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名将领都听得眼睛一亮,宇文忻更是得意:“我军冲入观战人群中,顺便可以剥下百姓衣服穿上,混入百姓群中,随大流进城,杀了守门敌军,打开城门,破城就在今日。”
李询、杨素等人顿时都跃跃于试,目光转向韦孝宽,没等韦孝宽说话,杨勇大声道:“我反对,如此一来,纵使攻下邺城,也将后患无穷,邺城可是有数十万百姓,谁知道死的人当中有多少人是沾亲带故。”
李询、杨素都有一点不以为然,打仗死一些百姓有什么要紧,只是碍于杨勇是钦使,又是丞相长子,才没有喝斥,脸上的不屑之色却是毫不掩示。
杨勇转身向韦孝宽道:“元帅,既然尉迟迥只靠他的黄龙军取胜,我军何不将黄龙军的攻势让过,直接杀向后方,同样可以取得胜利,何必把百姓牵进来。”
韦孝宽眼睛一亮:“陇西公(李洵),清何公(杨素)你们各领一万人马,让过尉迟迥的黄龙军,杀向后方。如有机会,趁势抢城。”
“是。”两人领命后,分带人马从左右绕过正在交战之地,向尉迟迥的后军杀去,尉迟迥的后军果然是不堪一击,两支周军如虎入羊群,将尉迟迥的后军短时间就绞得稀烂,尉迟迥正率着黄龙军对周军猛攻猛打,突然发现自己后方乱成一片,顿时大急,各左右传令:“回军,回军。”
只是正在交战的两支军队哪有这么容易脱身,黄龙军非但回不了身,后面的溃兵反而如潮水般的涌进前军,将黄龙军的阵式也冲散。
失去黄龙军这支队伍的支撑,叛军马上就犹如散架,丢盔弃甲,士卒拼命逃离,尉迟迥看着到处是乱成一片的军队,顿时知道局势无法挽回,在数十名亲兵的拼死掩护下,逃向邺城城门。只是到了城边才发现,邺城的南城门已经被周军抢占,守在门口的正是他儿子的岳父,自己的姻亲崔弘度。
崔弘度摘下头盔,问道:“认得我吗?”
尉迟迥大骂:“普六茹坚,你这个猪狗不如的奴才,人面兽心的窃贼!周室待你不薄,你却恩将仇报,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骂完又叹了一口气,又对崔弘度道:“我的头颅还有一点价值,与其让给别人,不如给你。”说完,马上拨剑自尽,临死时双眼尢自圆睁。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skbshge
第167章 以隋代周巡视边关()
这场由尉迟迥掀起的叛乱声势浩大,波及大周近一半之地,叛军总兵力超过五十万,但是这场叛乱由于没有得到军心民心支持,平息的也快,从尉迟迥公开反叛到兵败自尽,只持续了六十多天,昔日大周一门三上柱国、二柱国大将军、四郡公的家族被横扫一空,尉迟家的男丁全部被处死,女子则罚没为奴,只有皇后尉迟繁炽已为尼。避免了为奴的命运。
继尉迟迥之后,王谦的叛乱也很快被消除,王谦在成都被围后,亲率五万大军与梁睿交战,不敌,想逃回城中时,先前被梁睿击败的两员守将达奚甚和乙弗虔却举城投降,王谦走投无路,被梁睿活捉,数日之后被梁睿奉命处死。
昔日显赫一时的三大总管除司马消难逃到南朝暂时保住一条命外,其余两家都烟消云散,杨坚已将大周权力集于一身,再无人敢阻挡杨坚前进的道路。
九月,杨坚废左右丞相,自任大丞相,并命杨勇为洛州总管,东京冢辛,总领统辖原齐国所有领地,杨勇的权力一下子几乎可以和以前的齐国主相列。
