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令退军,张存敬和王虔裕两人带着五百名骑兵断后,且战且退。
齐军见张存敬退走,哪里容得他们那么容易就跑掉,衔尾紧追不舍。
两方人马追追停停,不一刻进入了朱珍的伏击范围之内,两旁的树林中乱箭齐发,更夹杂着偶尔的几颗震天雷在齐军中炸响。
齐军见敌军有埋伏,急忙后撤,却哪里撤的了,朱珍以绝对的优势兵力把齐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齐军只见密林中密密麻麻都是人,也不知道有多少,更何况先声夺人的震天雷轰隆隆的爆炸声和四处乱飞的碎铁片更是让这些本就惊慌失措的齐军丧失了最后的斗志。
战斗完全成了一边倒的局面,最后这八千人有三千投降了朱珍,三千人逃散,还有两千人战死。朱珍命投降的三千人为前驱,诈开鹿邑县的城门,并迅速控制了城门。这样一来朱珍兵不血刃的就进驻了鹿邑县,鹿邑距离亳州只有不足百里,如今亳州城中只剩了不足五千人,急忙向黄巢求救。
第258章 棉纺基地()
朱珍在占领鹿邑之后第一时间派人禀报了身在宋州的朱温,宋州距离亳州本就不远,朱温和朱瑾的联合部队一万五千人浩浩荡荡赶赴亳州。
朱珍留了两千人马留守鹿邑,带着一万多人丝毫不做停留,乘胜攻打亳州,从亳州出来的求援部队刚出城就被朱珍派出的斥候拿了,送到了朱珍身边。
朱珍利用先进的爆破部队三两下就炸开了亳州的城门,城中的五千人马哪里有心情恋战,纷纷出城逃窜,城中大量的细软和辄重来不及带走,都成了朱珍的战利品。
逃窜的齐军也大都被埋伏在城外的张存敬生擒,缴了兵器之后愿意加入宣武军效力的继续留下,不愿意的发还路费遣送还乡。
亳州两场战役,让朱温的部队又扩大了五千余人。
三日后朱温抵达亳州,并亲自出面安抚城中百姓,百姓们见新到的宣武军节度使年纪轻轻,却和蔼可亲,进城后军队也都十分遵守纪律,不像那些齐军一般进城后就到那些地主富商家里“借粮”。有吃不上饭的贫民这些当兵的还会给些钱粮资助,朱温也在几条大街上都设了粥棚,施粥给那些没有什么收入的老弱病残。
亳州百姓们欢呼雀跃,到处宣扬节度使朱大人是难得的好官云云。当然这些四处宣扬的人中有不少都是朱温派出去的人,用以迅速的收拢人心。
亳州是著名的棉花产地,所以现在虽然是冬天,可城中好多人都没有闲着,弹棉花的、纺线的、织布的,做什么的都有,男男女女好些人都处在忙碌之中。
可朱温见这些人都是各自经营,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纺车,就是那种手摇式的最古老的纺车。有的三五家人共同拥有一辆织布机,轮流来用。这样的经营方式效率很低,一天到晚干忙还出不来活。
朱温就想到了开办棉纺织工厂的想法,可这个时候技术条件比较落后,朱温就造访了那些纺织经验丰富的人,询问了他们对于纺织的经验。
一个姓赵的小伙子自幼跟随父亲做纺织,经验很丰富,他曾经跟父亲合力制作出了双锭子脚踏纺车,比以前的单锭子手摇式纺车快了两三倍。
朱温道:“走了好几家见到的都是手摇式纺车,今天终于见到了一个双锭子的脚踏纺车,小伙子,这纺车是你制造出来的吗?”朱温是微服出行,就带了徐怀玉和庞师古两人,并没有表明自己的身份。
那小伙子叫赵免,小户人家出身,家里也有几十亩的田产。每年种一季小麦一季棉花,每年种完小麦之后一家人就在家里弹棉花纺纱织布,日子过得虽然忙碌,却也不愁温饱。
赵免见朱温衣衫华丽,这时候已经是深冬,朱温身上披着一件张小惠专门替他定做的貂裘大氅,更是显得气质脱俗出众。赵免不敢怠慢,恭敬的答道:“这位公子,这脚踏纺车是去年冬天我跟爹爹一起研制出来的,还是爹爹出的主意比较多,我只是出了一把力气而已。”
朱温见这个纺车是上等的桐木制作而成,做工也很精细,各个部位都进行了打磨和抛光,虽然由于条件简陋,看上去还是有一些粗糙,但相对于朱温在其他人家见到的手摇式纺车来说已经算是很精细的了。
朱温围着这个简易的脚踏纺车看了老半天,最后道“小赵是吧?这个脚踏纺车还不错,我想既然你们能制作出这种两个锭子的纺车,为何不能制作能够带动更多的锭子的纺车呢?”
