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叶知秋说话,叶开由震惊到兴奋地脸色潮红,颤抖着口吻道:“六哥心意,小弟明白。”
李易风淡云轻地一笑,道:“老十二,此事处东方先生、清波子道长,大兄和老十外,你是第五个知晓的,也是与虏人正是决裂前最后一个知情者。记住,把他们训练成精兵中的精锐,我要看到背嵬军,达到三千精锐的规模。”
“六哥放心,小弟定不负所望。”叶开起身脸色郑重地一礼,实在是太振奋人心了,说又不能说出口。
(本章完)
第367章 必然的人质问题()
“呵呵。”叶知秋摇着泥金扇,笑道:“子启将军勇冠三军,大军反正后的背嵬军,仍为军中第一精锐。”
“呵呵。”叶开相当的兴奋,自然要把自家部下当成魁首,笑道:“小弟就盼着那天。”
李易点了点头,他相信叶开不会有负重托,却依然有几分担忧,正色道:“虏人风头正盛,我的建议被阔端采纳,却仍不免蜀川生民涂炭,前景也是相当的渺茫。”
“所虑者是,但我们也有必胜把握。”叶知秋认同李易的话,却不代表没有自己的态度,就算是困难重重,他也是有相对乐观的态度。
李易咬了咬牙口,看来自己的忧虑叶知秋懂,哪怕是最好的打算,也充满了不可测的结局,脱离蒙古人还有相当远的道路,他必须卧薪尝胆忍辱负重,谨慎地步步前行,当下缓缓地道:“如今末哥对我甚为疑虑,这步过不去不说其他。”
叶知秋摇了摇泥金扇,淡淡地道:“此人粗鄙,并非真正针对学士,我看,还要取得其他贵酋信任。”
李易赞同叶知秋的观点,他也不认为末哥有目的性,充其量是印象导致的怀疑,更有蒙古人对汉军实力增加的怀疑,结交其他的蒙古贵酋,有利于减轻他们的怀疑。不要轻蔑蒙古人的智商,横扫四十国固然有强悍的武力,谋略也是相当重要方面,有人看是对他很客气,恐怕心中比末哥更加警惕,会咬人的狗不叫啊!
“不过,你们既然来了,那就谨慎为好,万不可让他们抓住把柄,我会尽快想办法脱身。”
“就怕他们要留人质,学士来的太匆忙了。”叶知秋忧虑地道。
李易默然不语,几天来他很少接触家人,就是怕关系紧密被蒙古人利用,恐怕愿望不是那么好实现,至少前期表现的太迫切了。
果然,就在决定去留时刻,他得到了阔端的召见,显然是非常重要的会商。
阔端没有任何的客套,相当真诚地道:“如今战事相当顺利,我大军正在火速挺进,只是后方需要稳定,万户长要率部留守,可有固守的信心?”
这话等于挑明了态度,不用你们做炮灰,既然是你建议留下成@都,又让蒙古军不再屠城,那就让你弹压这些生民,确保前方大军的供应,李易并没有任何迟疑,关键时刻哪怕半点犹豫,都会被阔端看在眼里,造成无法弥补的缺憾,他立即朗声道:“大王,在下必然不负所望。”
阔端非常满意,他不怕李易居心叵测,更不怕对方摇摆不定,实力是让人顺从最好药材。试问,对于他们家族来说,就算是本族的贵酋,又有哪个是绝对忠诚的?没有强大的军队握在手里,没有巨大的利益投入,恐怕人人都会心怀异志。
所以,他知道李易有野心也有能耐,不仅不担忧出手剪除,反倒是颇为欣赏,在做好防范的同时大胆任用,反正只要有足够的威慑力,再给予合适的利益,此人就能成为他手中利刃,为蒙古人去开疆扩土,夺取土地和财富。
“下个阶段战事,主要对南部进行扫荡,战事顺利的话要攻伐夔州路,拿下蜀口夔门。”
李易没有任何的震惊,阔端的策略正是自己建议的,应该说是顺着历史走向而来,他们要和中路的蒙古军会师,必然要占据夔州路,才能把大江上游和中游贯通。
夔州路就是那么好打的?其实也不尽然,利州东西路多山,不也被蒙古人拿了下来。
一而再再而三,士气消减是重要方面,没有稳定的后勤也是关键因素,这些不利条件随着他的保民,都将不复存在,那就剩下将校的指挥才略,还有士卒的拼死奋战精神。
李易不自然地吸了口气,蒙古军有了稳定的后方,数百万生民提供军用物质,沿江各军州就不用考虑,关键是蜀口能否保住?他有些拿捏不稳了,不由地想到了某个人,希望此人能够力挽狂澜。
转瞬间,他突然意识到某种程度的不妥,顺当地走到了今天,得益于他对历史大势的浅显了解。如今,他对历史的干预扰乱了大势,让整个前景都变的扑朔迷离,非他所愿啊!
