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武松传-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钦宗终是不肯见用。

    十月,大宋名将种师道悲愤致病,吐血而亡,终年七十六岁。

    梁山情报头子时迁此时正在京师附近为武松采集情报。

    他见种师道死后,其侄子种洌运送种师道的灵柩西归,便一路尾随,暗中护送。

    虽然自己身在草莽,但跟随武松日久,心中全是侠义胸襟,他是真心想为棺中这位民族英雄尽上最后一份心力。

    时迁的担忧是不无道理的。

    种洌一行人,只有寥寥几个兵丁,若遇大队强盗打劫,哪能应付的了?

    他的担心很快就变成了现实。

    “兀那狗官,站住!”

    这天黄昏,种洌行到西面的荒林中,被一百多名山匪劫住去路,他们二话不说,上来就按住种洌等人,强行搜身。

    他们只搜出了纹银十来两,这是他们一行人的路费。

    山匪头子骂道:“他娘的,这官真穷!”

    时迁摸出上了剧毒的匕首,眼睛死死的盯着山匪头子,只要他的狗爪子敢碰到种帅的棺材,立即掷出匕首,取他狗命!

    即使以一敌百,甚是凶险,也定要杀个痛快再走!

    时迁死死的睁着前方的动静,只见种洌面色如常,毫无慌乱神色。他虽然自知不敌,却不卑不亢道:“里面躺的是家叔种师道。家叔一生为国,没有私产。”

    “啊!啊!啊……”

    山匪头子发出痛苦之极的吼叫声,他蹲在地上,狠命的揪着自己的头发,随后他伸出蒲扇一样的大手猛扇自己的脸!

    他把自己打的嘴角呕血,牙齿也打落了两颗!

    “我猪狗不如啊!我是千刀万剐的畜生啊!我不得好死啊!我竟然打劫了种帅……啊……”

    山匪头子的眼泪哗哗的往下流,那是悔恨的泪。

    泪水把他嘴角的血,冲掉了。

    躲在远处的时迁,此时也流泪不止。真想不到,种帅竟然如此得人心!

    “孩儿们,随我拜祭种帅!”山匪头子扑通一声跪倒,其它人学着他的样子,咚咚咚的磕起头来。时迁也在远处对着种帅的灵柩下拜。

    众山匪一路护送种帅灵柩,行了一百多里方才辞出,临行前赠金银以致敬,一拜再拜之后,才肯离去。

    时迁现身,取出一百两银子,送给种洌,这才将此地见闻写在纸上,交由信鸽传递给武松。

第93章 兵发暹罗() 
时迁、石秀在陆路探听消息,阮氏三雄等水军头领在耽罗岛和高丽、流球、暹罗等地进行海贸,顺便打探情报。一般来说,他们发来的情报都是用白绳系在鸽子脚上的。

    这天,武松竟然收到了一封由三道红绳勒紧锦囊的方式寄来的情报,并且这封加急情报是绑在鸽子身上的!

    很显然,赤须龙费保在发这封急信的时候,唯恐出现任何纰漏。

    武松迅速取出囊中信,拆开观看:

    “寨主,暹罗国贵族造反,杀害了国主马赛真以及他的所有子嗣,现己包围王城!望寨主速起大兵来援,救下太后,必得人心!寨主海外称王,正在此时!赤须龙费保加急百拜!”

    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终于来了!

    武松迅速与闻焕章等人商议,并连夜布署出兵事宜:济州城守将不变,从城中抽调三万士卒,再从梁山抽调三万士卒,共计六万人开赴暹罗作战。

    朱武、卢俊义、晁盖等人坐镇济州,鲁智深、史文恭、林冲等人坐镇梁山,其它战将如萧嘉穗、王进、杨志、花荣、索超、张清、凌振等五十四人全部随军出征。

    此战中,武松为主帅,闻焕章为总军师。

    为了给梁山打出一个锦绣前程,武松这回真是下了血本!

