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隋-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今天两章更新完毕,求月票!

    skbshge

第221章 开皇盛世算盘落空() 
“大师可是呼唤在下。”杨勇指了指自己的鼻子问道,眼前的老僧从他的脸上来看至多五六十岁,可是从他垂下的白眉和胡须来看,说八九十岁甚至一百岁也不为过,出于尊老,杨勇也不能对他无礼。

    “老僧所唤正是贵客,今日早晨老僧已算到有极贵之人光临本寺,特意在前门等待,如今终于等到贵客来临。”

    “吹牛不打草稿,自己也是临时起意才来到这里,早上连自己都不知会不会出门,就算他能掐会算,也不可能知道。”杨勇撇了撇嘴,心中暗暗诽谤,嘴里却回道:“大师客气了,小子只得靠父母余荫之辈,小有薄产而已,又有何贵?”

    “极贵,极不可言,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老僧缓缓的道,这其实已经点出了杨勇的身份。

    杨勇看了看自己全身上下,他已换上便服,身边的侍卫也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这里是京城,到处是高官显爵,象他这样带着十余名手下出来闲逛之人数不胜数,这个老和尚自己以前绝对没有见过,现在又没有什么相片之类的东西,这个老和尚怎么会认出自己?

    不过,既然认出来了,不管是老和尚是暗中窥视过自己,还是真的能掐会算,杨勇索性大方承认:“大师既然知道在下身份,不知唤住在下有何事?”

    “施主进了大兴寺,就是与佛有缘,老僧想与施主结一善缘。”老和尚边说边迈开步子,仿佛脚不沾尘,一下子就来到杨勇身边,杨勇的眼睛看得直了起来,这个老和尚莫非会传说中的轻功。

    内功杨勇已经见识过了,许胤宗传给他的练气功夫确实有用,不但气力有长进,就是练过之后精力也充沛,却远没有后世武侠小说所描写的神奇,至于其他的绝世武功更是连影子也没有,世家子弟所传的武功多是从沙场上千锤百练的外家功夫。如今突然看到老和尚露出的这一手,杨勇只感到无比惊奇。

    “站住。”看到老僧步伐有异,明显不是普通人,刘虎连忙挡在太子身前,这数年,杨勇对刘虎悉心培养,他的箭法武艺都是大进,又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龄,见老和尚存心在太子面前卖弄,他身负护卫之职,干脆挡在杨勇前面。

    杨勇被这一喝顿时回过神来,这个老和尚即使真有轻功又能怎样,这种功夫在战阵上也是华而不实,两军交战,双方都是成千上万人一起冲击,即使有轻功也无用。杨勇脸上露出笑意:“大师,何谓善缘?”

    老和尚见一名侍卫挡在杨勇前头,心中苦笑一声,心道:太子对佛门果然有偏见,务必要使太子打消这种念头才行,否则若等到太子登极,再来一次灭佛那还了得。

    “施方刚才面含不豫之色,可是对我佛有所误解?”

    “误解?大师说笑了,今日在下正是前来参佛,又有何误解?只是看此佛笑容灿烂,若他得知自己此身可供千户人家一年生活所需,不知会不会责怪浇铸此像之人。”自己现在无力对佛门做什么,杨勇自然不愿轻易得罪佛门,但忍不住还是要小小刺一下。

    “善哉,善哉,我佛慈悲,此仍信徒自愿所捐,本寺念在他们对佛一片诚心,才以铜浇铸,没想到遭施主怪罪。阿弥陀佛!”老和尚脸上一幅悲天悯人。

    杨勇心中冷笑一声,当然是信徒自愿,只是如果没有那些和尚坑蒙拐骗,又怎么短时间就集聚到这么多的钱财,这只是一个大兴寺而已,以后大隋不知还会兴建多少个寺院,说不定现在新铸的五铢钱就有许多已经被化成铜汁浇铸成了象眼前一样的佛像。

