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生指南-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析组主要负责对收集资料的分析整理,对时限的要求不高。”

    张音从一摞厚厚的文件上,取出一份,展成一份地图,这是一张泰山郡的地图。泰山郡东邻鲁国,张家常有人来往于此,地图准确详细,清晰明确地标明了泰山郡的家族、物产、知名人物气候等各种情况,甚至连山间小路都有标明。张涵看了后,很是满意。

    “这是我们目前最好的成果,不过,这样的地图,并不多见。大汉国一百零五个郡国里,我们只完成了五个,只有鲁国、泰山、琅邪、彭城和山阳五个郡国能够如此。多数地方的情况则是这样的……”

    张音随手打开了另一张地图,这是一张巴郡地图,上面大半都是空白,只有主要的道路、河流和城市。

    “至于东夷、西羌、南蛮、西南夷及乌丸、鲜卑等,都还是我们力所不能及的……”

    ――――――――――――――――――――――――――――――――――

    新年之后,张涵领众人一同聚在族学。族学发展很快,自从殉职船员子弟得以入学以后,族学一跃突破了千人,配合奴仆的选拔,在张涵离家的时候,已迅速增长到了一千五百多人,此时此刻,更是逼近了两千人大关。族学大了,但参加会议的人反而少了。除了张超出门在外,坐在堂里的,只有张涵、张涧、张奂、伍子方、张律、岑涛、项奉七个人。另外,还有刘文标随侍在张涵左右。

    “今天大家聚在一起,很不容易。过几天,我就要去青州了。在座的诸位,有人要与我一同出发,有人则要留在家中,承担起所有的职责。无论是随我一起出发,还是留下来的,工作都很重要,还请诸位继续努力。

    在座的诸位要记住一件事情,族学是我们的根本,张家是我们的家,务必要确保族学的教学质量不受影响,也要努力发展壮大张家。你们所做的一切,我绝不会忘记!还请诸君努力!

    下面介绍一下去年的情况,请三哥先说说吧!”

    麻雀的事在座的也只有几人知道一点,张涧要说的,自然是族学的情况。

    “经过这些年来的发展,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族学已发展壮大,成为张家的重要一环。现在,族学有1847名学子在此求学……

    族学的教育、管理和招生,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体系。

    教学就不多说了,还是以五经、六艺和军事为主。具体课程的安排,由周南先生领导的教学委员会确定。目前来看,族学的教育主要是基础教育,有了一定基础以后,学子们的学习就要靠问难和自学了。伯润从雒阳带回来一批书,准备给族学一套,想必会使今后的学习提供更多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我们举行了大量的兵棋推演和实战演习。其中,有三次深入蒙山的演习拉练,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如此下去,在山地战斗,我们想必是不必害怕任何人的。至少,打不赢,也跑得赢!”

    张涧心情很好,开了个玩笑,引起一片轻笑声。族学每天的十五里负重越野,不是白跑的。

    “……,招生的途径除了原来的张氏子弟、管家级子弟和选拔等,还增加了推荐入学。

    简单的识字和算数教育工作,是由元波负责,我就不多讲了,下面就由元波介绍情况。”

    岑涛素与张涵亲近,清清嗓子,笑着说道:

    “子曰: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凡是送来干肉的,我都教育他)。又曰:有教无类。伯润对此是奉为圭皋,身体力行。简单的基础教育,伯润开始已经很长时间了。

    我接手这一块,也有一年多了。普及教育的工作很简单,在族学受过一年训练的仆从都可以做,又得到了家中上下的大力支持,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出息,而能进入族学的始终是少数人的特权。所以,适龄男童都可以接受教育,这种简单而广泛的识字教育一开始,就受到了热烈欢迎。从族学毕业的学子只有一百多人,但在族学受过训的仆从就多了。张涵已征的张昭同意,岑涛便打着‘有教无类’的招牌,要求族学子弟自动自觉的参与,很快就在卞南、卞东和鲁北三个庄子铺开了。可想而知,从族学毕业的学子越来越多――去年就有一百一十七人,在张家分布越来越广,识字教育早晚会普及遍张家。

    此事大大提高了族学在家中的声望,张昭很想从中插一手,以张家的名义进行此事。不过,考虑利弊之后,张家并没有参与其中,只是提供了空闲的房屋,作为支持。

    所以,整个识字教育的花费都是由张涵承担的。不过,这事也没什么,实际的花费没几个。每个孩子只需要一个尺半见方的木盘,里面盛上一半细沙子,写写算算都在沙子上进行。除了给去带课的小先生们一点补助,其余的需要便只剩下房屋、操场(打谷场)和木刀、木枪、竹弓等器械,另外再加上少许笔、纸作为奖励。去年一年,整个开支不过三百万,平均到每个孩子身上才二百八十钱。这点微不足道花销还多是用张家自己生产的实物来支付,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第十章 势力'下'() 
岑涛所说的,张涵早已知道了,微微俯首,作出洗耳恭听的样子,他的思绪就飘散开了。昨天张涵到庄里的时候,特地去了给孩子们上课的地方。新年还没结束,孩子们自也没有开课。但走在讲堂里,张涵恍惚中,似乎听见了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那时候的样子,张涵历历在目。抚摸着课桌,张涵不知不觉中,傻乎乎的笑起来。这就是他的子弟兵,当然,在张涵心目中,他们的作用可绝不止于此。如果失败了,自然一切休提,但是,真要是成功了,他们的作用可就大了。

    事到如今,张涵对未来,有了一点信心。再怎么样,保命也不再是难题了。自然而然,张涵就得陇望蜀,有了其他念头。现在,创建一个帝国已经不能满足张涵的了,他想要的更多。

    “这事不难,估计在五年以内,识字班就可以遍及张家。不过,事情进展到现在,我的工作便很少了,在各庄挑选几个适当的学子主持,基本就没我什么事了……”

    “元波,可不要这么说,过段时间你忙起来,可要记得你今天说过的话呀!”

