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他看到曹仁与满宠合力,竟杀不了那一员敌将时,心中亦是撼然无比。
李通旋即意识到,那武艺超凡的敌将,必定便是颜良无疑。
他急是勒马挥枪,杀将过去,口中喝道:“子孝将军,伯宁,李通来助你们二人一臂之力。”
瞬息间,人马已至,那一枪金枪如流光一般刺向颜良的背心。
颜良猛觉背后有破空之声,知是又有高手杀至,他也不回头,倾起全身之力,长刀如车轮般四下一荡。
吭!吭!吭!
三声激鸣,李通连同其余二人的兵器,皆被颜良这狂风般的一扫荡开。
那三人方被逼退,互使了个眼神,齐声大喝着又围杀上来。
战至这时,颜良首度感受到了些许压力。
若是单打独斗,这三人自然无一是颜良的对手,但此刻他们合力围攻,颜良便渐有些吃不消的迹象。
“想靠人多取胜,没那么容易!”
颜良被对手的围逼激怒,伴随着一声雷鸣般的暴喝,倾起全身之力,手中大刀如狂风暴雨般反攻而出。
一时间,那三人被逼得只有招架之力,竟似落了下风。
曹仁等大为震怖,原想合三人之力击杀颜良,却不料颜良武艺强悍到这般地步,他们非但攻之不下,反而被颜良上了上风。
那狂澜般的刀锋,似乎有无穷无尽的力道,绵绵不断的攻向他们。
曹仁心中惧意大生,他的怒火与斗志已被颜良一刀刀的击碎,渐已蒙生退意。
“颜将军,周仓来助你。”
乱军中,周仓瞧见颜良被众人围攻,急是舞刀杀来助战。
率黄巾军冲破曹军阵形的刘辟,亦拍马赶来相助颜良。
眼见援手到来,曹仁心知再战必败,猛攻几刀,拨马跳出战团。
“颜良,今日之耻曹仁记下,他日必当取你狗头。”曹仁留下一句狠话,拨马望北撤去。
曹仁一撤,尚在顽抗的曹军立时土崩瓦解,混乱的步骑仓皇而退。
那李通反应极快,紧随着曹仁而去。
颜良的初衷只是踏着曹仁扬名,为自己去荆州搏一份吓唬刘表的资本,并不想真的跟曹仁杀个你死我活。
但曹仁那败退前的恶言,却激怒了颜良。
怒目陡睁,他拨马便欲追击曹仁。
迟走一步的满宠,生恐曹仁被追住,竟是顾不得自己败逃,勇敢的横刀拦截。
颜良刀如狂风,挟着一股股巨力扫向阻拦他的敌人。
满宠武艺较曹仁尚有不如,先前三人围攻颜良都处下风,更何况眼下单打独斗。
斗不数合,满宠刀法已见凌乱,破绽频出。
颜良瞅得一个空隙,虚攻一刀,满宠刀锋斩空,身子向前倾去。
就在这一瞬间,颜良猿臂一转,刀背重重磕在了满宠的背上。
满宠闷哼一声,身子晃了一晃便栽落马下。
第十五章 山阳满宠()
颜良手下留情,没有取满宠首级。
饶是如此,仅仅只是刀背的一磕,那强劲的力道也足以令满宠喷血。
栽落马下的他,挣扎着尚欲爬起,周仓见状,暴喝挥刀上前,便欲取其性命。
血气翻滚的满宠,眩晕的视野中,那凛烈的刀锋呼啸而下。
一瞬间,满宠头脑里一片空白,万念俱灰,只以为自己命交休矣。
铛~~
寒光闪过,那刀锋却在满宠的脑门前咫尺停下。
惊诧莫名的满宠抬头一看,却惊奇的发现,颜良竟然在最后一刻,出刀挡下了周仓落下的大刀。
颜良只轻轻一挑,便将周仓的刀拨开。
周仓诧异道:“将军,为何不让末将取了这狗贼性命?”
