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易翻个白眼,朗声道:“海外之利,数十倍于国内,我正在积蓄钱财,自然要多方开辟财源。”
“川西有茶马小道,可从大山中直入天竺,获利亦大。”
刘斐撇了撇嘴,要海外贸易交给他不就算了,还要刘家做个什么?要知道刘明鑫看在刘明骏的说法上,实际把海上贸易给了他,也算是从家族分了出去。
原来,刘明鑫最终下定决心,选中大儿子继承家业,刘斐自然注定要成为旁支,分给为数不多的财产。好在此时的刘明骏出面来说,要把临安的产业划出来给二侄子,刘明鑫不好驳了老大的脸面,把临安的店面和海上贸易交割出去。
也就是刘家在海上贸易刚刚起步,何况还是和住唐番人合办,并不被刘明鑫放在眼里,也就便宜了他这胖子,更重要的是李易又给了机会,这可是整个蜀川的支持啊1
“不是跟你说了,我要积蓄力量,朝廷不敢做的事,我来做,有两条道路绝不抓一条,海上还要指望老兄。”李易说的很直白,那真是赤果果的利益。
刘斐触触鼻尖,虽说其中有利益算计,他却能听出李易的信任,不免试探地道:“多大的规模?”
“这要视情况而定,或许船队还要武装。”李慕白没有要李易回答,具体的事项还是由他负责。
刘斐并不在意,海船队进行武装,这是大宋商船上的必然,远赴重洋有时会遇到海盗,没有抵抗力是不行的,他最关心是李易下步的动向,不仅在于兄弟情义,还有他的利益所在,这可是崛起的本钱所在。
先不说是运营周期长、风险颇高的海上贸易,他最上心的还是夔州路铁矿,那才是短期能够获得巨利的买卖。
“海上贸易自然要说,现在四川各路经过战乱,百业萎靡不振,你作为商贾是何看法?”李易见刘胖子双眼精光闪闪,意识到别看胖子不着调,却是个理财的高手,蜀川经历战乱和数次大战,想要快速恢复很不容易,能否从这厮脑袋里获取点东西,哪怕是些许灵感也行。
“呵呵,那还不容易啊!钱,造钱。”刘斐发现李慕白鄙夷的眼神,立即又说道:“可不是那坑人的交子,而是钱。”
“铜钱?”李易试探着问道,似乎有点拿捏不稳。
“是铜钱,你可知道汉时明相诸葛武侯?”刘斐摇起了肥头大耳,竟然做出掉书袋的模样。
“你这厮就算读过几年念书,也不需要故作读书人。”李慕白见刘胖子装蒜,立即开口狠狠地讽刺。
“好了,成章兄好歹是贵客,子圭就不能留下三分薄面。”李易颇为戏谑地笑了。
刘斐也明白他们没有恶意,却依旧翻个白眼不屑地道:“不要看你们坐镇蜀川,生钱的事真不如我。”
李慕白不可置否地摇头,李易却是心念微动,不错啊!能赚钱的高手定是省钱能手,这可是八九不离十的,当下颇有些不耻下问地道:“还望成章兄教我,救生民于水火。”
“嗤。”屁的救生民于水火,还不是要养兵备战,刘斐心里跟明镜似地,压根不信李易全然为了生民。
李慕白见刘斐模样,嘴角抽抽地道:“你这什么模样?”