    听岑涛抱怨清闲,张涵就取笑了一句。

    “过了年,元溪跟我去临淄,族学就要交给你了。”

    这个安排众人觉得有点意外,细细思量,又理所当然。岑涛为人稳重严谨,族学的内外基本已经确定,以他的性格,守成是不成问题。而且,岑涛是岑?之子,在族学里有一定威望。但是,岑氏父子终归不是张家人,不可能动摇张涵的威信。岑涛若想学张涵一样收买人心,也是不现实的。张涵把族学交给了他,尽可以放心离开。当然,前者在座的人人都清楚,后者有人想到了,却不会有人说出来。

    “元波,清闲的差使你就交给仲铨吧!”

    张律今年才十九岁,眉眼很像他母亲,是个英俊的小伙子,个子高高的,足有七尺九寸,身体健壮。从两年前起,张律也开始外出游学了。今天被叫过来,就知道有事情交给他,此刻听说是此事,不免有点失望。张律的心思,张涵一眼就看出来了。

    “仲铨,你不要以为这事简单,不重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元波驾轻就熟,觉得简单,做起来你就知道琐碎了。还有,以后奴仆的选拔会越来越少,最多偶一为之,族学以后的入学将会以这一块为主……”

    “是!我一定用心。”

    张律对张涵这个兄长一向敬爱,被张涵说了句,脸有点红,这才重视起来,连忙正色应了一声。把张律塞进了族学,也算是搞平衡了。以张律的身份,他的存在本身就无法忽视。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张涵有意培养他,这才多说了几句。见张律听进去了,张涵便不再多言。

    “经过这几年的剿灭,鲁国的盗匪数量大为减少,随之而来,我们实战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张奂环视一周,“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什么想法?”

    项奉走神中,张律低头不语,岑涛摇摇头……张奂最后把目光落在了张涵身上。张涵蹙眉想了想,还真没有什么好办法。去边郡肯定有许多机会,可惜危险太大不合算。

    “嗯,暂时就先这样好了。实战机会留给最优秀的人,族学里加强训练和对抗性演习。需要实战的话,就把实习人员安排到商队里去。八哥,你看……”

    “那就这样吧!不过,当初我加入郡国兵,主要是为了提供实战机会。现在既然没了实战机会……”

    “八哥,你做到眼下这个位置不容易,听说近期还会更进一步的,就继续待在郡国兵里吧!鲁国是张氏的根基所在,需要有人留在这里守候。张角蛊惑人心,野心勃勃,不出几载,必有不测之祸。这个时候,八哥可不能离开。

    不光不能离开,八哥你还要想办法,在郡国兵里树立威信,提拔些儿信得过的,以便切实有效地控制住郡兵。一旦有事,也好保护好家中。”

    “行!这事不难。不过,想要切实控制郡国兵,我还需要人手……”

    “多少?”

    “五十,要不,三十也中!”

    张涧的脑袋摇的像个拨楞鼓,

    “那不可能!族学去年才毕业117,今年也不会超过170,哪里能给你那么多,商队、鲁南、海曲,向族学要人的地方多了,今年还有十七那里。老八,十个八个的话,兴许还能凑出来,多了就不要想了……”

    “那也行,不过,人手得随我挑!”

    “老八,你一早就是想说这吧,不可能的!是人才,总不能都留给你……”

    “好了,好了,这事一会儿你们私下讨论,继续说正事!”张涵打断了两人的争论。

    项奉字子承,比张律大一岁,中等身材,眉清目秀,也是个小白脸。他是项让的长孙,与项让智计百出不同,项奉对数字非常敏感,对经营、商业和帐目有特殊的天份。在张涵组建纺织作坊的时候,项奉替他节省了不少钱,此后便作为纺织作坊的一员,参与作坊的经营管理。

    项奉简单介绍了一下去年的开支情况。大致说来,就是前年没少挣钱,但没够去年花,缺口在二千多万,用去年的收益补上了,今年还有八千万可支配收益,预计还会有不小的云云。

    “好了,事情就是这样,我就不再多说了,大家能节省,还是要节省一些,将来用钱的地方,只会越来越多。

    纺织作坊就交给子承了,大家需要钱,在额度内的,可以直接找子承要――过后把帐目交上来就好。有额外需要的,可以找八哥商量,如果不能决定,再给我写信,反正临淄与鲁国也不远。

    还有,船队需要人手,我看了一下记录,去商队的最多,留在族学的也不少,去植物园、作坊和造船场的也有一些,却没有愿意去船队的,这可不行,今后船队会越来越重要……”

    船队的事,并没有讨论出结果来。老实说,换了张涵自己,他也不会愿意去的。年纪轻轻,前途广阔,有的是地方可去,谁愿意去船队,又艰苦又危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