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值。牛山医园成立之初,主要精力集中在后备人才?l: 传染病的研究也以疾为主。关于牛痘研究,是在晚些时候开始的。到了现如今,整个研究早已经非常完善了。牛痘的危险性,牛痘的培 养,牛痘的接种,接种后的注意事项,影响接种的因素,疫苗化的研 究,等等,等等,孙良栋甚至进行了几次小规模的人体接种。张机接替孙良栋后,又进行了两次实验,完成了牛痘的收尾工作而已。
“……
接种牛痘以后,只有极少数会发热、乏力、恶心等现象。我们曾给1378人进行接种,其中1369人仅仅稍微发热,旬日便会痊愈,基本对生活没有影响。其余9人,在》失败。最早的接种者已经接种五年半了,迄今为止,接种人群中,没有一人感染过天花……”
张机一再强调,牛痘是孙良栋的成绩,可说起这个来,他也是一幅引以为荣的模样。
“嗯,好,做的太好了!”
张涵赞不绝口。张机微微低头,再次强调了孙良栋的功绩。
“仲景,我知道了。孙医丞的功绩,我自不会忘记,其他做出贡献的参与者,你报个名单上来……
对了,牛痘一事,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
张涵摆摆手。重新把话题转回牛痘。
“这个,我们已经完成了整个研究,现在是应用地时候了,为了全面接种牛痘,首先要对接种的医生,进行系统培训,这大概需要半年时间。秋冬季节,天气干燥凉爽。是牛痘接种的好时候,培训完毕,正好开始接种……接种就需要各地配合了……”
“行!”张涵满口答应,“需要钱物,你尽管找张涧要(张涧笑着点点头),不要客气……还有。写一本书,嗯,就叫《天花的预防》好了,把整个过程详细地记录下来,作为培训教材……”
张机高兴地答应了,然后,开始继续之前的汇报。这一次,张机呈上来一本书稿――《本草经》。
《本草经》是关于药材的描述和记录。在此之前,药书只有《神农本草经》一种,仅记载着365药材。不仅数量有限。还有不少错漏的地方,反而误导了医生。受张涵收集各种动植物和矿石。编篡《博物志》的影响。华佗地弟子李当之决心编写一部新本草,得到了华佗的支持。历经十年收集整理。在医园的大力支持下,李当之终于完成了这部《本草经》。
《本草经》记载了1183种药物,详
张机盛赞了《本草经》的重要意义,称赞李当之“此一书活人无 数”。
张涵不由笑了,“难道还有《伤寒杂病论》相比,那才是真活人 书!”
“真活人书”这话却不是张涵说地。那是华佗看到了《伤寒杂病 论》而不由自主发出的赞叹。张涵在华佗护卫提交的报告里,曾见到过这句话。此刻却拿来取笑张机。
“丞相取笑了,《伤寒杂病论》成书尚早,岂能与《本草经》相提并论……”
张机说了这一阵,从容了许多。
“仲景过谦了,我听说《伤寒杂病论》博采众方,此时虽不乏粗疏之处,其中的理论却已令元化先生叹服。医学一道,自古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仲景若能明其究竟,活人岂以万计。仲景有着一日完成了此书,还请予我一观,我必广为刊行,使仲景驰名天下……”
“丞相谬赞矣,丞相谬赞矣……”
张机闻言不由有些激动,喃嗫着不知说什么好。名医的地位很高,自古有“不成良相,便为良医”之说。但是,“名”之一字,又有几许人能够看破。能看破“利”字,已是少有之人中豪杰了。
张涵温言抚慰了两句,复又戏谑说:
“不过,仲景那‘五石散’可得慎用,才是!”
这却是戏言了。五石散和五石汤本是治疗伤寒的药方。可是,这药本身有迷幻作用,又能壮阳,士人闲极无聊,没病也有吃的。前一 阵,郭嘉曾服五石散,正天旋地转之际,被张涵撞见,知是服了五石 散,稍一品尝,却是给郭嘉好一顿痛打。张涵素来待下宽厚,轻易不会这样不顾及部属的颜面。郭嘉事后方知,五石散实有很强的毒性,无病服之,无异于服毒自尽。五石散由是知名。
“这个,是药三分毒,须对症下药,切不可胡乱服用……”
张机不好意思地笑笑。说起来,这事也怪不到他头上,可谁让他开的五石散药方。
“这却是巧了,今天我也带了一本书来……”
张涧闻言岔开了话,他也拿出一本书稿来。张涵接过一看,却是一本《字典》。
《字典》收录了11474字,除去重文1437个,还有个字。根据张涵地提示,《字典》没有效仿《说文解字》按照偏旁部首排序,而是编制了一套特殊的符号拼音――颇类似甲古文,采用了语音排序。注 意,由于采用了张涵地乡音作为标准,所以,齐鲁之音成为了字的标准发音(普通话变成山东方言了^__《字典》有拼音标注、涵义解释、常用的词和用字造的句子。
两本书并排摆在桌子上,张涵翻翻《本草经》――栩栩如生的一株蒲公英,看看《字典》,这就给了人自学的机会。他是越看越欢喜,越看越高兴。
“好呀!传令下去,立刻将这两本书雕版,我要把两书印刷出来,刊行天下,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我先吐会儿)……”
张涵这一高兴,便要大摆酒宴,以庆贺今日遇到的喜事。
这时,华佗却大笑一声:
“且慢!还有一事没说呢!”
