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里,伍公公朝着戴六儿行了一个大礼,说道:“小公主!保重!”
然后!身形一闪,原地消失。
大监小跑着出来,说道:“主上让你进去!不许哭!起来!”
戴六儿爬了起来,但是!她还是无法抑制激动的心情,在喉咙里哽咽着。
到了宋剔成近前,戴六儿双膝跪地,行了君臣之礼。然后!从怀里把信物掏出来,双手奉上。
“主上!这是戴六儿唯一的信物!请主上过目!”
skbshge
第785章 宋剔成的态度()
大监接过信物,双手捧着到了宋剔成面前,宋剔成的脸色严肃,接过信物,摆放在面前的案几上,认真地看了起来。
其实!他的心里已经有数了。可为了装模作样,不得不这样做。其实!就是没有信物,单单凭借伍公公,他就信了。伍公公是他家的死忠,是先父司城子罕的死忠,也是他的死忠。就凭这一点,他就可以无条件相信伍公公。
伍公公,也就是那个矮小驼背老头。据说与伍子胥是同一个祖宗下来的,世代为楚国忠良,把守楚国边关。只是遗憾地是,伍公公天生残疾,不能驰骋沙场。后来!因武功盖世,被选进皇宫,当起宫廷中的特别护卫。
因伍家与屈家是世交,屈公主下嫁宋国和亲,嫁给司城子罕,伍公公作为屈公主的护卫因此来到了宋国,并留在了宋国。
在戴六儿还没有来寝宫之前,也就是先前伍公公拦着戴六儿看信物的时候,就有人把情况汇报给他了。伍公公的一切行为举动,他都听说了。
既然戴六儿拿出来的信物是真的,伍公公都认了,那就是真的,无须再确认。
可是?这不是?不想认吗?这不是?
在以前,听伍公公讲事情经过之后,他也去了地宫,看了屈姨娘的画像,特意看了那件蓝色底子上面绣青莲的兜兜。所以!当大监把信物递到面前时,他的心里就完全确定了。
是的!一切都是真的!
戴六儿是造不出这个假的!
兜兜上面的针线、手工,都不是民间绣娘可以绣出来的。民间绣娘的手工再好,要是没有宫廷中的丝线,一样绣不出这样地手工。
还有!也只有宫廷中才有这样地材料,四十多年了都不会腐烂。要是民间的材料制作的,早应该腐烂了。
这都是用宫廷中最好地材料和最好地手工制作的。
也由此可见!当年司城子罕在宋国朝堂之上的权力了。如果没有一定地权力,你根本得不到宫廷中的材料,更得不到宫廷中的绣娘绣的绣品。
可见!这件信物是由当时宫廷中的某个娘娘,或者是皇后什么人让绣娘用最好地材料制作的。
“把画像拿来!”
宋剔成看完兜兜,抬起头来,朝着大监说道。
大监看了看宋剔成,没有说话。
“去地宫把画像拿来!”宋剔成喝道。
“是!”
大监这才敢去拿画像。
因为那里是地宫,更因为那里是伍公公闭关的地方。没有得到宋剔成的允许,谁也不敢去招惹伍公公。伍公公的武功,宫里的所有人都听说了。
大监小跑着去了,宋剔成这才抬起头,朝着跪在下面的戴六儿说道:“起来吧!赐坐!”
“谢主上!呜呜呜……”戴六儿磕了一个头,这才爬起来。
一个小监拿来席位,铺在地上,算是给戴六儿赐坐了。
“上茶!”宋剔成又说了一句。
又一个小监这才拿着一个矮案几过来,摆放在戴六儿的面前。再有一个小监端着茶壶、茶杯,摆放到案几上,并倒上茶水。
“寡人请你来都城,名义上请你来参加春耕大祭的,其实!寡人心里也一样想着这件事。很好!你还记在心上!好!寡人对你很满意!好!好!好!”
“谢主上!”戴六儿拱手行了一个礼,说道:“戴六儿没有别的心思,就是想认祖归宗!了却心愿!戴六儿不想要什么名分,也不想贪图什么!……”
“这是什么话呢?”宋剔成打断道:“你要是真的是寡人的妹妹!是屈姨娘生的小公主,哪里能就这么默默地认了呢?寡人会诏告天下的!你是寡人的妹妹!寡人会把你接进皇宫,在都城给你赐一座府邸……”
“谢主上!谢主上!呜呜呜!”
戴六儿赶紧离开席位,来到先前下跪的地方,重新跪下磕头。
“谢主上!戴六儿没有那个奢望!谢主上收回成命!戴六儿没有那个奢望!戴六儿只求平安!就让戴六儿一家人住在蒙县,住在墨家分坛那边吧!主上!呜呜呜!戴六儿不要名分!不要!呜呜呜!谢主上!呜呜呜……”
宋剔成一边与戴六儿应付着,一边看着兜兜。
不一会儿,大监小跑着回来了,把画像拿过来铺展在案几上。
宋剔成将兜兜拿起来,放到画像旁边,与画像上面的兜兜比照着。
大监也站在一边,看了之后也是不住地点头。这个兜兜与画像的兜兜一模一样,就算是模仿,也模仿不到这么一致。
在事实面前,不得不确认了,这个兜兜就是画像上的那个兜兜,画像上的那个兜兜,就是根据这个兜兜而作的。
看完画像,宋剔成手一摆,轻声地喝道:“拿走!”
大监忙不迭地把画像卷好,拿开。
宋剔成拿取那件兜兜,展现给戴六儿看了一下,问道:“寡人问你?刚才?你是不是把这件信物给别人看了?”
