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笑傲江湖曲!
陈风闭上了眼睛;听着这个曲调;眼前;已经出现了当时和蓝玉寒在一起的情形;两人一同合奏曲子;一个人弹;一个人唱;曲调依旧;人却变了。慢慢地;他的眼睛;就湿润了。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小蝶;让他们到二楼望月厅来。”陈风说道。
这个笑傲江湖曲;陈风只在烟雨楼的第一次倩女幽魂的节目中演奏过;再下来;就是在大都皇宫之内了。剩下的;都是和蓝玉寒在烟雨楼内自娱自乐。所以;对于下面的这个女子能够用笛子吹出这个曲调来;非常诧异。
带着三人上了二楼;小蝶很不情愿地沏了一壶茶;就下去了。
“陈大人;在下不知射雕恭人的噩耗;刚才话语之中;多有得罪;请见谅。”沈富说道。
“罢了;此事无须再提。”陈风说道:“刚才的那首曲子;不知令千金如何会吹奏?”
女子摆弄乐器;两种是陈风最喜欢的;其一;就是古筝;纤纤玉指;轻抚琴弦;一缕青丝;倚肩滑下;指尖滑动;音符跳动;充满了古典的韵律。其二;就是笛子;当声音从竹管中出来的时候;音色优雅;迎着风;裙袂摆摆;这种情景;是最诗意的。
“陈大人;前段时间;小女子在扬州城中暂住;经常听到从烟雨楼里传出的这个曲调;于是;就自学了一下;今天吹出来;也不知是否合乎原本的曲调。”沈惠说道。
前段时间;这么说;在自己不在的时间里;玉寒也经常独自弹奏啊。
一直以来;陈风都在忙碌着;做生意;为将来准备资本;却忽略了蓝玉寒的感受;现在;他才深深地体会到了当初蓝玉寒的心情。事业重要;家庭和爱情;也很重要。
“曲调纯正;音调悠扬;意境也完全在其中。”陈风说道:“姑娘;从这点上;你已经和玉寒不相上下了。”
“是吗?”沈惠心中一喜:“其实;惠儿非常敬佩玉寒姐姐;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只可惜”
“咳;咳。”沈富咳嗽了两下;这不是继续揭人家伤疤吗?
“陈大人;请原谅惠儿的不自量力;惠儿在家时;也非常喜欢杂剧;现在;惠儿可以留下来;在烟雨楼里演出吗?”
第一百八十三章 沈惠()
这时;陈风才知道;这个女子叫做沈惠;作为历史系的高材生;陈风对于沈家;也有一番研究。
在后世;沈家也是一个迷;其中包括沈万三;就连沈万三究竟是死在元末;还是明初;都引起了无数史学家的考证。
沈家也是一个大家族;仅仅是比较出名的老婆;沈万三就有三个;而要是按照所谓的族谱;恐怕有十四个之多;子女也就很多了。
这个沈惠;也是众多子女中的一个。记载中;这个女子;的确是个才女;和热衷与经商的父亲及兄弟不同;她最爱的;是诗词歌赋。
现在;她想要来烟雨楼;帮自己演出?
其实;陈风对于烟雨楼的演出;已经不抱太大的希望了;蓝玉寒的离去;让他心灰意冷;不过;这里是玉寒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难道;要让它从此衰落下去;转型成了地砖的店面?
千军易得;一将难寻;烟雨楼需要一个当家正旦。
如果要是薛婉瑜来的话;也许要更合适;但是;薛婉瑜的事情;玉寒显然还没有接受;要是让她来这里;那么;以后如何向玉寒解释?而且;这里的情形;布置;都会勾起薛婉瑜对往事的回忆;对于薛婉瑜来说;也许是不利的。
而如果这个沈惠;看起来气质和玉寒有八分相似;要是她能够把烟雨楼的演出挑起来的话;这班子人马;也不会散去;这样;或许也是个很好的选择。
陈风在心中;已经逐渐地同意了这个提议。
听到自己的女儿这么说;沈富却在心里咯噔了一下;自己的这个女儿;平时就喜欢这些东西;也就罢了;但是;沈家家大业大;让沈家的女儿;出来在大庭广众之下演出;那不是在丢沈家的人吗?
