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这个世界的历史虽然跟萧煜之原来那个世界的历史相差甚大,但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比如说汉人胡人契丹人之类,还是有的。很多历史的发展也有类似,只不过每个朝代的名字都不尽相同。
《天龙八部》里面出现的大宋、大理、西夏……等等好几个国家,虽然都不是这个世界众人所熟知的朝代,但里面描写的各族又与他们熟知的有些类似,所以看起来也不至于茫然不知。
至于说到代入感,根本不是个问题,想想萧煜之原来那个时代,无数小说主角描写的是其它星球的人,跟地球根本就不沾边,但还不是让人读得津津有味?
……
《天龙八部》第十六回——昔时因中,以智光大师的回忆逐步牵涉出三十年前雁门关一役,引出了一个牛『逼』之极的契丹人。
中原豪杰接到讯息,契丹国有大批武士要来偷袭少林寺,想将寺中秘藏数百年的武功图谱,一举夺去。然又听说这些契丹武士要道经雁门关,正因为事在紧急,不及详加计议便赶赴雁门关迎击。众人的算盘打得不错,纵不能尽数将敌歼灭,也要令他们的『奸』谋难以得逞。而那对契丹夫『妇』恰巧出现在雁门关,赶赴这里迎敌的二十多名高手一时都先入为主……
于是,悲剧出现了。
那位契丹男人在看到妻子被杀后,终于发狂了,连毙十几位高手,除了挂在树上的智光大师以及被吓晕过去的赵钱孙外,便只剩下那位带头大哥以及汪帮主还活着。那契丹男人把带头大哥以及汪帮主『穴』道封住,奔到那少『妇』尸首之旁,抱着她大哭起来,哭得凄切之极。紧接着走到那带头大哥面前喝骂,可惜的是语言不通,没人知道他骂的是什么。最终,那契丹男人在那石壁上刻下字,然后掷下短刀,俯身抱起他妻子和儿子的尸身,走到崖边,涌身便往深谷中跳了下去。
这一段回忆写得非常悲壮,同时也非常的出人意料,没人会想到把敌人斩尽杀绝的契丹男人竟然跳崖『自杀』。那些天龙书『迷』看到这里都禁不住惊呼出声,在这种情况下跳崖『自杀』,确实是让人想不到。同时也在好奇,那个带头大哥又会是谁呢?
接下来,更出乎意料的是那婴儿,居然在这种激烈厮杀下没有死,最终被那契丹男人从『乱』石谷中抛上来的。更让众人想不到的是,这个三十年前的婴儿,便是如今的丐帮帮主乔峰。
众天龙书『迷』看到这里,都是感慨不已,没想到大英雄乔峰,竟然是这么个身世,实在是够可怜的。
而乔峰初闻此话自是百感交集、不敢相信,可事实胜于雄辩,最终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可那个马夫人居然还话里话外的暗指乔峰杀害她丈夫。最可笑的是还编排出一个小偷进屋,匆忙来去之际掉下一物,乃乔峰恩师所赠的折扇,以此来责难乔峰。
不少人看到这里,都是咬牙切齿,恨不得进去把那马夫人脱光『奸』她一百遍啊一百遍,免得她像条狗似的咬着乔峰不放。
好在,乔峰并没有让众天龙书『迷』失望,十分豪迈的说道:“马副帮主到底是谁所害,是谁偷了我这折扇,去陷害于乔某,终究会查个水落石出。马夫人,以乔某的身手,若要到你府上取什么事物,谅来不致空手而回,更不会失落什么随身物事。别说府上只不过三两个女流之辈,便是皇宫内院,相府帅帐,千军万马之中,乔某要取什么物事,也未必不能办到。”说完这个之后,又凌空夺刀用指弹断,然后发誓一生不会伤害一个汉人,便掷出打狗棒离去。
众天龙书『迷』看到这里,都是唏嘘不已,对于乔峰,不管他是汉人还是契丹人,都不减众书『迷』对他的喜爱。可惜这一回关于乔峰的描写就此为止,让众人都期待乔峰在知道自己的身世后,会作出什么样的举动,报仇吗?从乔峰离去后,杏子林中又再起变故,却是四大恶人中的三恶到了,再加上西夏那些用毒的家伙,把众人全毒倒在地,唯有百毒不侵的段誉才逃得一难。
最后拼命救出爱慕以久的王语嫣,两人共骑离去,是否能够逃得出西夏人的追捕,却要看下一回了。接下来的一回众人是很期待的,段誉终于有机会跟爱慕以久的王语嫣相处,而且是共乘一骑,这种香艳的事自然让人期待不已。
……
“陈兄,你说这带头大哥会是谁啊?看书中的意思,当年活下来的四个人中,除逝去的汪帮主外,其余三人都还活得好好的。而这三人中,那个智光大师以及赵钱孙都已经出现,那这德高望重的带头大哥又会是谁呢?那智光大师和赵钱孙宁愿死也不肯告诉乔峰,生怕乔峰去找这位德高望重的带头大哥报仇,真想象不出会是什么样的人物值得两人甘心如此相护。”一个秀才打扮的青年人感慨的问道。
坐在他旁边的那位陈兄端起茶杯啜了一口,同样感慨的说道:“朱兄说得是,这带头大哥的身份很神秘呢。不过,我最好奇的还是那个契丹男人用刀刻划在石壁上的字,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何那位智光大师说他们愧对那对契丹夫『妇』?”
“嗯,在下也有此疑问,可惜想要知道是什么意思,估计得等到下一期更新了。”朱兄感慨着,也端起桌上的茶杯,小啜了一口,又出声赞叹道:“这个‘前世今生’先生当真是当世奇才,那首无名诗陈兄你听过了吧?没想到‘前世今生’先生不仅仅小说写得好,还能够作出震惊天下的诗来,实在是太令人佩服了。”
“当然听说过了,这还是我一远房表亲告诉我的呢。”陈兄得意笑道:“朱兄,说出来吓你一跳,你知道我这表亲是谁吗?”
