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到这个时候,也差不多了。一加快速度,估计还有一刻钟就能完成,而后就可以让他们返回城外大营了。
此时,在武英殿的后殿,祖大寿听了崇祯皇帝的问话后,他是很想毛遂自荐的,毕竟领兵多年,是有不少战阵经验的。可皇帝说要用当年戚大帅的兵法来练,又要结合北方战事的特点,衡量了下自己那一套,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份心思。
要说起来,大明一朝的战神,戚继光算一个了。更为关键的是,他不同那些开国战神,藏着兵法只传子女。戚继光是写了兵书的,都是他自己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
就算他不在了,当年浑河之战时,剩余的那些戚家兵,一样杀得建虏血流成河。由此可见,按戚大帅所留之兵书练兵,就算不是戚大帅指挥,也一样是有效的。
那按陛下的意思,要找熟悉《纪效新书》兵法的人来训练新军,该找什么人?那戚金要是在的话,肯定是最佳人选。可他不在,那能推荐谁呢?
祖大寿这么一想,还真被他想起了一个人。再仔细思考了下,觉得合适,就立刻向皇帝奏道:“陛下,末将倒有一个人选,此人精通兵法,也熟悉北方战事,曾著有《武备志》兵法一书,孙阁老看了都为之赞叹!”
听到连孙承宗都称赞不已,胡广不由得来了兴趣问道:“人呢,在何处?”
“此人姓茅,名元仪,字止生,号石民,浙江吴兴人,曾任经略辽东的兵部右侍郎杨镐幕僚,如今在孙阁老身边,此时应该是在永平!”
祖大寿很熟悉茅元仪,当即毫不犹豫地回复道。同时在心里想着,此番推荐要是成功的话,茅元仪就欠下自己一个大的人情。以后有关武人地位的事情,说不定能借用到他。
胡广听得点点头,这茅元仪经历倒也比较合适,那就叫来面试看看吧!
这么想着,他当即进入聊天群,切换到锦衣卫工作组中,点了刘王氏的图标问道:“孙阁老身边是否有个叫茅元仪的幕僚?让他进京觐见吧!”
“回陛下,是有这个人的。”刘王氏待在孙承宗身边久了,自然也熟悉那个茅帅哥,立刻便回答了一声。
胡广没再对话,正要从群里退出来时,大概刘兴祚看到他有说话,就马上禀告道:“陛下,大明忠烈堂这边差不多了,如今准备让他们返回城外大营了!”
一听这话,胡广便知道满桂在城外也搞定了,看来一切很顺利,便回应道:“好,朕知道了!”
说完之后,他才从聊天群中退了出来,见祖大寿在等自己发话,便点头道:“朕很有兴趣,回头就通知锦衣卫那边,把他召来京师看看!”
祖大寿一听,心中不由得高兴。感觉自己在皇帝心中的份量也还可以,看来之前是完全白担心了!
胡广也不再磨叽了,笑着对祖大寿道:“今日之事记得保密!这时辰也不早了,卿把曹副将叫进来,朕也和他聊几句。”
祖大寿一听,连忙站起。眼角瞅见殿外光线,心中一估算,不由得吓了一跳,怎么就聊了快一个时辰,这时间过得好快!
他连忙抱拳一礼,而后徐徐后退,离得远一点才转回前殿去。
此时在前殿中,案几上的东西早已吃个干净。一众武将在内侍宫女的环视之下,也不敢大声说话,只能不时东张西望地等待祖大寿出来。当然也免不了同时会猜测,皇上叫祖大寿去后殿,到底是什么事情?
他们胡乱猜测着,猜什么都有。正无聊得很的时候,忽然看到祖大寿从后殿转出来。虽然看他如同进去一般大步走着,也不说话,可整个人给他们的感觉,是完全不同了,就如同打了胜仗一般,再无半点颓废怨气。
皇上和祖大寿到底说啥了?这是这些武将心中的第一个念头。
211 连夜召见(第三更)()
祖大寿自然知道事情轻重,不可能向外人透露皇上所说这些。否则要是让文官知道的话,最终利益损失最大的还是像他这样位居高位,已经没什么可以升迁的武官。
他到自己座位边上站定,脸上带着微笑对曹文诏说道:“奉陛下口谕,召曹副将后殿觐见!”
曹文诏一听,立刻站起,心情有点激动。被陛下单独召见,也算是一种殊荣了!更何况从祖大寿的情况看,很可能还是好事。
因此,他不敢拖延,在一众武将的羡慕眼神中,整理了下仪容,快步向后殿走去。
祖大寿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殿门处,才坐回自己的座位,眼睛也不去瞧其他将领,只是低头看着面前的案几,心中开始考虑起刚才听到的那些消息。
京师城外,当天安门外的低级军官排队回来时,京营和御马监的兵卒早已从各勤王军的营地撤了出去。当然了,马世龙那营地除外。
因此,对于这些低级军官来说,感觉营地这边根本就没发生什么事情。进入大营后,各自散去,才知道有事情发生。
然而,马世龙军营的事情,与他们何干!他们心中正有大量的话要传达,甚至都到了一边吃饭一边向手下传话的地步。
那些军卒听了大明忠烈堂的事情后,事关自身利益,顿时也把马世龙军营发生的事情抛到了脑后,全都沉浸在有关大明忠烈堂的八卦之中。
而像徐文波这样的马世龙手下家丁,进入营地后就马上发现不对了。他们来不及去感觉那些不对劲的地方,就被身后的锦衣卫校尉催促着,沿着京营兵卒隔离出来的通道来到了校场上。
到了这里,他们才发现那点将台上竟然坐着一位高级将领。徐文波正好认得,很是吃了一惊,怎么满大帅在营地里?