戴六儿的心咯噔一下,觉得完了!果然!宋剔成要挑事了。赶紧磕了一下头,说道:“是!主上!在来寝宫的路上,伍公公看了!”
“啪!”
宋剔成把脸往下一拉,把拿兜兜的手往案几上一拍,案几上的茶具等之类的东东当场跳了起来。喝道:“寡人是问你?还给谁看了?”
黑衣护卫见状,当场从角落里蹦了出来,站到宋剔成的一侧,朝着戴六儿怒目而视。
见君王大怒,寝宫内所有服侍的下人,一个个都不敢作声,不敢走动。整个寝宫内,顿时一片死寂。空气中,激荡着君王大怒后的余威。
“没有!”戴六儿赶紧把头低下,趴在了地面上。
“真的没有?”
“没有?”
“你都没有给任何人看?包括你的家人?你儿子?”
“主上!呜呜呜……”戴六儿大哭。
面对宋剔成的刁难,她也只能哭,等待命运的安排。她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不管宋剔成如何待她,只要宋剔成看到了信物,并在心里承认了信物,就够了,她的心愿就了了。
“把头抬起来!”宋剔成喝道。
戴六儿哪里敢把头抬起来,趴在那里动都不敢动一下。
“把头抬起来!”黑衣护卫喝道。
戴六儿这才把头抬起来。
宋剔成手里拎着那个蓝色底子上面绣着青莲的兜兜,在戴六儿面前晃了一下。然后!递给黑衣护卫。
黑衣护卫会意,接过兜兜,走到火盆前,将其丢在了火盆之上。
那件蓝色底子上面绣着青莲的兜兜,飘飘荡荡地落到火盆里,迅速被火苗吞没。
“你有了信物又怎样?你给别人看了又怎样?难道?寡人就非认你这个妹妹不可了?”宋剔成转而厉声喝道:“来人!将戴六儿给我拿下!打入死牢!”
skbshge
第786章 庄子的齐物论不是目的()
现代流传下来的《庄子》一书,第二篇就是齐物论。
第一篇是逍遥游,讲的是要站在一个更高地高度和境界上来看待问题,特别是看待人生、世事。我们只有站在更高地境界上,站在道的高度上,我们才能在生活中逍遥游。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站在更高地境界上去看待问题,特别是看待人生、世事呢?
因为!一般都是说起来容易而做起来了!不是说站在更高地高度上、境界上就站在上面了。而是!我们要有方法,我们要提高自己的境界,提高自己的认知高度。
如果才能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认知高度呢?
《庄子》一书中的第二篇,就是在告诉我们:如何提高我们的境界,提高我们的认知高度。
庄子的齐物论不是目的,而是告诉我们提高境界、提高认知的方法,扩展我们的视野。
看了许多解读《庄子》的书,都认为庄子的齐物论是万物齐一、天地一指、万物一马,还说什么“齐我”、“齐物”、“齐梦”、“齐同”等等,完全把庄子的齐物论当成到此为止,齐物论是庄子的目的。从而!把庄子哲学思想划定为消极。
如果在战国时期,在诸子百家时期,这样认为的话,不觉得奇怪。因为!诸子百家时期,各个学说之间相互攻击、诋毁,是很正常地事。为了突出自己的学说观点,从而故意曲解别人的学说。
而到了后世,也是一样,也有人在故意曲解道家学说。
而到了现代社会,言论自由,学术自由。如果还有人说庄子哲学是消极的话?那就让人费解了。
现代学者要是还认为庄子哲学思想是消极的,照搬前人的解读的话?那么!他们就根本没有动脑子去细读《庄子》。
庄子的齐物论不是目的,而是告诉我们提高境界、提高认知的方法。
后世流传下来的《庄子》内篇第二篇的齐物论,跟内篇第一篇逍遥游一样,不是庄子一口气写下来的,而是后世大能根据庄子的学说思想,把庄子的文章编辑整理出来的。
从齐物论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庄子时期,儒家与墨家之间的学说争论是多么地激烈。还有!庄子与惠施的辩论,应该也是经常地。
在逍遥游篇里面,有庄子与惠施的辩论。在这篇齐物论里,一样看到惠施的名字和惠施经常辩论的那些话题、命题。还有!有好几个段落,都是庄子与惠施辩论的内容。只是!没有标注是两人的辩论内容而已。
正是因为那个时期的辩论很激烈,所以!这篇齐物论就以儒家与墨家的辩论为起点,而说了开来。
开篇并没有直接写儒家与墨家的辩论,而是写南郭子如何在修炼,写南郭子认为修炼的最高境界。然后才写天籁、地籁和人籁。再然后!才写:不管是天籁、地籁和人籁,都不过是一种声音而已。再然后!就由此而引申出儒家与墨家的辩论,在道面前,在天地间,不过是一种声音罢了。
儒家与墨家的辩论,就好比小鸟在大自然中歌唱一样,小鸟不知道儒家与墨家在辩论,还以为是一种声音,人类所发出的声音。
如果直接这样说,可能很多人不懂,不知道为什么儒家与墨家的辩论,变成了与小鸟一样地声音,与天籁、地籁一样,只是一种声音。所以!庄子就此作出了一番解释,让我们理解它,把儒家与墨家的争论,当成一种声音。
如果我们接受了这种观点:把儒家与墨家的争论当成一种声音,与小鸟的歌声、天籁、地籁一样,都不过是一种声音,人所发出的声音――人籁的话。那么!儒家与墨家的争论就没有必要了,没有意义了。
儒家与墨家都不争论了,争论都没意思了,那么!人世间哪里还来的是非、对错等等之分别呢?
庄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