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听得一喜一忧,虽然陈祈晟对于不能知道最后一副楹联的下联,感觉有些遗憾,但能够知道前两副楹联的下联,已经是出乎他的意料了。所以听到萧煜之这么说,陈祈晟便满足的说道:“萧公子能够说出其中两副,老朽已经非常感谢了,既然最后一副萧公子不方便说出来,那就不必说,反正有两副也够了。”
“既然如此,那大家听好了。”萧煜之环视了一周,看到众人都是洗耳恭听的模样,便笑着念道:“第一副楹联的上联是——雾锁山头山锁雾,而我得出的下联便是——天连水尾水连天。”
“对得好……”除了张府的人外,其它人都情不自禁的喝起采来,掌声如雷。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此下联不仅对仗工整,在意境上更不输上联,最难得的是与上联合在一起,意境居然更上一层楼,这才是在场诸人哄然叫好的主要原因。
看到前后左右的人都在谈论着这副楹联出得如何,又对得如何如何,张顺民就浑身的不自在。此时他们张府已经是一败涂地了,留在这里也只是看萧煜之出风头罢了,张顺民早有了离开的念头。可惜此次的挑战是他们张府发出的,如果就这样毫无风度的离开,那他们张府从今以后休想在文坛有所作为了,也一定会成为笑谈的。留下来虽然难受,但至少说明他们张府还输得起,这样名声不至于太臭。
乔武卫没有上前去认他的老师,心底虽然有些遗憾,毕竟这个老师还是有些真才实学的。但以他乔大公子身份,怎么能认一个输得如此凄惨的人做老师?这样传出去他脸还往哪里搁?所以乔武卫虽然有些后悔,但如果再让他选择一次,他仍然不会去扶陈祈晟。尽管陈祈晟是他老师的消息并不是什么秘密,可他乔大公子又不仅仅只有一位老师,只要不在这里当场丢脸,转身之后他有的是办法解决那个问题。
“那第二副楹联的上联是——水冷洒,一点水,二点水,三点水。”萧煜之瞥见众人屏住呼吸等待着,便笑眯眯的接着说道:“而我得出的下联便是——丁香花,百字头,千字头,万字头。”
“对得好……”众人又是哄然叫好,似乎除了这句话,都不知道叫什么来表达他们心中的激动,只能拼命的鼓掌。
“水冷洒,一点水,二点水,三点水。丁香花,百字头,千字头,万字头。”陈祈晟喃喃念着,片刻之后,才向萧煜之施了一礼,敬佩的说道:“就凭萧公子对的两副下联,老朽输得一点也不冤,放眼泱泱大殷朝,楹联功夫无人能出萧公子左右。”
尽管陈祈晟把萧煜之夸得天下第一,但在场诸人却无人反对。想想本来楹联功夫就已经是顶尖的陈祈晟先生,在萧公子面前连还手之力都没有,试问天下还有谁能够这么牛『逼』的?
不等萧煜之谦虚两句,陈祈晟便转身朝张顺民施了一礼,然后既痛心又释然的瞥了乔武卫一眼。最后,陈祈晟什么话都没有说,就这样分开人群扬长而去。
只是看那背影,有些许落寞,还有些许文人的孤傲……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022章 抄袭也得有始有终()
在张府挑战沈府楹联的那天,正好也是《天龙八部》第二十回以及第二十一回更新的日子。
第十九回的结尾处,正是乔峰生死关头的时候,那些没有参加张府以及沈府柳湖西畔楹联之斗的天龙书『迷』,都迫不及待的想知道乔峰会不会死。直至看到第二十回,那些紧张了足足三天的天龙书『迷』终于可以长舒了口气。
第二十回里讲到,在乔峰生死攸关之际,一个蒙面黑衣人从天而降把他救走,那黑衣人把乔峰带到安全地方之后,便即离去,非常的神秘。如今《天龙八部》出场人物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神秘。像“北乔峰,南慕容”里的姑苏慕容复,尽管早已久闻其名,但却还未真正的出场。还有三十年前的‘带头大哥’,这个德高望重的人物到底是谁,也还是个谜。现在又出现一个武功不输于乔峰的黑衣人,这又会是谁呢?还有一直隐身于暗中,杀乔峰养父养母以及师傅的‘大恶人’又会是什么样的人物呢?这些,都让诸多天龙书『迷』心痒痒的,直欲早些揭开这些谜团。
乔峰养好伤后,便前往雁门关,遇到在那等了五天五夜的阿朱,从这里开始,大家渐渐嗅出了点味道,特别是结尾处阿朱说的那句“便是到天崖海角,我也和你同行”,道出了她对乔峰的爱慕之意。
接着是第二十一回,为了查出‘带头大哥’的真实身份,乔峰带着阿朱去逐一寻找,谁想知道‘带头大哥’身份的徐长老、谭公、谭婆、赵钱孙,单正等人却接二连三的死去。最后在智光大师那里,乔峰总算知道了他的一些身世。让众天龙书『迷』目瞪口呆的是,乔峰居然是姓萧的,此时大家都知道‘前世今生’先生便是姓萧的,这两者之间,没什么关系吧?
