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战神-第3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而攻占马来、缅甸、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

    “这个计划规模之大,若是成功,简直就是鲸吞四夷。”吴佩孚对这个计划只能说是感到震撼。

    “只是这个计划有一定的风险,主要的变数还是海军。”徐树铮却不是那么看好,毕竟海军能否取得胜利是很大的问题。而这个计划的前提,都是建立在海军一定能够取得胜利之上的,“如果海军不能胜,这个计划只能完成一半。靠陆军攻占马来、缅甸和印度并不是问题。”

    “倒是对苏联方面的战争,只要成功,就能将一大半的俄国版图吞下,着实恐怖,难以想象,那能获得多少土地,能获得多少矿产和森林!”

    对苏联的作战方案很简单,就是直接从西域省,像一把镰刀一般扫上去,直接在乌拉尔山脉以西地区将苏联‘腰斩’,接着这把镰刀扫过西伯利亚和远东,将那里的所有俄国人都解决掉。

    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俄国人顶多不会超过一千万,解决起来比较容易。因为这些人口主要集中在西伯利亚铁路沿线的城镇上。不管是杀了,还是驱逐出境,都不会是太大的工程量。

    当那些俄国人被解决掉之后,那辽阔的西伯利亚就是中华民国的版图了。

    土地辽阔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有大量的矿产、土地、森林、渔产、水资源。就像是一个超级原材料储备仓库。

    那下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好处就是获得大量资源的同时,可以将土地等资源分配给国民。国民的生存空间直接变得非常大。

    而拿下印度等地的好处则是可以进行经济殖民,相当于拥有了大量的资本奴隶,移民方面则不太方便。不过中华民国如今的民族生存空间够大,也不需要到处移民。

    沈凝云制定的这个扩张计划,最大的绊脚石自然也就是苏联和日本,还有美国。

    苏联方面的威胁暂时还不强烈,苏联要想崛起还需要一些年头,估计暂时不敢来撩拨中华民国的神经。

    日本和美国方面的威胁实际上就是海军,没有了海军的话,日本陆军在他们的小岛国上也懒得去理会,把日本围困起来就行了。

    至于英国,实际上威胁不大,英国人的亚洲舰队力量不强。而且离亚洲太远了,英国佬还想保住那些殖民地,只是痴心妄想罢了。

    澳大利亚有上千万的人口,战争动员能力也不错。不过澳大利亚比较好对付,毕竟澳大利亚的海军不怎么样。

    可以说,按照这个计划扩张下去,中华民国很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成为全世界的新霸主。

    届时,将有大量的对外殖民利益产生。利益方面,还是团结一致对外扩张来得快。起码暂时提出的这个扩张方案上,对苏联方向的扩张是非常靠谱的。

    苏联那些泥腿子还没发展几年。

    今年苏联开始闹大饥荒了,因为长期的战争破坏了大量农业生产,在1920年,苏联出现了干旱,大量的农田欠收绝收。很多苏联人都陷入了饥饿之中,这个时候的欧美援助倒是发挥了点作用。不过欧美援助给苏联的东西当中,武器弹药占了不少,粮食并没有那么多。

    粮食在统治者手上是重要的资源,给其他国家粮食,就是帮助其他国家稳固统治,毕竟有粮食就等于控制了人民,人民又粮食吃就不会造反,吃不饱饭自然也就会闹了。

    对付这个时候的苏联还是比较容易的,这个时候的苏联刚从沙皇俄国时期过渡而来,工业和农业生产规模都不大,技术还很落后。

    军事技术同样落后,飞机战车根本不会造。

    苏联之所以在二战中能有先进的飞机战车,主要还是欧美的技术援助。战后之所以能够和美国进行抗衡,主要是打败德国后,从德国那里获得了大量的先进技术。

    而苏联经济在战前有所发展,主要是美国经济大萧条,大量的美国技术工人、工程师到苏联去找饭吃。同时苏联还从美国那里买到了大量的工业设备,那些工业设备在美国经济萧条期间根本不值钱。

    种种原因使得苏联崛起。

    但是如今嘛!却不是这样了。历史已经改变了,中华民国已经崛起了,沈凝云正盯着苏联呢!

    他不会给苏联崛起的机会。

    这个时候苏联还没崛起,最大的凭仗就是寒冷的气候了。对付苏联,只要能克服得了寒冷的气候,苏联就挡不住中华民国的兵锋。

    从利益上来说,如果中华民国能够完成这两个扩张计划,那么所获得的利益将会是有多庞大?

    光是一个印度,就有丰富的资源产出,还有2。5亿的人口。西伯利亚更是用有1200多万平方公里的庞大面积,上面有庞大的资源。

    随着对外的不断扩张,中华民国将获得大量的战争红利。而这些红利,随着中国民族资本财团的开发将源源不断的产出。

    起码,加入这辆战车,是没有错的。

    就算是对外扩张受阻的话,实际上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中华民国此时的工业依旧在快速的发展,经济无比繁荣,人口已经突破了5亿。

    中华民国怎么打都不可能战败,顶多是受阻。

    随着沈凝云将扩张计划制定了下来,对北洋军的整编,以及国防军的调动,都进入了一个比较频繁的阶段。

    各个部队都在进行一定程度的整编,因为那些北洋军中符合标准留下的士兵开始编入西北国防军各部队,都是打散了编进去的。

    北洋军不复存在了。

    如今只剩下了中华民国国防军。

    沈凝云在北京城呆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然后便将中华民国陆海空最高统帅部转移到西北去了。

