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弃少-第2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跻步鲇幸凰甓嘁坏悖衷谒堑哪昙突固。薜囊馑际腔杭改暝谒怠!�

    延裕这番话说完之后,长孙无忌上前一步苦口婆心的说道:“陛下,册立太子对于我大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倘若陛下以诸位皇子年纪过小为借口的话,恐怕诸位大臣是不会同意的。”

    右仆射房玄龄上前一步说道:“长孙大人言之有理,陛下还是尽早确立太子人选比较好,到时候陛下就可以悉心培养,同时朝中大臣也可以教导一二,就不怕太子将来继位不懂处理朝政了。”

    眼看着朝中大多数的大臣,都劝说自己册立太子,延裕烦躁不安的揉了揉脑袋说道:“诸位大人的意思朕已然明白,不过朕还是那句话,皇子们年纪太小根本就看不出品性,德性或者是其他方面的能力,你们让朕如何挑选呢?”

    纳言姚思廉上前一步说道:“其实陛下不必费尽心思为了挑选何人费神,也不用为皇子们的年纪过小费神,周礼有言立嫡立长,也就是说只有长子才能继承陛下的皇位,其余人根本就没有继承权,陛下还有什么担忧的呢?”

    闻听姚思廉这番话,杨延裕顿时哑口无言,和这些咬文嚼字的腐儒们谈论国家大事,当真是有些费劲,这些人说的话不止是难听,而且是相当令人生气。

    按照姚思廉的话,自己只有册立秦王杨平才是正确的选择,不管杨平到时候是否能继承自己的帝位,这些都是不用考虑的。

    长孙无忌抱拳言之凿凿的说道:“姚大人言之有理,册立东宫不是陛下的家事,而是国之大事,陛下不能随心所欲的想册立谁,就册立谁。”

    闻听长孙无忌说出这番话,杨延裕气愤不已站了起来说道:“倘若朕连太子的人选都决定不了,那么朕做这个皇帝到底有何用呢?”

    文武百官眼看着延裕动怒,吓得不轻,纷纷跪在地上说道:“臣等不敢。”

    延裕注视着众人,轻哼一声说道:“哼,你们有什么不敢的,今日在这武德殿内,胆敢逼迫朕册立太子人选,将来还不知道你们会逼迫朕做出什么样的决策。”

    文武百官低头继续喊道:“臣等不敢。”

    只见杨延裕缓缓的走到大殿之中,走在文武百官的身边,缓缓说道:“册立太子不止是要考虑太子的品性,德性还有他处理事情的能力,倘若朕现在册立了太子的人选,那么将来太子根本就处理不了国之大事,到时候大梁像大秦,隋朝一样二世而亡,你们中间谁人向朕负责。”

    文武百官低着头,大气也不敢出一下,只见杨延裕继续说道:“从今日起,册立太子一事休要再提,待得朕平定天下大乱之后在商议太子人选。”

    闻听延裕说出这番话,长孙无忌轻轻抬起头看着延裕,想要说些什么,却动了动嘴唇始终没有说出口。

    就在众人恍惚间,只见杨延裕登上宝座,转过身注视着众人继续说道:“现在时代在不停的变换,周礼仅仅适用于当初的周朝,根本就不适用于我们大梁,从朕这里开始,不在执行立嫡立长,改由立子以贤,只要是朕的皇子,任何一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这大梁国的下一任帝王。”

    闻听延裕忽然说出这番话,底下的大臣纷纷交头接耳的不知道说些什么,只见礼部尚书欧阳询上前一步说道:“微臣反对立子以贤。”

    延裕一愣便问道:“这是为何?”

    只听欧阳询拱手说道:“陛下立子以贤的意思就是看诸位皇子谁的德行俱佳而定,以这种方式册立太子古来有之,不过却极其容易引发众皇子为了皇位发生流血斗争事件。”

    延裕闻听欧阳询这番话,顿时陷入到了沉思之中,立子以贤考究的是皇子们的德行,倘若有人城府极深,在人前伪装,在背后原形毕露,这是难以察觉到的。

    就像当初杨广还是晋王时,就伪装成一个勤俭节约,孝慈仁爱的模样,后来册立为太子之后,接连调戏容华夫人,弑杀自己的兄弟,露出了原本面目,这样血淋淋的教训就摆放在眼前。

    延裕忽然有些头痛,没想到册立太子竟然是这样一件费神的事情,必须要慎重的思考,才能给大梁国甄选一个有德明君,倘若因为自己的疏忽造成自己的皇子们为了帝王之位争得你死我活,到最后兵戎相见,那么这就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耻辱了。

    想清楚这些事情,杨延裕叹了一口气说道:“欧大人这番话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册立太子这件事情容朕先想想,等过些日子朕想好了之后,再与诸位爱卿商议。”

    文武百官当即拱手说道:“臣等谨遵陛下圣御。”

    这时候王承恩上前一步朗声喊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待得三鞭之后,文武百官缓缓的出了皇宫,就在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即将离开的时候,王承恩派将几人带到了南书房之中,延裕在这里已经等候了。

第545章 子母火炮() 
没等多长时间,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杜如晦四人便来到了南书房,待得四人坐下之后,延裕才缓缓说道:“朕想听听你们对于册立太子一事有什么想法?”