    当然,如果中原不缺铜的话,这种行为对国家只有好处,等于朝庭可以铸更多的铜币而不用担心通货膨胀,可是偏偏大隋现在是贫铜国家,这么多铜流入寺院化成佛像,杨勇就不相信这些和尚会想不到此举对朝庭,对百姓的害处,只是他们偏偏还乐此不疲,恨不得所有的佛像都用铜来浇铸。

    “或许站在大师的立场无可后非,在下也不是要与大师辨论,只是一时感概而已,大师见笑了。”杨勇素性不承认自己对佛门有看法。

    老和尚顿时有一拳打空的感觉,他总不能逼着杨勇硬说自己对佛门有看法吧,只得连宣数声佛号,看到杨勇向前走去,连忙跟了上去。

    被这老和尚一阻,杨勇已没有了游兴,偏偏老和尚还一直陪在杨勇身边,对杨勇介绍各个佛像的来历和事迹,杨勇不置可否,即不反对,也不同意,让老和尚空有一肚子话只得烂在肚子里。

    不出杨勇所料,里面的释迦牟尼佛像更是外面佛像的数倍,加上其他大大小小的像,整个大兴寺铜像有五六十尊之多,许多都是新铸之像,看来寺中的铜像一直在增加,说不定过个几年,这大兴寺院有数百尊铜像杨勇也不会奇怪。

    这里的佛像越多,香火越旺盛,杨勇就看得越气闷,在大兴寺匆匆转了一圈,再也没理老和尚的哆嗦就带着侍卫扬长而去,老和尚本想留杨勇等人吃一顿素斋都没有机会开口。

    一直目送杨勇离开,老和尚才转身朝后院走去,大兴寺占地广阔,后院竟然是一片数十亩大小的森林,显得分外幽静,数人合抱的大树随处可见,这些树木至少有数百年树龄,显然是建寺时保留下来的,在大兴城中,这样的树木在每个坊都可以见到,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设计大兴城的宇文恺确实考虑周到,不过这么多大树集中在一起末被破坏却是少有。

    此时林中道路上,两棵高大的松树下正摆放着一幅棋盘,一边是一个中年僧人,另一边却是一个脸上已长满络腮胡子的少年,若是杨勇看到的话马上就会认出来,那少年正是李渊。难怪老和尚虽然没有见过杨勇,却能一眼认出。

    老和尚走路几乎是悄无声音,直到身边两人才听到脚步声,抬头见到老和尚,两人连忙起身,单掌合什,同时叫道:“师叔,大师!”

    老和尚摆了摆手:“唐公,方丈,不用多礼。”

    “大师,太子一行可是走了。”李渊忍不住发问。

    老和尚点了点头,慧远还是在李渊小时就和李家来往密切,李渊父亲死后,李渊还借住在当时慧远主持的寺庙数月时间,为自己父亲念佛送经,新城建好之后,大兴寺由慧远主持,李渊经常来到此寺与慧远交往,今天突然发现太子出现在寺中,李渊吓了一大跳,还以为太子是想再找他训一通,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可能,才告诉了慧远。

    慧远一听太子到来,马上就想摆开阵式迎接,却被他的师叔智炫所止,太子妃虽然来过寺庙不少,太子却是第一次来,太子不喜佛事,他们自然也有耳闻,既然太子这次微服前往,智炫就要利用这次机会给太子留下一个佛门高深的映像,没准能让太子改变想法也未可知,才有智炫突然莫测高深的出现在佛像前。

    听到杨勇走了,慧远不由跌坐叹道:“师叔,你何不留太子在本寺用一顿素斋?”吃人嘴短,慧远也深知此理,听到智炫就这么将太子放走,即使是他师叔,也忍不住埋怨。

    智炫苦笑一声:“老僧又何尝不想留,只是太子根本没有给老僧开口的机会。”

    听到此话,慧远脸然顿时大变:“莫非太子真有厌佛之意,若是日后登极,再行灭佛之举,岂不又是我佛的一场浩劫?”

