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凤雏-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庞山民说罢,将书册掷于鲁肃身前,对鲁肃道:“此事发生,在下心中愤然,你江东与我荆南交易,就此作罢吧!”

    鲁肃闻言失惊道:“怎可如此?”

    如今江东士人,多已对这竹纸,使用习惯,鲁肃于江东亦尝试过造纸之法,可是总不得要领,如今若是庞山民断了这竹纸交易,江东士人,岂不要将这怒气,撒在他鲁家身上?

    见庞山民转身欲去,鲁肃连忙拽住庞山民袍袖,满面羞惭道:“山民勿怒,此事鲁某当给你个解释!”

    庞山民回过头来,面带冷笑,对鲁肃道:“先生且看看这书册,今日乃庞某拜师之日,不愿与你计较,庞某念与你子敬,素有交情,便给你一个机会,明日山民与客栈摆下筵席,再宴请子敬吧!”

    说罢,庞山民转身而去,鲁肃劝之不住,只得颓然的坐在案边,捡起地上书册,翻看起来。

    只是看了片刻,鲁肃便面如死灰,心道此又是何等神技?庞山民这是有大兴教化之功啊!若是江东士人,日后得不到这般书册,岂不与他鲁家拼了?

    想到此处,鲁肃心中更是黯然,口中喃喃而叹道:“公瑾,此番你可算是害死我了!”

NO。118 周郎**,流传天下() 
辞了鲁肃,庞山民径自去寻孔明去了,如今蒯越已准备带上刘琦,孔明二人同回襄阳,制衡蔡氏。

    诸葛亮见庞山民姗然而至,对庞山民笑道:“兄长此番警告那鲁肃,难道就不怕江东心中忌惮,不再行那祸乱南蛮之计?若是那祝融丫头知兄长坏她好事,怕是不会与兄长干休。”

    “如今江东已被识破,以那周瑜性情,当冒险一搏才是。”庞山民闻言,驳道:“周瑜此人,向来以智计百出为傲,如今先失一招,又怎会允我荆南安定?”

    诸葛亮闻言,点了点头,话锋一转,道:“如今我与大公子即将前往襄阳,此去若要成事,怕是时日非短,兄长对亮,还有何嘱咐?”

    “此去襄阳,孔明须步步为营,不可行险,若计策不成,孔明便与大公子返回荆南便是……”庞山民言辞恳切道:“孔明须知,于长沙为政这段时日,百姓皆感孔明恩德,为兄心中,便是不图这荆襄,亦不愿让孔明涉险。”

    诸葛亮闻言,心中感动不已,对庞山民道:“兄长大可放心,如今有蒯氏从旁相助,此去襄阳,亮必助大公子成事!”

    诸葛亮说罢,二人相视而笑,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翌日一早,庞山民与荆南文武,送走蒯越一行,便回到太守府中,如今长沙,民政皆由庞山民操持,庞山民索性学那曹操,于府门之前,张贴求贤告示,欲寻一二贤人,辅其执政。

    告示一出,长沙百姓奔走相告,不多时,于太守府前,便有数人前来相投。

    庞山民与众人对答,发现其中多庸碌之人,心中颇为苦恼,暗道这孔明一走,怕是他也无从偷懒了。

    正当庞山民忙碌之际,侍卫来报,言江东鲁肃求见,庞山民这才想起,昨日约见鲁肃之事,居然被他忘之脑后……

    鲁肃被侍卫引入堂中,庞山民见鲁肃精神萎顿,对鲁肃道:“子敬昨夜,可是休息的不好?”

    “日有所思,夜不能寐……”鲁肃闻言,长叹一声,对庞山民道:“山民,这竹纸买卖,你与我江东,还是做下去吧!”

    庞山民闻言,心中暗乐,面上却故作怒容,对鲁肃道:“子敬,非是我荆南不欲与江东通商,而是你江东惹我荆南在先,江东欲图那江夏,先前已与我荆南有约,如今我荆南两不相帮,却遭江东如此算计!若此事传扬开来,你让这荆南文武百官,如何看我?”

