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灶听后穰侯的话后,也是无言所对,秦国自是商君开始制定《秦律》,就是以法家治国,实行连坐法,就是要使得人民互相保证,互相监视,互相揭发,一人有罪,五人连坐,诛连族人,既然太后已然传话来,那穰侯却是只能静候秦王的消息!
魏冉看着低下头来的客卿,苦中做笑道:“王龁既得了邢丘,看来秦王的王命很快就要传来了!”灶听到魏冉的分析后,也是想到只有这个时间是秦王最好处理“秦国四贵”的事情,暗暗感叹这时候穰侯仍对于秦国政事,十分的敏感!
一轮新月初升将半,魏冉就听到外面躁动的声响。灶刚要起身来看,就被魏冉制止道:“此事与汝何干?”说完话后,魏冉挺直腰板,缓缓推开房门。这是他作为秦国国相的最后一丝尊严了!
来穰侯府内的正是秦王最为亲信的宦者令张庶,张庶笑看着魏冉道:“倒是打扰了穰侯!”魏冉虽是被废黜,这也仅仅是私底下扑风捉影的事,尚没有被搬到明面上来,因此张庶对于魏冉说话也是客气着几分!
魏冉倒是硬气十足,寒暄几句的话也跟张庶也谈不出,就直接问道:“不知宦者令大人为秦王来所谓何事?”
张庶倒也不在自讨没趣的对着魏冉笑脸相迎,直接从怀中套出竹简递给了魏冉,然后接着道:“来时,秦王就让转告穰侯:陶邑之地可是在静待着穰侯啊!”
说完秦王交代的话后,张庶拂袖而走,似是对魏冉刚才的态度极为的不满。等到张庶走后,魏冉才匆匆打开竹简,只见上面极为冷绝的写着几字:挂印而走,陶邑封地!
刚刚走出穰侯府的张庶就听到了穰侯撕心裂肺的嚎叫之声,张庶听后之声“呸”的一声,属下几人忙的搀扶着走进王宫……
等到秦王召集诸臣进行早朝时,魏冉已然是不在登临朝堂。秦王看着下面的臣下道:“王龁得魏之邢丘,国之大幸焉!”
一众臣下听后都是跪拜下道:“我王之幸,秦国之幸!”邢丘深临魏国腹地,得之确实是大幸啊!
秦王看到站起的群臣,话锋一转呵斥道:“近日寡人却是听到坊市之内有一些荒谬之言,言及公子之中过于奢靡,不知在座诸臣可曾听闻!”
朝臣之内,听到后纷纷交头接耳的小声议论,秦王此事呵斥道:“泾阳君安在?”
泾阳君身旁站着高陵君、华阳君,当他们几人看到穰侯未到,几人心中就暗暗叫苦,泾阳君腿微颤颤的跪立于地面道:“罪臣在!”泾阳君此刻已是不敢自称臣弟,胜者为王败者寇,他怎敢奢求太多?
秦王见到自己的弟弟满心微颤,只得语气放缓道:“既已知错,依着《秦律》该当如何?”
臣下之人听到秦王要按《秦律》处罚泾阳君等人,皆是骇然。《秦律》出于商君之手,若是依着《秦律》处罚,怕是公子之中无人可得幸免!若是大行诛连,怕是三族之内无幸免,谁敢多言?
群臣听闻后皆是小声窃语,却是无一人敢上前进言。一旁的张禄见此,却是哑然失笑起来:若是秦王执意要按着《秦律》处罚,还会等到朝堂之内吗?
张禄想及到此就上前进言道:“诸公子之中,虽是有奢靡之风,但皆是门下门客所致,岂能怪罪到诸公子头上!”
泾阳君这时抬起头来看,这不是那晚待在秦王身边的先生吗!不过,这想法也是稍纵即逝,立马引着几位公子哭拜道:“我等有罪,愿王上从轻处罚!”
秦王见到几位公子已然俯首认罪,也是叹口气,这才开口道:“诸公子即日起全部驱逐出咸阳,赶回封地,守我秦图,护我大业!”