满宠也同样惊异,不知颜良何以不取其性命。
“败军之将,杀之无益,将他绑了带回安城吧。”颜良淡淡道。
“可是将军——”
周仓方欲再言,颜良眼睛蓦的一聚,那刀锋似的目光,迸射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令周仓心中顿时一凛。
他顿时便不敢再置疑,忙是喝下士卒将满宠绑了。
一嘴鲜血的满宠,狐疑的盯着颜良,逃得一死的他,怎么也想不明白,颜良为何不杀他。
身为武将,临阵斩敌将乃大功一件,如果满宠有机会,他自会毫不犹豫的斩下颜良人头立功。
只是他却不知,颜良名义上虽是袁家部将,但心却早已放眼天下。
颜良不杀满宠,当然不是他仁慈,而是出于爱才之心。
在演义当中,关羽水淹七军,兵围樊城,几乎把曹氏第一大将曹仁逼得弃城而走,正是满宠的劝说,才促使曹仁坚守樊城,使曹操不致于迁都以避关羽兵锋。
正史当中,满宠不但军事才能出众,治政安民方面也是一把好手,其中魏国的食邑最终达到九千多户,而曹仁才不过三千余户而已。
满宠的才华,由此可见。
颜良正是招揽人才之际,如此极具潜力的文武全才,颜良又怎舍得轻易杀之。
杀败了曹仁,生擒了满宠,颜良还嫌不够,率着万余步骑,将曹仁败军直追出二十余里。
黄昏时分,战斗结束。
安城北面的原野上,遍枕成藉,血流遍野,到处是大片大片腥红的血沼,零零碎碎的断颅残肢散布上面,景像极是惨烈。
此役颜良虽大败曹军,但清点战场之后发现,本军的折损兵马,竟然比曹军方面还多,达到了三千余众。
不过幸运的是,损失的这三千兵马,多为龚都及其所部,这些黄巾军和其主龚都一样,多为军纪极坏,难以约束的贼寇,损失了也不足为惜。
曹军方面的损失,大约在两千人左右,五百余骑兵,一千多步卒。
颜良最高兴的,自然是获得了五百多匹良马,还有那一百余车的粮草。
身在汝南敌后,军资本就筹集不易,这些缴获的马匹粮草对颜良来说,自然是一笔极大的财富。
一战得胜的颜良,并没有再趁势北进,而是带着得胜的斗志,浩浩荡荡的凯旋归城。
胜利的消息传回安城,一城的军民无不振奋,那些原本还在犹豫不定的汝南世家豪强,眼见颜良得胜,立刻站出来表示支持袁绍,又是送粮又是送布匹的,纷纷前来犒劳凯旋而归的颜良和他的将士。
颜良在满城士民的敬仰与欢呼声中,昂首挺胸的纵马还城。
“子义将军,你看这满城的士民,看起来都很拥戴你呀。”跟随在身旁的许攸笑道。
这一场胜仗之后,许攸对颜良也改称“子义将军”,似乎主动的拉进了关系。
颜良微笑着向大道旁的士民们挥手致意,嘴上却不屑道:“他们拥戴的不是我,而是我手中的拳头。”
颜良虽然兴致高涨,但心里却边跟明镜一般。
他知道,这是一个祟拜强者的时代,想要得到世人的拥戴,靠的只有是让人生畏的实力。
许攸的心头又是一震,再看身边这个从容淡定的河北名将时,眼神流露出来的,已不单单是震撼,而是一种发自于内心的敬佩。
安城这一战,颜良用他手中的刀,还有他的机谋果断,深深的赢得了许攸的敬佩。
在众人的仰望中,颜良回到了太守府。
登堂已毕,颜良下令将俘虏满宠带上堂来。
校刀手林立两侧,大堂中气氛森森。
全身被缚的满宠被押解上来,面对着满堂的杀气,却无半分惧色,只怒瞪着颜良。
颜良俯视着他,朗声道:“满伯宁,如今你已为本将所俘,你可愿归顺?”