将长子提拨到如此高位,一方面杨坚是为了巩固自己权力所为,有谁能够比儿子更加牢靠放心,另一方面是杨勇这次担任钦使随军,几乎得到韦孝宽和高颎等人一致好评,使杨坚放心将重任压在长子肩上,何况各地大的叛乱虽平,却还有不少小股乱军隐入山林,民间,给杨勇如此大的权利,也是希望杨勇能够将叛军余党全部肃清。
十月的天气,在北方已渐渐寒冷,在幽州向北的一条大路上,一队百余人的骑士正在急速行驶,这队骑士全部身穿黑衣黑甲,马上弓箭,腰刀齐备,中间族涌着一个看上去只有十六七岁的少年,这名少年骑在一匹赤色的高头骏马上,面色平静,年龄虽幼,却有一股不怒而威的气质。
“唏律律。”少年突然一提缰绳,坐下的骏马不满的叫了一声,还是放慢脚步,渐渐停了下来。
见少年停止前进,随众的一百余骑士也都纷纷提起缰绳,顿时一阵人叫马嘶,整个队伍全都停了下来。
“大将军,有何事吩咐?”一名三十岁左右,浑身精壮的汉子靠近少年,大声问道。
这队人马就是新任洛州总管,东京冢辛,当今周朝大丞相长子杨勇和他的亲兵队,尽管杨勇的官制已是洛州总管,东京冢辛,远胜于一个大将军之职,只是杨勇还是喜欢他的亲兵直接称呼他为大将军,这个称呼好象随时处于要上战场的时刻,杨勇是在提醒自己以后要打起精神,绝不可以认为自己的地位已是高枕无忧。
接到自己任洛州总管的旨意后,杨勇并没有呆在洛阳或其他齐地大城指挥大军肃叛军余党,而是将肃叛余党的重任交给梁士彦、宇文忻、元谐等人,自己带着亲兵北上,巡查北方边境城池。
杨勇知道自己这段自由自在的日子必定不会太长,父亲随时可以篡周自立为帝,一旦自己是太子身份,必定需要返回长安,从此只能坐在东宫,直到真正做了皇帝,恐怕都不会有什么自由。
如今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一行人穿州过府,马不停蹄,眼看就要到达目的地,杨勇的目标是先视查大周最北端的安州、建德,营州三郡,然后再从东往西,将整个属地的北方边境巡视一遍。
远处一座山峰涌起,山势不高,也不是太险,杨勇对这座山却是很感兴趣,向凑过来的郑雄问道:“这座就是白狼山?”
郑雄对于北方的山势不是很清楚,向幽州派出来的一名向导招手道:“过来,大将军有话问你。”
向导连忙屁颠屁颠的走了过来:“大人,有何吩咐。”
对于杨勇的身份,向导并不清楚,同行了五六日,只是听随行人员都对这位少年以大将军身份称呼,大周的大将军有许多种,骠骑大将军,柱国大将军,甚至有一些仪同将军也喜欢部下以大将军称呼,向导虽然不知这个少年是何种大将军,只是看到幽州刺吏对这个少年恭恭敬敬的模样,就知道少年的身份不简单。
见向导来到自己身边,杨勇又将对郑雄的问话重复了一遍,向导连忙答道:“回大人,此山正是白狼山,三国之时,汉丞相曹操北伐乌桓,正是在此山击溃乌恒,乌恒数十万大军死伤惨重,最后二十万人不得不向曹丞相投降。”
曹操一生征战无数,尤其是面对北方游牧民族,屡次取得大胜,他此时的名声却没有三国演义之后奸雄的恶名,北方许多汉人反而对曹操的功绩大加推崇,向导一说完,脸上也呈现出一种自豪感。
鲜卑人虽然推行汉化已久,但汉人的地位比起鲜卑人不可能完全平起平坐,处于异族统治下的汉人,对于自己民族击败异族的英雄,总是分别自豪。
“好,咱们今晚便在白狼山宿营,顺便也可以缅怀一下古人事迹。”杨勇轻磕马肚,当先朝白狼山的方向纵去。杨勇的亲兵马上跟上,在身后留下一股烟尘。
