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凤雏-第3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权闻言一惊,起身而立,堂上群臣亦交头接耳,纷纷将目光投降了堂前缓缓走来的清瘦长者。

    “贾文和拜见吴侯。”贾诩遥望孙权,拱手一拜,坦然笑道:“此来江东,颇为不易,过寿春。合肥之时,贾某亦乔装易容,而今得见吴侯,却让贾某觉得不虚此行了……”

    孙权闻贾诩追捧之言,面上却未现喜色,平复心中激荡之情,对贾诩道:“文和先生此来江东。所为何事?若是劝孤出兵相助,还是早些离去的好,我江东朝堂如今也是多事之秋,无暇他顾。”

    贾诩闻言。先是一愣,继而笑道:“莫非吴侯不看好丞相可一战而胜?”

    “胜?”孙权闻言,不禁冷笑,对贾诩道:“丞相数月来连丢五城,败军之将,也敢言胜?况且如今荆襄又添周郎,鲁肃,此二人乃我江东肱骨,文和先生轻易言胜,怕是有些大言不惭了!”

    孙权说罢,堂间群臣纷纷出言应和,贾诩见状,面上毫无懊恼之色,只淡然一笑,对孙权道:“丞相只一时之败,然而我中原大军,却根基未损,此来江东,贾某的确欲劝吴侯与丞相携手并进,然而更为重要的是,若吴侯相助丞相,日后自有机会迎回周瑜,鲁肃!”

    孙权闻言,不禁大愕,堂上群臣亦鸦雀无声,数月来孙权对失去这两位贤臣所遭受的苦难深有体会,半晌之后,孙权才回过神来,对贾诩道:“文和先生又有何计策,令公瑾,子敬回心转意?”

    “只须丞相大军,尽破许都,活捉周瑜,丞相便将公瑾送还江东,鲁肃亦当顾惜友情,归返吴侯麾下!”贾诩说罢,孙权面上喜色骤然转冷,对贾诩道:“文和先生此言,怕是大言不惭了些,丞相手段虽然凌厉,可公瑾亦非无谋之人!说破许都便破许都,莫非文和先生视我江东能臣为无物乎?”

    “公瑾如今乃荆襄之人,非江东之臣。”贾诩淡淡说罢,孙权脸上闪过一抹阴霾,对贾诩道:“此事先生勿要再提,公瑾之事乃孙某自作自受,如今孙某悔悟,自然不会轻信先生这般拙劣计策,孙某掌六郡之地,已然满足,若与丞相合谋荆襄,我江东怕是又要陷入连绵战火!”

    “吴侯当知,荆襄无论早晚,必要与江东一战。”

    贾诩闻言不为所动,对孙权道:“即便是吴侯安心偏安一隅,可那庞山民,却有一统天下的野心!”

    “丞相便没有一统天下的野心?”孙权闻言,不禁反诘,贾诩见状,只微微一笑,对孙权道:“如今天下诸侯,荆襄最强,若庞山民挥军南下,以江东当下的能力,如何抵挡?丞相攻伐庞山民治下土地,本就是江东发展的大好机会,吴侯当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道理!”

    孙权闻言,依旧不为所动,贾诩见状,不疾不徐道:“若丞相胜,愿将新占土地,予吴侯半数!此番丞相出兵河北,军马十余万,即便不能一战全功,掠些土地,绰绰有余,吴侯只须历练水军,于沿江水道对荆襄多作挑衅,便可得土地无数,此等好事,岂可错过?”

    贾诩说罢,堂上群臣低声议论纷纷,孙权闻言,亦不禁眉头大皱。

    贾诩的这番决断,从表面上来看,江东的确可尽得好处,且孙权以为,再召回周瑜,鲁肃的希望虽说渺茫,可庞山民总要给他些姻亲面子,周瑜,鲁肃入仕荆襄,孙权心中本就有气,若挑衅一下荆襄水军,无伤大雅,亦可表明江东态度,想必庞山民也不会追究太深。

    想到此处,孙权微微点头,对贾诩道:“丞相欲与我江东联手,只为我江东挑衅荆襄水军?”

    贾诩闻言点了点头,孙权却眉头大皱,对贾诩道:“先生此言未必真实,即便我江东水军,令沿江水道混乱不堪,丞相又可得多少好处?莫非丞相此番,只欲我江东与荆襄结仇不成?”

    贾诩闻孙权之言,不禁轻笑一声,对孙权道:“如今周瑜,鲁肃皆去往荆襄,吴侯却与那荆襄并无仇隙,这等胸怀,当真广博!”