    梁山舰队浩浩荡荡的出了海。

    梁山头领志得意满,他们对此战充满了信心。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一场几乎不可能打输的战争。

    换作平时,暹罗虽国势衰弱,但你若违背道义恃强硬攻,即使打下来,也会损失惨重,并且无法收服人心,只会留下狼烟不止的后院。

    而现在贵族造反杀了国主,武松一旦协助太后平乱,奉养太后,太后必定心甘情愿举全国相送。

    武松的船队装载了足够食用半年的粮食,以及人数远远碾压敌人的士卒和将领,再加上闻焕章坐镇,凌振的大炮开路,岂能不胜?

    事实证明,虽然很多梁山将领多少有点骄傲情绪,但客观来讲,他们确实有骄傲的资本。

    行至暹罗,梁山大军养足精神,饱餐一顿,先攻叛军的大本营金鳌岛,这里储藏着叛军九成的粮草。

    此岛岛主沙龙身高九尺,据说身上有万斤之力,每遇阵仗,必定搂着大蟒蛇出战,生平杀人无数,从无败迹。

    凌振只放了一炮。

    沙龙和那只大蟒蛇零零散散的碎在地上,余众惊惧异常,皆跪地弃械而降。

    暹罗土著再怎么善战,终究还是吃了科技落后的亏。

    俗话说:功莫大于救驾,计莫毒于断粮。

    梁山军只用一炮便解决了叛军最坚固的大本营,其它地方的叛军听说粮草尽失,军心大乱。

    武松占了金鳌岛,与民秋毫无犯,所有食物,酒水皆自备。梁山军非但不扰民,反而还开仓放粮,周济暹罗贫民。这多年来的贸易生涯,武松从不以次充好,从不坑人,更兼广结善缘,与当地百姓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此时放粮济贫,更是让他广得民心。

    收编叛军,打散建制,武松派兵留守金鳌岛,船队朝着贸易岛进发。

    武松登上船头,亲自挥舞帅旗发起了攻击,小李广花荣带着神箭营万箭齐发,将守将屠崆射成了刺猬。这位屠崆是暹罗仅次于沙龙的猛将,此人生平飞扬跋扈,曾在贸易中勒索过梁山很多白银,此时和他的亲信们一起,皆丧命于花荣之手。余众不敢战,皆降。屠崆的所有财产全部充公,连本带利还给了武松。

    梁山接管了贸易岛,武松发出严令:各国商旅勿惊,贸易活动一切如常。

    这个岛是各国商旅的集散地,也是暹罗二十四岛之中最大的一个,来自西南洋的商旅络绎不绝。控制了它,就等于控制了整个暹罗的经济命脉。

    各国商旅只关心自己的商业利益,至于此岛之主权归属,他们才没兴趣过问。武松既然不干扰他们,他们也就乐得自在,继续行商。

    “那武松长了八个脑袋,一百条胳膊!是天神下凡!”

    暹罗败兵惊畏于梁山军的强大,把武松吹的活灵活现。

    梁山军的大炮攻无不克,不出一月,便攻下暹罗九岛。叛军士卒没有足够的粮草,气力尽丧,谁还肯死战?都是刚一接战,做出个决一死战的架势,给长官一个交代,便立马投降了。

    武松稍作休整,迅速打进暹罗腹地,向包围王城的反贼吞珪开炮。

    这大将吞珪本是国主的亲信,受过国主大恩,此时却为了富贵,与丞相共涛合谋作乱。此人有勇无谋,然而那共涛却奸恶无比。他算准了武松爱惜名誉,不敢杀戮平民,于是令平民充当人盾,堵在梁山军的炮口下。

    果然,武松下令停炮。

    吞珪用生涩的汉语大骂道:“武松,有种开炮!”

    武松大笑道:“鼠辈,杀你何必用炮?将士们听令,下船击敌,休伤百姓!”

    梁山骑兵持盾携矛,鱼贯下船。

    武松高举令旗,大喊道:“众百姓听着,速速避让!”

