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第2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看着快要入冬了,东江镇的将士们觉得自己被愚弄了,一下子就怒了。

    这些大头兵们,在有心人的挑唆之下,各显神通,叛乱的叛乱,逃跑的逃跑,有些有门路的,也想尽一切办法调往他处,整个东江镇简直就乱成了一锅粥。

    华夏联合王国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之下,新组建的对外情报总局,在沉寂了半年多之后,首次出动,以一场大手笔作为总局的开门红。

    整个东江镇八成以上的普通百姓,都被对外情报总局派去的特工们给诱惑,通过海船弄到了王国之中,成为了新移民,填补了王国人口。

    不过东江镇可不光是有着百姓,在那里军队才是占了大头的主流。

    而东江镇的军队,在毛文龙被处决后,各自为政,意见无法统一,这些军队成员,就以各自的亲疏远近分成了三部分。

    第一部分,以孔有德、李九成、耿仲明等人为首,想办法运作一番后,调到了大明新任登莱巡抚孙元化的手下,充当巡抚标营。

    孙元化准备用这一支兵马打造一支全火器化的强力部队,,他甚至花费重金,雇佣了一群葡萄牙雇佣兵,来协助这一支火炮部队的建设。

    同时也是为了制衡在上次黄太吉入寇之战中出力甚多的文登营(由华夏联合王国虎贲特工控制)。

    第二部分,以新任的东江镇总兵官黄龙为首,还有尚可喜之流,占据了旅顺、复州等一部分原东江镇在陆地上的地盘。

    他们在摆脱了原来那些被视为累赘的百姓和其他没什么战斗力的部队之后,通过辽东、大明、华夏联合王国等地区之间的贸易,日子还算是能过得去,暂时还算是安稳。

    第三部分,就比较复杂了,这些人是彻底的对大明失望了,准备找个新的下家,不过,这里面也分为了两部分。

    一部分是想着投靠后金换取高官厚禄的,他们从后金突袭大明京畿重地,却死伤甚少的事件中认为,这几年后金方面发展的风生水起,很有潜力。

    并且黄太吉不像他老爹努尔哈赤那么凶残,是愿意重用汉人官员的。

    所以,那些狗汉奸们认为,到了后金,他们可以有更好的发展。

    这些人,除了原本就在大陆之上的几百人,顺利的投靠了后金之外,大部分的人,都是占据了东江镇的几个海岛,准备通过船只,秘密前往后金。

    虽然这些人都是大明的兵将,但是,华夏联合王国可不能装作没看见。

    可要是通知大明的话,恐怕以明朝的效率,敌人跑光了都不一定能统一意见发兵围剿。

    于是,王国决定亲自动手,当一次做好事不留姓名的红领巾。

    在一个初冬的早晨,这些准备当汉奸的东江镇兵将们的船队,被一条钢铁巨舰给撞沉在了冰冷的大海之上,根据信天翁的侦查,确认海上没有任何的漏网之鱼。

    整整4000多名大明官兵消失不见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这一次事件,就此成为了大明朝堂中的一件悬案,在王国情报部门公开资料之前,整片沉船海域都流传着钢铁海怪吃人的传说。

    另一部分,对大明死心的同时,也不愿意当汉奸,所以,他们选择了华夏联合王国这个新型的势力。

第六十一章 大明、后金、异动() 
虽然王国对于这些被大明各方势力关注的军队,完全的看不上眼,但是,看在同胞的面子,还有眼看着他们还算是有点志气,没有投靠后金的份上,收留了他们。

    不过,这些士兵们,都要被重新打散、拣选、重组的,不可能让他们保持以前的编制。

    那些不合格的兵卒们,也在几天之内,很快的就被各地方给瓜分干净了,王国对于人口的需求,那是从来都没有止境的。

    至于那些带着兵马投靠过来的军官们,王国也不能做的太绝了,要是把事情做绝了,以后,可就不好收编大明的军队了。

    所以,这些军官们,愿意继续从军的,去讲武堂里面接受再造培训,合格的就能重新带兵。

    不合格的,也能得到一笔丰厚的抚恤银子,并且还能得到王国银行和相关技术单位的支持,开办农场、工厂之类的产业。

    王国现在的消化能力真的是非常的强大,几十万的新移民一下子涌过来,居然没有引起丝毫的错漏,从上到下一切都井井有条。

    整个冬天,王国的大部分力量都没有闲下来,全部都在抢运东江镇的百姓们。

    虽然辛苦,但是王国上下没有丝毫的怨言,不单单是因为这些百信都是自己的同胞,是从辽东的鞑子手下逃出来的幸运儿,同时也是因为,这一批人口能够大大的填补一下王国的人口,让王国更加的强大。

    觉新了国家意识,接受了陈信制定国家概念的王国公民们,爆发出的热情,几乎让整个冬日的冰雪都要融化了。

    王国就在这种极其亢奋的状态中,不断的前进。

    在这期间,王国的军队除了派出海军进行过一次拦截作战之外,就一直安分守己,老老实实的积攒着自己的实力。

    陈信也安耐住自己的性子,默默的发展着自己的国家,没有轻易的开启战端,每天就是悠闲的喝喝茶、聊聊天、开开会、到处视察视察。

    “我感觉自己都快要生锈了。”是陈信最近这一年多说的最多的牢骚话。

    每到这个时候,安雅就会过来安慰一下他“受伤”的心灵。

    而到了薪火6年的七月份,一份后金方面潜伏人员发来的情报,终于惊动了陈信这头休眠了整整一年的老虎。

    ······

    陈信快步走入了作战分析室,没有理会各部门大臣的虚礼,直接拿起那份秘密情报看了起来。

    “大明和后金都有异动?”

