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凤雏-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NO。92 兴霸,重操旧业吧() 
庞山民虽回绝了周瑜的瓜分荆襄之策,却依然可以顺畅的与鲁肃谈及竹纸买卖,如今既知江东欲图江夏,庞山民也不敢再打江东粮草的主意,能从周瑜手中,讹来万石粮草,已是大赚一笔,至于与鲁家交易竹纸,则一切照旧。

    于长沙渡口,一车车的纸张被运进船舱,鲁肃和周瑜二人便以公事繁忙为由,与庞山民作别,庞山民心中虽对周瑜颇有怨念,却依然和颜悦色的与二人作别,直到大船远去,庞山民才收起了面上笑容。

    这江东周郎,计策果决狠戾,怕也是荆南日后大敌……

    庞山民心中对周瑜尤为忌惮,虽荆南有孔明坐镇,可周瑜无论年纪还是阅历,都要比诸葛亮占据优势,诸葛亮虽被后世传唱,克制周瑜,可是届时这二虎相争,鹿死谁手却不得而知。

    如今刘备已提前一年,入了新野,并且窃据汝南之地,这汉末大势,已然改变,若荆南日后与江东再起战事,孔明和周瑜之间智计上的胜败,庞山民难下定论。

    都是三国时代的顶级谋士,算计之时,双方往往只差一线,叫他这个俗人又如何分得清孰优孰劣?

    处理了与江东贸易之事,庞山民也索性将心中烦闷,抛之脑后,回到长沙与诸葛亮告了个假,庞山民又跑去竹舍偷懒去了……

    时已入秋,麦浪重重,荆襄之地,又是一个丰年。

    庞山民心中盘算,怕是用不了太多时候,江东便会向江夏发起攻势了,如今江东态度坚决,对江夏志在必得,若江夏重燃战火,恐怕江东与荆襄间的格局,亦会发生改变。

    想到此处,庞山民猛的拍了一下脑门,在貂蝉惊愕的目光下,头也不回的冲出竹舍,跨上骏马,径直向长沙渡口而去。

    “兴霸……”

    江边渡口,甘宁正于大船之上操练水军,听得船下呼喊,甘宁面露喜色,快步跑下战船,迎了上来。

    “就算是急着找我喝酒,也不用跑的面红耳赤。”甘宁出言调侃,却见庞山民神情郑重,甘宁心中疑惑,收起笑容,道:“莫非山民此来,有什么事情要水军效劳?”

    庞山民点了点头,翻身下马,对甘宁道:“兴霸,先前周瑜与鲁肃此来,意图使我荆南于日后江夏战事之上,两不相帮,如今我等已经应下。”

    甘宁闻言一愣,对庞山民道:“我已是长沙军校,如何对待江夏之事,你们商议便是。”

    “兴霸忘却苏将军乎?”庞山民话音刚落,甘宁勃然色变,对庞山民道:“苏飞那厮,还在江夏军中,若山民不说,我几乎忘却!莫非山民此来,是让我抛弃与苏飞的兄弟之情不成?”

    “非也。”庞山民摇了摇头,道:“我既知兴霸与那苏将军情同手足,便不会坐视不理,来寻兴霸,正是为商议此事!”

    甘宁闻言,面色微微好转,只是眉宇之间,纠结之色更浓,许久之后,甘宁叹道:“若我引水军去救江夏,岂不是让别人以为,你等出尔反尔?”

    庞山民摇头叹道:“所以,我长沙水军不能动。”

    “那我又如何救的下苏飞?”甘宁说罢,庞山民沉吟片刻,眼前一亮,对甘宁道:“莫非兴霸忘却,你先前是做什么营生了么?”

    “水寇?”

    甘宁闻言,面现喜色,见庞山民笑的诡谲,甘宁一脸兴奋,拍了拍庞山民的肩膀,笑道:“险些把老本行忘了,依着山民的意思,我应该把那苏飞,劫来长沙?”

    “还要带上苏将军的家眷,与其战死沙场,倒不如抽身而退,留下性命,比什么都强。”庞山民说罢,甘宁点了点头,道:“如此说来,山民是不看好江夏此番,能守得住江东攻势了?”

