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隋-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支鼙鼓队全是数月之前选入宫的秀女组成,这些宫女上身**,时而挺胸,时而凸臀,时而高高翘起大腿,不断的朝台上的周宣帝作出种种性暗示。

    以杨天多出一千多年的见闻,也看得目瞪口呆,这简直是公然在十万人面前宣淫,心中对周宣帝不知如何评价,若非他亲眼所见,恐怕永远也不会相信一个皇帝既然可以如此荒唐。

    罗艺看得更是面红耳赤,这些宫女都经过层层选拨,姿色本身不错,又正直青春妙龄,他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又靠得较近,眼前全是乳波荡漾,哪里受得了。

    这么多妙龄女子赤裸着上身进行打鼓表演,恐怕除了皇帝之外没有人能有这么大手笔,周宣帝边看边用手指对这些打鼓的女子一一点出,数名太监会意,走下台去,将皇帝点出的女子一一带上台,就在皇帝身边再次跳起了歌舞。

    这些女子虽然选入宫中,但宫女太多,许多人还是第一次和皇帝见面,能在这次表演中被皇帝选上,若是封为嫔妃,整个家庭都会享用到荣华富贵,鼙鼓队受了鼓舞,跳得更加疯狂,扭得更加露骨。

    鼙鼓队的后面,一个瓜子脸的少年挤了出来,手拿着一根白羽箭,不停的在两旁护卫的禁卫军脸上扫来扫去,时而又失望的摇头叹息。

    众人都奇怪的看着那名少年,前面有那么多的美女不看,看那些禁卫军干什么,一些有经验之人却看出这个少年分别是一名穿着男装的女子,好象是在禁卫军中找人。

    周宣帝坐在高台上,也发现了这名少年,少年身穿男装,却是婀娜多姿,别有一番风情,周宣帝一眼就知道她是女身,连忙对身边的数名太监道:“快,快把鼙鼓队后面的女子带上来。”

    几名太监茫然的望着周宣帝所指的方向,一名太监疑惑的道:“天尊,那边全是男子。”

    起点中文网om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91章 大醮会下() 
天元皇帝气得踢了那个太监一脚,用手指戳了戳另外几名太监:“快,就是鼙鼓队后面的那个少年,她是女扮男装,错不了,快把她请上台来。”

    郑译在旁边赞道:“天尊真是慧眼如炬。”

    天元皇帝大笑起来,几名太监连忙跑了下去,这时鼙鼓队已经退了下去,上来的是铺天盖地的旱船队,彩扎的旱船之多,几乎盖满了道会苑的整个广场,在威风锣鼓的伴奏下,无数五颜六色的旱船颠簸起伏着。

    几名太监艰难的穿过旱船队,天元皇帝在上面看得激动不已,为几名太监不停的打气:“快一点,快一点。”

    下面的官员看着天元皇帝突然在上面手舞足蹈,不知发生了何事,都茫然的向天元皇帝手指的方向看去,只是除了旱船队,什么也看不到,那些耍旱船队之人以为皇帝对他们赞赏,旱船耍的更欢,似乎底下真有潮水疯狂澎湃涌动。

    王轨,宇文神举等人有一种错觉,仿佛这些旱船就是如今的大周,这条船随时都有可以倾覆,可是船上的人依然是兴高彩烈,巴不得船只的摇晃更加猛烈一些。

    那名身穿男装的少女不住的拿双眼在场中的军士身上扫瞄,她要找的人正是大周禁卫军中的军校,从邺城不远万里来到长安,在长安已寻找了三个月,可是禁卫军平时多数要护卫皇宫,她又如可能进入皇宫寻找,三个月来只能一无所获。

    今天是禁卫军出动最多的日子,她才要在场中锲而不舍的寻找,否则错过了今天,再要找人就难了。

    那些旱船挡住了她的视线,正当她要穿过旱船队时,面前现出了三个太监将她笑嘻嘻的拦住:“姑娘,恭喜你了,天尊看中了你,跟我们上台去吧。”

    少女一愣:“你们找错人了,我是男的。”

    一名年长的太监道:“错不了,皇上慧眼如炬,一眼就看出你是女的,以后你要有福了,说不定天尊一高兴就封你为贵妃,就是皇后也有可能,你看看,台上的四名皇后,多威风!”