    “是的,君上,在后金潜伏的情报人员发来了密报,说是后金方面最近召开了好几次议政会议,并且派遣了人员前往大凌河地区探查。

    同时大明方面也传回来消息,大明已经在大凌河地区,有了好几个月的大动作了。”

    “这么说来,这一次是明国主动出击的?后金则是在被动的迎战?”

    “表面上看,是这样的。”

    “什么叫表面上?”

    “呃,就是,大明实际上并没有做好来一场大战的准备。”

    陈信捏了捏拳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只好暂时扯开话题说道“大凌河?这是什么地方?

    随着陈信命令的声音传出,副官们立刻忙碌了起来。他们快速的在沙盘上指出了哪那一个小点。

    “君上,请看这里,大凌河就在这儿。”

    陈信的目光钉在那个小点上,疑惑道“这里距离明朝的宁锦防线,可是前出了不少啊。这是怎么回事?关宁军发烧了吗?堂堂的【关宁铁骑】居然有胆子出门了?把来龙去脉都说一说。”

    陈信的调侃引起了一阵压抑不住的笑声,但是大家都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还是据需忙碌着,传阅着总结起来的各项报告。

    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下属情报机构,对外情报总局内部专门负责管理大明内部潜伏人员的第二局局长开口介绍道“启禀君上,自从袁崇焕被处决后,明朝廷重新任命了孙承宗为蓟辽督师。

    此人以前就做过这个职位,对后金也算是有所了解。

    再加上,去年黄太吉那一场入寇也着实是惊吓到了大明的一些【贵人】。

    于是,为了限制后金的机动奔袭,孙承宗在各部门的压力下,采取了积极的防御策略。

    他命令之前黄太吉入寇战役当中带头逃跑,却又没有受到责罚的关宁军大军阀头子祖大寿为主帅,主持修筑了大凌河城。

    他们修筑大凌河的用意,就是为了安抚大明境内的众多官员士绅们恐慌的内心。

    同时也是意在加强宁锦防线的纵深,想要遏制下一次后金绕路入寇的念想。”

    大家看着报告,听着解释,也慢慢的明白了这一次大明和后金异常动作的起因了。

    此时,对外情报总局负责后金方面潜伏人员的第三局局长也出列开始讲解道“今年5月份的时候,锦州地区有汉人向后金方面报告了大凌河城的修筑情况。

    黄太吉派兵前往拔除据点,遇到了祖大寿的援军,双方各自死伤了几十人。

    这个情况得到了黄太吉的重视,再次派遣心腹人员前往探查,查探清楚了明国在大凌河地区修筑城池和堡垒的计划。

    于是,到了这个月的时候,黄太吉召开了诸贝勒大臣议政会议,商量出兵大凌河地区的事宜。

    根据我们得到的情报,在去年的时候,后金就得到了铸造大将军炮的技术。

    所以,此次后金出兵,将会首次投入大型火炮,各种红衣火炮加上大将军火炮,至少有四十位以上,并且首次有了专业的后勤保障队伍。

    还有一则消息表明,后金方面全部的炮兵,交由总兵官佟养性管理,我们会加快对此人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蒙古方向上,我们也得到了消息,说是此次出征,后金方面将召集了蒙古方面科尔沁、阿鲁、扎鲁特、巴林、敖汉、奈曼、喀喇沁、土默特等部落,共同出兵围攻大凌河。

    通过综合各方面传回来的情报后发现,后金方面此次出动的战兵总兵力约在五万以上。

    而且,以他们的动员能力,可以肯定,还有着至少五万人左右的预备队,可以在战役打响后一个月内随时拉上战场。”

第六十二章 咆哮() 
陈信点点头表示明白,仔细的用手指头在沙盘上面划拉着。

    半晌后,他再次询问道“明国方面呢,他们那一边现在是什么情况?

    记得你们刚才好像是说过,明国这一次虽然主动前出建立了堡垒,但却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是这样吗?”

    回答陈信的,还是对外情报总局第二局(明国方向)的局长。

    他语气中带着不可思议的味道,不断的惊叹着说道“君上,虽然很不可思议,但是,似乎,事实确实是如此的。

    这一次是明国方面先手落子,但是,他们的准备很不充足,至今为止,都没有落下第二颗棋子。

    在大凌河城附近区域,大约只有一万多人的大明军队,这个数字,还是没有刨除掉吃空饷的那一部分的虚数兵力。

    还有,在大凌河地区还有一些筑城的劳工,和从各地往来运输物资的商贾等,这些人员相加起来,有大约七、八千人左右,因为商人和运输人员的流动性,所以这一数字无法太计算的太精确。

    至于其他方面的事情,例如军事调动、物资集结之类的准备工作,我们的潜伏人员完全没有从明国方面得到任何相关的消息。

    似乎,他们就像是完全没有任何预备方案似的。实在是很不可思议啊。”

    陈信皱着眉头思索,他非常明白,对外情报总局第二局局长话里面的意思,他并不是说王国潜伏在明国的特工无法得到消息。

    以明国现在的情报保密能力,哪怕是派一些商贾或者是随便一个读书人,都能光明正大的从各级衙门内大量的仆从、师爷等人手中,通过购买邸报之类的方式买到相应的情报。

    更何况,王国潜伏在明国的特工,大多数都是通过科举、贿赂等方式成功的混入了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