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席卷天下-第9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恭迎皇上,凯旋回朝!”荀彧、田丰等群臣紧随其后拜倒。他们生平的志向,就是辅佐明主统一天下,而此刻帝国完成了统一,他们因此神采飞扬。

    百姓欢声雷动。华夏自从有了弘武大帝,百姓这才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只要辛勤劳动就会有衣穿,有饭吃,有余钱,不用担心被有权有势的人欺负。这一天,数以百万的百姓,自发的组织了起来,迎接弘武大帝归来。

    弘武大帝秦峰,来到巍峨的邺都城楼上,城下汇聚着一望无际的帝国子民,许多少数民族也在其中。他高举起双臂,欲将天地拢入怀中,而天地在欢呼雀跃声中沸腾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呼声响彻天际,就连太阳都浑身一震,撒发出更多温暖的阳光,照耀在这片古老东方的土地上。这一天,古老东方帝国,迎回了自己的执权者。

    弘武大帝返回了紫禁城。

    他本以为,会与外面一样,是欢天喜地的模样。谁知一入宫,就见皇后蔡琰带领众位皇妃、公主迎接。一大群人,还没拜下去的时候,就已经嘤嘤大哭了起来。

    弘武大帝急忙好言相劝,这才将老秦家的女人们安抚下来。

    于是乎,紫禁城内,冷清了数年的乾清宫中,终于迎来了久违的热闹。弘武大帝特旨,所有的皇子、公主全部留下来一起吃团圆饭。

    老大秦琰,虚岁二十,秦峰不在的日子里,肩负起了监国的重任。

    老二秦飞、老三秦寿、老四秦禅、老五秦宓、老六秦环,十七大八,秦峰不在国都的日子里,亦是辅佐秦琰,为国家出力。

    老七秦余、老八秦师、老九秦英,十一二岁的年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而老十秦文,五岁半,六岁离开内宫前,正在搞最后的“破坏”,经常伙同几位年幼的姐妹,将皇宫闹的鸡飞狗跳。

    家里人多,家务事多。但是对于子女的教导和关怀,秦峰从来没有一刻松懈过。尤其是秦琰几个兄弟,秦峰总是教导他们,要兄弟和睦,俗话说得好嘛,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所以晚宴之后,秦峰就出了些题目,便让自己的大儿子,带着兄弟们一起来做题。而公主们,也不能只学礼仪女红什么的,老秦家这些公主们,那都是跟后世的教育一样,天文地理,数学什么的,都是要学的。

    孩子们学习的时候,秦峰就跟蔡琰她们说话。

    谁知不一会后,也不知是谁起得头,都不搭理秦峰了。

    秦峰就纳闷了,看着沉着脸的皇妃,就问道:“这是怎么了?”

    皇上,自然是要回答的。

    于是乎,众位皇妃纷纷抱怨起来。尤其是月皇妃、甘皇妃、甄姜等人,个个“怨气”很大。只因女儿们都到了嫁人的年纪了,搁在别人家都生娃娃了,竟然以公主的身份连个婆家都没有。

    蔡琰、伏寿、貂蝉、甄宓、糜环也紧跟着抱怨,诸位皇子已经冠礼,连个媳妇都没有。

    秦峰前面打仗的时候没有发觉,回来后这才发现,自己的儿女们已经长大成人了。而由于自己不在跟前,许多事情都耽误了。

    “这可不行……。”于是弘武大帝全权将此事交付给了后宫之主皇后蔡琰,“朕记得,赵云他们各家都有英年才俊,大家闺秀也不少。如果有缘分的话,朕就下旨赐婚……。”

