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聊天群-第4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此之外的攻城,大清并不擅长,其实也不擅长守城。反过来,明军却是擅长守城,而且还擅长攻城。有红夷大炮那攻城利器,再坚固的城池,哪怕城门堵死,就算城墙,也会被红夷大炮持续地轰击给轰塌。鞍山驿堡并不大,还有随后的辽阳,皇太极实在没有信心,这些城池在明军攻来的时候能守多久。

    默默地想了很久,皇太极终于下定了决心,决定接受代善的提议,当即传旨,复州那边撤军,所有物资和人力全都搬空,城池破坏,不给明军留一点东西。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海州金州都在明军手中,夹在中间的复州又是临海,一旦明军发起攻击,根本就没法守住。反正金州那边已经撤过一次,再扯一次复州又如何?

    想到这个,皇太极又想起了内部的事情。可以说,在去年一年内和明国的交战中,八旗之中,除了多尔衮的镶白旗之外,几乎其他七旗都受到了损失。不知不觉间,朝鲜那边的军力,竟然有隐隐超其他各旗的势头。多尔衮和多铎两个旗加起来,至少有一个半旗的实力,自从多尔衮到朝鲜之后,就一直缩在朝鲜。

    之前多铎领军到了新金,又逃回了朝鲜。对于这事,皇太极很是恼怒,却发现没有办法。因为旨意到了朝鲜,又被多尔衮找理由没有执行。

    多尔衮这种接二连三找各种理由不执行圣旨的行为,让皇太极终于意识到,正白旗和镶白旗这两旗,似乎有脱离掌控的苗头。

    说句实话,皇太极对多尔衮和多铎两人,是一直有防范的。如今这种情况,让他有些不安,随后决定,派人去朝鲜了解真实情况。

    忙完了这些,皇太极又转头看向明国京师方向,心中那叫一个愁啊!如今明国加强了监管,严查沟通大清的情况,以至于那边的消息都难以传到沈阳来。一年时间,宁完我竟然就只传了一次消息过来。还有白养粹,前去购买红夷大炮的,却犹如石沉大海,一点消息都没有!唉,不能知己知彼,这仗难打了啊!

    这时候的皇太极,份外地怀念起那些晋商!

    他也曾试图再重新找些晋商,恢复原本的物资和消息渠道。可是,去年初的时候,那明国皇帝,年纪轻轻,竟然还真敢下狠手,把晋地的大商人和军政官员杀的杀,抄家的抄家,基本上和大清有过来往,或者为那些晋商提供保护,收取钱财的那些,全都下了死手,以至于现在的晋地,和大清通商的事儿,是个禁忌话题,压根就没人敢做。否则有钱赚,没命花!那么大力度的杀戮,至少短期内不用想了。据说,晋地那边的民间有一句谚语在流传:清了晋地,富了崇祯!

    想到这里,皇太极的脑中又闪过前年在京师城头远远看到的那个年轻皇帝,他不由得感慨,自己还是低估了他啊!不过朕是不会输的,朕知道大清的优势在哪里,以后朕定会重视你们,定会遵循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先汗以十三付盔甲起兵就打下了这么大的江山,朕绝对不会再败了!

    在皇太极暗暗发誓的时候,废太子豪格,却在他自己的府里发飙。反正从科尔沁回到沈阳后,他的脾气就一直很大,光府里的汉奴,都不知道打死多少个了。

    今天沈阳城内的消息,说皇太极有可能要立阿敏为皇太哥,豪格就大发一次脾气;明天沈阳城内的消息,说皇太极有可能要立济尔哈朗为皇太弟,豪格就又大发一次脾气;还有代善,甚至岳托,阿济格等等,都有类似的谣言,这让豪格都不知道发了多少次脾气了。

    在这些天来,钱富贵的日子也不好过。他至今还心有余悸。他没想到豪格从科尔沁返回后,就把他叫去,先是问了海兰珠是否还在群里,他因为得到崇祯皇帝的嘱咐,就断然否认了。没想到的是,豪格竟然问他是否给明国通风报信?因为豪格记得,那个群主在朝中是有关系的!