“嘿嘿,我们兄弟就不要拿大义压人。”刘斐那长胖脸着实欠揍,笑呵呵地道:“你这可是十余万大军,又不能屯田自养,蜀川就算是天下一等一的富饶之地,也经不起长久的折腾,何况还有边远堡寨。”
李易不能不赞叹死胖子眼贼,虽然没有估计准确,却也是大差不离了,他要的是职业精兵,不可能让士卒屯田务农,也就是划定少部分军田,雇佣农夫也耕种,养兵的压力确实很大,毕竟十余万大军不光是吃饭,还有甲仗牛马都是大头。
不要看四川各路通过户籍查勘,民众还有接近千万口,精壮劳力又能有多少?更重要的是出现历代戍卒同样的问题,对于边远山区堡寨驻扎的军人,提供粮草甲仗是非常困难的,哪怕守军在当地也有屯田,只是那些边地大多土地贫瘠,耕种往往事倍功半得不偿失,大多还需要转运。
更何况利州两路遭受祸害最深,很难支撑边军的庞大开支,需要成@都府路和潼川府路的粮草,这就出现了问题,转运的成本太大了,搞不好真会拖垮财政。
商人的价值就体现出来,给他们同等价值甚至高些的利益,换取让这些人筹集转运粮草,是个很不错的办法。
“成章,不要卖关子了,有话就赶紧说。”李慕白明白刘斐的意图,不免鄙夷地歪歪嘴。
“我来供应利州两路粮草。”刘斐非常利索地索要,更是恬不知耻地道:“至于好处,相信子明心里有了计较。”
能够不动摇脆弱的经济民生,解决当下紧迫问题,李易自然不会拒绝,淡淡地笑道:“好了,我自然是应允,具体事项你个子圭兄商议,蜀川家业太小可经不住折腾。”
“呵呵。”刘斐就等李易这句话,闻言放生欢悦地大笑道:“就知道你会答应,放心好了,我也不是贪得无厌的人。”
李慕白气的歪歪嘴,咬着牙道:“你这个贼厮鸟,简直就是贪得无厌,子明能亏待你吗?”
“呵呵。”刘斐端起玉杯满饮,脸色颇为得意。
“对了,你说振作蜀川百业,如何?”李易根本不关心具体事务,他想要听听刘斐大方向上的见解,死胖子也并非一无是处。
“钱。”刘斐眉头飞扬,鉴定地说了个字。
“钱?”李易若有所思地道。
(本章完)
第642章 论钱粮()
“快些说,不要卖关子。”李慕白没好气地道。
对于这个卖关子的死胖子,他也是相当的无语。恨不得在那层层脂肪堆砌的屁股上,狠狠地踹上几脚。
刘斐瞪了眼李慕白,舔了舔舌头,显然是毫无危机感的觉悟,笑眯眯地道:“前汉兴平二年,魏武和谋士毛玠纵论天下大事,立论‘守位以财’。”说话时瞥了眼李易,压低声音道:“如何?”
李慕白怔了怔神,他也是饱读诗书的大才,自然举一反三,哑然道:“不过是屯田而已,当时天下大势不同,袁绍多疑寡断,刘表小富即安,魏武想要霸王之业,但须守位以财。不过,那时就是耕战,只要有粮食有人就有实力,就像你刚才说的钱,无论是增加赋税还是铸造大钱都无用。”
“你可要明白,虏人可不是乌桓,他们是真正的弓马犀利,我们需要的不仅是粮食。”
李易淡淡地笑了,李慕白说的相当正确,汉末真是地狱般的时代,六七千万人下降到数百万,大多田地都荒芜了,各种伤寒疫病流行,连贵族也不能全然幸免。既然大家都快饿死了,增加赋税肯定捞不到油水,你铸造大钱就算有人肯要,也没有粮食可卖,唯一可行就是生产粮食。
曹操之所以能够后来者居上,就是收编百万青州流民,以五十人为屯,春夏耕种、冬秋操练,年分百万斛粮食。
官渡之战说是谋略上的胜利,不如说是经济战妥当,准确地说是粮食战。
袁绍拥兵十万、玄甲万领,集中冀、幽、并、青四州可支一年的军粮。曹操可战兵马三四万人,他却相当的有自信,每次坚决不投入决战,而是采取偷袭粮道战术。火烧乌巢不过是其中之一,袁绍所部粮草连续被焚毁,最惨重是几千车粮食,这才是造成士气低迷主要原因,乌巢不过是最后一击。
三国演义里说曹操缺粮,那才是胡说八道,当时人家修成淮阳渠、白沟、平虏渠、泉州渠、新河和利漕渠等六条运河,向官渡运送上万车粮食,几万人吃上万车粮食,傻子都明白能够坚持多久,文人笔墨如刀啊!
