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时风韵-第1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好,就不用谢太尉了,省的白费口舌,把力气用在战场上。”李易一笑,遽然间他想明白了,曹友闻看不上赵彦呐。

    赵彦呐虽是类省试的进士及第,却是兵家外行,先失信于高稼,后困于清野原,大安之战几乎毫无建树。曹友闻也是文人从戎,更兼有勇有谋,被授予遍身胆军旗,在陇右十一年,屡战屡胜未尝败绩。

    平心而论,任何有能力的将帅,都会不满平庸的主帅,尤其开战不利,损兵折将,关外四州一片糜烂。如今,利州西路亦是任由蒙古军驰骋,制司全无对策。主帅无能累及三军,蜀口一旦有失则全川糜烂,实在是误国误民。

    此时,曹友闻亦听出李易之意,大恩不言谢,战场上必将全力配合,令他极为满意。

    李易的才能,他是认可的,虽不看好一万人马战斗力,但战争充满了偶然性,谁又能肯定,李易不能把乌合之众,带成虎狼之师。

    “公事募兵,有何难处,一并与我说来。”

    李易嘴角微翘,他风风火火北上,要的就是曹友闻这句话。惊喜之下,道:“太尉,贫道也不矫情。虽制阃许我募兵,却没有头绪,还望太尉教我。”

    “历来乡卒难募,无外乎俸给太低,地位低下,虽流民不少,却难有壮士投效。”曹友闻摇了摇头,脸色稍有为难。

    李易又何尝不知,豪杰之士连禁军军兵都看不上,乡卒民兵更不用说,当年曹友闻散尽家财,才募兵五千,军给全部是御前兵马待遇。不然,他也不会巴巴地跑来。

    “贫道也明白,壮士不堪乡卒,要招募都是些弱质之人,还不如募悍勇千人。”李易似乎习惯道士身份,也能让别人放松警惕,至少说明他只是报效家国,并无意于官场。

    曹友闻稍加沉吟,叹道:“正如公事所言,制阃尚不明白。如今,蜀川禁军伤亡太大,利州边军不敷使用,招募数万民兵花费,能用在御前各部上可募兵七千,形势必然有所好转。”

    李易默然,不得不承认曹友闻是对的,与其得来一群乌合之众,还不如下本钱招募壮士,新老混编在最短时间提升战力。但是,他却不能苟同,建立一支属于自己的武装,扩展施展空间是他的谋划,这点绝不容改变。

    曹友闻见李易不语,才道:“如今各地流民不少,如能下得本钱,还是能募得骁勇之士的。”

    “太尉有办法?”李易眼前一亮,既然曹友闻说话,便有助他之意,机会稍纵即逝,抓不住他会后悔一生。

    曹友闻见李易极为精彩,不禁失声大笑,调侃道:“公事真乃性情中人。”

    话虽如此,心下却甚是欣慰,文臣之间有几人没有城府?李易态度,抛开别的不说,已把他当成可托心事之人。

    李易察觉失态,摸了摸发鬓,尴尬道:“情急之下,乱了方寸,太尉见谅。”

    “不谈这个,历来召集民兵,组建团练乡卒,都是临时设置,战后或酌情选拔精锐,编入各部都统制司,或是就地遣散。当年,所招募五千壮士,剩余三千余人,全部编入御前诸军。”曹友闻侃侃而谈,又道:“想必制阃已说过,战时军中俸粮由都转运司供应。如此,有朝廷供应钱粮,若想招募壮士,只能有一个办法,只有公事自己才能解决。”

    李易苦笑一声,他算是明白了,增加军人待遇。

    想想,赵彦呐就是看中他背后的南霁云,才有了诸多的算计,他也意外被逶迤兵柄,这支民兵的旗号还是以潼川府路名义组建。但是,话又说回来了,他和南霁云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到赵彦呐想象的那步,甚至公文上的来往都很正规,募兵的事情南霁云应该知道,可七千人的费用绝对不小,恐怕身为都转运也会为难。