只是;刚刚对陈大人不敬;如果现在;要是再拨了陈大人的面子;那可算是结下了一门梁子了。
他不能反对;那么;唯一的;就是希望这位陈大人能够拒绝。
“陈大人;小女让你见笑了。”沈富说道:“她的水平;在家里自娱自乐还行;登台演出;恐怕还差得很远。”
“父亲你知道;这是女儿的理想;女儿就是想到勾栏之上演出。”沈惠说道。
“你真的想去演出?”陈风问道。
“是的。”沈惠说道。
“好;既然如此;那就请令爱在这里逗留几日;看令爱能否适应烟雨楼的演出。”陈风说道:“不知仲荣兄是否肯割爱?”
听到陈风的话;沈富知道;自己肯定是不能推辞了。
“那就恐怕要叨扰陈大人了。”
沈富虽然有钱;但是;却没有任何官职;所以;既然女儿想要去;对方也同意了;他根本就没有拒绝的可能。
再回想一下;这次本来就没有打算带惠儿;惠儿一直坚持要跟着来;恐怕;在心里;就早已经有了这个目的了。
这样一想;再看看惠儿;眼神中流露出满意的笑容;而且;望着陈大人的目光中;似乎还有一些情愫在里面;莫非是?
沈惠听到了父亲同意之后;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的确如此;她对陈风;早已经暗生情意。
虽然没有见过陈风;但是;陈风所着之书;早已经在整个江南;整个中原都传遍了。令狐冲和任盈盈的故事;让多少青春女子向往;可以找一个侠客;一同在江湖上流浪;一同笑傲这个时代。哪个女子不怀春;对陈风有情意的;又岂止沈惠一个。
而接下来;黄蓉和郭靖的故事;也是感人至深。
因此;沈惠很早就来到扬州;反正这里也有沈家的亲戚。她多次从烟雨楼前经过;听到里面的那首曲子;次数多了;她也会了。而这次父亲要来烟雨楼;她也跟着来了。本来是打算和蓝玉寒结成姐妹;结果却发现蓝玉寒居然遭遇了意外;这样;就有了更多的想法。
听到了两人都同意了;再望向陈风的目光里;已经多了些含情脉脉。
“仲荣兄;这次前来烟雨楼;究竟有何贵干?”陈风问道;这个沈万三;在这个雨天;跑到这里来;绝对不是给自己送女儿来的。
“陈大人;这烟雨楼的地面;真的很别致啊。”沈富说道:“陈大人;这个地砖;让我们江南父老;羡慕不已啊。”
听到沈万三说地砖;陈风就知道了他的来意;想要和自己一同做生意?
“仲荣兄;这个地砖;好看实用;只可惜;现在产量不高;所以;只供我们扬州;也排到了几个月之后;其他的地区;暂时还无法供给。”陈风说道。
沈万三想和自己做生意;是看到了地砖之中的巨大利益;但是;这个东西;现在产量还不高;根本不可能供应过来。
听到陈风这么说;沈富眉头一皱;随即又舒展开来;本来;在他的想象中;这种地砖;完全能够推广到整个江南去;甚至;通过他的船只;运输出海;去换龋上那些小国的宝石等贵重货物。
但是现在;对方说产量不够;那一切就都免谈了;他的眼睛里;有过一丝失望。
这么说;有可能是真的没有那么高的产量;也有可能;是对方不愿意和自己分享。
“陈大人;据我所知;这种地砖;应该是烧制出来的;只要增加人手;就应该能够扩大规模吧?”旁边的沈旺说道。
刚说完;沈旺就被沈富狠狠地瞪了一眼;他不知道;这么说是极其错误的。
生意场上;最忌惮对方打探自己的情报;对方的地砖是烧制出来的;有本事;自己也烧制一模一样的出来;有了相同的东西;自己就没什么惧怕的了。而现在;这邪在对方耳朵中听来;会怎么理解?