核心问题就是粮食,要想成为霸主,必有强势经济,必然要有足够支撑的粮草,可见“守位以财”的重要性。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面对强悍的蒙古人,决不能把汉末那点事生搬硬套。汉末,那些北方游牧民族战斗力固然强悍,却有着天然的缺憾,缺少制造甲仗的铜铁,没有固定身体的马镫,等同于战术相当的匮乏。
蒙古人征战数十年,吸取了各国军事精华,不仅有强悍的马军,还有相当精良的技术,就算放在中土的并非本族主力,那也是强悍的战争机器。
“亏你掉了那么多年书袋,竟然连这点也看不透,粮食关键不假,钱却是能让粮运转起来,发挥最佳的使用。”刘斐捏了捏鼻子,胖脸上充满了鄙夷,他对李慕白的见识相当的轻蔑,都是只会吟诗作对的酸书生。
“你倒是说说,刘大官人。”李慕白歪歪嘴说道。看着那张得意地笑脸,他真的硬生生吞了口恶气。
“看来,子明是有心了!”刘斐没有直接回答,只是意味深长地看向李易。
李易并没有回避对方目光,落落大方地道:“战时便宜行事,总是能等量交换的槠币不是?”
“这倒是不假。”刘斐点了点头,并没有因为李易的坦诚吃惊,要没有思想准备他还就不来了,更何况李易要是抓不住问题的关键,也不值得他再次投资。
粮食固然是根本,却要看何时何地,对于战乱流离的北方,简直就是等同于黄金,可要拿到四季丰熟的蜀川腹地,那就是个笑话!人家动动手脚干活就能温饱,每年生产的粮食都需要外运,还需要斤斤计较产量。
产量固然非常重要,却并非越多越好,粮贱伤农的道理他是懂的,这就引申到贵重货币上面,温饱而思什么的,大家都懂的,丰足的地区,钱和技术才是真正的资本。
“你到底想要说什么?”李慕白眉头微蹙,对刘斐卖关子很不以为然,死胖子能有何见解。
“任何时候,子明都不要与民争利。”刘斐盯着李易的双眼,目光炯炯地说道:“钱自然要大量的铸造,毕竟天府之国非浪得虚名,只要休养生息三年,你会发现自己的钱太少了。”说完话又品了口酒。
“嗯,似乎有点道理。”李慕白稍加沉吟,看向李易轻轻颔首,显然是认可了刘斐的话。
李易自然也明白刘斐的意思,都江堰分岷水再无灾年,只要保证不遭受战火波及,恢复能力是相当恐怖的,要说年产的粮食,足足可以供给天下人食用,可见能够储备多少。
粮食足了带来的就是经济的繁荣,随之而来的就是钱荒,立马就形成经济上的压力。钱,就等同于统治者良心的存在,看你是想为民谋利还是盘剥生民了!
“我就拿发生在成@都府,哦,汉忠武候诸葛孔明来说。。。。。别看我,你是读书人不假,却不定知道某些趣事,反倒是我们才有涉猎。。。。。。”刘斐摇头晃脑地说了下去。
在李易听来也很新奇,有些颠覆他心中某些观点,刘皇叔入蜀前的四川那是水渠散布在田野之中,良田好像绸缎般靓丽,黍稷油油,粳稻漠漠,村落中楼宇相望、桑梓相连,好一派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四十年过去,那就是男子都被拉去打仗,女子都被拉去搞后勤运输,耕地荒芜殆尽;无论君子、小人都对蜀汉心怀怨恨,黎民百姓由于害怕惩罚而不敢逃离,堂堂天府之国居然饿殍遍野。
其中的缘由除了连年的战争,那就是在钱上动了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