    智炫摇了摇头:“方丈不必惊慌,太子厌佛或许有之,不过,要行灭佛之举却是不会,老僧观太子只是对佛门颇有微辞而已。”

    慧远听了心中稍安,却还是感觉象一块大石一样压在心中,当年武帝灭佛时,他正是三十多岁,连武帝也敢直言恐吓,如今重新得到皇帝优待,成为大兴寺住持,他绝不想再面对一次朝庭的禁佛。

    杨勇从大兴寺出来就一直沉默,让杨石,刘虎等人也都跟着象闷胡芦,不敢多言。

    数天过后,杨勇刚下朝东宫不久,家令邹家腾来报,云定兴带着一个怪模怪样的东西求见,杨勇心中一阵狂喜,莫非自己让云定兴改进纺织技术有进展,连忙道:“快,让他进来。”

    ………………………………………………………………………………………………………………………………………………………………………………………………………

    鞭炮在唐时其实已有,不过在宋时才成熟,几乎每逢喜庆家家户户都会放,这里老茅提前了一下,大家不必太追根究底。

    skbshge

第222章 开皇盛世敬献() 
不一会儿,云定兴已经跟在邹文腾身后进来,后面还有两人抬着一具怪模怪样的大木架,云定兴手上还拿着一根铁棍,满脸都是兴奋,进入大厅后,连忙命令两人将木架放下:“拜见太子殿下。”

    “唔,云卿今日脸上如此高兴,可是有好消息告诉本宫?”

    “正是,太子请看,有了这具东西,日后纺布至少可以快上二三倍。”云定兴献宝一样将木架拿到杨勇跟前。

    杨勇大喜:“是吗,我看看。”杨勇将这个木架拿起来仔细观看,木架上方有三个并排的轮子,下面还有一个踏板,杨勇前世是农村出身,对于那种家用缝纫机还有映像,这具木架显然是吸收了杨勇对云定兴所讲的脚踏设计,踏脚与三个轮子用滑绳相连,只有用脚踩上去,轮子就会飞快旋转,杨勇一看就是明白,这正是自己要的织机。

    杨勇到过织场参观过现在的纺织,都是女子使用手摇的单锭纺车,有了这个木架,不止可以同时形成三锭同纺,而且脚踩的速度大大快于手摇,还将人双手解放出来,这一优势和以前相比又何止快上三倍。

    这个纺车其实已经相当于数百年后黄道婆创造出的三锭脚纺车,此纺车一出,一百余年后,大明凭此成为吸纳世界财富的海洋,黄道婆家乡淞江一带一跃成为全国纺织中心,历几百年而不衰。十六世纪初,当地农民织出的布,一天就有上万匹,淞江布远销世界各地,直到十九世纪英国的珍妮纺织机和蒸汽机出来,才打破东方在纺织方面的优势。

    “好!好!”杨勇看得连赞不已:“云爱卿,仅此一项足可以留名清史。”

    虽然看似简单的改变,但若没有人去研究,就是数百年后也不一定有人能做出来,有了这个纺车,很快北方就会超过南陈,成为新的纺织中心,到时无论是军事还是经济,南方都无法抗衡,何况有了这个利器,对付草场各个民族也有大用。

    云定兴被说的有点受宠若惊,讷讷的道:“卑职不敢居功,这都是太子指点之功。”

    “该你那份功劳还会是你的功劳,你放心,我会如实向朝庭汇报,到时少不了你一官半职,对了,你手上拿一根铁棍干什么?”。

    云定兴脸上兴奋的通红,听杨勇问起,连忙道:“殿下,对了,这铁棍是用来脱棉籽使用,有了他,可以加快脱籽七八倍,以后棉布可以大大降低价格了。”

    所有布中,以棉布工序最多,种植,采摘,去籽,弹棉,纺纱,最后才是织布,每一项都要耗费大量劳动力,因此棉布现在还没有普及,杨勇第一次问价时才发现棉布价格竟然是丝绸价格三四倍,听到这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