863 背景() 
?    钱富贵的急智还是有的,立刻向豪格表示,自己是豪格的忠实奴才,也因此,那个群主就很不待见他。原本他都想主动退群的,只是为了能帮主子探听消息,不得不违背心意,继续留在群里,一直不说话,让群主忘记了他,又怎么可能去和那个群主通风报信呢!

    豪格自然也知道那群主对于所谓通虏的人是深恶痛绝的,他还在群里的时候,钱富贵也没少被骂,这么想着,他就放过了钱富贵。不过因为钱富贵一直给他禀告一些明国的鸡皮蒜毛的事情,如今太子之位被废,也他无心再听,就把钱富贵给晾一边去了。

    由此一来,钱富贵这边,就没法第一时间知道崇政殿内发生了什么事情。

    对于这个事情,崇祯皇帝也知道了,吩咐钱富贵这边小心行事,安全第一,不用刻意去打听消息。反正这一年的重点,应该是国内,至于辽东那边,就继续在海州那边屯兵屯粮,给建虏以压力,等到有好的战机再说了。

    京师那边,不管是内阁还是司礼监,对于那变相的收取个人所得税的章程,还在草拟之中,崇祯皇帝也不打算等下去,就离开苏州前往生丝集中地,南浔镇。

    一路过去,江南这边,似乎更为繁华。沿路所见,田地上种植的,不再是水稻粮食,而是桑棉等经济作物,特别是桑树为最。

    对于这些,崇祯皇帝事先有过了解,也明白一些。无非是江南这边的百姓见种植桑棉等经济作物更为赚钱,就全都改稻为桑,不似后世一部电视剧上所说,是朝廷要求改稻为桑,而是百姓自发的行为。原先大明的粮仓之地,在十六世纪末期到十七世纪初期的时候,已经成为缺粮之地,而湖广则成为天下粮仓。即“湖广熟,天下足”取代了原本的“苏湖熟,天下足”的格局。

    其中,湘潭是湖南内部最大的米谷集散地,而汉口则是湖广、四川米谷最大的交易市场。粮食沿着长江往下运,输送方式也很简单、方便。

    当然了,苏湖这边,也不是一点粮食都不种。一般来说,大概的比例,是三七开,即三分粮食七分经济作物。

    崇祯皇帝一边任由马儿慢步跑着,一边想着这些事情。忽然,听到了田贵妃的声音:“老爷,这一路过来,好像有不少人往前面去,看着该不会是有集会吧?”

    崇祯皇帝听了,回过神来看看,便笑着问道:“是不是有机会,问问便是了。”

    他知道田贵妃喜欢看热闹,便稍微一示意,自然有一个锦衣卫便衣离开队伍,过去拦了人问情况。

    不一会,那名锦衣卫便衣便回来禀告道:“老爷,夫人,这些人都是专门的雇工,在养蚕方面多是老手,从四面八方赶过来赚钱的。还有一些则是棉花种植方面的老手,要赶去更远的市镇。”

    “嗯?”崇祯皇帝听了,稍微有些不解,便看着那锦衣卫便衣嗯了一声。

    或者这名锦衣卫便衣不擅长这个,他顿时有点紧张,便连忙补充道:“江南这边的人家,家境好一些的,都不会亲自动手去做养蚕、织布之类的事情,都会雇佣一些熟手。”

    这一次,崇祯皇帝听明白了,合着江南这边已经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的苗头了,出现大规模的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了。不过仔细想来,似乎也很正常。就如同地主不会亲自下地种田一个道理,有钱人也只会去剥削别人的劳动成果,才能获取更大的利益。