他决定还是冷眼旁观,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为好,当下赞叹地道:“大王策略是正途,稳扎稳打才能稳定蜀川,只要我们彻底占据,就可以稳居上游威慑荆湖。”
“这也是你提出来的,不用太谦虚了,我已经上报大汗。”阔端笑眯眯地看着李易,人才就要被他所用,宣扬对方献上对宋作战策略,也是封堵其心的办法。
李易尴尬地点了点头,无论他承不承认愿不愿意,哪怕是为了阻止蒙古人血洗四川,他都献上了对宋作战策略,这是回避不了的问题,传出去将会让大宋君臣切齿痛恨,更加坐实了他背叛家国的事实。
“不过,你们征战也很劳苦,成都府路和潼川府路还有逆贼作乱,你们担子也不轻啊!”阔端意味深长地道。
这是确定了成州万户留守,李易没有去争取作战机会,他知道阔端不会任由他再壮大,已经到了人家忍耐的极限,再发展只能遭到蒙古人的镇压。
不过,转为治安战也不错,至少他能够有获取稳固的根据地,那可是真正的本钱所在,也是阔端给予他的好处。
这种安排也是恰当好处,蒙古军主力不可能长久驻扎,必须要用汉军部队,辅助少量的蒙古军和探马赤军。成都府、潼川府路给予的也很刁钻,这些都是平原地带,蒙古军主力则占据优势地利的利州路和巩州,隔绝了他和荆湖之间联系,又能形成居高临下的威压。
一旦有事,蒙古军的马军主力,将会居高临下扑下来,任凭步军是无法抵抗的,这也是他要求叶开尽快发展马军的严酷现实,人家给予他的定位很明确,为蒙古人彻底控制富饶的地区,给他们输送巨额财富。
“大王,在下尽快回归军中。”
“好,尽快动身,轻车简从。”
(本章完)
第368章 归家()
李易听的眉头微蹙,阔端显然是有所保留,看来自己所做并未取得预期效果,人家还是要留人质在手,这事决不能推诿的决断,他还没有断然拒绝的实力。
自从阔端那里出来,他也不再有太多的顾虑,哪怕还是要避讳亲情,却还是直接上马回家,这个时候要不去看望家人,恐怕才是最大的破绽,有时候刻意地掩饰,不如做的顺其自然,而且人质并非完全不是好事。
现在又是关键阶段,必须让阔端多些手段控制他,家人明显是个好棋子,要比利诱更加的妥当,怎样把握好度,让阔端觉得拿捏他是可以的,威胁却不能行,就是他的考量了,适度,怎样去平衡适度,是关键中的关键。
当阔端听了箭筒士的回报,坐在榻上沉吟良久,才不住地捻须点头道:“这才是真的,看来真不好深拿。”
李易的举动都在他的眼线内,对待家人前后的矛盾很明显,哪怕有为了成千上万生民考虑,其中更有对功业的野心,却不能轻易掩饰某些迹象。现在,其在妥协后的回家,让他有些某种的明悟,或许对方还在耍心机,却还算在他的忍耐范围内,谁又能不玩弄权术心计?连他不也是身在其中。
无论李易对待家人事情上,对他是不是有心计,这都不重要了,关键他认为掌控了对方,这就足够了。
