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外英雄传-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生遇合,本也无常,年老的子侠哪里知道错过了这次机会,险些铸成大错。如不是事态有新的发展,他真有可能会饮恨终身的!

    抗日战争已经是第四个年头了,上海滩的有钱人仍旧花天酒地,狂歌滥舞。他们在红灯绿酒、声色犬马的下三烂的生活中,从不放过寻huan作乐的刺激,早就把敌人放到了大脑之后了。

    元宵节这天,最繁荣的声商业区街道上,大大小小的洋行、公司、商店的二楼,都悬垂下一条条“彩”带。它既不是条绸也不是缎子,而是一串串串钞票。少则一二百元的日元、伪钞,多则是成千上万的英磅,美钞,还小鬼子的纸钱。悬吊的高低,是以钱的多多少而定。克拉克公司事前就约定全区三十家武馆,在这个盛节比武夺“彩”。 

第二十五章 国术荟萃() 
早在清末民初,孙中山先生的保镖也都是武林高手。孙中山发现,这些人不仅武艺高强,品德也很高尚。这也是国民政府崇尚练武,武术能被推上‘国术’高度的一个主要的原因。

    武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繁荣发展直到近代,并以民族文化的形态被传承下来。在没有枪支弹药的冷兵器时代,武术从最初的“求生工具”逐渐演变为“战争工具”,这也使得武术的发展总得和战争扯上点关系。

    至于老上海为何集结了如此多的武林高手,那要从清末民初说起。

    当清朝统治者还做着五湖四海皆我中华的天朝美梦时,一声炮响把这个美梦彻底轰碎。这场被冠以“鸦片”二字的战争,不仅将国民的孱弱暴露无遗,也唤醒了一群开眼看世界的人。

    当时,中国人一直被西方人称为“东亚病夫”,这让很多人心生不满,特别是习武之人。他们认为,中国武术是足以扬我国威的。

    不仅如此,有识之士还认为武术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固有的国粹。在“武术救国论”的背景下,武术由一门普通的技击术上升到了“国术”的高度。

    时势造英雄,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涌现出大批武林高手,其中不乏大家熟悉的名家。他们在这个特殊的时代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了一个特殊的地方——上海。

    作为近代最早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上海的“十里洋场”聚集了五花八门的各类人,可谓“中外巨商,荟萃於此”。有钱人都会雇佣武艺高强的人当保镖,以岳家拳闻名的纪晋山就曾受雇于上海滩上赫赫有名的谢氏公司。

    除了受雇于人之外,也有一些家底丰厚的武术世家在上海开设武馆,收徒练武。霍元甲就是其中一位。霍元甲生在一个秘宗拳世家,十年苦练,尽得精髓。霍元甲并非上海人,在上海停留的时间也不长,仅一年有余,然而他却是上海武林界不可不提的人物。

    曾在一九零九年,上海来了一个名叫奥皮音的英国大力士,在张园设擂,侮辱中国人是“东亚病夫”。霍元甲应上海武林友人之约,与农劲荪、刘振声一同赶赴上海,为雪病夫之耻与奥皮音比武。

    当年六月,赛前霍元甲在张园摆起擂台。擂台高达四尺,宽约二十尺。霍元甲在报上刊登广告,“世讥我国为病夫国,我即病夫国中一病夫,愿与天下健者一试”,并宣称:“专打外国大力士,虽铜筋铁骨,无所惴焉!”

