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fuck,这个笨蛋,竟然打偏了!”看着望远镜中,烟尘滚滚,轰然倒下的大楼,他恨恨地把一句粗口送给了刚才的那个菜鸟飞行员。只是,这位以军引导员和利比尔霍纳两个人并未意识到刚刚投下的这两枚gbu…17b型炸弹惹来了多么大的麻烦。
第88章()
1982年6月22日,美国总统里根发表了电视演讲,在演讲中他表示美国将一如既往的支持以色列的反恐行动,同时他表示美国政府有能力拯救滞留在中东的美国人质。这位演员出身的总统虽然没有后来的美国加州州长施瓦辛格那一身坚实的肌肉,却有着比后来者远为强硬的对外政策,然而他的政策在其后的几天内遇到了大麻烦。
6月24日,消息传来,在以军空袭和炮击中包括泰利文森特在内的5人死亡,3人受伤。记者迈克尔理查德森身负重伤被抢救出来,而其他美国人则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6月24日清晨,所有的电视台上都反复播送着这条新闻和泰利文森特母亲歇斯底里号啕痛哭的样子——那个母亲的心碎了。泰利文森特和其他死难人质的大幅照片被长久的定格在电视的屏幕上。“还世界以公正的面目!”——这句迈克尔理查德森的座右铭,被美国广播公司的编者作为字幕和他的照片一起放在了屏幕上。
整个美国陷入了悲痛和沉默——上帝没有保佑泰利文森特,美国也没有拯救泰利文森特!看过新闻的每个人都感受到了死难人质家人的悲伤和压抑——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凶手并不是那些所谓“恐怖分子”,而是那个一向“亲密的”盟友以色列——以色列人称这是一起误击事件!
面对失去儿子的母亲,愤怒的人们开始质问政府。报纸,电视,广播,铺天盖地的质疑指向了政府。而今日美国发表的民意测验的大字标题是:对里根的支持削弱7。它说,赞成里根对人质危机的处理方式的人从一周前的62%锐降到了35%。美国舆论对以色列发动的这次战争的态度大大改变,而来自国会的强大政治压力也开始出现在了里根面前:
“总得有人为此负责,总得有人为那个逝去的年轻生命,那个母亲悲痛的眼泪付出代价,因为这是在美国!”众议院民主党领袖格普哈特慷慨激昂的说道,“总统必须作出解释,为什么在他刚刚保证人质的生命安全后就发生如此悲伤而骇人听闻的事件!”
“现在是到了询问里根总统他的中东政策的时候了!以色列的滥用武力不但已经损害了中东的和平和世界的安定,更是严重的威胁到了我国国民的生命安全,人民有权知道——他们的政府心中是否把公众的安全和利益放在首位!”来自泰利文森特家乡宾夕法尼亚洲的民主党议员丹尼尔帕特里克汉尖锐地向里根的对外政策提出了挑战。
在强大的舆论和政治压力下,美国国会中的民主党势力要求对里根的对外政策进行质询,但经过激烈的辩论和政治交锋后,国会未能就质询总统的对外政策达成一致!只是在当日晚些时候,参议院以65票对34票通过一项非强迫议案,建议总统调整对外政策,采取有力措施营救美国公民。但即使是这样,里根政府也感觉到了面对的空前压力。
然而里根显示了他作为一个性情坚定、处事决断的政治家的魄力,显示了他之所以能成为带领美国在冷战中击败宿敌苏联的领袖气质。6月25日,里根先后会晤了参、众两院的多数党领袖,寻求国会的支持。在作出一系列的承诺和交换后,26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领袖呼吁整个美国团结起来,并表态支持里根总统为营救中东美国人质而进行的努力。
6月29日,“星座”号航空母舰战斗群抵达中东海域,停泊在巴林麦纳麦港的美国军舰立即进入战备状态,驶向红海。6月30日,北约联合行动特种部队乘c…130运输机抵达中东,与先期到达的美国三角洲部队汇合,由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凯利约翰斯顿少将统一指挥
没人让步,黎巴嫩人质战的前景仍然晦暗不明!
刘明望着远去的劳斯莱斯轿车,嘴角露出了微笑。虽然在里根带领下的美国显示了它世界霸主的强硬姿态,但它的盟友却并没有像它那么硬的骨头。英国人找刘明来秘密谈判了。
当然刘明不会傻到亲自来与约翰牛谈判,他只是通过自己安排的代理人出面,而自己则躲在一旁了解谈判进程。他也知道,对方是创造出了“詹姆斯邦德”的情报大国,所以他的军火出口行动做的非常隐蔽,以至于英国人查到法国就断了线索
应该说,英国政府对这股拆自己墙角的军火贩子非常痛恨,但仔细调查一下却发现,这些倒卖军火的家伙与达索航空和一个叫索雷尔德达萨伊的家伙有关联,前者自不必说,而后者则卷入了涉及德国、意大利和荷兰等多个欧洲国家的黑帮和金融等方面的问题。于是,英国政府知道,仅凭自己的力量去消灭这股军火贩子是不可能的,那么就只有开价谈判了!
谈判的结果也让英国政府吃了一惊,这些军火贩子要求英国政府同意法国一些企业以比利时、挪威等北约盟国企业等同的待遇,向英国购买非杀伤性武器和相关的平台、系统等设备。这让原本等待对方狮子大开口的英国人喜出望外,法国原本就不在武器系统的禁运名单上,你们拿大把的钱来买我的武器产品,我高兴还来不及呢!至于卖到法国后怎么样,那就是法国政府对武器出口的控制问题了,算不到英国人的头上!
