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屠夫的娇妻-第3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夫人过奖了,老奴也只是听御医嘱咐过,孕妇不能吃太多腊肉的。少夫人也要多加注意些。”

    过了没两日,两广总督千金赵小姐居然亲自登门,不但又送了好些蜀地特产,并又还送了不少礼物。

    徐璐尽管讶异,但仍是接待了。

第1103章 有人要送妾(1)() 
赵小姐朝徐璐福了身子,身姿优雅,文静端慧。

    “……昨日里长安郡主送了些点心糖果到寒舍,并告诫家母,腊肉虽好,但孕妇却是不能多吃的,让母亲千万要记着,也不要再送腊肉给少夫人。家母深感不安,特地要慧安来向少夫人致歉。”

    赵小姐闺名叫慧安,她这话看似平淡无奇,却透露出几个讯号,首先,长安郡主已经原谅了赵夫人当年的无心之失,并与赵太太重修旧好。其次,长安郡主故意告诉赵太太,她之所以与赵太太重修旧好,也是徐璐从中牵得线。最后,赵太太自然要感激徐璐,并派了赵慧安来向徐璐道谢。

    徐璐没想到长安郡主是如此的雷厉风行,这么快就与赵夫人重修旧好,还特地给了徐璐这么个人情。

    徐璐更没想到,赵太太会派女儿来向她道谢。

    徐璐对赵小姐笑着说:“既然长安郡主都亲自发话了,我觉得赵太太以后是该注意些才是。”也没有邀功,更没有说任何赵太太送礼送得不好的话。

    赵小姐越发恭敬了,再一次朝徐璐福了身子,诚恳地道:“家母原本是好心,却是办了坏事,可悔了。也多亏了少夫人及时提醒了母亲,不然,后果不堪设想。母亲说,少夫人是实在人,不会放心上,但若是遇上别的可就不好说了。总之,慧安是真心感谢少夫人的。”

    赵小姐也没多呆,又说了几句话后就离去了,临走前,还又向徐璐恭敬地福了身子,身姿不移,裙裾不摇,鬓钗不摆,端得娉婷阿娜。

    徐璐看得好生惊讶,先前在护国侯府她还觉得赵小姐盛气凌人,毫无规矩可言,想不到这才两月不到,变化如此之大。想来自那回后,赵太太是下了狠手教她规矩的。

    三月过后,天气暖和了起来,花园里的桃枝上渐渐露出新芽,已正式预感春天的来临。

    徐璐让人停了华馨苑的热炕,连炉火也停了。然后把冬衣全收进衣厢里,改穿春裳。

    徐璐在福建的时候,也带了不少春出来,随随便便穿一件出来,都是顶好的,只是大富人家讲究的就是一个面子,每个季节都要做上几套新衣裳才不会让人轻瞧了去。

    云依坊的绣娘亲自来给徐璐量了尺寸,做了六套春装,另外还单独做了春季所需的披风,斗篷。

    这日里,外头下起了雨,徐璐没法子去逛后花园,只好指挥着下人,把屋子里厚实的毯子被褥窗帘,床罩被单换成舒适的薄毯薄裘,各类门帘,窗帘,床帘之类的,也全换成明快的天蓝姜黄秋香等色,盆栽也换上花房培育出来的百合花,桅子花。

    正忙得不亦乐呼,有三等丫鬟进来传话,沈三夫人携苑平顾家五奶奶来了。

    徐璐赶紧起身:“快快请进来。”对于真正交好的,徐璐都是在东次间接待的。

    一身淡蓝色印折枝绿萼花袖口绣姜黄谰边长褙子,下身姜黄色绘绿萼花六福湘裙的路玲玲款款而来,身后还跟着位面生的少妇。大概这便是路玲玲的堂妹,顾家五奶奶路氏了。

    路氏生得颇为秀丽,文文静静的性子,穿着绿色交领撒花褙子,下身白色印绿花长裙,头梳偏髻,绾着枝青金双凤簪,除此之外,就是以珍珠链子绕发,看起来清爽又别致。

第1104章 有人要送妾(2)() 
一翻寒暄介绍后,双方落了座,徐璐与路玲玲一道坐在临窗大炕上。

    路玲玲习惯性地伸出手来给徐璐把脉,说:“纤纤能脱离姚氏苦海,还多亏了妹子你的启发,还有世子爷的鼎力相助。昨儿个我叔父寿辰,纤纤回来给叔父庆贺,顺便过来给妹妹道声谢。”

