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庄子的故事-第6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和而出,且为声为名,为妖为孽。彼且为婴儿,亦与之为婴儿;彼且为无町畦,亦与之为无町畦;彼且为无崖,亦与之为无崖。达之,入于无疵。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戒之!慎之!积伐而美者以犯之,几矣。汝不知夫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也;时其饥饱,达其怒心。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者,逆也。夫爱马者,以筐盛矢,以蜄盛溺。适有蚊虻仆缘,而拊之不时,则缺衔毁首碎胸。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

    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

    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

    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匠石归,栎社见梦曰:“女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夫柤、梨、橘、柚、果、蓏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

    匠石觉而诊其梦。弟子曰:“趣取无用,则为社何邪?”

    曰:“密!若无言!彼亦直寄焉,以为不知己者诟厉也。不为社者,且几有剪乎!且也彼其所保与众异,而以义喻之,不亦远乎!”

    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见大木焉有异,结驷千乘,隐将芘其所藾。

    子綦曰:“此何木也哉!此必有异材夫!”

    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俯而视其大根,则轴解而不可以为棺椁;咶其叶,则口烂而为伤;嗅之,则使人狂酲,三日而不已。

    子綦曰:“此果不材之木也,以至于此其大也。嗟乎;神人,以此不材!”

    宋有荆氏者,宜楸、柏、桑。其拱把而上者,求狙猴之杙者斩之;三围四围,求高名之丽者斩之;七围八围,贵人富商之家求椫傍者斩之。故未终其天年,而中道之夭于斧斤,此材之患之。故解之以牛之白颡者与豚之亢鼻者,与人之有痔病者不可以适河。此皆巫祝以知之矣,所以为不祥也。此乃神人之所以为大祥也。

    支离疏者,颐隐于脐,肩高于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胁。挫针治繲,足以餬口;鼓筴播精,足以食十人。上征武士,则支离攘臂而游于其间;上有大役,则支离以有常疾不受功;上与病者粟,则受三钟与十束薪。夫支离其形者,犹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又况支离其德者乎!

    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临人以德!殆乎殆乎,画地而趋!迷阳迷阳,无伤吾行!吾行卻曲,无伤吾足!”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skbshge

第1079章 解读庄子人间世一() 
庄子内篇第一篇“逍遥游”主要讲人生的境界,讲我们要用怎样地人生观才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庄子内篇第二篇“齐物论”主要是承接第一篇而来的,是教导我们如何提升境界。

    第二篇主要讲理论,道家理论,道家学说理论的来源、根据。读懂第二篇“齐物论”,基本上就读懂了老庄哲学。所以!第二篇“齐物论”很重要。

    庄子内篇第三篇“养生主”主要是讲人生,是承接第一篇、第二篇而来的。在第二篇中庄子讲了人在宇宙、天地间的位置,而在第三篇中则具体讲人在社会中的位置。

    在第三篇中,庄子认为人生只是一个生命的过程,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只是来完成一次生活的过程的。所以!活着是人生的意义和目的、任务。所以!我们不必要学习太多无用的知识,学习如何生存才是主要的。

    生存是第一位,然后!从理论的角度来具体讲解如何生存。

    在第三篇中,庄子主要是解构社会,把社会化整为零给化解了,认为社会并不是一个什么复杂的东东,社会是由个体的人组合而成的。

    庖丁解的是牛,而庄子解的是社会关系。

    也就是说,在庄子内篇第三篇中,庄子主要讲人与社会的关系。而到了第四篇“人间世”的时候,主要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具体来讲,是讲人与君王的关系。因为!君王是这个社会的统治者,他决定世人的生死大权。

    那么?我们如何与君王处理好关系呢?

    因此!就有了第四篇“人间世”。

    虽然庄子内七篇都不是庄子本人一气呵成的文章,是后世大能整理出来的,可内七篇都是庄子的文章聚合。是后世大能充分理解了庄子的哲学思想,而整理出来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后人理解。

    我们重新再来撸一回:庄子内篇第一篇主要讲人生的境界,人生当逍遥游,这样才对得起人。人区别于他物,是一个有智商的高级动物。所以!人更应该过上幸福、快乐、逍遥的生活。可是?现实并不是如此,并没有让人类过上好日子。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过上好日子呢?过上逍遥游的日子呢?

