来让你认?”白玉柱转头过去盯着李员外。

    “那怎么可能认得出来?三千人啊,他一张脸一张脸挨个儿看,要看上一两天才看得完,而且陕*西土匪个个都长成一个模样,谁能分得清楚?”县令阴阳怪气地刺道。

    白玉柱一阵无言,他大怒道:“来人啊,再传一次我的命令下去,禁止私自出城,违令者……”本想说“违令者斩”,但是多年老兄弟也不是说斩就斩得下手的,他只好改成:“违令者重打一百军棍。”

    命令是传下去了,士兵们也都表示一定会遵守,没想到第二天一大早,白玉柱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给弄醒了,县令大人满脸愤怒地站在门口:“白玉柱,你麾下的好兵,昨天晚上又抢了两家乡绅,现在人家都找上门来了。”

    “什么?又有两家人被抢?”白玉柱这一惊真是不轻,瞌睡虫都飞得找不着了,他气急败坏地跳起床来,披挂整齐,和县令一起跑到城中,聚起士兵,劈头盖脸就是一通臭骂。骂完之后还找了两个平时就看不怎么顺眼的士兵出来一通乱打:“说,昨晚是谁出城去了?”

    “咱们委实不知!”

    “他娘的!”白玉柱真是气得不行:“都给老子听好,谁他娘的还敢出城抢劫,老子抓住他割了他的卵蛋。”

    第三天早上……

    “我艹,昨晚又被抢了两家乡绅……你们这群狗娘养的,是要害死老子吗?”白玉柱气得上窜下跳,乱撒了一阵子气,又只好无可奈何地收了场。

    旁边的县令大人也看不下去了:“白将军,你若只是对着这些贼痞撒气,再怎么撒也起不了作用,我倒是有一计,可以帮你把不听号令的手下给抓出来!”

    “哦?”白玉柱赶紧求教。

    “这几天被抢的乡绅,都在城南,也就是说这个叫王总旗的是开南门,或者翻南墙出去的,今晚咱们两人带兵出城,埋伏在城南一里之外,见到谁带兵出城来,就逮谁!那一定是王总旗,错不了!”县令大人出了个主意。

    “县尊大人真是妙计,就这么办!”白玉柱赶紧应了。

    当天夜里,白玉柱点起自己心腹士兵三百人,带上县令大人和他的几十名心腹衙役,开了城南门,向着城南外的小树林里摸了过去——

    “朱八哥!”一名穿着黑色的斥候狂奔到了城南两里外的一座荒村之中,对着荒村中等候着的朱元璋急报道:“白玉柱出城了……带了五百人。”

    “这家伙终于出城来了!”朱元璋淡淡地一笑:“还以为昨天晚上他就会出城来,没想到他直到今天才想到出城来打埋伏,反应真是太慢了。”

    话说朱元璋不是攻打济源去了吗?为何突然出现在这里?其实不用说各位读者也应该能猜到了,所谓攻打济源不过是虚晃一枪,让许人杰带了两千人过去转一圈罢了,而朱元璋本人却一直留在凤凰城南,让王二扮演着王总旗的角色,每天晚上都找一两家乡绅下手。

    连续折腾了好几天之后,白玉柱终于上了当,出了城来,接下来的活儿,就很好办了!

    朱元璋回声对着荒村里面喊了一嗓子,不一会儿,王二、苗美、薛红旗等人就带着一只全身穿着黑衣的军队,静静地向北方摸过去。

    (未完待续)

三一九、现在悔悟还不晚() 
是夜,凤凰城南一里外的小树林里发生了一场短暂的战斗。这一场战斗并不惨烈,过程很快,甚至可以用无聊来形容,因为白玉柱的手下实在太烂了,县令大人带的几十名衙役更烂,这只烂上加烂的军队,在朱元璋军五百名精兵,加上薛红旗部两百名马贼的奇袭之下,只用了不到一柱香时间就彻底崩溃。

    由于城池距离这里并不远,所以城里的驻军也听到了一里外传来的喊杀之声,留驻在城中的两千多名士兵匆匆爬起,乱轰轰地冲出城来,才发现县令大人已经身首异处,白玉柱也落入了朱元璋的掌握之中。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只好随便列了一个乱七八糟的阵,与朱元璋军遥遥对望,看着朱元璋把一柄朴刀架在白玉柱的脖子上面。

    无数火把在黑暗之中亮着,两只同样来自陕*西的军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彼此的眼中都充满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咱们是白水朱八、榆林薛红旗部义军!”王二大声叫道:“都是陕*西来的兄弟,咱们本不想和你们打!但是你们投降加入官兵,反过来对付咱们陕*西兄弟,你们要不要脸了?”