随后,阿朱向萧峰‘大胆’的‘表白’,两人相约塞外打猎放羊,阿朱说出的那句“便跟着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也永不后悔。跟着你吃尽千般苦楚,万种熬煎,也是欢欢喜喜。”的话,让萧峰深受感动,大笑着说道:“从今而后,萧某不再是孤孤单单、给人轻蔑鄙视的胡虏贱种,这世上至少有一个人……有一个人……”一时不知如何说下去的时候,阿朱接口道:“有一个人敬重你、钦佩你、感激你、愿意永永远远、生生世世、陪在你身边,和你一同抵受患难屈辱、艰险困苦。”
有九成的天龙书『迷』看到这里都是深受感动,这段描写尽管不长,也没有那种爱得死去活来的描写,但就是这几句话,却能够让人感受到其中的绵绵情意。众天龙书『迷』都打心底里祝福这对恋人,对‘前世今生’先生的这一章描写非常满意,萧峰经历了这么多的悲苦,总算找到了心爱的女人,那种塞外打猎放羊的‘浪漫’也让众书『迷』向往不已……
接着易容的萧峰与假扮白世镜的阿朱拜访康敏,终得知‘带头大哥’乃是大理镇南王段正淳。为使萧峰顺利报仇,阿朱将从少林偷出的《易筋经》送与萧峰。
这一段描写让众书『迷』看得心下疑『惑』,那个马夫人问出的几个不相干的问题,以及最后的回答,使得诸天龙书『迷』心生不安,这个‘带头大哥’当真就是大理镇南王段正淳吗?
……
沈府。
沈安康那小正太才刚刚回来,就急急忙忙的跑去跟娘亲报喜去了,姐夫大败张府的精彩镜头,他自然要亲自说与娘亲听。
沈高小翠等几个有幸前往的家丁以及丫鬟,回到沈府都还激动得满脸晕红,在得到萧煜之的‘批准’之后,都迫不及待的找熟悉的兄弟姐妹大吹特吹起来,把今天在柳湖西畔发生的事情夸张扩大十倍,然后绘声绘『色』的讲述起来。不消片刻,整个沈府都知道了今天柳湖西畔发生的事情,当然,他们听到的都是经过那几个家丁丫鬟改良版的,比较接近真实的也就只有小翠这丫头所讲述的了。
冰兰则一回来就闭关,也不知道她是勤奋练功还是今天一行有所悟,反正她也不会跟萧煜之说。
待人都走完了,沈逸雪当即忍不住的问道:“夫君,第三副楹联的下联不方便在那里说出来,那在家里可不可以说?”
“在家里嘛……”萧煜之拖长音,故作沉『吟』的说道:“这下联是万万不能流『露』出去的,本来夫君我打算烂在肚子里不说出来的,不过我美丽的娘子相询,如果也保密不说那也太不象话了。”
沈逸雪一听朝萧煜之甜甜的一笑,讨好的走上前去帮他捏肩敲背。萧煜之最是会顺杆爬的牲口,见状不失时机的把头往后一靠,靠在沈逸雪那浑圆柔软之处。沈逸雪脸『色』微红,帮他捏肩的手僵了一下,随后又若无其事的继续捏肩,声音娇媚的说道:“夫君,那你就快说吧,妾身一定保密,绝不会透『露』出去的。”
萧煜之感觉后脑靠着的柔软很是舒服,忍不住左右蹭了一把,然后才满足的说道:“我那第三副楹联,上联取景于‘大观楼’的‘滇池’,那‘大观楼’所在的地方叫做‘昆明’,而这个‘昆明’其实就是《天龙八部》里描写的大理国都城。”
沈逸雪正听得入『迷』,不料萧煜之突然转身站起来,一把抱住她,笑『淫』『淫』的说道:“这故事有些长,我觉得还是回床上躺着慢慢说比较好。”
“讨厌,夫君你别闹了,现在大白天呢。”沈逸雪红着脸挣扎道。
萧煜之“嘿嘿”一笑,不理她那若有若无的挣扎,直接把她抱到了床上去,就在沈逸雪以为他要化身为‘狼’的时候,萧煜之却出乎她意料的没有那么做。而是打横的躺在床上,把头垫在她大腿上,笑着说道:“最近头有些不得劲,你帮我按一下头部『穴』位好不好?”
沈逸雪一听,原来只是按按头部『穴』位啊,偏这家伙说得那么暧昧,不由得娇嗔的白了他一眼,然后拿来枕头垫在后背,一边轻按着两颊的太阳『穴』一边说道:“快说吧,妾身听着呢。”
萧煜之放松心神,慢慢享受着自家老婆这个贴心服务,然后说道:“此楹联由上联写景的同时触景生情,导致下联有抨击当朝统治的嫌疑。”眼看沈逸雪吓得浑身一个激灵,萧煜之赶紧补充说道:“当然,那只是《天龙八部》小说里的那个大理国,并不是我们现在的大殷朝。不过,就算如此,为免惹来闲话以及可能出现的意外,所以我并不打算把下联公诸于世。”
“夫君你真是吓死人,这样的楹联可千万不能公布出去,如果因此而招来祸事,那……”沈逸雪有些后怕的拍了拍丰满的胸部,有些惊魂未定的说道:“要不这楹联妾身也不要听了,夫君你也快把它忘记,从今往后咱们再也不要提这副楹联了好不好?”
“呵呵,倒还没有这么严重,那只是一个虚构的大理国,跟当今大殷朝没有一点瓜葛,万一就算泄漏出去,也不至于会引来大祸。”萧煜之轻拍她的后背安慰道:“再说了,我偷偷说给你听,全天下就只有我们夫妻两个知道,你不说我不说,还有谁知道这楹联啊?”
沈逸雪想想也是,她自从成婚以来,一般情况下都不会抛头『露』面了,除了冰妹妹之外,她也没有特别要好的手帕交,是不可能把这楹联无意中给泄漏出去的,那么听听也就无妨了。想到这里,沈逸雪便点头说道:“夫君你说的有道理,那妾身就洗耳恭听了。”
萧煜之微微一笑,然后做了个手势,意示她俯身附耳过来,待沈逸雪俏脸微红的一一照办,萧煜之贴着她的耳朵吹了口气,让她娇躯轻颤,才轻声念道:“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何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沈逸雪直到听完下联,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