    不过秦峰一再强调,自己儿子女儿们,一定要向他们的老子学习,双方一定要你情我愿,强扭的瓜不甜。

    这一下可就说到了爱妃们的心里去,多年的感情,在经历了数年的离别后,一发不可收拾起来。

    于是,秦峰终于又感受到久违的温馨家庭的感觉。

    话说弘武大帝回来后,好生过了几日普通人的平静生活。每日里,就是教导儿子们学习,或是与妻子一起,做做家常。

    温馨的生活,总是过的很快,并令人向往。

    但弘武大帝并没有沉迷其中。虽然国家完成了一统,但他依旧不断在提醒着自己,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既然自己已经走上了这个位置,就应该抓住每一分时间,为国家为人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然而,一个庞大的国家,并不是一个人就能够照顾完全的。帝国的名臣良将,才是治理国家的中流砥柱。

    如今统一了,弘武大帝要好好奖赏这些为国家统一出力的臣子。同时也是激励他们,再今后,同样要不遗余力的为朝廷为国家为百姓出力。该封侯的封侯,该封伯的封伯。

    同时,秦峰也打算仔细想一想,后世的理论与现在相结合,重新规划国内的行政和军政,以应对今后可能出现的危急。毕竟,这个世界上,除了大秦外还有安息和罗马两个庞大的帝国。

    这两大帝国不输于大秦,安息充满了野心。而罗马,自从它崛起以后直到灭亡,从来没有停止过扩张。罗马帝国第一位皇帝屋大维就曾经说过,不扩张毋宁死。

第1083章 弘武大帝()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三国之席卷天下》更多支持!

    弘武七年岁末,辞旧迎新之际,弘武大帝秦峰在紫禁城太和殿内,召开了大朝会。

    朝廷各部官员,各州军政大员,近千人齐聚一堂。

    在这一天,为了表彰众臣历年以来,为大秦统一作出的贡献,弘武大帝大封群臣。

    一时间,百官欢天喜地,又有些受宠若惊。

    秦峰穿上崭新的帝国龙袍,升座。

    百官精神抖擞,抱着朝板站班,一派统一后的新气象。

    有大内总管德全,涨红脸,激昂中大声宣读起弘武大帝秦峰的册封诏书:“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秦国家一统,诸臣功不可没,特……。”

    百官便如同那等待放榜的考生,紧张又忐忑。

    大秦有五等爵位,第一等王爵,只封皇室血脉。其下,公、侯、伯、勋爵。

    晋封:徐庶为一等镇国侯,荀彧为一等辅国侯,贾诩为一等卫国侯,庞统为二等安国侯、田丰为二等定国侯、荀攸为二等建国侯、沮授为二等宣德候,郭嘉为三等护国侯。

    拔耀:赵云为一等冠军侯,高顺为一等镇军侯,张辽为一等定军侯,典韦为一等毅勇侯、许褚为一等虎威侯、徐晃为一等奋武侯、马超为二等威远侯、黄忠为二等刚勇侯、张郃为二等克定侯、甘宁为三等靖海侯侯、太史慈为三等镇海侯、庞德为三等立义侯。

    其余魏延、李典、乐进、胡车儿、高览、张燕等皆封一等伯到三等伯,周仓、马岱、王双、文聘、纪灵等人皆封勋爵。

    其余鲁肃、法正、诸葛瑾、陈群、糜竺等人皆封一等伯到三等伯,而其下之人,皆封勋爵。

    于是皆大欢喜,群臣喜气洋洋,三呼万岁。

    随后,弘武大帝诏令,全国二十三州之地中,划出八大军区。

    二十三州:旧有十三州,东北州、氐州(涵盖氐藏高原)、羌州、南蛮州、草原州、交州(东南亚大陆)、印州(次大陆)、贵霜州(中亚局部)、辰州(半岛)、夷洲(统领东南诸岛)

