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日之势,岂非与那一短历史有些相同。

    “对啊,老子怎么没想到呢。浮桥一架,我的兵马就可以如履平地的渡江,到时候蔡瑁若龟缩不出,他的水军就等于废掉,倘若忍不住出来破坏浮桥,岂不正中我下怀,正好将之歼灭,妙计,当真是妙计。”

    颜良越想越兴奋,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他的目光转向那垂钓者,内中闪烁着浓厚的兴趣,好像盯着一块肥美的鲜肉。

    只区区数言,颜良便确信此人有着非同一般的知慧,竟是帮自己解决了如此一道大难题。

    如此良才,颜良岂能不收入麾下。

    只是颜良现在需要确认的,却是此人是谁。

    当下颜良微微一拱手,“先生这条妙计,当真是为颜某解了燃眉之急,但不知先生尊姓大名?”

    “在下颍川徐庶。”

    徐庶!

    听到这个名字,颜良心头微微一震,不禁多看了他几眼。

    演义中的徐庶,乃是刘备麾下第一位顶级谋士,正是此人给刘备推荐了诸葛亮。

    徐庶虽为谋士,但却与其他谋士不同,此人乃游侠出身,后来才弃武从文,实可谓是文武双全。

    而且此人在行军打仗,临阵用谋的能力,更是有其独到之处。

    历史中的刘备正是拥有了徐庶。方才在与曹军的数次交手胜出,洗刷了他每遇曹军,败多胜少的耻辱。

    如果不是后来因为母亲被曹操所抓,徐庶不得不转投曹操,颜良相信,拥有徐庶的刘备,很可能改变三国鼎立的格局。

    而眼前。这样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却就站在自己面前,而且一见面就为自己献上了一条妙计。

    颜良心有所感。便是笑道:“久闻徐元直大名,今日一见,当真是名不虚传。”

    “将军也知徐某之名吗?”徐庶显得有些惊讶。

    此时的徐庶。不过是蛰伏于荆州的隐士,声名并未显著,而颜良却一语道出了他的表字,如何能不让徐庶感到意外。

    “先生有王佐之才,颜某可是仰慕已久啊。”

    颜良毫不吝惜赞扬之词,一句“王佐之才”,已是对谋士最高的评价,只将徐庶听得有些受宠若惊。

    感动之下,徐庶当即从怀中取出卷画册,双手捧上。

    “此乃徐某所画的浮桥之图。其中关于架设浮桥的地点,两岸的距离,以及水深等诸般之数,都详细列出,相信可助将军成就大事。”

    连架桥的图纸都准备好了。看来这徐庶当真是准备充分,早就设计好了要投奔自己。

    颜良心中感叹,将那图纸接过来一看,果然如他所言,关于浮桥的每一项数据都罗列的清清楚楚,甚至于浮桥该用什么船做桥身。该用多长的木板做桥面,都写得是详详细细。

    这样一套精密的浮桥之图,必然不是一天两天所能绘成,更不是凭空想象出来,想来徐庶花了不少心思钻研,还有实地的考查测量。

    这个徐庶,还真是有心啊。

    颜良合上了图卷,嘴角露出一丝笑,“先生这浮桥之图,当是花了不少时间,看来先生是早就算准了,有朝一日,颜某定会打过汉水去吧。”

    听得此言,徐庶先是一怔,随即笑而不语。

    徐庶的表情,当是默认了颜良的猜测。

    荆襄的真正的奇人隐士,果然都不看好刘表。

    王佐之士在此,且主动献计投效,岂能错过。

    当下颜良豪然一笑,拱手道:“元直先生既然要做姜太公,我颜良正好也喜欢做周文王,我与先生如此有缘,先生何不与我同归军中,助颜良我成就一番大业,颜良必有重重的酬谢。”

    君子不言利,颜良提到“酬谢”时,徐庶的眼神微微有变,却问道:“但不知将打算如何酬谢徐某。”