    路氏起身,郑重地向徐璐拜了下去,徐璐赶紧吩咐夏荷:“还不赶紧扶着顾五奶奶。”

    夏荷沁香二人上前,稳稳扶住路氏,嘴里说:“顾五奶奶,使不得呢。”

    路氏无法跪下去,只好起身,语气温文:“多谢少夫人和世子爷鼎力相助,少夫人这份恩情,纤纤永世难忘。”

    徐璐笑着说:“我与路姐姐自来交好,你的事便是我的事,更何况,我也没帮你什么,没必要如此客气的。”然后招呼着路氏坐,吃瓜子喝茶。

    徐璐喜欢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人,她坚信,与人为恶,不如与人为善,多结善缘,总归是好的。秋韵事件让她大受启发,也给她敲了记警钟。

    当初,她救了秋韵,也只是单纯地帮她,却不应该因为秋韵想留下来就半强迫着人家卖身为奴。虽说秋韵心态不好,但从秋韵身上,徐璐得出一个结论,帮人就得心诚,若带着目的帮忙,若哪个环节没处理好,先前的一番付出,反而变了味。

    秋韵真是道活生生的例子,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知恩图报,总有一部份人的心态是你既然要帮我就该一帮到底的想法。

    半途而废的帮助,非但得不到人家的感激,反而还会激出被帮助之人的不满和仇恨。

    所以路氏特地来向她道谢,不论她多么的骄傲自豪,面上肯定要谦虚一番的,并且不邀功,更不能挟恩难报。

    果然,路氏越发感激徐璐。

    说了一阵子毫无营养的话,路玲玲轻咳一声,对路氏道:“你不是说还有件重要的事儿要与少夫人说么?就赶紧说嘛,免得耽搁了少夫人的休憩。”

    路氏这才坐直身躯,收起了脸上的不自在,对徐璐道:“我这儿确实有件事儿要与少夫人讲。”

    路氏吞吞吐吐,半天都没能说明白,路玲玲急了,干脆自己与徐璐讲:“事情是这样的,那天你们家世子爷去顾家找我,不过对顾家一位姑娘多瞧了几眼。就让姚氏想了歪心思,妄想把顾三姑娘给你们家世子爷做妾,以报你们家世子爷对纤纤男人的提携。”

    路氏见徐璐脸色淡淡的,神色颇不以为然,不由急了,“少夫人,那芸姐儿是个好的,可惜三伯却只是庶出,芸姐儿虽顶着嫡女的身份,但在顾家,却是一直不受重视。大房二房四房的几个姐儿见天的欺负芸姐儿。老太太面上虽说一碗水端水,实际上也就是面子情。那日见识了世子爷的风采,就想把芸姐儿给世子爷做妾。如今天天逼着三伯答应让芸姐儿给世子爷做妾。”

    徐璐问:“那顾三同意了没?”

    “三伯最疼芸姐儿了,如何肯?老太太还与三伯置气呢,说三伯目光短浅,鼠目寸光。”路氏对姚氏怨气也颇深呢。

    徐璐又问:“你们家三姑娘可同意?”

第1105章 有人要送妾(3)() 
路氏赶紧摇头:“芸姐儿看似性子柔和,但却不是任人拿捏的,虽说在外头名声不怎么好,却也不会给人做妾,直接就拒了老太太,把老太太气得惨了。”

    “刚才你是说,你们家三姑娘在外名声不大好?”