    暹罗百姓虽然听不懂汉话,却悟到了武松的肢体语言所代表的含义,待梁山骑兵慢速经过时,他们迅速闪身避让。

    吞珪结着螺狮顶,身穿铁花甲,腰悬三刃刀,跣足出阵,他哇呀呀的用暹罗语大叫道:“弓箭手,放……啊……呜……”

    没羽箭张清快马迎上,只打出一枚石子,便击碎了他的喉骨。

    吞珪的身子原地旋转半圈,痛苦的倒在地上,再也没能爬起来。

    这些所谓的暹罗名将,在梁山高手面前,根本不值一哂!

    武松挥舞令旗,指挥骑兵左冲右突,合围进击,很快便把暹罗步兵分割冲撞成七块,暹罗兵少军疲,梁山的生力军却打也打不完。

    武松从容指挥后续骑兵压上,闻焕章也不失时机的指挥梁山步兵挤上,费保等人的水军亦随之攻上,包围圈越来越小。共涛打丢了头盔,仍是死战不降,死撑了半个时辰,被梁山好汉混江龙李俊一朴刀斩成两截。

    狂生萧嘉穗单骑飞马杀奔阵前,舞动手中宝剑奋勇杀敌,暹罗兵似波开浪裂,被他杀翻无数。他冲杀到大旗下,一剑砍死暹罗大将余漏天,暹罗叛军彻底失了主心骨,纷纷跪地请降。武松不愿多加杀戮,全部缴械监押。

    紧闭数月之久的王城大门终于缓缓打开了,城上守兵用含泪的目光激动的看着武松,向他致以暹罗国最隆重的军礼。武松拱手还礼,率军进了王城。

    因为断粮日久,太后和公主已经饿的只剩皮包骨了,幸好王城坚固,叛军未能轻易破城,这才强撑到现在。

    “大官人天覆地载之恩,哀家杀身难报!”太后泪如雨下,不顾身份高贵,对着武松下拜行礼。

    八岁的小公主跌跌撞撞的冲上去抱住武松的腿,失声痛哭道:“慈父!慈父……”

    看着这楚楚可怜的小公主那梨花带雨的脸庞,听着那一声声的呼喊,铁汉子武松也激动的流下了几行眼泪。

第94章 上架感言() 
明天上架,写个上架感言。

    一晃20多万字,上架了。

    我敢问心无愧的说,这本书我从来没灌水,每一章都认认真真的查资料,之后才下笔写。我力求展现一个真实的宋代,一个金戈铁马,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年代,让读者得到最佳的阅读体验。

    虽然这只是一部架空历史的作品,或者干脆这样表述,这是作者胡编乱造的作品,但我仍然要尽力保证每一个逻辑和情节都合情合理,顺理成章,绝不生塞硬套。相信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武松和他的梁山每一次得到的质的提升,在本书中随着故事的发展,都是合情合理的。

    《水浒传》原书,唯一的主角是宋江,甚至连续几十个章节的名字,全在写宋江在干什么。但这部大书妙就妙在配角也都写的特别好。别说武松、林冲、晁盖这种级别的配角,就连三流(比如镇关西,蒋门神)、四流,甚至十流的配角(比如郓哥、何清)也都写的特别好。

    而兄弟这本拙作《水浒武松传》主角当然是武松,80%的时候肯定要着重写他,但是诸如王进、萧嘉穗、史文恭、许贯忠等原著中没怎么详写但是却大有潜力可挖的配角,也都给了足够多的戏分。我这样写并不是想灌水,更不是想让他们夺走主角的戏码,而是因为水浒故事写的就是人物群像,几百年来的读者之所以狂热的喜欢水浒故事,也恰恰是因为他们喜欢水浒英雄群像,而绝非只喜欢其中某一个。

    所以请大家放心,我会尽最大努力处理好主角与配角的关系,配角再怎么翻天覆地,他也得乖乖听主角的指挥。

    无数的网文,都只写单一主角。

    而笔力不够的作者,只要写了双主角,其作品基本是必死。写三主角,死的更快。

    而我这个新人偏偏就写了人物群像,我想挑战下自己,我要让本书中的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