望山跑死马,白狼山看似近在眼前,其实离他们停下来的地方还有三十多里,直到跨下的骏马都跑得吭哧,吭哧喘气,一行人才到了山脚下。
突忽杨勇意料的是,山脚下却有一片数十幢房屋组成的村庄,杨勇不知道的是十六国时,后燕慕容垂曾北平乌桓,聚众军于广都。为占领有利地势,进入白狼山。后来慕容熙还还在山脚筑城,并置白狼县。
只是以前的白狼县早已不见踪迹,剩下的这些住户多是靠山吃山的一些猎户组成,既然有村庄,杨勇等人自然也不必在野外露宿,直接向村庄的方向奔去。
隆隆的马蹄声很快就将整个村庄惊动,望着一百余人的马队向自己村庄方向奔来,村庄的壮年男子都紧张起来,让自己女人小孩躲在房中不要乱动,自己手持着弓箭涌向村口。
这座村庄人口不过二三百人,总的青壮只有五六十人,如果这队骑兵有恶意,村庄被灭也是有可能之事,所有聚集在村口的青壮年都是满头大汗,尽管如此,却无人退缩,因为后面是他们的家园。
杨勇隔着数百米看到村口那些青壮的戒备,连忙勒住了马,对向导道:“你去跟他们说一下,我们是朝庭的军队,只是路过想借宿吃饭,并无恶意,米面疏菜肉食我们都会照价购买。”
“是。”向导连忙独自一人催马上前,与村口的一个老者协商了半响,才返回来报告:“大人,他们同意了,只是我们这么多人村里无法安置,只能让我们暂时住祠堂。”
同意是肯定的,这些村民虽然还隔着老远,已可以看清马上骑士的打扮,清一色朝庭骑军的标准装备,如果不同意,惹得这队骑军发怒,几个冲击就可以把村庄踏平。
得到允许,杨勇才继续和亲兵一起前行,到了村口时,两旁的青壮年还没有散去,他们手中都持有猎弓,杨勇的亲兵顿时紧张起来,将杨勇团团围住,生怕有人向杨勇射箭。
郑雄上前,那名明显是村中主事之人的老者道:“这是朝庭的军马,你等手持猎弓,莫非想造反。”
这里本是齐地,归周之后不过四五年的时间,又是边锤之地,民风强悍,对朝庭的敬畏远不如内地,但不表示一些年长者也会如此认为,郑雄这么一喝,那名老者脸色顿时大变:“大人息怒,老朽马上让他们回家。”
“你们回去,快回去,每人各回家取些米面,猎物给大军食用。”
老者在村中还是有威信,听了老者之言,这些青壮才慢慢散去,只是望着这队百余人的马队,眼神中依然充满警惕。
杨勇向旁边的杨石道:“取三十贯钱给他,让他多准备一些食物和马料。”
除亲兵外,杨勇这次还带了杨石,罗艺两人,杨石办事踏实可靠,而罗艺,杨勇却打算将他放在北方,看看是否能象自己记忆中那样,罗艺能够在边关威镇异族。至于杨淼,杨勇却将他留在洛阳,杨勇已派人通知还在长安城外山庄学习的那五十名学员,让他们搬到洛阳来,乘着自己掌握北地大权,又因尉迟迥反叛留出许多空位的机会,回去之后,将这些人一一安排出去。
接过钱财,老者脸上才真正露出了几分笑容,三十贯钱财足够一百人马吃食一天,最主要的还是对方竟然当真给钱,那就真正表示并无恶意,否则不必多此一举。
老者将钱交给旁边一个十四五岁的半大少年,吩咐他将钱交给出粮出猎物的人家后,才对杨勇等人道:“老朽给各位军爷带路。”
沿着村中的土路,一行人很快到了一座青砖瓦房前,路上不时有小孩从家中探出脑袋,好奇的打量着这队骑兵,或许是钱财起了作用,村中的青壮不在用敌视的眼光看着众人,对于小孩在屋内的行为也不过问,只是当有小孩想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