李易回到了家中,当先就是李鸣迎了出来,看样子恢复的还不错,至少有了笑脸,只是李婉贞作为女孩子,适应性要差了许多,依旧是躲在屋里不愿见人,还时不时地夜间惊厥,找了不少人来看都没有好办法,只能慢慢地恢复。
“二叔,今个回来的早?”李鸣嬉皮笑脸地道。
“你娘呢?”李易给了这厮个暴栗,面带笑容地询问,同时扔给他把短巧的袖剑。
“娘下厨了,二叔来的正好。”李鸣翻个白眼,欣喜地握着袖剑,捂着额头跑开了。
李易笑了笑,转身去了厨房,就在门口站着看向许妙娘忙碌的背影,忽然觉得有东西卡住喉咙,不知该如何说话。
这些日子,自从当天的冷淡之后,许妙娘似乎觉得李易变了,整个人也沉默起来,连和他的话语也不多,笑容自然少之又少,家的温情淡化了!
“叔叔来了。”还是许妙娘手持擀面杖转身,发觉李易站在问口才说话,只是脸色很牵强。
李易有些心虚第笑了笑,低声道:“嫂嫂,不用太忙了,让下人们去做就是。”随着他的到来,阔端不仅赐给了大量的钱粮,当然还有几个丫眷仆从,可惜许妙娘还是自己操劳,很少使唤那些人。
“自家事自己做着放心,我又不是富家出来的,不习惯别人侍候。”许妙娘淡淡地说道。
李易沉默不语,似乎也不好说话,许妙娘说的是实在话,本本分分地寻常人家娘子,还真不适应被人侍候,现在并非说闲事的时候,稍加犹豫才慢慢地道:“嫂嫂,明天我可能要回军中。”
“哦。”许妙娘正要回身揉面,听了此话身子明显僵硬,她也是聪明慧智的女子,从李易话里面听出些许无奈,不会带她们娘三走,不由地道:“叔叔何时回来?”
“很快,这要看前方战事如何。”李易很坦诚地回答。
“叔叔,不要再去杀人了,不能再为蒙古人卖命,李家不是大户却不能背弃祖宗。”许妙娘说话时娇躯微微颤抖,这句话很早就憋在心里,却一直没有机会说。当然,还有李易这些年都去了何方,发生了怎样的事情,结于李易的冷淡。
李易面不改色,心里明白许妙娘的清冷,除了她的缘由外,更多的可能自己为蒙古人卖命,作为传统的妇人来说,家人有背弃家国者,心理上要承受极大负担。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和满清完全不同,满清时代的愚民政策,让寻常百姓麻木到了极点,压根不知家国的关系,显示出事事不关心的麻木状态,甚至还相助敌人攻城。
汉唐铁血、宋代文章,这个时代学风甚浓,连偏僻小县都传来诵读圣贤书声,民智开放的相当程度,就不要说成@都府这种蜀川大镇了,那真是遍地朗诵诗书,处处有圣人教诲,寻常市民对家国分的也很清楚,自然会不齿悖逆家国者,许妙娘的忧虑很正常。
不过,他却有苦难言,决不能透露半个字,只能平静地道:“我知道了,嫂嫂在家照顾侄儿,我就先去了。”实在无法再待下去,他生怕自己忍不住会解释,从而坏了大事。
“这么快就走。。。。。。”许妙娘忽然觉得自己说多了,感觉李易今个变了,应该是又回到从前的那个叔叔了,脸蛋微微赤红,急忙改口道:“饭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