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负责商贸和监察司,想了许久,杨延裕有些头疼,索性暂时不在去想。
那么接下来,大刀阔斧需要改革的就是府兵制了,南北朝和隋朝的时候,府兵制是世袭制度,也就是说父亲是府兵,那么儿子也就是府兵,对于这种没有人性,不合理的制度杨延裕是极其排斥的。
府兵制这种制度是兵农合一,平时耕种,农闲训练,这种制度到唐朝中期的时候,就引发了拥兵自重的节度使,造成朝廷对于那些拥兵自重的节度使失去控制,因此府兵制必须要改革,而且要大力改革。
按照杨延裕的设想,折冲府依旧设置折冲都尉一人具体负责折冲府一应具事,设立果毅校尉一人,具体负责士兵平常的训练。
折冲府设立团,每团二百人,设立团长一名,团之下有旅,每旅设置一百人,设置旅长一名,旅之下是队,每队有五十人,设立队正一名,队之下就是火,一火为十人,设立火长一名。
摒弃南北朝及隋朝折冲府士兵世袭罔替的制度,改为从全国各郡挑选,面对全国,每三年征召年满十八岁的青年入伍,入伍三年之后,可自行选择离去。
对于有本事的,朝廷将会赐予相应的官职,杨延裕相信,在丰厚的俸禄赏赐之下,没有人会轻易离开的,封妻荫子,光宗耀祖的观念,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是根深蒂固的。
杨延裕知道,想要破除折冲府世袭罔替的制度,是需要缓缓进行,按照杨延裕的设想,先从太原郡,河北诸郡开始进行试点,待得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之后,开始在全国开始实施,期间倘若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及时的进行改正。
府兵制确定好了之后,接下来就是对于天下疆域的重新划分了,倘若自己没记错的话,唐初李渊曾经将天下化为十一道,分别为京畿,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
杨延裕提笔在竹片上写下这十一道的名字,另外紧盯着地图上吐谷浑,西突厥,东突厥,高句丽等这些地方,延裕皱着眉头想了想,分别写下云中都护府,安北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安东都护府。
云中都护府疆域属于现在阴山,河套一带,如今这片区域属于西突厥之地,安北都护府疆域在如今杭爱山这一带,属于东突厥之地,安西都护府疆域主要包括龟兹,疏勒,于阗,碎叶城这一代,就在亚楚河流域附近。
北庭都护府治所属于庭州,现在属于吐谷浑和吐蕃疆域,主要是天山,阿尔泰山,巴里坤湖,西至西突厥那一片疆域。安东都护府则属于高句丽,新罗,百济等这一片疆域,按照杨延裕的设想,将来是一定要拿下这三个国家的。
安南都护府也就是红河,文山这一代,也就是现在越南那一带,在杨延裕的心里,南诏这些小国没有多少好日子可过了,等到自己平定唐室,高句丽,西突厥,东突厥之后,一定会挥兵将他们斩尽义绝,这片疆域也要划归大梁所有。
天下分别设立十一道五府,道之下为州,县,乡,里。每道设立都督一人,主管辖内郡县政务,设立兵马总管一人,主管自己疆域内的军务,当然监察使是少不了的,另外其他那些部门等,均按照之前的旧制进行补充。
接下来应该就是学校的设立了,按照杨延裕的设想,朝廷在每道设立一所太学院,传授国子,律学,书学,算学,四书等。
想了想杨延裕又将武学,兵书,医学加了上去,另外又将水利加了上去,原本杨延裕想将物理这种学科也加上去,奈何延裕自己对于物理都是一知半解,因此便作罢了,看来想要使大梁国有质的飞越,还需要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时间呀。
每州同样设立一所学校,教授国子,四书五经,律学,武学,医学,书学等,最低一层的县同样设立一所学校,按照杨延裕心中的设想,等将来朝廷有钱了,应该在每个乡设立一些私塾,让没钱读书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这是杨延裕的理想,有个伟人说的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今杨延裕对于教育同样是怀着这个伟大的理想。
学校设立之后,那么科举这件事情,就是势在必行一件事情了,对于科举延裕其实懂得也不多,仅仅知道有状元,榜眼,探花。
杨延裕仔细的想了想,便在纸上写了殿试,道试,州试,县试,杨延裕相信,底下文武百官一定可以想出关于科举更好的办法来。
最后一件需要迫切去解决的事情,就是刑事案件的侦查和审理了,对于现在动不动就判处斩立决这样一件事情,对于一个从和平时代而来的人,是容忍不了的。
第650章 率性而为()
但是想要彻底的摒除死刑,在这个封建的社会,好像又是行不通的,索性杨延裕挥笔写下,非谋反者一般不株连九族,其余罪大恶极需要判处斩立决的,一定要慎之又慎,倘若当地父母官判错任何一件死刑案件的话,那么直接降职处理。
杨延裕又在刑律这条信息后面,加上了孔颖达,高炯,虞世南,许敬宗等人的名字,杨延裕相信这些已经是几朝元老的人一定可以丰富大梁律。
写到这里,杨延裕忽然想起后世电视剧上,经常放的一个电视剧,开片曲好像是:“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辩忠狡……”大家跟着我一起唱,哦,对不起好像串台了。
杨延裕挥笔又在竹片上写下了鸣冤鼓这三个字,在县衙门前设立鸣冤鼓,倘若百姓有冤情便可以击鼓鸣冤,县令等父母官必须要尽快升堂断案。
另外彻底撤销县令等地方一把手,每年到刺史府述职,刺史来长安城述职这一个传统,该由朝廷下派的御史,监察史等到地方进行考核。
一般情况下,道台考察郡这一级别,郡州考察县,当然县也可以考察乡里对于朝廷政策的落实。
官员考核每三年进行一次,主要从政务,当地经济,粮仓,民间威望等其他地方进行考核,当然作为一个后来人,杨延裕有无穷的办法,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真实情况,比如询问百姓,微服私访等。
待得杨延裕将这些东西齐齐的梳理一边之后,仍旧觉得有些地方不太满意,朝廷各部门需要改革的地方太多了,当然有些事情还是需要慢慢进行,一步一个脚印,不能操之过急。
杨延裕伸了伸懒腰,抬头看见,李秀宁蹑手蹑脚的端着一杯参茶走了进来,轻声细语地说道:“陛下,夜已经深了,陛下还不打算休息吗?”