    庞山民闻言,默默点了点头。

    江夏黄祖与江东周郎,如今庞山民尽皆见过,说实在的,黄祖实在不是周瑜对手,就算是蔡瑁张允二人,使荆襄水军尽出,救援江夏,怕也只能与那江东水师,堪堪相抗。

    庞山民神情郑重,沉吟许久,甘宁却等的心烦意乱,见庞山民久久不语,甘宁喝道:“你倒是说话!”

    “说什么?”庞山民闻言一愣,见甘宁还未行动,苦笑道:“水寇之事我又未做过,不是先前跟你已说过,你去将那苏飞一家,劫来江东便是!你难道还要我去拉上弟兄,帮你劫人?”

    “你这性子,倒是挺适合当水寇的……”甘宁闻言,不禁失笑,对庞山民道:“行了,此事我已得知,苏飞一家老小,交给我便出不了岔子,我本以为你此番前来,只因你我二人许久未见,叙叙旧情,却未想到,居然是有如此大事,告知于我。”

    “若那苏飞被江东之人坏了性命,你不还得埋怨我一辈子?”庞山民叹道:“只是兴霸此行,还需隐秘,若被景升公得知,这战前大将,是被我等掳走,怕是不会与荆南干休。”

    “我省的!”甘宁说罢,心中感激,此番庞山民匆匆而来,怕这荆南知苏飞一事者,仅他与庞山民二人,庞山民居然肯冒着被刘表诘难的风险,来将此事告知于他,足见兄弟相交,情真意切了。

    想到此处,甘宁眼眶微红,庞山民似是知道了甘宁所想一般,对甘宁笑道:“那苏飞将军,领江夏军务多年,未曾出了岔子,若其被兴霸捉了,亦可帮扶兴霸,执掌我长沙水军,山民便于此处,提前恭贺兴霸,又得一大将了!”

    “你说的倒是轻巧,劫人之事,却要我来操持。”甘宁说罢,大笑起来,却忽见一长沙商船,缓缓向江边靠来,甘宁疑惑的看了大船一眼,对庞山民道:“你家去北地做买卖的船,若是之前,我必不放过,现在荆襄何人不知,你庞家巨富?”

    “并非只是买卖。”庞山民话音刚落,便见船上冲下一人,奔到二人近前,气喘嘘嘘道:“禀报大公子,我等已去北地探得消息,果不出公子所料,那乌巢,半月之前,已被曹军烧了!”

NO。93 河北之事,荆襄之事() 
袁军粮草被烧,也令北方官渡的局势变的渐明朗了起来,由原先的袁军势大,而变成了袁曹军势相若,曹操纵火乌巢,也如同一个响亮大嘴巴子一般,拍在了先前那群看好袁绍的各家诸侯脸上,如今曹操挟大胜之威,进可图谋袁绍河北之地,退可顾及窥觑其领地的各路诸侯,这未来中原霸主的气势,也逐渐的开始成型。

    虽说官渡距荆南甚远,但庞山民听得袁绍粮草被烧的消息,也不禁深深的叹了口气,袁家四世三公,坐拥河北之地,这大好的家业,一朝被败成这般模样,实在是令人惋惜不已。

    见庞山民又在长嘘短叹,甘宁不禁笑道:“这河北的事儿,也能扰你心绪?”

    “兴霸又怎知,有朝一日,我们不会去与那曹操为敌?”庞山民说罢,甘宁愕然,许久之后,甘宁挠了挠后脑勺,笑道:“北方太远,如今我荆南根本没有与那曹操一较长短的本事,我虽为水寇,却也知道,要想与那曹操为敌,我们还差的远。”

    正是如此。

    曹操自陈留起兵之日,便于这天下间留下赫赫威名,且如今挟天子以令诸侯,待其平了北地,诸侯间怕无人再敢与之为敌,若说先前袁绍还算曹操争霸天下的一大对手的话,如今明眼人都能看出,袁军屯粮之所被烧,已然泄了气势,军中无粮,河北的这个冬天,恐怕会过的十分艰难了……