    鲁肃还欲再言,庞山民对鲁肃道:“且我荆南竹纸,如今于各大诸侯处,供不应求,之前我念与子敬相交莫逆,每每都先满足江东所求之纸,可你子敬,又是如何做的?”

    庞山民一席话,令鲁肃满目羞惭,见鲁肃久久不言,庞山民从案上取一书册,递予鲁肃面前,对鲁肃道:“子敬,若此书我荆南大量印制,必叫你江东,成为世间笑柄!”

    鲁肃接过书册,看了一眼,便心中大惊,连忙翻开,细看起来,眼珠子却越瞪越大!

    “山民,此乃小人之道!”鲁肃看了几页之后,面色通红,对庞山民道:“仲谋将军与大乔之事,皆属流言,还有,公瑾家风严谨,与小乔琴瑟相和,你缘何说他,在外还有三妻四妾?”

    “庞某知道,这皆是流言,此书也是庞某从这荆南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之中,收集所作。”庞山民神情淡漠,对鲁肃道:“子敬若怪,就怪那周都督做的实在过分,庞某也只有以小人之道,泄心中愤恨了!”

    “山民切勿如此行事!”鲁肃心中激动,几下便把手上书册扯的粉碎,庞山民却又从案上取下一册,递予鲁肃,面上冷笑,道:“我荆南刊印书册,轻而易举,若子敬愿撕书泄愤,庞某当满足子敬才是!”

    鲁肃闻言,心中大骇道:“山民,休要动怒,此事你我之间,再作商榷!”

    鲁肃好言说尽,庞山民神色稍霁道:“念在与子敬相交一场,此事我亦不愿追究,只是你江东信使,说的那五溪蛮蠢蠢欲动,对我荆南,可有补偿?”

    “有,有……”鲁肃闻言忙道:“只是来年我江东欲挥军江夏,山民若要补偿,须再等段时日。”

    “补偿我荆南还需你江东选日子不成?”庞山民作势而起道,“子敬,你我皆是商贾,之前庞某与你相交,知子敬乃诚实君子,可有此一事,庞某再也不敢相信,你江东鲁家之诚信了!”

    鲁肃闻言,长叹一声,对庞山民道:“山民,你欲要我江东付出何等代价?”

    “在下听闻,江东之造舰技术,冠绝天下,日前兴霸言江东斗舰,往来大江,他看得眼热,欲向我讨要数艘……”庞山民微微一笑,对鲁肃道:“如今你江东临战在即,庞某便不要你粮草财帛,若你江东,予我造船工匠五百,我便不予你江东计较!

    “造船工匠?还要五百?”鲁肃闻言,面现为难之色,对庞山民道:“造船技法,多为我江东不传之秘,山民,你这是为难我啊!”

    “那你江东赔我何物?”庞山民闻言,皱眉道:“我原本以为,你江东临战在即,不欲索要太多赔偿之物,只是不想子敬连区区五百造船工匠都不予我荆南,你江东想要息事宁人,诚意何在?”

    庞山民说罢,鲁肃苦劝道:“山民,你再想想,除了工匠,你还想要何物?”

    “不予工匠,便予我长沙斗舰三艘!”庞山民思索片刻,言辞不容鲁肃拒绝,对鲁肃道:“兴霸求我之事,我当为其办妥才是!你江东若是不给,就不要怪庞某翻脸不认人了!”

    鲁肃踌躇许久,见庞山民已绝无妥协可能,对庞山民道:“我江东水军,只有斗舰二十余艘,山民,你这一开口便要走三艘,怕鲁某回去,无法与周都督交待啊!”

    “那子敬就拿着这书去与周瑜交待!”庞山民冷笑着指了指案上书册,对鲁肃道:“若那周都督不允,庞某便自费为都督印上此书千册,赠与各地世家,让这周郎风流之美誉,流传天下!”

NO。119 蒋琬相投() 
鲁肃自是不敢让庞山民拿着这种书册传遍各家诸侯为周瑜造谣,且不说周瑜与鲁肃相交莫逆,单单周瑜江东水军都督的身份,便决定了其名誉不容有失……

    于是鲁肃一脸苦闷,尽数应下庞山民的要求,对庞山民道:“若我江东,予了你工匠抑或舰船,这书册,山民必须尽数销毁!”