    “荣华富贵,青史留名,不知先生可觉得这酬谢够不够份量。”

    荣华富贵,青史留名,这短短八个字,既有利,又有名,古往今来,天下英豪不皆为这八个字所折腰么。

    徐庶心头一震,却为颜良的豪言壮所感染,再无犹豫,拱手道了一声:“徐庶拜见主公。”

    这诚然一拜,那一声“主公”,当是徐庶表明了归顺之心。

    颜良是欣慰之极,不禁哈哈大笑,遂是携了徐庶,并马齐驱,望着大营归去。

    一路谈笑,主臣甚是投机。

    将近大营时,颜良忽然想起了什么,便问道:“元直先生,不知你可认识一个叫作诸葛孔明的人。”

    听得颜良提到诸葛亮,徐庶感到有些意外,奇道:“原来主公连卧龙之名也听说过。”

    “徐庶果然认识诸葛亮,既然如此,那我何不让他帮我把诸葛亮也顺道挖过来,诸葛亮一手辅佐刘备成就大业,此等王佐之才就在眼皮子底下,岂能不为我所用呢。”

    徐庶似乎看出了颜良的心思,未待颜良开口,却是轻声一叹。

    “庶也曾劝孔明跟我一道投效主公麾下,不过这孔明对主公成见太深,庶实在是难以劝动。”

    颜良眉头顿时一皱,心道:“我跟诸葛亮素未平生,他为何会对我有成见,难道是因为我抢了他老婆不成……”

第一百四十九章 前人不敢我敢() 
“莫非是因为本将娶了黄家大小姐,所以这位孔明先生就对本将怀恨在心。”

    颜良也毫不忌讳,直接就挑明问了出来。

    徐庶没想到颜良会这么直接,表情一时间有点小小尴尬。

    “咳咳,原来主公也知道这件事。”徐庶勉强一笑,“要说孔明心里边真没丁点怨意的话,似乎是有点假,不过我相信,以孔明的胸怀,绝不会因此就记恨主公。”

    “那他又为何对本将有成见?”颜良不解道。

    “这个嘛……”

    徐庶迟疑了片刻,方是叹道:“以我对孔明的了解,孔明之所以对主公有成见,却是因为他这个人有思想洁癖。”

    思想洁癖?

    颜良闻之一奇,思维翻转,须臾间便恍然而悟。

    历史上,诸葛亮选择辅佐刘备,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刘备不但有枭雄之姿,而且还有仁义之名。

    诸葛亮幼年生活在徐州,那里正逢曹操和陶谦血战不休,曹操为复仇,率军数度攻入徐州,杀戮甚重,诸葛亮目睹了家乡的惨烈,对曹操自是深为恨之。

    颜良便想,或许正是因为幼年时的心理阴影,使诸葛亮在择主上首要选择就是“仁义”。

    凭心而论,刘备这人虽也是枭雄,但生平征战半生,倒也并未有过血腥杀戮。

    而颜良却不同,正是他的入侵,打破了荆州的和平安宁。而他先屠西凉降卒,又杀张允,诸般所为,在诸葛亮眼里,多半就形成了一个残暴的形象。

    徐庶虽然没有正面回答,但他的意思也很明白,诸葛亮就是觉得他颜良不是仁义之主。所以才有成见。

    “原来如此。”

    颜良冷笑了一声,笑声中流转着嘲讽与不屑。

    卧龙又如何,为我所用便罢。若是想做我成就大业的绊脚石,我绝不会对你手下留情。

    当下颜良冷冷道:“那就烦请元直你转告一下这位卧龙先生,让他好自为之。千万别想不开,挡我的路,否则,别怪我手下无情。”

    轻描淡写一句话,却暗含着汹涌的杀机,只把徐庶听得背上发毛。

    “这颜将军方才还求贤若渴,平易近人,眼下却杀气弥漫,威势慑人,城府变化莫测。当真是一世枭雄,孔明啊孔明,我看你真的是看走眼了……”