    辞别甘宁,庞山民便匆匆向长沙城内赶去,欲将此消息与诸葛亮分享,如今曹操胜了袁绍,已无北地顾忌,袁绍亦不敢主动挑衅,妄兴刀兵,庞山民亦想知道,此事对荆南有何影响,与其自己胡乱猜测,倒不如去寻孔明,问其看法。

    于太守府中,庞山民见了孔明,尽言庞家商队于北地细作打探之事,诸葛亮闻言,亦是大惊,原本诸葛亮只是担心,袁绍将军粮屯于一处,恐被曹操所破,如今这心忧之事,已成现实,诸葛亮也唏嘘不已,对庞山民道:“原本亮亦以为,这袁曹相据,必耗时日久,我荆襄之地,也应有个数年修养之期,可如今看来,曹操欲平那北地,怕是只在须臾之间了。”

    “须臾之间?”庞山民闻言微惊,道:“那曹操素来视刘备为心中大敌,如今袁绍于河北军势,大败一场,孔明难道没有想过,曹操转战荆州的可能么?”

    诸葛亮闻言一愣,继而摇了摇头,对庞山民笑道:“兄长不知兵事,岂不闻‘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乎?河北袁绍,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纵使败了一场,这军势与曹操相据,依然绰绰有余。”

    “可如今已时已入秋,一旦入冬,北方天寒,袁操两家,理应罢兵才是。”庞山民依稀记得,那彻底改变袁曹态势的仓亭之战,应在来年才是,心中却不知孔明为何,看好曹操会再兴刀兵,攻伐河北。

    “曹军如今气势正盛,且已占得河北之地,若我是那曹操,便会步步为营,给袁绍个机会,使其收残兵于一处,届时只要再胜一场,河北可定!这个冬天,也只是给那袁绍,收拢军势所用,所以袁绍必败,不过再用一年时光,怕是北方土地,届归曹操,这诸侯争霸,一年的时间,不也只是须臾之间么?”诸葛亮说罢,目视庞山民道:“先前兄长所言,这天下大势,与我荆南时间不多,亮还有些不以为然,却不想天有不测风云,这曹操居然用如此短的时间,奠定大势之基业,看来还真的被兄长一语成谶了!”

    庞山民摇头苦笑,他所知道的,只是史上对官渡之战的记载,对于两军实际上如何作战,庞山民如今还是一头雾水,庞山民原先以为,刘备如今屯兵新野,且暗地里收拢汝南黄巾,应当会多少改变一下河北局势,却没想到这般改变,依然没有影响到官渡之战的进程。

    唯一令庞山民心安的是,荆南距官渡甚远,一时半时,还不需担心这天下第一诸侯的窥觑,想到此处,庞山民不禁对那个素来他看不起的刘备的印象,也微微改观。

    面对曹操,屡败屡战,却依然精神抖擞,这番韧性,确实是常人所不及啊。

    “兄长勿要忧虑,那曹操就算吃下河北,没几年休养生息,不可能再次遣大军而出,对我荆南,影响甚微。”诸葛亮见庞山民忧心忡忡,出言劝道:“如今我等只需将荆南经营的铁板一块,坐等那江夏乱起。”

    “江夏若乱,对我荆南有何好处?”庞山民闻言一愣,心中疑惑,诸葛亮微微一笑,道:“若江夏被江东收于手中,那景升公必使蔡瑁张允出兵救援,以亮观之,荆襄水军,还是差了江东一筹,若二人救不下江夏,那景升公怕是也会想到大公子如今,已掌荆南四郡,届时两相对比,景升公必会渐渐倚重大公子了吧。”

    “若刘备徐庶遣新野之军尽出,救援江夏呢?”庞山民皱眉道:“先前孔明也说过,刘备便是那待鹬蚌相争的渔翁。”

    “刘备得了江夏,对我荆南,亦有好处。”诸葛亮闻言笑道:“刘备势大,景升公对其更为忌惮,届时荆襄九郡,景升公得其四郡,大公子得四郡,二者实力,便逐渐相若了起来,景升公欲防刘备,必使大军屯兵江陵,襄阳各处,届时再要如现下这般,于我荆南行使政令,怕也是无力为之了。就像此番景升公贸然于我荆南课以重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