    路氏叹了口气,“这芸姐也是个可怜的,早些年曾与大理寺左少卿李家次公子订了婚约,耐何在几年前,芸姐儿去宣府看望她外祖母,回来的途中,遭遇靼鞑,几乎丧命。好容易逃了回来,名声却是坏了。李家太太闻得芸姐儿的遭遇,非但不来安慰,反而落井下石,直说李家不与毁了名节的女子成亲,就与顾家退了婚。自此,芸姐儿就无人问津了。顾家也曾给芸姐儿说了几门亲事,耐何那些人家都与李家一个样,只肯以妾待之。也有几家想以嫡妻名份聘娶的,名声却是不大好,一向疼芸姐儿的三伯自然是不愿的,那些被拒了亲事的人家就恼羞成怒,越发说芸姐儿的坏话。如今芸姐儿及笄都两年了,亲事仍然无着落呢。让芸姐儿给世子爷做妾,也是老太太的下下策吧。”路氏看了徐璐一眼,“芸姐儿行三,又是待嫁的头一个。芙姐儿和蓉姐儿都订了婚事,却因为芸姐儿还没嫁人,也不敢嫁。所以老太太想早早打发了芸姐儿给另两个姐儿腾位置了。”

    “果然是个可怜的。”徐璐轻叹一声。

    既然当事人不同意,那这事儿就好办了。

    徐璐微微笑了起来,“谢谢你的提醒,我知道了。”

    路氏茫然,就这样?她不生气?

    路玲玲却是知道徐璐蔫坏的性子的,赶紧问:“你可是有整治姚氏的好主意?”

    徐璐横她一眼,微笑道:“姐姐可别胡说,我一介妇道人家,在家相夫教子,努力替夫家开枝散叶,有人要给夫君纳妾,我可是高兴都来不及的呢。如何还能埋怨人家?”

    路玲玲撇唇,“你就装吧,在我面前你也好意思装。”

    徐璐笑得端庄儒雅,“顾老太太也真是太瞧得起自己了,就算要感谢我家世子爷,也必要拿出诚意才成。一个庶子所出的闺女,依我们家世子爷的眼界,恐怕还瞧不上。”

    路玲玲似乎明白了什么,轻声问:“妹妹你的意思是……”

    徐璐但笑不语。

    路氏却双眼茫然,不明白她们在打什么哑谜。

    路玲玲眼珠子转了转,嘿嘿一笑,对徐璐坚了大拇指,“妹妹这招高明呀,让姚氏偷难不成反蚀把米。只是,这样一来,芸姐儿的名声,岂不……”

    芸姐儿给人做妾,人家都不要,这要是传扬开去,芸姐儿岂不更加可怜?

    徐璐淡淡地说:“只要把事情控制在影响犯围内,对芸姐儿的名声就不会有影响。”

    “这要如何控制?”路玲玲皱着眉。

    “简单呀,姐姐想想,我派人直接去顾家,对那姚氏说……”徐璐装腔作势地说了出来,路玲玲拍了拍大腿,叫道:“高,实在是高。妹妹呀,我真是太佩服你了,你怎么这么有才呢?这样的主意也想得到。”

    徐璐淡淡一笑:“他们顾家既然敢把闺女给人做妾,反正一个也是做,两个也是做呢。”

第1106章 有人要送妾(4)() 
送走了路玲玲姐妹,徐璐就对夏荷说:“叫个留头的小丫头去前院影壁处守着,世子爷回来了就请世子爷过来一趟,就说我要有事儿与世子爷相商。”

    这阵子朝堂上不大太平,主要是山东有个叫周县的县城发生了大地动,当地县令逃逸,其余官员也有样学样,不顾百姓死活,也跟着逃了。山东山西两省巡扶和布政使司非常震怒,与山东总兵,左右布政使司等一道前去周县振灾,并派人向朝廷报灾。

    户部尚书沈阁老主张开仓放粮,调集周边卫所军前去振灾。但礼部尚书的杨阁老却提出,大地动会让百姓屋舍损毁,应该先帮着百姓建屋合。沈阁老就讽笑道:“把屋舍建好了,受灾的老百姓也都饿死了。你那些建起来的房子给谁住呢?”

    杨阁老就与沈阁老吵了起来,最后方阁老拍板决定,开仓放粮和补建屋舍同时启动。虽然没有偏帮任何一位,但方阁老事后还是劝解了杨阁老两句:“老杨呀,如今老百姓受难,要先以民生为先才是。”虽然未指责杨阁老什么,但所有人都看得出来,方阁老这是在敲打杨阁老呢。

    方阁老在朝堂上的人脉力量,又岂是杨阁老能比?这两天在内阁越发受人排济,连他管理的一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