    少女露出一丝惧意,她早就知道天元皇帝十分好色,才一身男装打扮,没想到会被天元皇帝看了出来,她望了一下不远处的龙首渠,心中打定主意:“好,我跟你们走就是,不过,我有一个问题想请你们回答一下。”

    一名太监道:“姑娘有什么问题尽管问,以后你做了娘娘,还要多照应一下我们几个才是。”

    少女拿出白羽箭,指着箭杆上刻着的长孙两字道:“你们知不知道禁卫军中有姓长孙的青年?”

    几名太监皱了一下眉,一人道:“禁卫军中姓长孙的军士有很多,姑娘可否告诉我们他的名字。”

    少女皱了一下眉:“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只知道他的箭法很好,大概二十岁左右。”

    三名太监暗暗猜测这个姓长孙的人和她有什么关系,莫非是杀了人,他们虽然闪出了一个长孙晟的名字,却不敢胡乱回答:“姑娘,箭法好的人也很多,不如先上台,等你进了宫,哄天尊高兴了,让天尊下令一查,不就什么都知道了吗?”

    少女见得不到答案,满脸失望,只得随三名太监向前,走到龙首渠边时,突然纵身一跃,一头栽进龙首渠中,转眼就不见人影。

    三名太监都吓傻了,半响才回过神来,大声喊叫:“快,救人,快救人。”

    众人都在如痴如醉的观看旱船表演,鼓乐喧天,少女跳水时很少有人看见,三名太监的喊声更是没有人听从。

    天元皇帝在高台上倒是看得清清楚楚,他见到三名太监将那姑娘拦住,正值高兴,只是转眼见到少女跳渠,顿时急得跳脚大叫:“快,快派人打捞。”

    只是等到禁卫军过来时,渠中早已无人影,那姑娘已不知去向。三名太监战战兢兢的走上高台,迎接的是天元皇帝的一阵怒骂:“饭桶,饭桶,全是饭桶,来人,把他们拖下去砍了。”

    三名太监骇的腿软,瘫在高台上,郑译和这三名太监交好,眼睛一转:“天尊,且慢,今天可是大醮会之日,不能杀人。”

    天元皇帝一拍脑袋:“若非爱卿提醒,本天尊差点忘了,只是这三个蠢货跑了天尊的美人,不杀他们,本天尊实在难消怒火。”

    郑译道:“天尊要美人又有何难,刚才天尊不是已选了数十位美人。”

    天元皇帝摇了摇头:“不同的,不同的。”想起那名身穿男装少女的风情,天元皇帝大为懊恼,看着三名太监的目光怒火连连。

    这三名太监平时深得天元皇帝信任,郑译也没少花功夫在他们身上,若是杀了可惜,郑译眼珠一转,知道皇帝的心思,后宫佳丽数千人,就是刚才的那些少女也无一不是千挑万选,姿色末必就在逃走的少女之下,正是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他顿时想起一人来,在天元皇帝耳边轻轻的道:“天尊,放着京中第一美女不找,何必管刚才那个黄毛丫头。”

    天元皇帝听得心中一喜:“谁是京中第一美女?”

    郑译道:“就是当今蜀国公的孙女,大将军尉迟顺的女儿尉迟繁炽。”

    天元皇帝一呆:“本天尊好象记得尉迟顺的女儿已经出嫁。”

    周宣帝选秀之后颁旨,凡王公大臣之女出嫁都要得到宫中批准,他以前也听过尉迟繁炽之名,知道尉迟繁炽出嫁后,还叹息了数声,只是宫中一下多了数千美女,周宣帝沉湎于享乐之中,早已将尉迟繁炽忘到脑后,此时被郑译一提起,顿时重新想了起来。