就这样,双方很快达成了协议,各自满意而归。刘明看着协议,长出一口气。如果没有能忠心为他做“二道贩子”的法国盟友的话,那这份协议不过是一纸空文罢了。他对现在的幻影2000并不满意,早期的幻影战机在多个方面上与第三代美国战机有着相当差距。而且由于达索和索雷尔作通法国政府的工作还遥遥无期,因此像rdy雷达等先进电子设备很难在第一时间装在幻影上出口到伊拉克,加上刘明对m53…5发动机一向没有信心。所以他才将眼光投向了世界上的另一个航空大国——英国。
英国——曾经是世界上航空工业最先进、最辉煌的国家。它于1909年就建立了飞机制造企业,在许多方面都一度领先于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制造了包括“喷火”、“飓风”战斗机,哈利法克斯和兰开斯特四发轰炸机等在内的著名武器。而在战争期间,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生产的梅林发动机共生产了16。6万台,超过了航空史上任何一种发动机的产量,而马可尼公司发明生产的雷达则改变整个空战与防空作战的模式。
1937年,英国人弗兰克惠特尔设计成功世界上第一台实用型喷气发动机。1944年,第一架生产型喷气推进飞机格洛斯特尔“流星”在英国投入飞行。1952年,德哈维兰公司的“彗星”成为第一架具有全动力飞行控制能力并投入载客服务的商业喷气飞机。50年代,罗罗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涡扇发动机。。60年代,英国制造的安装涡扇发动机的民航客机vc10、bac111、“三叉戟”相继面世。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英、法合作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架超音速客机“协和号”,该机60%的发动机设计在英国进行
虽然70年代以来,英国政府在航空工业上的决策出现的重大失误导致英国战斗飞行平台被迫全面美国化,但英国航空企业在飞机子系统和发动机领域依然是成就显著。著名的bae系统公司、罗罗公司等世界级企业在飞机子系统、航空电子设备和航空发动机领域即使面对美国著名企业也不会多让。
刘明拿起铅笔,在名单上的bae公司、罗罗公司和马可尼公司上画上了圆圈,“幻影2000、幻影4000——将有更亮的眼,更强的心!”他微微一笑,“欧洲对美国,你们究竟谁更强呢?”
第89章()
1982年7月1日,这是五月下旬一个阴沉沉的日子。南大西洋的战斗暂时呈现沉寂状态。天公不愿作美,几天来天气一直十分恶劣,暗云低垂,十几米开外便是晦暗的一片,有时连海鸥飞到脸前都无法察觉。在这种天气中,阿根廷空军被迫放弃猛烈的空中打击,这给了英国人以难得的喘息之机。
这段时间对英国特混舰队简直是灾难性的,阿根廷的空袭在飞鱼导弹的强力支持下,先后击沉了9艘英国舰只、重创了4艘,这几乎让英国人陷入绝望境地。为了保护航母,英国舰队被迫将航空母舰撤离阿根廷空军空袭范围,而这直接削弱了特混舰队对马岛的控制能力。阿根廷海军成功的将一支支援部队和若干补给物资送进了斯坦利港,支援了马岛守军。唯一令英国人感到庆幸的是,两艘航母还安然无恙。英国人在得到本土的支援后,尚能一博。
战场上的平静总是酝酿着更大的不平静,真正激烈的厮杀尚未到来。皇家海军特遗舰队的官兵们都明白这一点,每个人都丝毫不敢放松,备战工作在加紧进行。而其中最紧张的莫过于他们的司令官——伍德沃德海军少将,他仁立在那张三十万分之一的福克兰群岛地图前沉思,像一尊雕塑,一连六、七个小时内没有挪动过一下。
他没有睡觉。现在的他,深知明日一战,干系重大:特遣舰队万里远征,成功与失败的关键也就在于明天。他深深懂得,这一战对于他,对于他的舰队,对于英国,对于“北约”乃至整个西方,都具有无法估量的意义。胜利的情景他不敢想象,失败的情景他更不敢想象。他几乎在地图前站了一天,运筹着战斗的每一个细节。他觉得在自己身后有那样多的眼睛在盯着他,全部英国人的,不——是全世界的。但是,他只感到有那么一双眼睛是存在的,给他力量,给他希望,也给他一种莫名的震动——那是她的眼睛!那个钢铁一般强硬而又大海一般温柔的女人!
伍德沃德已经接到了国内的信息,阿根廷将不会再得到一枚飞鱼导弹,而据最新情报阿根廷空军已经打完了所有的导弹储备,也就是说,给特混舰队带来噩梦的飞鱼再也不会出现在舰队面前了。
“就从明天开始反击吧!让大英帝国的战旗永远飘扬在福兰克的上空!”伍德沃德终于下定了决心,他决定:明天——7月2日,英国远征部队将在马岛的圣卡洛斯港进行登陆作战,彻底的打败阿根廷人,维护英帝国和自由世界的荣光!
刘明走下厂区内的电瓶车,在吉亚特常务副总裁扎布帕迪约的陪同下,参观吉亚特工业公司。
吉亚特工业的全称是法国地面武器工业集团,其英文缩写为“giant”,因此简称为吉亚特。它是欧洲著名的武器系统公司,生产的恺撒系列火炮及坦克系列都是闻名世界的优异产品。
此刻刘明正在参观吉亚特位于圣艾蒂安的武器制造厂,这里出产了著名的famas5。56mm自动步枪,这种步枪结构紧凑,加工精细,携行方便,是世界名枪之一。
看着生产线上的一排崭新铮亮的步枪,哈瓦尔和萨哈里忍耐不住,各自伸手抄起一把架在肩上感受步枪的射击感觉。周围的法国管理人员和工人却都笑着看着他们,并不阻止,看来事先厂方已有安排。
“这枪真短”萨哈里首先抱怨道,刘明听了微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