赵免笑道:“这位公子是第一次见到纺车吧,不是我们不想制作能够带动更多锭子的纺车,是因为带动两个锭子已经是最多的了,我们只有两只脚,每只脚踏一个踏板,所以只能带动两个锭子。再多了的话人力也无法控制。”
朱温想想后世的电动的全自动纺纱机,一个人可以控制数十个锭子,再看看面前这个简陋的双锭子纺纱机,知道现在根本不具备那种条件,电力更是根本就没有。甚至这个时代的人根本不知道电力是什么东西,更不用说用电力做驱动来进行生产了。
朱温心中想到了各种办法,比如说蒸汽机,内燃机等可以用来作为动力的东西,可惜没有一种是可以在这个时代用的上的,因为在唐末落后的生产力之下根本就没有那种东西。就算是想研制的话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研制的出来的。
朱温沉思了良久,脑中灵光一闪,既然这个时代没有电力、内燃机、蒸汽机等东西,何不用大自然的力量来实现这些呢?
原来朱温想到了用水力来实现大规模的自动化操作,亳州水力之源丰富,境内有涡河、西淝河、芡河、北淝河等多条河流,何不利用天然的水流为力量来驱动纺车工作呢?这样依靠水流的力量,一台纺车可以带动数十支甚至百余支锭子。
朱温把自己的想法跟赵免说了一下,赵免心中一动,紧接着面带喜色的道:“这位公子,您真是一个天才,这种方法都想得出来,小弟实在是佩服之至。”紧接着赵免又面有难色的道:“制作大型水力纺车,定然需要足够的本钱,先且不说能否制作完成,即便是能做好,就凭着我赵某人一个人也不知道要制作到什么时候才能制作完成。”
朱温笑道:“只要你能做的出来,人力和财力都不是问题。这方面的就交给我处理也就是了,你只负责指挥就行。我会每月给你五两银子的酬劳,以表示对你误工费的些许补偿。”
赵免一听,当下高兴跟什么似的,他做梦都想不到自己会有这么一天。那可是五两银子啊!正常情况下,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时间只能拿到五六百文工钱。五两银子大概就是一年的工钱了,足够一个小户人家吃喝两年的了。
这么高的价钱对于赵免这个小户人家的人来说已经是相当的优厚了,朱温并没有表明自己的身份,他只是说自己是一个外地的客商,想在亳州经营棉纺织业。为了表示诚意,朱温先付了一个月的工钱给赵免,并说需要多少人力和钱财,让赵免统计一下。明天自己自会派人来取清单。
朱温安排好了一切之后,带着徐怀玉和庞师古两人先回去了。朱温搞这一出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为了长久的打算,他准备在亳州建立一个棉纺织基地,就由自己出资兴建,先利用亳州便利的水力来进行生产,之后他还要制作蒸汽机、内燃机和发电厂。不光是要发展纺织业,包括其他行业他都要涉猎,亳州物产丰富,煤炭、铁矿等资源亳州都不缺乏。亳州地下有丰富的煤炭、铁矿、铜矿等资源可供开采。
朱温回到亳州州衙后就开始动手招募相应的人才,准备大干一场。现在朱温的兵力已经很雄厚,三四万的兵力在中原各镇中也算是中上等的了。最主要的是单以战力而论,恐怕只有河东的李克用可以与之匹敌,如果朱温动用火药制作的炸弹等兵器的话,李克用也不是他的对手。