几位公子和群臣此时才算是真正的明白了秦王的深意,互相凝视的看了下后依着拜道:“我王仁慈!”泾阳君此时怕是更是感恩戴德,刚才一同鬼门关走过,现在说什么王权富贵,说什么江山美色,能活下去就是一种奢侈了,怎敢贪多?
秦王却是在上面居高临下的俯视群臣,接着说道:“朝会之前,穰侯称病,自言要到自己的封地陶邑去修养!”魏冉今日不来朝堂内,却是惹人多疑,如今听到秦王的话后,在看着朝堂之上刚刚赶回封地的公子,朝臣中这才看到秦王正在用着一张无形的网,将“四贵”揽入网中,使其挣脱不得!
看着朝堂之上的秦王,踌躇满志,泾阳君匍匐在地,这时朝堂上的众臣才明白:秦国的“四贵”除去了……
第111章 荀秦记(上)()
秦王与群臣所言的穰侯魏冉,此刻正在自己的府邸内收拾家产,珠宝玉器,灼灼其华!府邸门口的马车一眼看不到尽头!
咸阳城内的居民见此纷纷注目观看,十分惊奇的看着正在收拾府邸的穰侯府!灶看到府门外,在众目注视下忙的走进去对魏冉慌忙道:“穰侯,若是如此般大张旗鼓,唯恐秦王不悦啊!”
魏冉听后却是不以为然道:“他今日必除泾阳君等人,而我做的越是过分,才显得“四贵”之害啊!”灶听到穰侯的话后,这才细细品味出穰侯似乎有意成全秦王的“大义”。还不知这是魏冉作为“政客”最后的政治“投机”亦或是与秦王的一桩“交易”?
等到日光高升正顶,家臣才慌忙的拜道:“穰侯,都已收拾完毕!”魏冉看了眼自己人生三次浮沉都在此渡过的相府,看着客卿们对自己的眼神,魏冉似是不舍却不肯转回头来!那正厅之内,凡物陈陈,唯有金布包裹着的“相印”格外的惹人眼球!
等着魏冉前脚踏出府邸时,一众客卿纷纷跪下拜道:“穰侯……”灶搀扶着魏冉,此时的魏冉却是并没有受到气氛的干扰,走到马车旁,踩着下人登临上去,正是在进去的刹那间回扫了一眼!
等到魏冉坐好后,马车缓缓走动。车内的魏冉看着为自己恭送的一众客卿,内心的苦痛却是不得而言。不过在寻常人家的眼中,魏冉的此番举动却是威风尽显!
在即将走出国都关卡时,穰侯府内尚有一些马车还未走动。以至于在咸阳城内的黄歇,看到此景满脸艳羡道:“七尺男儿当是如此啊!”沦落秦国质子的楚国太子听后,顿时脸色黯然下来,不过稍纵即逝后就紧拉着黄歇的手道:“吾定不会忘记黄卿!”
黄歇只不过是看到穰侯离去时的蔚然,这才有感而发,听到太子的承诺之语,黄歇忙的拜谢!
魏冉载物坐人的车子有足足有一千多辆,光是不间断的行驶着也足足走了有一个时辰!魏冉走到咸阳城外,这时才从马车上下来,在众家臣不解的眼神中,跪拜下来,最后一次向着这片土地行秦国的君臣跪拜之礼!侯府内的一些老奴一时想到即将前往远不所踪的陶邑,远离故土,也是悲从心来,眼神中不自主的留下一行行热泪……
魏冉行完礼后才从地面起来,登临马车时却是饱含深意的看了眼咸阳的城门楼上。此刻的秦王正与客卿,不,应该是秦相张禄看着穰侯的离去!
秦王在朝堂上言出穰侯病重及要到陶邑静养,不简单单是向朝臣之中言及秦国“四贵”要除,更是直接任命了张禄为大秦的又一相国!
张禄看着魏冉这离去的马车长队,笑赞道:“我王圣明,此举可真是一箭双雕的好计谋啊!”秦王听后,却是卖着关子道:“张相这是所言何意?”
