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军工帝国-第3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波箭雨中受伤的明军将士很多,有的甚至伤的比他还重,如果再不帮他们处理一下,很有可能他们会跑着跑着就摔下马去,从此再也爬不起来了。

    随着他一声令下,剩余的六十余名明军将士纷纷勒马减速,很快,他们便在小河旁停了下来。

    战马刚一停住,没有受伤或者受伤较轻的将士纷纷飞速下马,去帮助那些重伤员下马又或处理伤口。

    潘风这个时候才感觉到箭矢贯穿处火烧火燎的疼,鲜血已经将他半边衣服都浸湿了。

    他刚勒住战马,就有两个士兵飞快的来到他跟前,他伸出手,在两个士兵的协助下小心的翻身下马,然后笔挺的站在那里,强忍着剧痛抬起双手,咬牙道:”来吧。“

    那两名士兵闻言,各自掏出一把特制的小剪刀,然后齐齐握住箭矢的两头,”一、二、三。“,齐声一喊,”咔“的一声将箭矢的两头齐着他的军服剪断。

    这一下的确痛彻心扉,潘风忍不住浑身一颤,额头上顿时爆出一排汗珠。

    紧急治疗还未结束,两个士兵又各自掏出一包药粉轻轻的按在两边的伤口上,然后又掏出绷带连衣服、带箭杆、带药粉一起缠起来,在两人的熟练配合下,潘风的腰上很快就多出一个白色的绷带圈。

    潘风稍微活动了一下手脚,感觉伤口已经差不多被封闭住了,他随即抬头向四周看了一圈,见其他伤兵差不多也完事了,便立马下令道:”把伤重的都绑到马鞍上。“

    很快便有几个伤的摇摇晃晃的士兵被同袍抬上马,用绳索将腿部和腰部固定在马鞍上。

    潘风见众人都忙的差不多了,紧接着下令道:”上马,走。“

    剩下的士兵纷纷翻身上马,随着他打马向明军大营奔去。

    打马奔行了大约两个时辰,明军大营在望,这里位于鄂毕河支流雷姆河上游,正是西域荒原和西伯利亚平原交界处。

    只见一条百余米长的钢铁大桥横跨雷姆河两岸,在雷姆河北边大概十里处一个崭新的火车站已经建成,以火车站为中心,东南西北四面都在修筑城墙,黑压压的数十万人正在紧张有序的忙碌着,一座能容纳五六十万人口的大城池已经慢慢露出雏形。

    城池四周密密麻麻的全是明军的军营,连绵足有百里,潘风虚弱的抬头看了一下前面的大营,扯了扯缰绳,稍微调整了一下方向,打马向中边偏西的一个营门奔去。

    很快,营门已近,他抬了抬手,六十余骑随着他慢慢降低马速,好让营门口的卫兵看清楚他们的样子。

    潘风在边防军第二军团也算是比较有名的将领,站岗的卫兵自然认识他,当他们穿过营门的时候,分列两边的卫兵不但没有阻难,还拱手齐声道:”潘将军。“

    潘风点了点头,带着手下慢慢奔入大营,入营后他便用嘶哑的声音下令道:”你们速速回营疗伤。“

    说罢,他便打马直奔中军帅帐,而他后面的骑兵则齐齐向右一拐,很快就消失在密密麻麻的营帐中。

    此时,边防军第二军团主将马祥麟正笔挺的站在帅帐中一个大木桌前面,皱眉盯着桌子上的地图,而桌子两边,有两个士官正抬着尺子在地图上比划,并时不时比照着桌边的几张小地图用细毛笔在大地图上添加着一些什么。