满宠冷哼一声,将头往旁一扭,不去正视颜良。
旁边许攸冷笑道:“看样子他也想做一个忠臣,子义将军,何不就成全了他,顺便借着他的人头震慑曹贼。”
此时的许攸,还是站在袁绍臣子的角度来考虑事情,对于袁绍来说,那些不肯投降,妄图抗拒他“天威”之徒,自然统统都该杀。
“满伯宁,子远先生的话你听到了没有,归顺是生,拒降是死,你可要想清楚。”颜良语气中渐起杀意。
满宠却依旧漠然不语,既不言降,也没有公然拒绝。
在旁人看来,满宠的不作声,就是在对抗招降,颜良却看出了另外几分门道。
倘若他真的决心为曹家殉命,一心的求死,大可一番慷慨的拒降,激怒颜良杀他。
眼下他默不作声,看似还是在顽抗,但实际心里边却在犹豫。
降臣的声名固然不好听,但人非圣贤,并非人人都能做到宁死不屈。
颜良看出了满宠的那一丝犹豫,突然之间站了起来,扶着剑大步流星的走下阶去。
他那杀气腾腾的威势,令在场所有人都为之一凛。
众人皆以为,满宠的漠视惹恼了颜良,他们的将军是打算亲手斩了这不识抬举的家伙。
铮~~
颜良汹汹上前,佩剑顺势出鞘。
所有人的心都紧绷起来,就连劝杀的许攸也将头偏向一旁,不忍心看这血溅当场的景像。
满宠眼中也闪过一丝惊色,他显然以为颜良要动手杀他,事到临头,他只好将眼睛闭起来,硬着头皮继续撑下去,是生是死,听天由命。
“人言满伯宁乃忠贞之士,果然名不虚传,很好,本将最欣赏的就是你这种忠肝义胆之士。”
颜良哈哈笑着,手中佩剑刷刷挥过,竟是将满宠身上的绳索斩断。
在场的众人,顿时就愣了住。
就连睁开眼来的满宠,同样是满脸惊异,实不明白颜良为何会在最一刻收手,而且态度还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
“颜将军,曹丞相对满某有知遇之恩,将军想让满某背叛丞相,只怕是……”
满宠以为颜良想用这种怀柔的手段来降服于他,便委婉的表明了自己的心迹。
颜良并没打算当场就收降满宠,他可没有幼稚到认为,只要自己王八之气一发,这些历史名人就对自己纳头便拜。
毕竟他所面对是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游戏里虚拟的人物,况且即使是游戏里的武将,好歹还得关些时日,等着忠诚度下降才能劝降。
颜良便道:“降与不降,伯宁也不用急着做决定。来呀,把满将军送去休息,好好的款待,不许怠慢。”
颜良决定把满宠先软禁起来,待到官渡之战曹操一败,满宠失去了效忠的目标,那时他再归降自己,心理上也就好下台阶。
满宠并没有再多说什么,只得神色黯淡的走下堂去。
一边看着颜良表演的许攸,先是费心思逼降周仓,再到今日的劝降满宠,心中的狐疑却越来越重
“这个颜子义,他的种种举动,越来越不像是袁公手下的一名部将,倒更像是一方求贤若渴的诸候,他到底想干什么?”
第十六章 许攸的羁绊()
许攸越想越疑,眼看着堂中众人已散去,他却仍徘徊不去。
颜良见许攸那副样子,料想这位智谋之士对自己的种种举动已有猜疑,事到如今,也该是向他慢慢摊牌的时候了。
颜良便问道:“子远先生,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其实也没什么……”许攸干咳了几声,“如今将军既然大胜一场,何不趁胜北进,直逼许都。”
“此役虽胜,但曹操仍不可轻视,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