    庄子内篇第一篇就开宗明义讲人生当“逍遥游”。

    庄子内篇第二篇“齐物论”,教导我们如何提升自己的认知境界。庄子内篇第三篇讲人生,讲人与社会的关系。而到了内篇第四篇,就开始讲具体的社会关系了。也就是具体来讲当时的社会关系,具体现实。

    第三篇“养生主”中讲解的社会关系是理论上的社会关系,而到了第四篇则是从具体的社会现实角度来讲社会关系的,讲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具体一些来讲,是讲人与君王的关系。

    再具体一些来讲,是讲人在这种社会关系中的无奈。君王的君权太强大了,作为子民,作为臣子,你根本无法对抗,无法公平。所以!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你的任何作为,任何方法都是徒劳。最终地结果是:你无法与君王平等,君王可以为所欲为。

    其实!庄子内篇第四篇主要是讲人在君王面前、在当时的社会现实面前、在这种社会理论关系面前是无奈地、无能为力地。但是!也不是绝对地。如果我们跳出这个圈子,换一种人生观来处世,结果就不一样。

    庄子内篇第四篇前面用三个故事来讲人与君王的关系,讲社会现状,讲人的无奈,你无论怎么做都无法保全自己。这个社会是没有公平的,因为这个社会的社会关系是君王独权制,没有其他人的人权。所以!你无法抗争。所以!你在君王面前的一切作为,都可能是无效的。

    君王要你生你才可以生,君王要你死你必须死。世人的生死大权掌握在君王的手里,只有君王一人可以为所欲为。

    要想很好地生存下去,你就必须改变观念,或者!你就必须打破这种社会关系,打破君臣制,也就是改朝换代。

    当然!庄子要是直接说“改朝换代”的话,无论在哪个年代、朝代,都会被封杀的。其实!庄子只是以一个哲学家、一个智者的身份说了实话。

    一切影响大多数人生存的制度和统治机构,最终都会被推翻的,只是时间上的早晚而已。统治机构的权力强大,无知地追随者多,或者!得到利益的人多,少数人的抗争是无力的。那么!这样的生存制度和统治机构就会维持得长久一些,改朝换代就会来得迟一些。

    而如果大多数人都无法生存下去,只有少数人能够生存得很好,那么!这样的生存制度和统治机构就不会维持太久,改朝换代很快就会到来,也很快就会完成改换。

    庄子内篇第四篇前面部分是讲这些的,讲人在这种社会关系面前的无奈。而到了后面部分则教导我们:只要改变观念,我们的人生一样过得很好。

    为了更好地说明,庄子列举了许多例子。

    其实!“人间世”中后半部分列举的例子,都是庄子平时讲道时所列举的,分散在其他篇章中。后世大能为了方便后人理解,把这些分散的例子整合到了一起,就构成了“人间世”这篇独立地文章。

    我们在外篇和杂篇中,一样可以看到类似的例子。

    总而言之,后面部分例子我们概括一下就是:生存是第一位,一切有得于生存的法子我们都要学会用。有用有利于生存的时候,我们就做一个有用的人。无用有利于生存的时候,我们也不妨做一个无用的人。

    当然!我们也不能理解为只顾生存,只顾自己生存。如果这样来理解,一样是偏颇的,是没有全盘理解庄子哲学。

    如何理解,我们可以参考庄子内篇第三篇“养生主”以及内篇第二篇“齐物论”来理解。

    如何理解生存,我们必须先理解什么是人、什么是人生、人为什么而活着、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在庄子内篇“齐物论”里,庄子就详细讲解了。

    在这里!再重复一遍:人与万物一样,都只是一个物种而已,一个适时而生,不适时而亡的物种而已。人生只是一次生命的过程,我们都只是来完成这一次人生的过程而已。

    再说细一些,我们是来体现人生的。因为我们有婴幼儿时期、少年时期、青少年时期、青春时期、中年时期、老年时期。人生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地人生体验。我们并不是单纯地活着,而是!来体现人生的。所以!我们争取活下去,自然生再自然死,这才是一次完整地人生。

    我们活着是为了这个,而不是盲目地活着,更不是单纯地为了活着而活着。

    skbshge

第1080章 解读庄子人间世二() 
庄子内篇第四篇《人间世》前面用三个故事来讲人与君王的关系,讲社会现状,讲人的无奈,你无论怎么做都无法保全自己。后面部分主要是解读,用具体事例来教导我们如何保全自己。

    其实!庄子内篇第四篇《人间世》前面所举的三个故事,也在告诉我们:当时面对的社会环境,人类自己制造、创造出来的人为的大环境。

    也在告诉我们:要想打破“君王制”,暂时是不可能的,讲现实的无奈性。

    其实!庄子也在告诉我们:在任何时代,在任何时期,在任何环境下,我们都不可能立马改变现实、改变即成现实、改变大环境。

    即成事实的形成,一旦形CD不容易改变。

    即成事实的形成从表面上看,好像是偶然的,其实!都是有前因的。没有前因作基础,就不可能有后果出现。

    而历代解读庄子《人间世》的文章,作者一般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他们一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