    “太尉意思,贫道明白,覆巢之下无完卵,我当尽力而为。”李易心下已定,无论如何也要组建成功。

    (本章完)

第249章 人情() 
历史上,阔端攻破成都大肆杀戮,百万居民几乎屠戮殆尽,钱帛尽归别人所有,与其国破家亡还不如尽数散去,招募壮士保家卫国,至少不会留给别人。他绝不愿眼睁睁看到蜀川沦陷,如今赵彦呐对他刻意拉拢,曹友闻颇为友善,又能掌握一支兵马,天时地利人和皆全。

    既然上天给他一次机会,那就与蒙古人搏上一搏,他并非没有胜算。

    曹友闻岂知李易能耐,他却看好其智勇,温和地笑道:“家国在,千金散去还复来,大丈夫就应有决然气魄。”

    李易不免一笑,看来自己的层次相比曹友闻,还有些欠缺啊!当下吃味地道:“贫道不过东施效颦,贻笑大方。”

    曹友闻一怔,不禁莞尔,李易明显在说他高雅,不在意地道:“公事无需过谦,江山代有人才出,封狼居胥方为我辈志向。”

    李易老脸一红,心中却又升起一团火焰,在历史山留下名字,哪个不是当世俊杰,别人能他也能,还会做的更好,

    感念之下正色道:“多谢太尉,我意招募效用八百,军兵六千,望太尉能调拨训练官。”

    曹友闻呵呵一笑,爽快地道:“好说,我调呼延信、王孝仁他们入你部,再让三哥率百名效用军兵,助你训练士卒,短期内可形成生军。”

    曹有谅所部选锋军乃御前诸军精锐,将士都是百战死士,能有百人训练他的部队,自能提高乌合之众战力,可见曹友闻对他的重视。

    “今日便传令,让他们随你募兵。”

    “如此甚好。”李易大喜,那些精兵眼光贼高,若待遇到位,绝对能招募壮勇之士。这些年随着军人待遇提高,社会地位也相应抬升,豪杰之士并不排斥成为效用。

    曹友闻一笑,旋即正色道:“事不宜迟,要尽快募兵。”

    李易自是明白,虽说如今是小打小闹,却是阔端疲劳战术,不断剪除宋军羽翼。明年八月将会是蒙古大军的总攻,心下不免一惊,仓促地道:“太尉,虏人肆虐西路,我等不可不防。”

    曹友闻本就看中李易才能,见他有所担忧顿时来了兴趣,问道:“如何?”

    “虏人兵多势众,不断对文阶诸州用兵,企图再明显不过,他们要不断消耗蜀川兵力,拔除侧翼屏障。”李易沉吟一下,组织语言又道:“阶州失守,文州侥幸得保,却让我丧失西部屏障,虏人精兵出入西路如履平川。”

    “太尉且想,沔州、大安乃入蜀要道,却非唯一道路。阔端主力攻我,再选一部兵马走阴平下龙州,就算我等把阔端狙在利州,亦会腹背受敌。”

    曹友闻大惊,他是百密一疏,阴平小路是曹魏灭蜀之战,邓艾所走道路,虽大山阻隔、关防重重,却不是没有可能。如今,阶州残破文州势单,一旦文州有失,蒙古军可沿小道直驱龙州,届时局势可就复杂了。

    李易观曹友闻脸色不对,又道:“贫道不过有此担忧,阴平小道不可能让大量马军通过,虏人就算攻伐也不足惧。而今,唯担忧沔州一线,一旦有失,我军不得不在大安与敌决战。虏人不是傻子,军中不乏名将,吃了一次亏再让其吃亏,很难。”

    曹友闻深以为然,要真在谷地决战,他还真没有再次胜利的把握,向李易投去赞赏的目光。

    “在下来之前,已于制阃说明其中利害,若能集结蜀川两支御前兵马力量,辅助州郡兵,咱们还有一战之力。”李易语气决然,他决定不惜一切,利用一切可能,协调赵彦呐和曹友闻,才有击退蒙古人的可能。