    这才不到一天时间,东边已经发现敌人五座棱堡,西伯利亚之战恐将艰难无比啊。

    正当马祥麟皱眉思索的时候,帅帐外传来一阵马蹄声,不久,马蹄声止,帐外的亲卫齐声喊道:”潘将军。“

    紧接着,腰缠绷带的潘风疾步走进来,单膝跪地朗声道:”末将潘风,参见马将军。“

    马祥麟一看他腰间那块巨大的血迹,不由疾步上前一把将他扶起来,关切的道:”疯子,你这是怎么了?“

    潘风摇头悲声道:”末将在发现敌人一座棱堡时,右后方突然窜出来两千余敌骑,要不是关步他们舍命相阻,末将恐怕也回不来了。“

    马祥麟闻言,拍了拍他的肩膀叹息道:”为国捐躯,虽死犹荣,节哀。“

    潘风默默的点了点头,从怀中掏出染血的地图,双手呈给马祥麟,同时,低沉的道:”将军,这是敌人棱堡的位置图,这个棱堡是一座三层棱堡,看那规模足足能驻扎上万守军。“

    马祥麟接过地图,展开仔细看了一下,随后便直接交给后面绘图的两个士官,并下令道:”快把位置算出来,汇报给孙副帅。“

    说罢,他又转头关切的道:”疯子,你的伤要不要紧?“

    潘风摇头道:”将军放心,末将并没什么大碍,不知其他各路情况如何。“

    马祥麟再次叹息道:”唉,这次怕是有点麻烦了,才回来十多路侦骑就发现敌人六座棱堡,不过你发现的这座是最大的,其他棱堡最多都只有四五千人规模。“

    这次的确是麻烦了,身处中军帅帐的孙传庭此时也是眉头深锁,这才一天不到,边防军第一军团和边防军第二军团的侦骑竟然发现沙俄十余座棱堡,这西伯利亚平原简直是棱堡遍地啊!

第十七卷 第十三章 经纬度坐标() 
    棱堡起源于十五世末初的欧陆,到大明崇正年间,棱堡已经历经了一百多年的历史。

    火药武器的出现,使得原来横平竖直的城池变成了层层叠叠的棱堡,棱堡的出现同样也使得欧陆战争的主要形式从野战转向围攻战,由于棱堡的防御力超强,欧陆各国都热衷于修筑棱堡,这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法国,在边境修筑棱堡要塞在接下来几个世纪里都是法国的一大特色。

    但是,要说到修筑棱堡最多的,或者说使棱堡达到最大化效果的,当属沙皇俄国。

    当欧陆各国纷纷建造坚船利炮,满世界到处殖民时,沙皇俄国却在默默的沿着陆地向东扩张,他们先后灭掉了金帐汗国、克里米亚汗国、喀山汗国、西伯利亚汗国,领土面积急剧扩张,所获得的利益丝毫不下于满世界到处抢占殖民地的欧陆列强。

    在对游牧民族的战斗中,他们发现了一个不是秘密的秘密,那就是,棱堡是骑兵的克星!

    应该说,普通的城池也是比较克制骑兵的,但是,一旦骑兵数量超过城池守军的五倍,硬攻的话,还是能攻下来的,但假如是棱堡的话,就算骑兵数量超过守军的十倍,如果没有比守军更先进的火药武器,也很难把棱堡攻克。

    游牧部落自然不可能有比沙俄更先进的火药武器,所以,沙俄凭借棱堡简直打得各个以游牧部落为主的蒙元汗国找不着北。

    正是由于棱堡易守难攻,游牧部落机动性强的最大优势被死死克制住了,只要一路将棱堡修过去,卡住水路要道,骑兵的机动性再强,也是死路一条。

    沙俄在入侵各大汗国的过程中,已经尝到了棱堡的巨大甜头,如果大明不来,他们接下来的目标就是哈萨克汗国,在史料记载中负责制定入侵哈萨克汗国计划的沙俄参政院秘书处文官基洛夫曾经提出了一个建议,他的建议很简单,就是在奥伦堡与咸海短短一千多里的距离间修筑45座棱堡,沙俄对棱堡的狂热程度可见一斑。

    当然,现在明军已经大军压境,他们估计是没有机会入侵哈萨克汗国了。

    不过,他们当初入侵西伯利亚汗国时修筑的棱堡还在,而且,为了抵御明军,罗佐夫还命令戈洛文和弗兰茨别科夫冒着严寒,在西伯利亚平原疯狂修筑棱堡,所以,孙传庭派侦骑一查探就发现,整个西伯利亚平原几乎遍地是棱堡!

