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肖南宇恭敬地点头,然后退了出去。
南军的帅帐内,众人都已落座,郑瑜也入席了。
曾泽问道:“郑瑜啊……这些日子我们都为你担心呐,能看见你精神振奋,我着实高兴,来,我敬你一杯。”
郑瑜赶紧端杯起身:“在下罹病多日,辗转卧榻,多亏诸位从旁协助,才使郑某如获新生,曾帅这杯敬酒,我不敢饮,倒是郑某应当敬在座诸位一杯酒,以示感激。”
众人也都起身,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却见郑瑜猛地摔碎了手中的被子,然后转身离去,只喊了句“告辞”,便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帅帐,留给身后那一片惊诧的眼神。
当然,这眼神中不包括林允贞。
北军的帅帐里,仍旧是坐着的三人:迟峰、孙启、段毅。
孙启:“段将军,说说京里胡建卿的情形吧。”
段毅站起身,点点头:“回禀迟帅,回禀先生,末将此番与胡将军见上面了,也仔细交谈了一番。觉得他……”
迟峰打断他:“段毅啊……你投军晚,来北军也就是这一两年的事,也许还不了解这个胡建卿,所以这次我和先生才特意让你去会会他,目的不是让你们相互试探,恰恰相反,是让你们精诚团结。”
本章完
第106章 (四十二)()
段毅意识到刚才自己的话有些不合适了,赶紧改口:“哦,在下是觉得胡将军他少年英才,机智睿断,在京中为我相援是极好的人选。”
迟峰点点头:“他有才是一定的,不然也不会派他去书办处了,只是你刚才有一点说错了。”
段毅茫然。
迟峰认真地讲:“胡建卿不是我们的援手,而本来就是我们。”
段毅连忙点头称是。
孙启又问:“他在京中,办事还顺利吗?”
段毅:“据他讲,各方面他都有留意,还比较顺利。”
迟峰:“那就好,叮嘱了他要结交那个肖……”
孙启:“肖南宇。”
段毅:“叮嘱了。”
孙启回头对着迟峰:“迟帅,我看可以了,段将军这次算是立功了,老帅那边恢复了联系,胡建卿那边也传达了消息,够了。”
迟峰笑笑:“行了,段毅啊……你下去吧,我给你记一大功。”说着迟峰站起身来。
段毅谢过迟、孙二人,缓缓退了出去。
迟峰走到孙启身边,悄声道:“先生觉得,这个变法能成吗?”
孙启站起身:“迟帅希望它成吗?”
迟峰叹了口气:“如果这变法真能让朝廷富强,百姓安居,我当然希望。”
孙启:“迟帅的心思,卑职懂了。其实关键不在变法成不成。”
迟峰:“那在什么?”
孙启:“像这样革故鼎新的大事,难免有做错的时候,不怕事做错了,就怕人选错了。变法,无所谓成与不成,通过变法看出谁对谁错才是关键。”
迟峰:“先生的意思是,陛下用变法,是在试探群臣?”
孙启:“陛下此举不仅是试探,也许还有驾驭,有这个变法的事情在,恐怕天下臣民都免不了受驾驭了……”
迟峰笑道:“那先生觉得,段毅此人是对是错,如何驾驭?”
孙启也笑笑:“才能自是不消多说,只是……他太谨慎。”
迟峰:“谨慎不是好事?”
孙启:“谨慎者,都有所图啊……有所图的人,好驾驭,也不好驾驭,要看迟帅驭人之术了。”
迟峰若有所思,点点头不说话了。
制置司的衙门里,王悟承的值庐内,周法、史正两人躬身而立,王悟承端坐着,面前只摆着一个茶盏。
王悟承摔下手里的折子,大吼道:“这就是你们写了半个月弄出来的奏议!”
周法怯怯问道:“恩相可是有哪一条不满?”
王悟承拍着桌子喊道:“你们也是读书仕进上来的,怎么就如此没有心肝,把读书人往死里逼,就是你们要变的法?”
史正辩驳道:“恩相,不惜与仕林决裂,可是您当初的教诲啊!”
王悟承气得站了起来:“我说不惜与仕林决裂,我没说专门去得罪仕林呐!”
周法、史正不说话,但明显透露着不满和不服。
王悟承激动起来:“先前人家说你们办事操切,我还多番回护,现在看来,你们何止操切,要按你们这个法子,天下的法没变,天下的天要变了!”
史正顶了句嘴:“学生实在不明白,恩相当初说的不就是抑豪强,压士绅吗?我与周法还特意将在地方上办得过急的事情缓了缓,如果这样的事情都不能办,那朝廷的国库怎么充盈得起来呢?”
王悟承大吼:“混账!”
周法在后面拉了拉史正,史正不说话了。
王悟承指着史正说道:“平时叫你多学学别人的长处,多看看文党中人都是如何办事的,你呢?狂傲得很!这个看不上,那个看不上,总以为自己聪明绝顶,包打天下,现在真正要你做点事情,就做出这么个结果!”