    曹友闻沉吟半响,却是一叹道:“公事所言极是,但恐事与愿违。”

    李易听的切牙,不得不犯难,曹友闻隐晦说明了意思,赵彦呐军事才能不高,对蒙古军心生忌惮,而且两人并不心齐,这才是最根本的隐患。

    两军交战最忌协调不力,大宋蜀川兵马本就处于劣势,曹友闻所掌利州御前兵马,经过血战后不足二万,赵彦呐手中尚有二万余人,若齐心协力,充分利用地形,尚可一战,他咬了咬牙道:“太尉放心,贫道竭尽全力,也要辅佐制阃、太尉一战。”

    曹友闻虽并不看好,却有感李易的真诚,淡然笑道:“公事自有说事之权,时下虏人疲惫我军,需尽快补充兵力。”

    李易心有计较,曹友闻强调他独立上奏权力,却不能用在赵、曹二人之间,否则会事与愿违,把南霁云也引到了矛盾漩涡,最终导致自己的麻烦。至于尽快招募兵力,他自是上心,道:“待转运司钱粮到了,我立即着手准备。”

    “等他们?”曹友闻翻个白眼,鄙夷地道:“若等他们,虏人杀来,也不定把事办好。”

    “哦。”李易尴尬一笑,就算都转运司拨了钱粮,利州路转运司的效率,实不敢恭维,如今又战火连绵仓储窘迫,转运干办官员能拖就拖,不把人逼急了,他们是不会办事的,就算是南霁云也指望不上。

    为何?赵彦呐之所以卖人情,人家的层次放在那里,能直接和南霁云商量事情的存在,他和南霁云是上下指派关系,要是领军的话就会隔着几个层次,都转运司也不能厚此薄彼,这会引人闲话又会被弹劾的。

    “从我这先支两千缗钱,五百石粮米,应应急。”曹友闻颇为大度。

    李易颇为感激,钱粮虽不多,贵在解决燃眉之急,时下要补充战损招募壮士,军中哪有多余的钱粮,这份人情可真不小了,当下抱拳道:“多谢太尉。”

    “同为家国,何来谢字。”曹友闻笑咪咪地,他有公心也有私心,有雪中送炭义举,相信李易必全力配合,战场上往往奇兵能够决定胜负。

    “事不宜迟,贫道就安排募兵事宜。”既然有了钱,李易当然急不可耐,他还有朝廷赏赐银五百两,锦缎二百匹。

    突然,他心中闪过一抹阴郁,似乎忘记一些紧要的东西,却又抓不住。

    (本章完)

第250章 不悦() 
招募兵马看是简单,其实非常复杂,要不是曹有谅、呼延信、王孝仁等,李易完全没料到,光其中道道就让他头疼万分,索性把事务让曹有谅、呼延信、王孝仁他们负责。

    他则把朝廷赏赐全部拿了出来,当然还有南霁云赠送的物品,虽说人家不可能对他有直接的援助,却也能给利州路转运司点暗示,人情能用个一两次,多少得到些物质。

    话说,赵彦呐做了人情自然会做透彻,他也要传书表达自己希望领兵抗敌的愿望。不想,南霁云很快作出了答复,很支持他组建民兵,同意以潼川府的名义组建,等同于接过赵彦呐的人情,实在让他感慨良多,老夫子真不简单啊!

    就这样凑够七千余缗钱,又把二百绢帛换成绯红麻细布,委托商贾制成军服。没办法,转运使司才给了千余贯钱,军服一说直接要他们自己解决,差点让他骂娘。

    不得已,把准备销售出去的绢帛,全部换成军服,朝廷赏赐绢帛,全是苏杭上等细绢,市面上较为值钱,能换取两千余匹粗棉麻布,他再添上点钱,置办每人两套军服。

    不过,巧的是市面紫布几乎断货,仓储也很少,不够分配各军。倒是有商贾廉价推销绯红布料,一番讨价还价,终于定下用绯红色布料,反正是民兵只要统一服饰就行了。

    不可不说,随着蒙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