    对于这种情况,崇祯皇帝有很大的兴趣,便对这方面更为关注,甚至都亲自随机去问了几个人。最后得到的结果,果然是如此。

    在这江南一带,已经出现了一些专业化的集镇。有以盐业为主的集镇(周浦镇),有榨油业为主的市镇(石门镇),还有笔业市镇(善琏镇),窑业市镇(干家窑镇),编织业市镇(唯亭镇、唐市镇),刺绣业市镇(光福镇、下沙镇)等等。

    这些市镇,都不是官府指定建立的,而是因为地理交通等因素,最终自发形成的。最有特点的是,往往这些市镇都会形成网络的效应,比如一个镇专业搞种桑,而隔壁一个镇则是专业搞养蚕,甚至还有专业培养蚕种的镇子;在这些镇子之间,自有商人来往沟通。

    这样做的好处,使得这些镇子都各有一块专业,能优中选优,比别的地方更有成本和技术上的优势。而这些,是经济发展自发形成的。

    而这种专业化的出现,又使得那些小规模的农家个体生产难以在数量和质量上有所突破,被专业化的方式所取代,就出现了以雇佣劳动为特征的手工作坊。这一点,特别是在织布的机坊、练坊、染坊、轴坊等方面为最,雇佣的劳力也是最多。

    这也使得各地都出现了劳动力市场,比如崇祯皇帝眼下看到的这些,根据时节的变化而赶去对应的地方受雇佣的。一般来说,在当季时节,雇主为了多赚钱,也会给雇工多一些工钱,甚至都有酒肉招待;而不是当季时节时,不但钱少,甚至连雇佣的机会都没有,如果没有存钱,就只有沿街乞讨,以待来年。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些人恐怕是华夏历史上最早的无产者了。

    也是因为有这些情况,使得大明出产商品的数量和质量,一直是有口皆碑,碾压一切对手。确实可以说,在明末的江南,已经出现了乡村工业化,也就是早期工业化。

    如果能在这个基础上正确引导这些产业资本,保证大局稳定,不让外来势力打断这个进化过程,说不定大明的工业化就能顺利进行下去,并以其雄厚的基础,远超欧洲的工业革命。

    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个进程不但被建虏打断,也没有对应的政治文化土壤。可在这个位面上,崇祯皇帝不由得在心中暗道:“既然朕来了,就绝对不会让欧洲超越大明!”

864 客满(第三更)() 
?    将近傍晚之时,终于到达了南浔镇。远远看去,虽然没有高大的城墙,可这镇子所占面积真不小,是一路过来这一带见过仅次于苏州城的一个百姓居住地。镇子上的建筑,都透着江南的秀气,全都是瓦盖砖墙,甚至墙都是粉刷过,一看就知道这里的生活水平不错。

    在南浔镇的外围,只有一些篱笆墙,象征性地表示篱笆里面是南浔镇的意思。通往镇子里的道路,人来人往,车来车往,好不热闹。要不知道的,还以为这里至少是府城呢!

    如此繁华,让崇祯皇帝一行人的心情也不错。不过这个好心情,在他们进了镇子之后,就没有了。

    “客官,真不好意思,鄙店已经客满了。”

    崇祯皇帝骑在马上,还没下马,就听到一名小二赔着笑脸对上前交涉的锦衣卫便衣解释道。

    锦衣卫便衣一听,当即黑了脸。这家是南浔镇最好的客栈,皇帝过来,自然是要住最好的客栈才行的。你说没空房就可以了?他当即一声冷哼,还待往前闯,同时喝道:“少废话,把最好的房子空出来……”

    “算了,既然客满了就换一家好了。”崇祯皇帝倒没感觉有什么,只是笑笑说道,而后调转马头,双腿一夹,驱马前行。

    锦衣卫便衣听了,狠狠地瞪了小二一眼,便转身跟上皇帝走了。

    “切,还以为有钱了不起啊?”小二等人走远,小声嘀咕道,“我们这镇子上,就是不缺有钱人!”

    到了次一等的客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