大忌啊;自己的这个儿子;做生意;还是嫩了点。
“陈大人;犬子不懂事;都是他猜出来的。”沈富说道。
“没关系。”陈风知道他的意思;说道:“这地砖;仅仅增加人手;还是不够的;因为;熟练的工匠;不是立刻能培养出来的;而更关键的是;这地砖中的某种原料;一直都处于短缺之中;所以;即使是有足够的人手;产量也不会有突破。”
“恕在下冒昧;不知道这短缺的原料是什么?”沈富问道。他已经听出了其中的关键;就是原料短缺;是最重要的。
沈家的生意;到处都有;说不定;这个原料;沈家能够轻易找到。
听到沈富的话;陈风在心中也想到了这个缘由;说不定;沈家真的能够帮上忙。
“瓷石。”陈风说道:“也就是石灰石。如果单单说这个的话;非常容易找到;但是;我需要的;是它们的粉末;把这种东西磨成粉末;非常麻烦;产量又低。”
粉末状的石灰石?听到陈风的话;沈富露出了笑容;算是找对人了。沈富知道;南洋的某个岛上;有这种东西;只要让自己的海船;去运输一趟就行了。
“陈大人;你所说的这种粉末状的瓷石;在下倒是知道哪里有;如果陈大人需要;在下可以让海船前去运输;只是;往来恐怕需要半年的时间。”
现在的海船;完全靠风力驱动;所以;这一个往返;需要耗费很多时间;不过;由于海船载货量大;所以;平均起来;成本还是低于漕运和陆运的。
“是吗?”陈风一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大喜;有这种东西;不仅仅是可以生产出大量的地砖来;而且;瓷砖也可以大批量生产了。而更重要的是;水泥也是可以大批量生产的。
本来;如果机械加工能力够了的话;粉碎这些石头;是很简单的事情;但是;现在却成了纯体力的劳动。
而且;有了大量的粉末石灰石;貌似另一种后世大量应用的玻璃;也是用它来作为重要原料的吧?水泥这种东西;已经被窑厂给捣鼓出来了;说不定;还可以捣鼓出这种东西来。
“一艘海船;往来需要多少银两?全部由烟雨楼来出好了。”陈风说道。
“陈大人这么说就见外了。”沈富说道:“反正商船出去运货;很多时候;回程都无法满载;索性返回的时候;顺带装运些这些石灰石就可以了;不需要大人出任何银两;在下就可以派人运到扬州来。”
这石灰石;就算是自己入股了;沈富这算盘;打得是很精的。
陈风听到沈富的话;心里就知道;这沈富肯定是有目的的;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对方白送给自己这些东西;那肯定是有所求。
“那怎么可以?”陈风说道:“仲荣兄;我们友情归友情;生意归生意啊。”
“既然如此;而且陈大人肯叫我一声老兄;那我也就不客气了。”沈富说道:“这地砖;虽然个头不大;但是;一定会在今后一段时日内;成为一个非常赚钱的营生;在下不敢奢求能够与陈大人共同做这份生意;只希望陈大人能够优先给在下辊就可以了;江南各地的生意;在下愿意给陈大人铺垫;而海外的生意;希望陈大人能够让在下代为经营。”
第一百八十四章 忘情水()
沈万三的意思很明白;江南地区的;沈家可以帮忙推广;而海外的;要拿到独家代理权;希望产量足够;优先供给他货源。
这样;地砖的生意;就变成了大都和扬州两个地方;扩展到了全国;甚至是其他国家。
这完全是双赢的。
沈家主要的贸易;都是在海上的;而且;拿着这种地砖;去哄南洋的那些蛮夷;显然比在大陆上能够赚得更多;看来沈万三也是这个意思。
如果瓷土能够充足供应的话;产量提高;也绝对不在话下;毕竟;现在瓷场的大部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