    “若非周大都督欺人太甚,庞某亦不会出此下策。”庞山民见鲁肃应允,神情稍霁,对鲁肃道:“非是庞某逼迫子敬,子敬你好好想想,之前我荆南对你江东,可有亏欠?若不是那周瑜算计我荆南在先?我又岂会与他去计较?”

    鲁肃闻言,默然无语,苦着脸对庞山民道:“公瑾与山民也是各为其主……山民,我已尽数应下你荆南要求,公瑾先前行事,如此便揭过了吧!”

    庞山民点了点头,故作大度道:“若非子敬求情,我必不与那周郎干休!”

    鲁肃闻言,心中苦楚,却也只得连连赔笑,对庞山民道:“山民,鲁某观你这书册之上,字迹皆是相同,莫非……有某种技法,可造书成册?”

    庞山民微微颔首道:“此技乃活字印刷,日可印典籍千册有余。”

    “可否将此物予在下一观?”鲁肃闻言,连忙追问,庞山民却很光棍的摇了摇头,对鲁肃道:“非是庞某敝帚自珍,此法如今,于我荆南也只有数人知晓,子敬若要学去此技,授予周郎,岂不让那周郎,制衡于我?”

    “若我赌咒,决不让他人知晓呢?”鲁肃神情迫切,庞山民却不以为然,对鲁肃道:“子敬先前也说过,我与周瑜各为其主,子敬亦然,且若让你鲁家学去此般技法,也是断了我庞家财路……”

    鲁肃闻言,长叹一声,对庞山民道:“若我鲁家买你印成之典籍,如何?”

    “在下不是已经说过,与江东的纸张生意从此作罢了么?”庞山民还欲再言,鲁肃忙道:“山民先前已应下,前事尽数揭过!”

    庞山民故作为难,叹了口气,对鲁肃道:“那就再售你江东些纸……只是子敬回去之后,勿要忘记告诉那周瑜,若他还敢再犯,我荆南必与他不死不休!”

    鲁肃连连点头,陪笑道:“那典籍呢?也卖鲁某一些如何?”

    “如今只印了《诗经》,《楚辞》。”庞山民说罢,指了指鲁肃怀中之书,道:“还有你家周大都督的风流韵事!”

    “都要,都要……”鲁肃抹了把额上冷汗,对庞山民道:“山民少待鲁某数日,鲁某这便返回江东,与仲谋将军和公瑾商议一番……”

    送走鲁肃,庞山民心中暗乐,谁有能能想到这掌管江东钱粮,往日风光无限的鲁肃,居然会有这般狼狈的模样。

    之前诸葛亮还在长沙之时,庞山民便把这后世的“舆论战”与诸葛亮说过,二人商议之后,才有了如今这般,威逼鲁肃之计,想来鲁肃投鼠忌器,不愿坏了那江东名声,也只得乖乖就范。

    只是如今一来,也算是与那周瑜撕破脸面,江东周郎风流倜傥,却被人戏言为游戏花丛之人,若那周瑜见了此书,怕是也会气的吐血斗余了吧!

    鲁肃走后,庞山民便收起心思,处理起了桌上案牍,算是正式接手了诸葛亮离去之后的长沙政务。

    竹纸售予各家诸侯,虽所获巨利,多用以填补荆南四郡财政,只是庞山民发现,这长沙之财政,却不宽裕,自刘琦继任韩玄之位,诸葛亮便对这长沙民政,事事操心,且先前收拢汝南流民,开支不菲,在城外建了数座村庄之后,诸葛亮还于城内囤积粮草,以备流民冬天所需,只有到来年开春,这些流民才能从事生产,不再成为这长沙财政的拖累。

    且之前长沙周边各县官员,多卖官鬻爵者,并非能吏,如今虽被孔明革去一些,长沙治下却还有数县,为韩玄在时之老吏,各地政令汇聚长沙,有的要钱,有的要粮,庞山民看过之后,亦是一阵头大。

    看来这书院,冬日便要破土动工了,若襄阳书院能于长沙,重现往日辉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