身在汴州的吴标手下的研究人员中就有煤炭和铜铁等矿物的勘测和开采、冶炼方面的人才,朱温急忙休书一封,让人去汴州请他们赶快抓紧时间来亳州,
既然兵力已经很强大了,就要重点发展科技和生产,以实现富民强兵的任务。他不光是一个战场上的统帅,还是一个建设方面的能人。他从现代人的眼光立足长远发展的需要,发展工业,以对今后的行动更加的有利。
因为他知道只有有了强有力的经济后盾,在战场上才能够真正的做到无虑无忧,勇往直前,不用考虑后方的军饷和粮草等原因。
朱温又参观了城中的其他行业,亳州是华佗的故乡,中草药的种植和销售已经自成体系,是中原最大的中草药种植基地,外地很多客商都喜欢到亳州来收购药材,所以药材生意在亳州也是十分红火。
但亳州的大多数商号都是以出售药材的原料为主,很少有人会对那些大批优质的药材进行加工感兴趣。而朱温却对此表示十分的不解,可他自己不是学医学的,对这方面没有多少研究。只能利用手中的权力招募了几个医术精湛的老家伙来主持大局,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把亳州生产的药材用科学的方法炼制成中成药,之后才发往各地,这样一来利润提升了三倍都不止。
忙了一上午,朱温也确实有些饿了,就和徐怀玉、庞师古两人去找了一家酒馆去喝酒,随便点了几个小菜,还有当地的特产涡河鳜鱼。
酒菜端上来之后朱温和徐怀玉等人就碰了一下酒杯各自一饮而尽,三人不约而同的赞叹了一声好酒。
掌柜的笑道:“三位是外地来的吧,此酒是本地特产古井贡酒,又叫‘九坛春酒’,本来是用来特供皇宫御用的,后来皇上西行,这才能轮到我们民间喝上一些。”
第259章 古井作坊()
这下朱温也来了兴趣,因为在古代酒和盐向来是税收的主要来源,既然这里出产这样的美酒,为何不大批量销售去全国各地呢?既然是贡酒,也可以限量发售,物以稀为贵嘛,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价格,能够提升更大的利润空间。
朱温又仔细品尝了一下这九坛春酒,也就是古井贡酒,感觉入口绵甜、醇香清怡,口感饱满柔顺,却又透出一股淡淡的幽香。
朱温问那掌柜的道:“不知这酒产自何地?”
那掌柜的笑道:“这位公子,你不知道啊,这古井贡酒就产自亳州北门外不远处的减店集,集上有一口古井,井水甘甜清冽,特别适合泡茶和酿酒,早在汉代的时候还是曹操把‘九坛春酒’的制作方法带了过来的,后来逐步发展,经过了多年的改进,减店集出产的白酒名声远播。由于此酒以那一口古井闻名天下,所以减店集就改为古井集,又因为这酒长时间作为皇宫的御用酒水,所以我们民间就叫它古井贡酒。”
朱温等三人一边吃一边就和那掌柜的闲谈,那掌柜的十分健谈,一直谈起了古井贡酒的来历和发展史,把亳州悠久的酒文化底蕴吹跟什么似的。“涡水鳜鱼苏水鲤,胡芹减酒宴贵宾”的传说中,“减酒”就是说的减店集出产的古井贡酒。
朱温等人吃晚饭付了帐,就顺着掌柜的指点去了城北的古井集,在朱温的印象中在后世那里应该叫做古井镇才对。可在唐末“镇”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