    他雄壮的声音在暗夜中回响,飘荡在两军的上空,白玉柱军中的士兵们有不少人羞愧地低下了头。

    “那位喊话的是白水王二大哥……”

    白玉柱军中倒也有人认识王二,他叫出王二的名字之后,又叫道:“王二大哥……咱们也不想降啊,但是当时王嘉胤大哥死了,群龙无首,三十六营一片混乱,紫金梁大哥虽然站出来顶梁,但是闯王、老回回、曹艹、西营八大王、革里眼、点灯子这几位大哥全都意见不统一,各自带了一只义军向着四面八方分散开来,咱们这一部人势单力孤,当时就感觉到天都塌下来了似的,迫于无奈才向官兵投降。”

    “是啊,咱们也不想对付老乡……”

    “唉,都是王嘉胤大哥过世才造成这种局面的……”

    白玉柱的士兵们嚷嚷了一阵,居然有一大半的人心里还是有反意的。这也难怪,他们向朝廷投降,被收编之后,并没有遭到很好的对待,各地的正牌子官兵和百姓看他们的眼光依然像是在看贼,谁都对他们提防着一手,这样遭人白眼,心里能好受么?

    如果不是白玉柱压在上面,他们早就再次揭竿而起了。

    “若你们真有悔悟之心……”朱元璋接口过来,大声道:“那还在咱们面前结着军阵做什么?散了吧……咱们只想进入太行山里去,不想和你们打仗,你们把路让开,让我们去太行山。”

    “这……但是白玉柱大哥还在您的手里……”这些士兵对白玉柱是讲兄弟之情的,不忍背叛:“朱八大哥,您放了白玉柱大哥,咱们立即撤了阵……”

    听到他们的话,薛红旗不高兴了,她冷哼了一声,对着朱元璋道:“朱八大哥,和这些家伙废话什么?一群乌合之众罢了,现在他们无城墙可守,咱们随便一冲,就能将他们轻松打败。”

    “不……别冲……”朱元璋轻声道:“能不打的仗就尽量不要打,能不流的血尽量不要流,就算他们是可以轻易击败的乌合之众,我们也不能胡乱在他们身上损耗自己的兵力。”

    朱元璋拎了拎手里的白玉柱,低声道:“你虽然向朝廷投了降,但我还是相信你是条汉子,说话是算数的。我放你,你撤军,然后领军向西退出三十里,给我们把路让出来,答应不答应?好汉子别犹豫,一言而决!”

    白玉柱确实没犹豫,那是不敢犹豫,他轻叹道:“我答应!”

    “好,那你走吧!”朱元璋将朴刀一收,推了他一把,将他推出了阵去。

    “啊?真放?”旁边的薛红旗吓了一跳:“这家伙要是回到军中立即反悔了还是拦着咱们不放怎么办?”

    “哪有这般容易。”朱元璋笑了:“就算他能反悔,他手下的兄弟们也未必同意,毕竟都是义军一脉出来的,江湖义气这种东西,终究是有点的。”

    朱元璋说得没错,如果白玉柱真的反悔了,在自己的士兵中就会威信大失,这其中的道理,很是微妙,只有懂江湖的人,才会懂其中的细处。

    好在白玉柱也没敢反悔,他回到士兵之中,神情沮丧,回身对着朱元璋行了个礼道:“既然朱八大哥高抬贵手,放我一马,我做人也不能不识好歹,这就向西三十里,绝不敢回头半步。”

    朱元璋淡淡地道:“看你是条守信的汉子,我把最近打听来的一点消息告诉你吧,想毕官府中人都把这个消息瞒着你,不敢告诉你,我也是前些天在驿道截了朝廷的塘报才知道的。”

    “愿闻其详!”白玉柱恭敬地道。

    “今年六月,我攻破了蒲州城,这个消息想毕你知道,但是三十六营现在的动向,你一定不知道。”朱元璋道。

    “朱八大哥所言即是,朝廷从来不会告诉我三十六营的事,我也不敢打听,害怕犯了忌讳。”白玉柱满脸苦涩,作为原三十六营的右丞,他确实不太方便向朝廷中人询问三十六营现在的消息,若是问了,恐招人忌惮。其实他很想知道三十六营现在究竟如何了,自从王嘉胤死后,他方寸大乱,以为三十六营已经大祸临头,于是投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