张禄听后,扫视下了跟在近前的张庶等人,近前小声回道:“穰侯此番离去携带如此之多珍宝而去,秦王却是不加阻扰,想必这既是要让太后称心!”说到此时,张禄还抱了下拳,以示对太后的尊敬!
秦王却是很是乐意享受着被人揣摩着心意的感觉,不住的点头让张禄继续说道。张禄只得顿首继续而言:“这其二嘛,咸阳城内怕是看到穰侯离去如此这般隆盛,怕是接连称赞我王快意除去“四贵”!”
秦王听到张禄的话后,哈哈轻笑,然后故作神秘的近前道:“张卿可知我这可是一箭三雕?”
此语说出口后,张禄眼神转个不停,这才想到泾阳君等人,忙的俯首跪拜道:“我王圣明!”秦王拉起张禄,看着远去的魏冉叹息道:“穰侯外执秦国朝堂,若是不如此这般处置,恐是要再生祸端啊!”秦王说出这话时,自是对于秦国朝堂掌握的十分熟悉,张禄听到秦王所言的话后,忽的后背一凉,如劫后余生般,若是此番不对魏冉法外开恩,一个猝不及防,穰侯凭借着白起等一群武将来个釜底抽薪,结果怕是又不得而知吧!
秦王就静立在此,直到再也看不到穰侯的车队时,秦王这才挥手回到王宫!一个时代的结束,就是一个新的时代的到临……
魏冉今番离去自是车马千乘,艳羡旁人。与荀子的一骑车马相比起来自是不可同日而语,只不过,最大的不同在于:一个是离去,一个是驶来!
在咸阳的城门口之处,荀子就看到了千乘马车相连而出的盛景,荀子的弟子服浮徐看后立马拉开车内的帘子赞叹道:“车千乘,乃一国也!”
车内的荀子看也没看,似带着教训的话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此语一出,浮徐立马羞愧着脸!老师的话他自是明白,荀子的话出自《老子。养生主》篇,这旨在告诫人们:要谦虚学习,不要妄下定论!
浮徐自讨没趣后,自是等到穰侯的马车走后才驾马进入咸阳城内!浮徐本是洛邑的求学儒子,听闻荀子抵临洛邑,忙的跟随着他!直到行走月余,荀子才告诉他自己是要入秦的!是走是留,任他决定!
这时,儒家是有“儒者不入秦”的不成文的风气的!因为秦地苛政繁税,民风剽悍,不接受礼治,儒家坚持亲、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这是与秦国的社会风气截然相反的!
浮徐想着自己虽为儒者,却是不通“八礼四仪”,去,则是有望一举成名天下知,不去,恐是此生要在此默默无闻,这才狠着心前往秦国!
荀子是自从稷下学宫出来后,跟随着游历的学子日益减少,他是从川下枫林巧遇姬宁后,就从魏向洛邑再到咸阳!跟随着的儒家弟子因“儒者不入秦”这规定,路上纷纷逃离,若不是浮徐跟着,恐荀子最后真的是要孤身入秦了!
第112章 荀秦记(下)()
浮徐驾着马车几番之下才在一处酒舍间停下来,掀开车帘让荀子从马车上下来!
荀子与浮徐走进酒舍,一众正在高谈阔论的秦国士子立马鸦雀无声,荀子一身的齐国服饰,与谈论的众人截然不同,荀子随着浮徐缓缓走向二楼。这时,这群士子才小声谈及道:“听说了吗,穰侯去后,秦国的相国由张禄为大秦相国……”
正在向上走去的荀子听到后,停止了上楼的脚步而是看着几个谈论的士子,走近问道:“秦国的新相国是谁?”一群正在探讨的士子,看着荀子的着装后似是没好气的道:“张禄啊,难道老先生还眷恋着穰侯?”
浮徐听到士子的嘲弄,立马想上前来理论,却是被着荀子拉下,笑呵呵走向高楼去!
“哎,试看咸阳城内,尽是六国之士,听说张禄也是王稽举荐的魏国人才……”几个士子中有一人看着荀子上去才接着谈及!
“是吗,可叹我秦王,竟不知用我等秦人……”这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