他自然还不知道满桂已经不是大同总兵,而是封爵且正式成为京营提督,他纳闷之余只能随着命令站好。
这些低级军官,对于满桂来说,也是非常喜欢的。他当即重复之前所说,要把这些低级军官也收编到京营里面。
徐文波默默地听着,他发现所在军队被人吞并,自己竟然没有什么反感。仔细一想,便也明白了原因所在。
要是换了昨日之前,就算从边军进入京营,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其实并没有多高的待遇提升。
至少有一点他们是知道的,京营常年没有打仗,基本上不存在马世龙军中的家丁和普通士卒的区别,有的只是与将领关系的远近而有不同的待遇,而后就是为那些将领做牛做马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出现眼前这种情况的话,他们说不定会抗拒,这也正是当时马世龙在皇极殿说那番话的依仗所在。
不过,此时的徐文波他们,自从在天安门广场了解到大明忠烈堂的消息后,那心思就变了。原本他们就为自己的家奴身份而担忧,可如今却有了机会,自然是心动了。
另外还有一点,他们觉得皇上远比想象中的要好,京营也必然会和以前不一样,他们希望能在京营看看自己的前程能有多远。
满桂倒也没想到,收编马世龙家丁队伍中的这些低级军官,竟然也这么顺利!仔细想想,便明白是什么因素在其中起作用。
想明白这点,他不由得转头看向紫禁城方向,心中再一次佩服皇上,竟然就这么解决了一个手握重兵的总兵,而没有任何意外发生,真是了不起!
他抬头看看天色已经不早,便前去见了在京师德胜门城头的御马监掌印太监高时月,两人一起下令收兵,算是无惊无险地完成了今天的任务。
武英殿这边,曹文诏等到了天黑之后才被放回前殿。此时,城门已关,皇帝有令,就让他们在城内休息一晚,明日一早再随皇帝一起出城。
胡广今天是真累了一天,摆驾回到后宫时,几乎都不想说话了。可明天是大年三十了,又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对于他来说,注定是忙碌的一天。
然而,这些他都不在乎。他在乎的是,城外有将近十万的勤王军,他却拿不出多少物资,在大年三十去犒劳一下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赏赐少得可怜的一点物资,再送上一碗心灵鸡汤了。而这碗心灵鸡汤的好坏,取决于胡广自己的能力,效果可能会完全不一样。
除了这些之外,自己也还准备了另外一样东西。这个东西能否推行成功,就真得是非常重要了。
想到这里,胡广不得不又摆驾御书房。果然,一个挂着小锁的盒子摆在御案上。
他从身上掏出了一把钥匙,开了锁拿出了里面的东西。最上面的是一本奏章,他没管,先放到了一边,而后仔细地看剩下的东西。
翻来覆去的看了一遍后,胡广忍不住点头。胡正言的手艺还真不是吹的,这种程度的东西,谁能仿造得出来?他心中有底后,才拿起那本奏章看了起来。
没过一会,看完之后,他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当即下旨:“传首辅温体仁,户部尚书毕自严,礼部尚书徐光启觐见!”
他身边伺候的太监方正化一听,吃了一惊,连忙低声提醒道:“陛下,宫门已经锁了!”
胡广听了,不由得露出一丝苦笑,点头说道:“朕知道,可朕没时间等明日啊!城外十万大军,就是十万张嘴,一旦随军粮食用完,京师可没多少剩余的粮食供他们消耗!”
一听这话,方正化心中也是无奈,大明都穷成这样了!他不敢再耽搁,当即派人前去传旨。
温体仁,毕自严和徐光启见天色已黑,宫门已锁,皇上还派人前来召见,便不敢怠慢,匆匆随天使赶往皇宫。同时心中纳闷,皇上这么急,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事情!
其中温体仁因为知道得多,甚至还多想了一些,他就怕马世龙的那些家丁出事!
不过等他见到皇帝时,见皇帝一脸平静,便知道自己想错了。于是,就静待皇帝说话。
212 你猜这是啥(第四更)()
物资的短缺,使得御书房内也做不到灯火辉煌,也就刚刚能到不影响书写而已。
胡广看着面前坐着的三个臣子,点头一示意,边上的方正化便把御案上的小盒子捧起,转交给了首辅。
与此同时,胡广则说道:“几位卿先看看。”
毕自严和徐光启一见,都有点好奇地望着温体仁手中的小盒子,他们很奇怪,皇帝连夜把自己召进宫来,是为了看这盒子里的东西?还牵扯到户部,礼部?
只见温体仁同样有点好奇地打开了盒子,拿眼往里面一瞧,那脸色忽然就变了,变得有点慎重,而后伸手小心地从里面拿出了一叠纸,仔细地看了起来。
这手中的纸大致分为大小不一的三类,纸张长宽最小的在上面。纸张上印刷有图案和文字,很是精美,一看就能让人知道,这种印刷是花了大工夫的。
最上面的纸张,中间最显眼地地方印着一个铜板,原本是什么通宝的几个字似乎换掉了,字迹有点小,温体仁看得很吃力。
这时,就见方正化拿过来一枚镜子。温体仁一看是块放大镜,不由得抬头看了眼皇帝,感激地谢恩之后,便用放大镜观察了起来。
只见那铜板上面印得四个字为“大明纸币”,外圆内方的铜板中间,则是一竖,并不和铜板边框接触。
在铜板的上方,用正楷字写着“一文钱”。铜板的右侧是“大明纸币”,左侧是“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