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军工帝国-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知道河南可是皇室宗亲的天下,七十二家亲王郡王子子孙孙繁衍下来,数量达到了恐怖的十多万,可以说皇室宗亲最少有一半在河南,义军和皇室宗亲那可是真正的死仇,没二话,逮住一个杀一个,杀的河南的皇室宗亲哭天喊地,求救的奏折如同雪片般的飞向京城:反贼这是要绝老朱家的种啊,皇上快来救我们啊!

    摄政王朱由检看到求救的奏折自然是急的不行了,一次次的劝朱慈炅出兵去围剿反贼,但朱慈炅早有准备:

    一会儿敷衍道,后金虽然被打跑了,但他们兵力并没有什么损失,他们现在正在漠南吞并蒙古各部,实力甚至已经超过了以往,朕必须派大军守住长城一线,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一会儿又敷衍道,海上强国荷兰已经把宝岛东番给占了,他们正在集结人马准备入侵大明,朕必须率大军去抵御!

    一会儿又敷衍道,东瀛又开始蠢蠢欲动了,朕必须严加防范,那可是倭寇,让他们上了岸大明将永无宁日!

    就这样一拖再拖,一直拖到崇正九年。

    在朱慈炅的有意纵容下,整个河南几乎被义军翻了个底朝天,除了开封和洛阳,几乎所有地方都被他们劫掠过,河南的皇室宗亲十有八九都成了他们的刀下亡魂,还有一成多几乎都躲去了洛阳城,各路义军靠劫掠来的钱粮滚雪球一样的发展起来,总数达到了恐怖的五六十万,义军可以说提前七八年达到了全盛时期的兵力!

    如此多的人马粮草就成了大问题了,河南肆虐完了怎么办?要知道这会儿河南旱灾虽然有所好转但还是种不出什么粮食,靠抢来的粮食五六十万大军能吃到几时,到时候粮食吃完了呢?难道全饿死吗!

    在这种情况下,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老回回、罗汝才、革里眼、左金王、改世王、射塌天、横天王、混十万、过天星、九条龙、顺天王等十三家七十二营起义军聚集在河南荥阳召开了荥阳大会,共商推翻朝廷统治的大计。

    会上势力最大的高迎祥被推举为新的义军首领,而高迎祥的外甥李自成也显示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提出联合作战,四路出击的妙计:

    一路由高迎祥率领二十万大军往西进发,伺机偷袭夺取西安;

    一路由李自成自己率领十万大军攻击洛阳,伺机干掉皇室宗亲里面最有威望的福王朱常洵;

    一路由张献忠率领十万大军往南进发,攻击襄阳,伺机干掉皇室宗亲里面辈分最高的襄忠王朱翊铭;

    一路罗汝才率革左五营等其他义军共计十余万,攻击中都凤阳府,伺机去挖了老朱家祖坟!

    此计之妙在于四路虚实不定,每一路都可以做佯攻,每一路都可以转为主攻,而且四路对大明朝廷来说都是必救之处,朝廷的兵力毕竟有限,到时候肯定能救一两路就不错了,其他路就必然可以轻松得手,只要一路得手,小皇帝必然方寸大乱,到时候他们的机会就来了。

    在各路义军首领看来,这的确是个妙的不能再妙的妙计了,朝廷必然因此大乱,但,真是这样的吗?且看下回分解。

第十卷 第十章 调集兵马准备出征() 
面对义军如此‘妙计’,朱慈炅只想说:太好了,终于来了!他等这一天已经等很久了,纵容了义军几年,不就是为了借他的手除掉宗室这帮蛀虫,现在义军终于向几条最大的蛀虫动手了,他自然是高兴到不行。

    当然,这些都只能在心里想想,表面上他收到消息的时候,那叫一个慌乱啊,‘急忙’发出圣旨无数,还跳着喊着要御驾亲征去收拾那帮反贼。

    什么令镇南王郑芝龙立刻调集南直隶大部兵马死守中都凤阳,如若丢了凤阳,就要诛他九族;