:《伤寒杂病论》成书当在公元200~210之间,此时(197 年)应当已有初稿了。
ps:尽管晚了点儿。还是码出来了。还欠了三章半……去洗白白。睡鸟完待续,
手机问:p电脑访问:
第三卷 第八十章 闲话()
……
齿舌尚有误触之时,何况天下黎民万姓多不胜数。兄弟有纷争,父祖评断;亲戚有纷争,族老评分;邻里有纷争,乡老评说……这些何尝不是诉讼呢?
自古以来,天下何曾断了纷争。乱世有之,平世有之,盛世有之,圣贤在世亦有之。想天下无讼,不过是不明时世的人胡思乱想罢了。
昔日,文王在世,兴于礼仪,众人息讼,人皆传唱,以为是道德高尚。其时地广人稀、文王轻徭薄役,而断狱公平,民得安居,小人复无机可趁,故而诉讼自息。
我私下揣测,为了彰显道德,而刻意息怂,这样缘木求鱼的举动,恐怕并非是文王之本意。
……
而且,文王之世有没有诉讼呢?
先人多以为是没有,我独不以为然。若文王之世没有诉讼,息讼便应是稀松平常之事,又有什么难得的,会被众人所称颂呢?
由此可见,在文王之世,诉讼亦是寻常事!
……”
“嗯,这么说,也未尝没有道理……”
戏志才放下报纸,揣摩了片刻,随口说了句,他随即便笑了起来。摘下了眼镜,拭去了眼角的泪水,戏志才坐起身来,转向张涵:
“主公,你不会真的以为这东西能够说服人吧?!”
“不能么?”
张涵似乎很是诧异。
“当然不能!自然不能!”
诉讼不被人喜欢,已经有千百年历史,早已经成为了一种习俗。哪里是一纸命令、几篇文章能够改变的。况且,官员们不喜欢告状的刁 民,其中也自有原因。戏志才可不相信,张涵会不明白这一点。
“哦,还真是令人失望呀!”
张涵漫不经心地应付了事。戏志才不由自主奉上了一个大大的白 眼。
年前的一场大病,戏志才险些没死了。好不容易痊愈了,身体也差了许多。这段时日来,戏志才不再管事。而张涵但有时间,便常来看望他,饮茶品酒闲聊几句,两人随便了许多,似乎又回到从前的日子。
“文臧,我自有分寸。你也知道,党锢株连万千,贻害无穷,士人但以保全身家为己任,全无半点风骨,实在是经不起摧残了……”
见戏志才的模样,张涵也不恼怒,正色解释自己的想法。
“知道了!”
戏志才重新躺倒在躺椅上,仰面朝天若有所思。斜阳照在葡萄架 上,也照在他的脸上,满架的葡萄藤在阳光的照耀下,绿叶通透似晶莹的翡翠,几串小葡萄也象绿琉璃样奕奕生辉。
“不以言罪人……不以言罪人……”
戏志才反复念了好几遍,有种说不清的情绪在他胸中酝酿,许久方低声说道:
“主公,你想培养士人的风骨,这自然是件好事。明智之主莫不善纳人言。
我也知道,献帝初至不适合骤兴大狱。可是,这天下终究是明智者少,没脑子的人多。时人只见你心慈手软,为政宽和。如今,外面乱七八糟说什么的都有,闲言碎语都传到我这闲人耳朵里了……”
“文臧,这些我都知道,”张涵笑眯眯的,很是和蔼,“话总是要让人说的……”
一阵微风吹过,戏志才身子一颤,他侧过头来看了张涵一眼,不由得暗中叹息一声,不知是谁人要倒霉了。沉吟了下,戏志才也不再想这些。归根结底,张涵是他的主公,二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死别人总好过死自己。说起来,张涵已经够宽宏大度了,有人非要找死,却也不能拦着不是。
张涵倒在躺椅上,翻了翻报纸:
“哼哼,是非曲直自有公论,岂能容那些小人胡言乱语……”
戏志才差点笑出声,他咳嗽一声:
“主公,楚狂人当了博士以后,这文风可是愈法的犀利了……”
楚狂人是田琼的笔名,去年迎回了献帝,张涵终于可以将不其学乡和牛山学乡升级为太学了――医园和法园都稍逊一筹,差了半级。随之而来,张涵也封了四十五人为博士。田琼是大儒郑玄的弟子,在不其学乡讲学多年,学问也是上佳的,自然便成为博士之一。
“文臧,你这是什么话?田琼是郑玄的学生,学识出众,所以,去年将不其学乡立为太学之一时,方会以之为博士。再说,田琼又不是我提名的,那是
卢植他们提名的……
文臧,你这是在侮辱田琼的人格!侮辱我的人格!……”
张涵大为恼火,戏志才这也太不像话了。
戏志才拿起报纸,遮住脸上的笑容:
“主公,田琼的学问是不差,可也不如郑玄、卢植和蔡等大儒 吧?”
“嗯嗯,那倒是!”
这是事实,大儒们活到老学到老,相郑玄,苦学四十多年,至今也笔耕不息,张涵也深表钦佩。
“那我能问一下,大儒们和楚狂人的稿酬,是谁的高?”
这个嘛,张涵咳嗽了好几下,才把话理顺:
“这有什么麻,文臧你这个人思想就是阴暗。尺有所短,寸有所 长,那编故事的陈鸣道你知道千字拿多少钱嘛?”
“……,多少钱?”
戏志才还真不知道。
“出书的不算,报纸要刊登陈鸣道的稿子,每千字就得给他万 钱……”
“啥?!这不是与二千石的薪俸差不多啦?”
戏志才猛地坐了起来。
张涵从报纸里露出只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