    郑译道:“天尊有所不知,尉迟繁炽出嫁之日正是天尊宣布选秀之日,按理所有女子都不能出嫁,蜀国公府却公然违反天尊旨意,不然,尉迟繁炽早已选入宫中。”

第92章 寻君千里上() 
听完郑译的话,文宇赟顿时勃然大怒:“蜀国公府安敢欺骗本天尊。”扫了三个太监一眼:“滚。”

    三名太监如蒙大赦,感激的看了郑译一眼,退了下去,郑译在宇文赟耳边轻声的说了数句,周宣帝顿时转为喜色,拍了拍郑译的肩膀一下,重新观看下面的表演。

    旱船过后,是献俘表演,周灭齐后,经过武帝一年的休生养息,军力增强了不少,若非武帝早逝,北方的突厥很有可能已被大周击败,武帝死后,伐突厥之行无疾而终,突厥探听到中原换了新主,也经常有大周边境挑衅。

    只是周宣帝虽然荒唐,但登极时日还短,对大周的军力影响暂时不大,突厥的挑衅通常以大周边军的胜利而告终,不过,随着周宣帝登极越久,将朝政委任给郑译,刘昉这样不学无术的小人,大冢宰,大司马这样的高位也到了宇文贞,宇文贤等娃娃手中,皇帝还挪用军费给自己享乐,对突厥的这种优势正在慢慢消失,朝中的有识之士都在痛心疾首,只是宇文赟和郑译看到的都是边军不断胜利,根本没有意识到,总以为突厥人不堪一击。

    数百名突厥人被军士押了上来,这些都是大周边军的俘虏,送到京城献俘,目的是让朝庭拖欠的粮饷赶快下拨,没想到在这次大醮会被周宣帝当做自己的功绩拿出来显摆。

    俘虏手脚都被捆绑,刚一上来,四周的军士便用水向他们泼去,此时天气并不冷,用水泼更多是羞辱,以示这些俘虏都是牲口,让他们跳起来躲避,供周围观看的人取乐。

    只是这些俘虏早已麻木,水泼过来都是不避不闪,让周宣帝大感无趣,刘昉在旁边建议道:“天尊,不妨用鞭炮一试。”

    周宣帝大喜:“换鞭炮。”

    很快就有太监将准备好的鞭炮点燃丢进俘虏群中,这些噼哩啪啦作响的鞭炮再也没有俘虏敢无视,一个个上窜下跳,拼命躲闪起来,顿时引来台上台下一片疯狂的笑声。

    王轨,宇文神举等人看得摇头叹息,此举若是传到草原上,必定会引起突厥人的疯狂报复,一旦突厥集起十万大军,以大周朝庭现在的状态,就是顶住了,边境数州恐怕也会一片狼藉。

    这次大醮会直到快天黑才结束,人群兴高彩烈的散去,宇文赟也心满意足的回到了宫中,今天他向朝中所有大臣展示了自己的威严,从今往后,他就是真正的天,再也没有人能阻止他享乐,想起今天选取的数十位娇娃,周宣帝心中火热,模了模杯中藏着的春药,今晚将是一个不眠夜。

    大醮会一结束,杨天就带着人老老实实的跟在杨坚身后回到随国公府,面对着当今的大前凝,随国公大人,史万岁,李诠等人无不恭恭敬敬。

    到了家中,史万岁等人自然有人招乎,而杨天则跟着杨坚一起,和母亲独孤氏加上几个兄弟一起吃一顿团圆饭。

    杨天到了军营就没有回来,离开家中已有二个多月,杨俊、杨秀等人对杨天都很想念,缠着杨天大哥,大哥的叫个不停,杨英却很奇怪,杨天不在的这段时间,仿佛成熟了很多,不再缠着杨天。

    杨天心中有一种怪怪的感觉,杨英以前缠着自己时,自己总是嫌烦,如今杨英不再缠着他,心中顿时失落。

    吃饭间,独孤氏对这个离开自己二个多月的儿子关心明显增多,不时问起一些军营中的事,杨天并不隐瞒,一一回答,当听到杨天在军营中进行大比武夺位时,杨英等人都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插嘴问东问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