    什么令五省总督孙传庭死守西安,如若丢了西安,同样要诛他九族;

    什么令朝鲜军团立刻去辽东接替定辽军的防务,定辽军随时准备起拔,朝鲜军团一到,立马前来京城集结;

    什么令东瀛第一军团立刻到北大营接替天雄军的防务,天雄军也随时准备起拔,东瀛第一军团一到,立马前来京城集结;

    什么令北洋水师立刻上岸接替东大营的防务,禁卫军第二军团也随时准备起拔,北洋水师一到,立马前来京城集结。

    。。。。。。。。。。。。

    这一通圣旨急匆匆的发下去,好像朱慈炅是恨不得将所有能调动的兵马全部调集过来随他御驾亲征,去解中都凤阳和西安之危,去救他的长辈福王和襄王,实际上,他却是在拖延时间!

    要真把他逼急了直接带上天雄军和禁卫军就能打的义军满地找牙,他之所以这么来回调动军队,就是想把福王和襄王耗死!几十万大军的调动那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光是圣旨传过去都要十天半个月,等到军队准备好起拔,怕是一个月都过去了。

    更绝的是朱慈炅竟然调朝鲜军团和东瀛第一军团分别去接替定辽军和天雄军的防务,这交接防务有多麻烦不说,光是朝鲜军团和东瀛第一军团赶到辽东和北大营最少都需要一个月,等他们接替了两地的防务,洛阳和襄阳恐怕早就被义军攻下了。

    话说朱慈炅如此玩火,就不怕义军把西安或者是凤阳也攻破了,占了西北大片土地,掘了他老朱家的祖坟吗?

    他当然不怕,其实早在义军刚刚聚集在荥阳准备开会的时候他就已经收到消息了,他当然知道义军会去进攻中都凤阳,这在史书上可是大书特书的事情,他能不早做准备吗?

    他早就下了密旨,让镇南王郑芝龙调集南直隶十万守军前往凤阳府的武平卫和颍川卫驻守,再加上原来凤阳守将黄得功手下的五万人马,凤阳一府足足聚集了十五万大军,就算是所有义军全部冲过去都休想攻的下来,他压根就不用担心。

    至于西安,高迎祥那纯粹就是去寻死,历史上他就是偷袭西安被孙传庭逮住了,最后押解到京城凌迟处死,不知道这次他还会不会用他那愚蠢之极的‘子午谷奇谋’,如果他敢用,那还不死定了!

    表面上朱慈炅是上蹿下跳,一个劲地催促各路人马快点,快点,再快点,其实内心里他早已乐开了花,锦衣卫的密探可不是吃素的,他们早就混进了各路义军,西北现在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一切都在按他的预想发展,他急个屁啊。

    如果满朝文武知道皇上是这想法,恐怕会惊的晕厥过去,这次义军四路出击可真是把大明朝野上下都吓了一大跳,反贼竟然已经发展到五六十万之巨,这还得了!一众大臣纷纷进言:皇上赶紧调辽东和京城以北的所有兵马前去围剿啊,让他们继续发展下去大明就完了!

    朱慈炅对这些大臣的谏言简直是嗤之以鼻,义军算什么,后金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皇太极那叫一个狡猾啊,李自成和张献忠这帮人在他面前连小学生都不如,崇祯朝那会儿不就是起义军闹了十多年,前前后后死伤不下百万,最后才攻下京城,灭了明朝,结果呢,后金前前后后死伤都不到十万,一把冲过来就把李自成给灭了,华北的大好河山简直是拱手送给人家的!