周法赶紧认错:“恩相,史正他是无心之失,不是有意顶撞,实在是我们两人才疏学浅,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这个奏议里是怎么操切了,也不知道该如何按着恩相的意思写,还请恩相指点。”一边说一边拽了拽史正的衣角。
史正叹了气:“恩相,学生错了,请恩相指点。”
王悟承见两个弟子低头认错,心里的怒气平息了些,坐下来,把茶盏里剩余的茶一饮而尽,然后说道:“你们呀……心太急了……心急,我可以理解,为朝廷当差,也要那一份心急,不然都是庸碌无为,事不关己的人,变法也不能用这样的官员。但是……”说着摆摆手,示意面前两人坐下。
周法拉着还在赌气的史正坐在王悟承面前。
王悟承耐心讲道:“你们奏议里写,要让各庄园的佃户,派出人选,组成一队人马,和官府一同去清点富贾豪绅家的田亩,这就犯了大忌。”
周法不解:“如何犯忌?之前恩相说我们不该让佃户出面告发自己的恩主,又说不该官府跑到富户家里去丈量田亩。这我们才想了这样的法子,既能规避官府对富绅的欺压盘剥,又不至于让佃户告发自己的恩主,可谓两全其美啊。”
王悟承看着周法发笑:“你们俩是这么想的?”
周法点头,史正也点头。
王悟承笑道:“你们知不知道那些穷家小户为什么平日里甘愿做佃农,也不反对富绅吗?”
两人都摇头。
王悟承:“因为他们人少……你们有没有在乡村里见过农民斗狠呐?”
周法:“我们读经世的书,哪里会去看这个。”
王悟承严肃起来:“那难怪你们不懂这个……乡野村夫好勇斗狠,头一件事就是呼朋唤友,造的就是个声势,人多了,仗着群胆群威,这些村夫可什么都敢干,往小了说,啸聚山林,落草为寇,往大了说,斩木为兵,揭竿而起……”
史正听得惊醒,忙问:“真会如此吗?”
王悟承反问:“这种事能去试吗?”
史正不敢说话了,周法在一旁擦着额上的冷汗说:“学生真是浅薄了,从来没想过这些佃户纠集在一起能有这么大的危害,那这份奏议确实欠妥,欠妥……”
王悟承看着史正,揶揄道:“你呢?还理直气壮吗?”
本章完
第107章 (四十三)()
史正站起身,恭敬答道:“学生不敢了。”
王悟承点点头,让他坐下来。
周法又问:“那恩相看,我们如何拟奏,才合陛下的意?”
王悟承笑道:“你们呐……始终没明白陛下为什么收监你们。”
史正试探地问:“是陛下不愿意这么早动那些富贾豪绅?”
王悟承先是惊奇地看了一眼史正,接着有一丝欣慰的笑容,然后叹口气说道:“你呀……说你有才你又狂傲,说你无才吧,你又……有点学识。”
史正不好意思,低了低头。
王悟承:“陛下想变法,可并不想动摇国本,说白了,陛下既想为国库挣钱,又不想得罪各级官衙仕林。”
周法性子急些:“那怎么能行?不得罪他们,就得亏了朝廷了!”
史正倒是冷静些:“也不尽然,还是听恩相说完吧。”
王悟承苦心孤诣:“陛下年轻,现在朝廷国库又是这个样子,想要尽快富强,这是人之常情,也是陛下的根本心思。可另一方面,陛下少年老成,早对朝堂之事谙熟于心,最懂得御下之道在于平衡,也明白朝廷根基不可轻动。所以,要让陛下听从我们的建议,去与天下的富贾豪绅一争,必须要缓,而不能急。”
周法:“可是,不与他们争,那该怎么做呢?”
史正也一筹莫展,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自己的恩师。
王悟承指指桌上放的那份折子:“这种东西不要留了……真要是指着你们上一道奏表,恐怕新法还没实行,我们师徒几人就要去刑部或是御史台的监牢了。”
周法不明白:“恩相的意思是?”
史正插话道:“恩相是说,您亲自拟了一份折子?”
王悟承点点头:“前几日就给陛下递上去了。估计再过几天就有回音了。”
史正不解:“陛下不是说亟待变法?何以拖了几日不曾批复?”
王悟承:“要不要变法,那是亟待。可怎么变法,陛下还得下决心呐。”
周法、史正两人互相看了看,再又把崇敬的目光送给了面前的恩相。
南军郑瑜防区石州的大帐中,杨佩纶端坐在中央,旁边放着主将的印信,用锦布包着。两旁都是郑瑜的旧部。
杨佩纶站起身:“诸位,刚才我把郑将军的近况和曾帅的手令都念了,即日起,不才将代为掌领郑瑜将军麾下的本部兵马,还望各位能鼎力协助,共同进退啊……”
两旁的将领也都起身拱手:“末将领命!”
杨佩纶点点头,挥手道:“诸位各自军中也有许多事务,我就不多留各位了,诸将请便。”
然后将领们三三两两地结伴而走,自是免不了小声议论。
“刘子彦将军留一下。”杨佩纶在身后叫道。
本来已经走到大帐门口的刘子彦听着赶紧又折回来,能看见迎面走来的几位离去的将军都狐疑地打量着他,但不置一词。
等众人都退去了,杨佩纶请刘子彦坐下叙话,刘子彦落了座,杨佩纶也不坐回帅位,而是紧靠着刘子彦坐了相邻的位子。
杨佩纶和颜悦色:“刘将军,我初来乍到,但也听过不少传闻,有一些我自然就是当耳旁风了,但也有一些,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多知道知道。”
刘子彦当然要表示恭敬:“不知大人想知道什么传闻?”
杨佩纶:“我听说,刘将军你早就是四品镇将,也多次立有战功,你的上峰郑瑜还曾经为你作保推荐,可南军的……将帅们,却都没有回音,始终没把你送到书办处去,是吗?”
刘子彦面色凝重:“这个……是末将自己才疏学浅,武艺不精,入不了将帅们的法眼。”
杨佩纶摆摆手:“诶……你可不是入不了将帅的法眼,我在平南关时,就经常听陈帅和曾帅提起你,都对你赞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