    虽说明军不是游牧部落那种拿着冷武器的骑兵,大明的火药武器也比沙俄先进的多,但是,面对棱堡也是比较头疼的,因为棱堡实在是太难攻打了。

    大明唯一一次正面攻克棱堡的记录就是崇正七年收复东番时攻克了荷兰人的热兰遮城堡,不过那次的攻城并没有什么借鉴意义,因为明军是用俘虏当肉盾绑在攻城车上吓的守军不敢开炮,然后再用手雷出其不意的突袭了一波才冲进去的,而且那个时候热兰遮城堡里的荷兰守军总共才五百人,明军光陆军就有十五万,还有超级战列舰配合,双方实力相差太悬殊了,荷兰人根本就不可能守的住。

    这次就不一样了,明军查探到的沙俄守军就有将近五十万了,每个棱堡里面不可能只有几百人,而且沙俄也不是只有一座棱堡,而是遍地都是棱堡,明军如果全面进攻就很难取得数量上的绝对优势,而如果各个击破,敌人又可能随时支援,或者从后面偷袭,毕竟他们对地形比明军熟悉的多。

    到底是全面进攻还是各个击破呢?不但前线的孙传庭、卢象升和曹文诏陷入了沉思,远在京城的朱慈炅也陷入了沉思。

    他专门派人查过棱堡的攻防记录,其中最有名的一战当属公元1552年的梅斯攻防战。

    1552年5月,五千法军出其不意的攻占了洛林地区的梅斯城,半年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尔斯五世率五万大军开始围攻梅斯,企图将其夺回。

    但是在这半年中,五千法国守军已经在梅斯城的旧式城墙背后重新修筑了一座棱堡,结果查尔斯五世率五万大军狂攻了一个多月都没把梅斯城攻下来。

    并不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火力不够猛,那个时候查尔斯五世调集了数百门大炮不断轰击,最多的一天共发射了七千多颗炮弹,城墙都轰塌了上百米,可是后面的棱堡防线却依然完好无损。

    查尔斯五世组织了无数次强攻都没能把梅斯城攻下来,最后,神圣罗马帝国大军伤亡惨重,不得不被迫撤兵。

    五万对五千,狂攻了一个多月,最后攻方伤亡惨重,无奈退兵,这就是棱堡之威!

    按已发现的棱堡密度计算,沙俄最少在西伯利亚平原修筑了上百座棱堡,也就是说,明军如果全面进攻,每座棱堡最多能派去一万多人,那简直就是开玩笑,就算明军武器再先进都不可能攻的下来,所以全面进攻的方案很快就被朱慈炅给否定了。

    没办法,只能选择各个击破。

    随着侦骑不断回归,越来越多的棱堡被明军发现,为了准确的在电报中传递棱堡的位置信息,朱慈炅特意编制了一套经纬线坐标,这套坐标与后世的经纬线坐标有很大的区别,因为这套经纬线的基准是大明京城,也就是以大明京城为中心,画一个十字线,左边是东经右边是西经,上面是北纬下面是南纬,每隔一百里就是一度。

    这套经纬线体系虽然在时区计算上有点麻烦,但却比较简单易懂,尤其方便标注位置,朱慈炅也管不了什么时区计算了,谁有空去测算赤道的周长和南北极的距离,先整套简单的用上再说。

    经纬线坐标体系说白了就是在地图上加入基本等距的横线和竖线,看上去就跟围棋棋盘一样,围棋棋盘这东西,在明朝只要读过点书的人都见过,倒没什么好稀奇的。

    很快,明军的地图上都画上了一层浅色的经纬线,纵横交错,就好像在地图上画了个围棋棋盘一样,只是在每根线的两端都标注了经纬度。

    从此,明军再远距离通报地图上的位置就不用派人拿着地图来回传递或者在电报里面通过山脉河流等参照物解释半天了,直接在电报里面报个坐标就行了,绝对准确无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