    八大军区以及管辖范围:邺都军区又称中央军区:邺都、冀州、并州、青州、司州。

    辽南军区又称北方军区:幽州、草原州、东北州、辰州。

    许昌军区又称中原军区:衮州、豫州、徐州、江北扬州。

    建业军区又称江南军区:荆州、江南扬州。

    成都军区又称蜀中军区:益州、氐州东部、南蛮州。

    西凉军区又称西北军区:凉州、雍州、羌州。

    花式军区又称东南军区:印州、交州。

    富楼沙军区又称中西军区:贵霜州、氐藏高原。

    各军区骑兵五万,步兵十五万,后勤部队累计军团兵力三十万。这些皆是军区甲级军团,各州军分区乙级守备兵力三五万不等。

    调令,赵云为帝国元帅兼邺都军区大将,张辽为辽南军区大将、徐晃为许昌军区大将、张郃建业军区大将、黄忠为蜀中军区大将、马超为西凉军区大将、庞德花式军区大将、高顺为富楼沙军区大将。

    另,魏延、王双、李典、乐进、张燕、高览、陈到、文聘、周仓、臧霸等人,皆为各州军分区守备将军。

    另,甘宁、太史慈、蔡瑁、吕蒙、徐盛、蒋钦等人,皆为帝国水军将领。

    朝廷六部维持不变,军机处军师:徐庶、荀彧、贾诩、荀攸、庞统、郭嘉、沮授、田丰、程昱。

    又任职兵部尚书徐庶、吏部尚书荀彧、户部尚书荀攸、礼部尚书郭嘉、刑部尚书庞统、工部沮授、都察院左都御史田丰、通政司通政使贾诩、大理寺卿程昱。

    鲁肃、法正、诸葛瑾、糜竺、陈登等人,各州封疆大吏。

    王朗、蒯越、郭淮、傅巽、王粲、陈琳、张既、杨修,辛评、满宠、刘晔等人,皆为六部要员。

    州刺史总督政务,布政使掌民生,提刑官掌刑罚。军政分离,分工明确,直属清晰。

    几乎花费了一个上午的时间,朝廷安置完新的任命。

    次日。

    弘武大帝秦峰,率领文武百官,来到邺都英雄烈士陵园,祭拜在统一过程中,历次战斗中阵亡的秦军将士。

    帝国百姓也是自发的组织了起来,追随弘武大帝,祭奠为国尽忠的亲人。幸福的生活得来不易,辉煌的胜利中牺牲也是难免的。百姓悲伤,但他们清楚的知道,正是这些烈士为国捐躯,才有了国家的一统和安宁的生活。

    陵园山上的英雄纪念堂前,帝国的旗帜高高飘扬,香火袅袅之中,为帝国捐躯的烈士,将会世代被后人供奉。

    弘武大帝秦峰,依然褪去龙袍,穿上全副披挂。金色的身影,在阳光下庄重而立。四周,是帝国的勇士,更远的地方,是帝国的子民。

    秦峰大声念着祭文,他的目光变得深邃,脑海中浮现出历次战争中,大秦将士为国家为百姓与敌人浴血冲杀的英姿。

    “问世间何为不朽,大秦英烈之魂永立苍穹!”

    秦峰的祭文念罢,秦军活着的勇士,手中的兵刃高举,泛着耀眼的寒芒,一起高呼,“大秦不朽,永立苍穹!”

    “大秦不朽,永立苍穹!”

    “大秦不朽,永立苍穹!”这呼声很快传与四野,这呼声很快传遍天下。

    弘武大帝在乱世之中打下了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他并没有像之前的帝王一样,扶植起率土之滨的新一代大秦贵族统治者。他结合后世施政经验,将土地分给了百姓。

    贵族少一些,百姓富一些,这对帝王的统治不会带来任何的影响,反而因此水涨船高。

    有秦氏特色的君主制,这是后世对当时的评价。而弘武大帝秦峰,他的威望,也是任何君主制下的帝王无法企及的。人心的凝聚,让他能够无所畏惧,更加大刀阔斧的改革。

    忆苦后思甜。

    祭奠了大秦的烈士之后,大秦上下陷入到了统一盛世的欢庆海洋之中。

    弘武七年的最后一天,大秦帝国迎来了最盛大、隆重的庆典,统一大典。

    这一天,天气格外明媚又温暖,太阳公公早早就起床,笑眯眯的照耀着古老东方的大地。这片广阔无垠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