杨延裕抬头看了看外面的天色,拍了拍头说道:“真是抱歉,坐在这里一点也没发觉天色竟然黑了下来,今夜应该轮到你侍奉了吧。”
李秀宁幽怨的瞥了一眼杨延裕说道:“妾身在寝宫里左等右等也不见陛下,差人问了问,才知道陛下在南书房处理朝事。”
杨延裕轻轻拉着李秀宁的纤手,来回搓了搓说道:“是不是想朕了。”
李秀宁羞涩的低着头,轻声说道:“许久未与陛下在一起了,妾身回想起以前那些陈旧往事,好像就像昨天才发生的一样。”
杨延裕将李秀宁拉入自己的怀里,抚摸着秀宁的秀发轻声说道:“这天下就要收复了,朕以后就会守在你们身边,再也不出去了,好不好。”
李秀宁点了点头说道:“妾身有时候真的不想陛下这样忙,只要陛下陪在妾身身边,妾身就觉得挺好的。”
杨延裕叹了一口气说道:“以前的事情回想起来,倒觉得很幸福,你记不记得阿姐第一次去你们家求亲,被你父亲拒绝的事情。”
李秀宁想也没想的就说道:“妾身可记得一清二楚呢?我父亲当时一听说是陛下你,直接就开口拒绝了,倒是我母亲说与你父亲定了亲事,又说什么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父亲这才万般无奈答应见你一次。”
杨延裕轻声一笑说道:“是的呀,当初我听阿姐说我从小定了一门亲事,我开始是非常拒绝的,我相信凭借我杨延裕的本事,这长安城的多少姑娘?还不争着抢着来上门,尤其是听阿姐说你父亲不同意的时候,我更加不想去了。”
闻听杨延裕这番话,李秀宁气呼呼的说道:“那你后来怎么又同意了。”
杨延裕嘿嘿一笑说道:“朕听说阿姐给我说下的这个姑娘竟然是长安城四大美女之一的你,于是我便欣然同意了。”
李秀宁闻听杨延裕这番话,气呼呼的捶打着杨延裕的胸膛说道:“陛下可真是风流好色之人。”
杨延裕将李秀宁紧紧的拥在怀里,但见那修长细眉,明亮的丹唇,洁白的牙齿,晶亮动人的眼眸顾盼若非,延裕情不自禁的低头亲吻着秀宁的丹唇。
吓得秀宁赶紧捂着自己的嘴巴,推搡着杨延裕,惊恐不已的说道:“陛下,这可是在南书房呢?”
杨延裕轻轻一笑,将李秀宁拦腰抱起,轻声细语的说道:“那朕抱着你去寝宫。”
李秀宁满脸羞涩的将头埋在延裕的怀中,而其他宫女,太监看见这一幕,纷纷自觉的转过身去,杨延裕一路抱着李秀宁来到寝宫之中。
看着杨延裕额头上的汗水,李秀宁柔情似水的说道:“陛下放下妾身吧。”
杨延裕俯首帖耳的亲吻着秀宁的脸颊,随即爽朗一笑说道:“朕已经许久未曾抱着你了,就让朕多抱一会儿吧。”
李秀宁满脸羞涩的说道:“这么多人都看着,陛下也不嫌害臊。”
杨延裕瞬间环顾四周,冲着身后小跑的王承恩说道:“王承恩,你来说说,朕光明正大的抱着自己的爱妃有错吗?”
王承恩满脸窘色的说道:“没错,陛下没错。”
闻听王承恩这番话,杨延裕又冲着一旁站着的护卫,宫女,太监们问道:“你们也说说,朕抱着自己的爱妃可有错?”
众人异口同声的说道:“陛下无错。”
闻听这番话,杨延裕哈哈大笑,大步流星的将秀宁抱到寝宫之后,王承恩迅速的将门关上,赶走了宫女,侍卫之后,自己也溜到一边去了。
杨延裕将秀宁轻轻的放在床榻上,看着秀宁清秀的脸庞,清澈的眼眸,深情款款的说道:“人常说久别胜新婚,你有没有觉得。”
李秀宁深情凝望着延裕,含羞脉脉的说道:“请陛下怜惜。”
皎洁的月光,透过小轩窗瞧见这一幕,也羞涩的躲到云层里去了,即便是待在长廊里侍奉的王承恩等人,距离这里有些远,也隐隐约约能听见那黯然销魂的声音此起彼伏。
翌日清晨,杨延裕未曾起床,门外王承恩便现在门外喊道:“陛下亦是五更十分了,该上朝了。”
杨延裕清了清嗓,便说道:“朕知道了。”
在李秀宁的侍奉下,杨延裕很快穿戴龙袍,冠冕向着武德殿赶去。
第651章 打压氏族()
文武百官一番行礼过后,杨延裕便将前几天自己写在竹片上关于三省六部制,建立政事堂,科举,学校等事宜向文武百官一一解答一遍。
待的众人商议之后,一致同意,最后杨延裕又将天下疆域划分十一道五府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对于杨延裕这番改革,众人亦是无话可说。
只听杨延裕朗声说道:“诸位爱卿,政事堂的创立是为了集思广益,将每一条政策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