    要他放弃辽东和长城的防守去全力对付义军?真这么干,他就是头猪,他不但没有放弃辽东和长城的防守,反而密令孙承宗加强防守,同时严密注意漠南草原的动向,一旦皇太极想浑水摸鱼,立马集中全力去收拾他,哪怕西北全丢了,也要弄死这只老狐狸。

    皇太极那边还没什么动静,施维拉却是回来了,他这次可谓满载而归,橡胶树的种子他带回来数万颗,种植橡胶树的印第安人和黑奴他带回来上千人,还有美洲各地的特产,他带了足有几船,但是,生橡胶他却只带回来几千斤。

    这一路上施维拉心里都很忐忑,皇上需要的可是十万甚至是上百万斤生橡胶,但他在若斯兰那里拼命搜刮才找到这几千斤,这东西虽然比较值钱,那也得做出来的小物件卖出去了才是钱啊,一个小物件能用多少生橡胶,准备个几千斤就已经足够了,所以若斯兰那边并没有拼命去收集,虽然他已经让若斯兰安排了数千黑奴去原始森林里面找橡胶树去了,也跟他签下来每个月最少供应一万斤生橡胶的合约,但他这次能带回来的就这么多,不知道皇上会不会骂他无能啊!

    朱慈炅并没有责怪施维拉,他也知道现在橡胶制品并没有应用于各行各业,谁没事会让人去收集几十万或者上百万斤橡胶啊,如果纯用来做一些像茶杯垫这种小物件,数十万斤恐怕几辈子都用不完。

    他勉励了施维拉一番,让他尽快安排那些印度安人技师和黑奴去锡兰种植橡胶树,然后便将工部一众亲信召集起来,商讨试制正式电报系统的问题,这次去西北剿灭反贼可是个好机会,正好把军队通讯系统建立起来,有了这套系统,明军的协同作战能力就强多了,不管是数十万还是上百万大军,不管相距多远你,都能统一指挥,协同作战,完全不用担心人一多,距离一远就会指挥不灵。

    这段时间工部这帮大佬可是加班加点、废寝忘食拼了命在研制,拉丝机早就被他们研制出来了,甚至粗铜丝和细铜丝都拉出来不少,包覆绝缘层的包覆机也做好了,甚至制造橡胶颗粒的粉碎机都做出来了,只等生橡胶一到,马上就可以开工试制电报系统的各种设备。

    毕懋康、王徵等人这几个月基本上都没怎么休息,一个个虽然收拾的干干净净、衣冠齐整,但那深陷的眼眶和疲惫的神色是掩饰不住的,朱慈炅看着他们强打精神恭敬的站在那里,心里不由感动莫名,他想了想,便将曹化淳招了过来,耳语了一番,很快,一队太监便抬着几张高脚靠背椅躬身走进来,在每个工部官员的后面摆上一把,然后又躬身退了出去。

    朱慈炅微笑着道:“众位爱卿辛苦了,都坐吧。”

    众人自是推辞不敢坐,开玩笑呢,皇上跟前有几个人敢坐,在场的除了毕懋康勉强够资格,其他人可都差的远。

    朱慈炅却是不容置疑的道:“能进这个书房的都是朕的亲近之人,朕决定了,不管在外面怎么样,以后在这里,大家都坐着议事,你们不想抗旨就坐下。”

    众人见皇上如此坚决,只得千恩万谢的坐下来,挺直了身躯,恭听圣训。

    这才像个开会的样子吗,朱慈炅满意的点了点头,问毕懋康道:“孟侯,铜丝做出来多少?”

    毕懋康恭敬的回道:“回皇上的话,两分粗的铜丝做了五万丈了,五厘粗的铜丝做了三万丈了,三厘粗的铜丝做了两万丈了,都按皇上的意思,每五十丈用木轱辘卷成一卷,摆在库房里准备包橡胶呢。”

    两分就是后世六平方的线,是用来铺设电报网络的,五厘相当于一点五平方的线,是用来连接环路的,三厘相当于一平方的线是用来绕发电机和电磁线圈的,五十丈差不多就是一百六十米的样子,这些都是朱慈炅根据后世的标准定的。

    才一个多月就能拉出这么多铜丝,这个生产速度已经算是快的了,朱慈炅满意的点了点头,指示道:“恩,两分的先停一听,主要做五厘的和三厘的,现在西北那边告急,铺设两京十三省电报网络的事情只能往后推一推了。”

    这件事情在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