    相传,比武那天,奥皮音被吓得逃之夭夭。虽然奥皮音没有出现,但擂台已经搭好,观众也都纷纷前来。为了不扫大家的兴,最终这场擂台变成了中国习武者的比试大会。之后,霍元甲的盛名传遍上海滩。

    第二年六月一日,霍元甲趁势在上海创办了精武体操学校,即远近闻名的精武体育会前身。学校首批学生共七十三人。然而不久之后,霍元甲离奇死去,流传最广的说法是被日本人下毒致死。但这个说法至今也未被证实,当时也成为一桩公案。

    尽管霍元甲逝世,但精武体育会并未消失,长期以来因霍元甲的名声招募到不少学员。孙中山先生赞扬霍元甲“欲使国强,非人人习武不可”之信念,曾亲笔写下了“尚武精神”惠赠精武体育会。

    十里洋场亦是“武场”。据不完全统计,民国时期,先后在上海成立的武术组织,有精武体育会、中华武术会等三十八家。

    民国期间,像霍元甲这般的高手不在少数。由这些高手支撑的武术团体也顺势而起。

    国民政府于一九二八年,批准在南京成立了中央国术馆。一九二九年,中央国术院举办了第一届国术国考,这让练武之人为之振奋,从全国各地汇聚到南京参加考试,一展身手。

    到了南京,离上海也就不远了。当时交通不方便,很多练武人到南京都要几个月,既然到了,自然要呆一段时间再走。听说上海非常繁华,很多人到了南京之后就辗转来到上海。

    当时的上海不仅有很多公司需要保镖,也有很多学校招揽习武人前往教学。不少武师曾经只是看家护院,来到上海后则进了学校教达官贵族习武,生活质量一下子就提升不知是多少倍子。

    既然生活过得不错,很多民间武师就此留了下来,在上海定居。武林人士齐聚上海,武术在上海自然就繁荣起来。当时,太极拳家来了,八卦拳家来了,少林拳家来了,大家都来到上海,都有一口饭吃。

    武馆本是练武健身的场所。抗日战争之前,上海滩本已有三十多家。可是随着这个冒险家乐园的畸形繁荣,它也快地发展起来来。但除了爱国堂等三五家仍守着原来的宗旨以外,其他的大都成了豢养三命之徒,为ji院、赌场,武装走私、贩卖卖鸦片……提供打手、保镖的黑窝。

    这些国人的共同点是都有一个武术队,逢年过节便要招摇过市,眩耀一番。常言道:无风不起lang,这些人是无风也要掀起三尺,现在既然有约在先,又有重彩为饵,真是饿鬼碰並上了大烧鸡,恨不得一口独吞。

    元宵节那天,各路武队全上街头,花花绿绿各种旗帜迎风飘扬,也还算是好看!要问何来那么个色彩?倒是有个讲究。就象日本武队,三十六个彪形大汉,都是紧衣短靠,一律是白色的,连手中的家伙也是白的,而法租界的武术队则统统是紫色……到了黄昏时刻,除爱国堂外,中外二十九个武术队都来到了市中心。

    这时,观看的人们早已把街道两旁的楼下,挤得水泄不通,各层楼房的平台、窗口也挤满了黑鸦鸦伸长脖子的人头。锣鼓壳鞭炮声,喝彩声,欢呼声……真是演者痴,观者狂,简直闹得个天昏地暗。

    到了天黑时,整条大街数百条“彩”带,全给“扫荡”一空。当兴奋的人们正要散去时,突然十层大楼的克拉克大厦门前,数百盏红绿彩灯,一霎时亮了起来。楼顶上用霓虹灯管盘成的“沙逊”两个丈许的大字分外显眼。人们纷纷向那里涌去,但距大楼几步,都被两队手持胶棍的大汉拦住,形成了一个宽阔的空场。

    空场正中摆着一张黑得发亮的紫檀木的八仙桌,桌上空无一物,而巢下却放着一个清澈见底的大玻璃缸。缸内清水中立着一尊嫦娥奔月的彩雕,尤其引入注目的是嫦娥手中托着的一颗硕大晶莹的珍珠,在特别设置的灯光映照下,宛如一轮明月,吐放光华,十分耀眼。

    这克拉克大厦建于一九二八年,哥特式建筑。大厦外部全部用花岗石饰面,面向黄浦江十九多米高的屋顶则用瓦楞紫铜皮覆盖。克拉克大厦四到九楼为华懋饭店,饭店设中、英、美、法、德、印、日、意、西九大异国风情套房。 

第二十六章 比武夺彩() 
比赛开始了。虽然不是性命之争,但也极其惊心动魄。

    头一阵是摔跤,日本队的把英国的勇士摔倒地上爬不起来,美国队的勇土又把他摔脱两个门牙,法国队的勇士又把美国队打败。正要算法国队得胜,高玉田忽然越众而出,说道:“我也算一份,赢了就算是中国队的!”一大群中国老百姓都大声说了:“好,太好了!”