    西北是当前中华民*工业的聚集地,其他工业已经转移得差不多了,现在西北的工业基本都是军火制造,以及矿产开采。其他工业能转移的都转移了,主要是为了降低耗水。

    在这个时候,中华民国也受灾了。

    1920年,中国北方大旱。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河北等省遭受了40多年未遇的大旱灾。

    这次的大旱灾,让农业损失极大。

    北方各省,是中华民国的小麦生产主力省份,旱灾一来,小麦生产受到惨重打击。

    好在粮食供应方面有大量的储备,而且南方随着北方旱灾的出现,紧急增加了水稻种植面积。

    粮食供应是没什么问题的,中华民国还饿不死人,就算是有人被饿死了,也是经济殖民地的那些人先被饿死。中华民国是肯定不会有人被饿死的。

    旱灾出现后,最为忙碌的就是黎元洪了。先是求雨祈福,接着又是下乡观察旱情,又是指导抗旱救灾,又是向国会递交提案补贴受灾农户等等。

    抗旱救灾还是进行得不错的,不过声势并不大。此时中华民国北方的各省耕地已经大部分都完成机械化耕种了。

    粮食生产成本比较低,消耗的人力不多。

    所以实际上的受灾农民很少,自耕农基本上不存在了,如今的农民都变成开农机的了。所以波及人口不多,补贴起来也比较容易。

    反正干旱这玩意,等明年就好了。明年如果再干旱的话,大不了等后面再种地。

    中华民国现在又不缺土地,北方虽然旱灾,但是南方没有爆发旱灾,农产品供应方面问题不大。

    这次旱灾,北方的工业发展也爆发出了水资源不太够的问题。

    中华民国的工业,此时已经有大量转移到南方去了。南方的经济,正在极为快速的崛起。北方的工业增长主要是在东北地区和西域地区。

    华北平原原本是人口稠密的地区,不过此时的华北平原,人口已经越来越少了,因为华北平原上的工业增长比较慢,加上大量的人口迁移都是以华北平原为主力。

    东北、外东北、西域的人口,大部分都是从华北平原迁移过去的。所以这次干旱,受灾人口比历史上的2000万人少了一千多万人,只有几百万人被干旱波及到而已。

    华北地区的人口减少了,工业也不多,水资源主要分配给农业,如此一来水资源还是比较够用的。

    尽管有干旱,但是这年头北方的地下水还是比较充沛的,通过地下水灌溉还是可以撑过干旱。

    苏联就没这么幸运了,这一年的干旱是大幅度的。大量的苏联农民的土地也受灾了,苏联本身就已经在这一年陷入了饥荒,更悲剧的是,这一年还干旱了,地里的粮食指望不上,饥荒进一步加剧。

第324章 产业调整和就业() 
这场干旱对于苏联来说打击太严重了,苏联为了解决粮食不足的问题,在乌克兰地区征调了大量的粮食,使得乌克兰这个产量大区竟然也饿死人了。俄国的统治者,不管是沙俄还是苏联,实际上都是一个样的粗暴。

    至于饥荒的问题,苏联将矛头指向了过去的沙俄,以及中华民国等国的干涉军对苏联的打压。

    苏联政府可不管饿死多少人,他们只管是否威胁到了统治。经过一番的宣传,苏联政府成功将矛盾转移到了外部。现在死不死人是次要的,统治稳固了才是最重要的。

    要稳定统治,除了内部不能乱,还要加强战争能力。

    苏联这个时候得到了罗斯柴尔德财团多的援助,获得了不少的军事装备,既有飞机,也有英国人和法国人制造的战车。

    在技术上,苏联也开始自主研发这些军事装备的技术。

    另外就是要发展重工业,这个时候把人民号召起来发展重工业才是最重要的。至于饥荒饿死人什么的,等不干旱了就解决了,饿死一点人也就解决了,没多大的事情。

    托洛茨基对此很是不满,认为苏联正在向堕落工人的方向发展。不过托洛茨基却是还不敢闹的。

    他起码也是堕落工人国家的受益者。

    列宁和斯大林则对于这个堕落工人国家,各有不同看待。列宁这个比较倾向于托洛茨基的观点,但是又不完全。而斯大林则是真正的以统治者的角度去观察问题,将自己与工人割裂开来看待,将工人看作是炮灰。

    苏联这一边到处都是饿殍,很多苏联人没能撑过去,死在了大饥荒之中。

    中华民国那边虽然也受大干旱影响,但是并不是所有土地都受灾,北方各省有不少有足够水利设施的土地是能旱涝保收的。加上开挖地下水的方式,中华民国这一年北方农业虽然有所减产,但是下降幅度并不是不能接受。

    南方则增加了水稻种植面积,让中华民国的粮食产出及时补充了上去。实际上就算是不增加产量,以中华民国库存的那些粮食储备也是可以撑过去的。特别是西北政府此前有大量的粮食储备,这些粮食储备足够全国吃上一个月。

    更何况中华民国在海外的经济殖民地当中,还有暹罗大粮仓。

    暹罗人口少,土地多,还是热带的土地,能种植多季水稻。只要有需求,暹罗随时可以增加水稻产出,根本不怕粮食不够吃。

    还有越南、高棉、印尼,也都有大量的土地。

    特别是印尼有多达9亿亩的耕地资源,当前也已经开发出了一半,尽管印尼的耕地是以种植园为主,不过水稻种植面积也不小。

    就旱灾的问题,《申报》评论道:“此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