    心中思绪滚滚时,颜良却是扬鞭策马而出,豪然笑道:“元直。今夜本将与你痛饮千杯,咱们不醉不休,哈哈——”

    徐庶愣怔了一下,旋即摇头一笑,跟着纵马追去。

    回到大帐,已是入夜。

    麾下谋士武将们。对于徐庶的到来,均是颇为意外。

    徐庶隐于乡野,单论名气,又岂能与贾诩、许攸、文丑这等当名英豪相提并论,纵然是“锦帆贼”甘宁,在荆州的名气只怕也比他要大。

    然而,令众人惊讶的却是,颜良竟对这个默默无闻的人极是重视,当晚就设下酒宴,以为徐庶接风。

    不过众人也知颜良有识人之能,既是他如此看重徐庶,想来此人必有独到之处。

    于是大家伙尽皆陪宴,一同与颜良为徐庶接风。

    一场酒宴,众人喝得尽兴,也算一扫连日来精神上的疲惫。

    次日天明,当众人还未从昨日的酒劲中缓过来时,颜良却一大早就把他们召集起来,当场宣布了架设浮桥的计划。

    大帐之中,瞬间陷入了沉寂。

    所有人的脸上,都为惊谔所占据,一时脑袋还转不过弯来,不知颜良如何突发奇想,喝过一回酒后,竟是想出了这等异想天开的计策。

    “这浮桥之计,乃是元直先生想出,本将觉得可行,元直,明日起就由你负责架设浮桥的诸般事宜。”

    颜良说着,将那浮桥图卷展了开来。

    众人围过案前,细看了半晌,均是面面相觑,一脸的质疑之色。

    “主公,自古以来,还从未有人在汉水上架过浮桥,这个计策,果不是太过……太过那个了……”

    许攸第一个站出来表示了质疑,他大概是想说“不靠谱”,话到嘴边又觉不妥,却又不知该怎么来形容。

    颜良却不以为然道:“既是以前没有过,那本将正好做这第一人,古人不敢做的事,本将来替他们做便是。”

    “可是,汉水水量颇大,虽说这图上画得甚好,但架设起来的难度,谁也无法预料,倘若失败的话却当如何。”

    许攸又是忧虑道。

    颜良却淡淡道:“试一下还有机会成功,如果连试都不敢试,又谈何失败。”

    “可是,主公,这风险……”

    众人还待再劝时,颜良却反问道:“如果不用这浮桥之计,那尔等又有何妙计,让本将的大军开过汉水去。”

    此言一出,众人皆无言以应。

    压服了众人的质疑,颜良大声道:“本将心意已决,今日起,所有事都要为架设浮桥让路,所有人都要积极配合元直。”

    颜良将令已下,众人哪敢再有不众,当即都表态服从。

    颜良这才满意,将目光转向了徐庶,“元直,成败就全在你手上了,别让本将失望。”

    徐庶有感到颜良对他的信任,心中早就激荡。

    此时听得颜良的重托,徐庶当即拱手,慨然道:“主公放心,庶若不能架成这浮桥,必当以死谢罪。”

    徐庶这是立下了军令状,他的这份慷慨与自信,却令帐中众人为之动容。

    有了徐庶的保证,颜良心中更添了几分信心。

    他将目光转向了南面,嘴角浮现丝丝冷笑,“刘表老贼,你以为龟缩不出老子就奈何不了你么,等着吧,本将马上就给你一个天大的惊喜。”

    ######

    当天的计议已定,徐庶遂领数千兵马,悄悄的潜往了汉水上游,秘密的开始筹备架建浮桥的诸般所需。

    而颜良也是有求必应,不但将水军中适合的船只尽数调给徐庶,而且还从诸县征讨了大批的匠人,赶制浮桥所需的诸般器物。

    与此同时,为了不使敌军方面起疑,颜良下令甘宁再次对蔡瑁的水寨发起了进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