    法国的勇士名叫马吉,是法租界第一名摔跤好手,心中怒道:“怎见得就是你赢!”当下跑到高玉田身边,说道:“黄种人,请赐教吧!”

    高玉田微微一笑,双手紧贴膝旁,说道:“你先请!”

    摔跤是四臂相交,两人互抱,从没有双手下垂,双腿挺直的道理。马吉道:“这样不能算是摔跤?”

    高玉田笑道:“你尽管发力就是,我给你摔跌了就算我输。”

    马吉大怒,两腿微弯,膝盖向前一顶,双手扳着高玉田的身躯便摔了起来。高玉田喝声:“去!”但不见他闪身动手,马吉已飞扑出一丈开外。众人相当骇然;个个目瞪口呆。

    马吉来了个鲤鱼打挺,很不服氯地站起身来,站稳马步,双手一搭高玉田的肩头,左手前推,右手五指如钩,向下一拉,这是摔跤中很厉害的一招,名为推窗望月。高玉田又喝一声:“去!”马吉庞大的身驱,又直飞出去,跌了个四脚朝天。马吉胆战心惊地哇哇哇大叫:“妖术,妖术!”

    一边武功深湛张仁奎,一见高玉田纹丝不动,别人无法将他摔倒,脱口赞道:“好功夫!这种绝技,非内家功夫已到炉火纯青之境,绝不能所为。主要四两拨千斤如同太极拳的借力打力一样,都是用敌人自己发出的力量去打击敌人。只是“四两拨千斤”还能需要懂得运气反击的功夫,比单纯的借力打力要难上许多。

    马吉虽然精于摔跤,却不懂得这种内家的上乘功夫,当然不服,于是就鬼叫道:“你若不使妖术,不违反规矩,把我摔倒,我就真正服气!”

    法国的队长吉隆是个内家高手,笑骂道:“你不懂得这种功夫,就别胡说八道!”

    吉隆自忖不是高玉田对手,不敢出来替下马吉,只是替马吉认辙催他回去。马吉却直挺挺地站在高玉田面前,并不理会。

    高玉田明知他不服,双腿微弯,只出双手。马吉一把扑去,捉着高玉田的左手腕便扭,高玉田猛地手腕一沉,脚尖一勾。马吉一发难收,重心不稳,身子前朴,给高玉田轻轻一勾,便跌在地上。马吉站起来,翘起大拇指说声:“好!”又道:“这才是摔跤绝技,我服了!”

    高玉田想退下,法国队的大力土上龙出来说道:“中国大侠,我们来比比拳。”

    只见此人身长六尺有余,两肩肌肉鼓起,屈伸之间,骨骼格格作响。张仁奎突然掠而上前,说道:“这位是小辈,不好尽让他上,我来和你比比拳。”张仁奎比起那个霸王拳来,真得心应手。

    高玉田一笑退下,上龙道:“老先生,你的鞭术驰名上海滩,拳脚相搏,可是取巧不得,我一拳可以打死一头东洋大马,碰伤了你,那可过意不去!”

    上龙说罢随手一拳打在一棵小树上,那棵小树果然应声倒下!张仁奎瞥了一眼,若无事,只是笑道:“树是死物,如何比得溜滑的人呀!你发拳吧,打死了我,我的帮会也不会怪你。”

    上龙心想:“那怕这个老家伙再溜滑,只要被我拳风扫着一点,就会倒地。而且就算我打不着,他也不会打着我。他若只是躲闪,也算是我占了上风。”

    这个家伙边想边忽地一拳打出,只见张仁奎轻轻一闪,已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