    长孙无忌率先说道:“微臣的意思是立嫡立长。”

    延裕点了点头,又看着房玄龄,只见房玄龄缕着胡须说道:“前朝之事仿佛就在昨天一样历历在目,自古以来册立太子都是国之大事,也是每个皇帝最为头痛的事情,册立太子这件事情,微臣暂时不太好说。”

    杜如晦看了一眼房玄龄便说道:“微臣附议房大人之言,倘若陛下心中真的难以做出选择,那么推迟册立也是可以的,总不能随便挑选一人入驻东宫吧,这样即是对大梁不负责任,同时也是对天下百姓不负责任。”

    轮到魏征的时候,魏征便缓缓说道:“其实房大人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当初隋文帝雄才大略,可是却错误的将太子之位留给了杨广,从而导致隋朝二世而亡,所以太子的人选必须要慎之又慎。”

    听完几人的回答之后,延裕叹了一口气说道:“你们在场的每个人跟随朕的时间也不短了,知道朕的脾性,朕其实是排斥立嫡立长的说法,而侧重与立子以贤,不过今日欧阳大人说的话,又让朕有些担忧,省怕皇子们为了帝王之位挣得你死我活,这是朕最不愿看到的一幕。”

    长孙无忌叹了一口气说道:“既然陛下都这样说了,那么微臣等只得照做。”

    延裕点了点头说道:“册立东宫这件事情并非迫在眉睫之事,你们要知道开春之后,李渊,窦建德,王世充三路枭雄将派兵攻打我们,眼前只有这件事情是最为紧要的。”

    闻听延裕这番话,长孙无忌有些吃惊的说道:“陛下的意思是李渊,窦建德,王世充竟然结盟了吗?”

    杨延裕点了点头说道:“是的,朕得到确切的消息,他们三方已经结成同盟,意欲抵抗我大梁兵锋了。”

    魏征捋着胡须说道:“其实陛下可以分兵击之,各个击破。”

    闻听魏征这番话,延裕有些不解的问道:“魏大人可以详细说说你的计策吗?”

    只听魏征缓缓说道:“眼下李渊已经丢失了太原郡,仅剩下漠北的盐川郡,雁门郡,倘若我们派兵将李渊的雁门郡夺下,那么李渊的疆域就剩下涿郡。”

    魏征的意思其实就是,将李渊进一步蚕食李渊的疆域,只要将李渊彻底赶到长城之外,只要这样,那么在中原李渊将会剩下涿郡一个故孤城。

    三路枭雄这次是临时结盟,除了各个击破的策略之外,还可以想个办法让他们发生内乱,绝佳的计策就是让他们彼此不信任对方,这就是分兵化解他。

    魏征的计策是派一路兵马佯装成窦建德兵马,从通济渠一直东进,直接去攻打李渊的都城涿郡,只要李渊上当,那么他与窦建德之间加盟的关系就将分崩离析。

    对于势力最小的王世充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率兵剿灭,等到兵贵神速的剿灭王世充的大军,那么就可以从容的率领兵马东进,攻打窦建德的地盘,这时候窦建德肯定与李渊之间已经生出了嫌隙。

    窦建德势必无法抽出身来率兵来拦截杨延裕的大军,那么对于杨延裕来说将是一个最好的机会。

    魏征这些计策可以说是环环相扣,但是最重要的就是派一只奇兵沿着通济渠前往涿郡,只是这一条路上肯定会驻扎有大唐的兵马,不让大唐兵马发现,这可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也因此延裕便问道:“倘若派一直奇兵攻打涿郡的话,那么这士兵的数量就不能过少,当然也不能过多,不然起不到任何作用。”

    魏征点了点头说道:“陛下可以挑选五千名士兵,乘舟向涿郡进发,只要伪装成夏军身份的我军,到达涿郡城下之后,那么依照李渊疑神疑鬼的性格,肯定会相信是窦建德的注意。”

    杨延裕掂量一番说道:“魏大人这个计策不错,待的朕在仔细斟酌一番之后再说。”

    杜如晦想了想便说道:“魏兄这个计策可以说是相当大大胆,一个不小心很有可能促使这一股奇兵全部阵亡。”

    魏征点了点头说道:“最危险的地方其实也是机会最多的地方,倘若我们抓住这个有利时机,促使李渊大军与窦建德大军产生误会,那么对于我们之后的大战将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杨延裕轻轻一笑说道:“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几位爱卿之言,让朕茅塞顿开,你们随后多想想,倘若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直接来找朕,现在时间不早了,你们都回去休息吧。”

    待的几人离开之后,延裕便暗暗想到,倘若依照魏征这个计策去执行的话,危险的系数无疑是最大的,可是希望也是最大的。

    烦闷不休的杨延裕,在南书房待了片刻之后,便在王承恩,禁军将军闫乐的陪伴在来到了火药曙。

    许久不见的崔文耀闻听延裕到来,手忙脚乱的从屋子里奔了出来,待的一番行礼过后,延裕缓缓问道:“最近火药曙有没有研制出新的东西出来。”

    崔文耀有些愧疚的说道:“按照陛下之前给的那个草图,属下已经研制了七八个月的时间,可是却一点头绪也没有。”

    延裕有些不解,记得自己当初翻阅那个什么什么朝代那些事儿的时候,曾经在里面看过明朝军队配备有一种大炮。

    那种大炮好像是由外国人传进明朝的,貌似叫做什么佛郎机,这种大炮是一种铁制后装滑膛加农炮。

    分别由炮管、炮腹、子炮组成。开炮时先将火药弹丸填入子炮中,然后把子炮装入炮腹中,引燃子炮火门进行射击。

    至于为什么要专门制作子炮,后来查阅资料的时候,说是明朝那时候冶炼技术并不发达,直接装填弹药的话,会将炮管炸裂也因此才研制出来这种佛郎机,也称为子母炮。

第546章 琐事太多() 
想清楚这些事情之后,杨延裕便沉声问道:“有没有发现到底是哪里出现问题了呢?”

    崔文耀无奈的说道:“属下与工部那些对冶炼技术精通的工匠也有过交流,始终无法制造出一件合格的炮管,之前制作的那些炮管,试用的时候,总是会出现炸膛的现象。”

    延裕闻听崔文耀这番话便说道:“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