“是谁?”
“临安府的徐梦远。”
“什么?”朱兄闻言大惊,急忙问道:“陈兄所说的,可是临安府四才子之一的徐梦远?”
“正是。”陈兄很是得意。
“呀,失敬失敬。”朱兄连忙起身作了一揖,惊讶道:“久闻临安府四才子个个才华横溢,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实乃文人中的翘楚。却不想,其中一个竟然是陈兄的表亲,实在是太意外了。”
陈兄咧嘴一笑,似乎人家称赞的是他一样,也起身作了一揖,笑道:“朱兄,我那表亲不日就会到汉阳县城来,同来的还有很多文人士子,不仅另外三大才子在其中,就连刘阳煦大儒也会赶来,据说都是为了‘前世今生’先生那一首无名诗而来的呢。”
朱兄听得目瞪口呆,暗忖不愧是‘前世今生’先生,当真是一诗出,整个文坛为之震动啊。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007章 文人之风云聚会(中)()
以大儒刘阳煦为首的众文人士子前往汉阳县城拜访“天龙杂志”以及“无名诗”作者萧煜之的消息传开之后,全天下的文人士子纷纷响应,都动身往汉阳县城赶来,那热闹的盛况就跟参加科举考试差不多。
本来,即便万分确认是萧煜之创出了那首震惊文坛的“无名诗”,也不至于让全天下的文人士子都往汉阳县城赶。但如果创出这首千古佳作“无名诗”的作者,同时还是风靡千家万户的“天龙杂志”作者的话,那就得另当别论了。更何况,那些文人士子本来就属于闷『骚』的家伙,眼看连文坛里的泰斗刘阳煦大儒都往汉阳县城赶了,他们又岂能错过?
当然,这里面不乏那些前来找茬的家伙,他们说什么也不相信那首牛『逼』之极的“无名诗”会是萧煜之所作,认为作者肯定是另有他人。而如今众文人士子齐聚汉阳县城,他们当然也得赶过去,说什么也要当面拆穿这个萧煜之,就凭他写《天龙八部》以及《『射』雕英雄传》那“文笔”,怎么可能写出让整个文坛都为之震动的“无名诗”来?
……
从临安府驶往汉阳县方向的一条船只上。
“老师,现在有不少人都说这首“无名诗”不可能是汉阳县城的萧公子所作,我们会不会真的搞错了?老师您认为《天龙八部》以及《『射』雕英雄传》的作者跟这首“无名诗”的作者,他们真是同一个人吗?”一位风度翩翩的青年公子哥尊敬的向恩师刘阳煦问道。
“慕风,那些人这样说是因为不知情,还有就是为了他们自个儿的脸面才这样说的。萧先生当初写出《天龙八部》的时候,虽然只是短短不到一个月就传得天下皆知,但却遭受不少文人士子的批判,使得萧先生在文坛地位并不高。”刘阳煦捋了捋长须,淡笑道:“那些人自以为“文笔”高人一等,看不起萧先生这样的人,如今萧先生作出此一首惊世大作,他们自然不愿意承认了,因为承认了就是在打自己耳光。”
“老师说对是,按我们的调查,当天在“千书堂”出现的绝对是汉阳县城的那位萧先生。”临安府四大才子之一的林慕风笑了笑,接着说道:“这位萧先生当真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那《天龙八部》学生也一直追着看,尽管此书“文笔”只是中上,并没有那种让人惊才艳艳的感觉。但那书里面的故事情节,以及那活灵活现的人物,再到那堪称绝妙的武功,这种种描写让人不得不拍案叫绝,萧先生实乃当世奇人也。”
“嗯,此番过去,为萧先生带来了诸多麻烦啊,估计有很多前来找萧先生麻烦的人,都是因为我们而引起的,实在是惭愧。”刘阳煦知道他的身份地位,随便做出一些举动都会引起文坛震动,此番不远千里的从临安城朝汉阳县城赶去,肯定会因此而引出一系列反应,是以才有了这一番感慨。
“这也不是老师您的本意,那些人如果要与萧先生为难,那是他们自取其辱而已。”林慕风安慰道。
刘阳煦点了点头,眼神看往汉阳县城的方向,能够作出此诗的,竟然是一个什么样的年青人呢?
……
赶往汉阳县城的一辆马车内,一个几近六十的老头子以及两个二十五六岁的青年人坐在里面。
“天白,谨华,你们万万不可学萧煜之这无耻之徒,才学名气靠的是勤奋好学慢慢闯出来的,而不是靠他这种邪门手段。”老头子教训着自己的两个学生道。
“老师,可临安城那边传来的消息,这首“无名诗”可是萧煜之在“尚林学院”的“千书堂”前直接念出来的呢,在此之前,从没有人听过这么一首诗,会不会真是那萧煜之所作的呢?”那个叫天白的学生有些不敢确定的说道。
“天白,先生我还没有老眼昏花,那《天龙八部》的小说我也拿来研究过了,那“文笔”就是比起你来都要稍逊半筹,怎么可能作出这首震惊文坛的诗来?这是明摆着的事情。”老头子瞪眼说道。
“老师说得对,我看这萧煜之肯定是不知道从何处得来这么一首惊世佳作,然后在‘尚林学院’的‘千书堂’前卖弄出来,否则凭他写《天龙八部》那幼稚的‘文笔’,别说写出这么一首惊世之作了,只怕是中等的诗都不见得能够作出一首来。”那个叫谨华的学生满脸不屑的说道。
那位叫天白的学生虽然有些不服,但既然老师都下结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