    孙权闻言,面上一红。

    若非斗不过荆襄,仅此一事,江东怕是要尽其大军,与荆襄决一死战了吧。

    周瑜乃江东军马大都督,历朝历代,从未有过这般身居高位者投敌之事,如此丢人的事情于他孙权治下,也算是开了先河。二人转投荆襄,孙权心底除后悔外,更有气愤。

    若二人再做让步,他身为吴侯,又怎会薄待重臣?孙权自顾自的沉思一阵,却已忘却之前所为是如何令二人冷彻骨髓。

    思索良久,孙权目视一众朝臣,对群臣道:“孙某如今犹豫不定,诸位心中以为文和先生此番建议如何?”

    堂下群臣还未及开口,却听贾诩笑道:“吴侯且慢,贾某话还未完。丞相还言,若破荆襄城池,必搜刮其城内奇物,奇术,一应所得,皆与江东一同分享!吴侯当知,那荆襄生财有道,且其新占城池发展迅速,多赖奇术,奇物之功!此等事物,足以令我中原与吴侯江东,大发其财,只需数年,治下富庶便可赶上荆襄!”

    堂下群臣闻言,当下议论纷纷,一众世家家主更是喜形于色。

    江东数年来贩运荆襄布帛,纸张,书籍等物,令世家获资财不少,然而各家家主,并不满足,只是每每向荆襄求取技术之时,庞山民皆不为所动,荆襄从来不会授之与渔,这也让一众世家家主在获得财富的同时,心中仍有些怨愤。

    然而贾诩的言辞,恰恰投其所好,不少世家家主闻贾诩之言,便出言相劝吴侯依计行事,在各家主眼中,只要新得荆襄技术,便是赔偿荆襄一些财帛也无伤大雅,江东水军挑衅荆襄,能胜最好,若是败了,以两家姻亲关系,江东亦有与庞山民周旋的手段。

    孙权闻群臣相劝,对贾诩提议,也颇为意动,只是孙权心中依然隐约觉得,贾诩所图,并非如表面这般简单,虽数年来他那妹婿,多番给他面子,然而自周瑜,鲁肃二人去往荆襄之后,荆襄与江东两家,数月来除商贾贸易外,少有联系。

    贾诩见孙权面上,阴晴不定,显然在权衡利弊,心中暗道为今之际,当下猛药。

    想到此处,贾诩轻咳一声,对孙权道:“吴侯还请速速给贾某一个答复,若事不可为,贾某也可早些回邺城复命,随丞相亲征,丞相十余万大军,多半已渡黄河,贾某于军中,尚有要事!”(。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NO。550 临战江东,强势应对() 
见贾诩欲走,孙权急劝。

    孙权虽知晓荆襄强盛,却不知晓中原到底状况如何,江东与这两家诸侯交锋多年,皆有败无胜,所以在孙权看来,两家实力当不分轩轾。

    既然曹操都给出了这般利益,孙权也不会一味的顾念姻亲之情,更何况这些年来,两家的姻亲之情因诸多事情已变得渐渐淡漠下来。

    一方是无尽的好处,另一方只有淡漠的姻亲,孙权心中很快便有了决断。

    与此同时,各江东世家家主也并未阻碍孙权的抉择,实际上自周瑜,鲁肃二人寒心离去之后,江东的世家家主们便心思各异了,明眼人皆可看出,孙权失去了二位肱骨之臣,江东怕是再无希望,逐鹿中原。

    如今无论孙权做何决策,只要不影响世家利益,一众家主皆会支持,就算是江东覆灭,易主荆襄抑或中原,对于各家而言,影响不大。

    无论哪家诸侯日后欲统御江东,总要本土的世家支持,所以江东世家并不一定要依附吴侯,若丞相,唐侯可给出更高的利益作为交换,便是更换门庭,对各家家主而言亦有利无害。

    贾诩得偿所愿,匆匆而归,江东水军不日来亦频频调动,如此动作,自然难以瞒过荆襄耳目。

    庞山民得江东异动的消息,冷笑不语,心中暗道孙权还是踏出了这覆亡江东的一步,荆襄早有力量,覆灭荆襄,虽不久要与中原大战一场,然而荆襄水军,却不会参战,既然孙权想要火中取栗,那便成全于他,只是到最后会不会引火烧身,便尚未可知了。

    以一家之力。应对两家诸侯,荆襄朝堂之上的百官却对如此时局,颇为畏惧。

    荆襄连下五城,又即将要与曹操征战一场,可如今这江东趁火打劫,却令朝堂群臣,并不看好如此战局了。

    当今天下。还未曾有一家诸侯独抗两家的先例,况且江东虽弱,那也是六郡之战力,荆襄便是悍然应对,所付代价,必然不小。

    朝会之时。不少世家家主,皆劝庞山民当遣使往江东一行,询问江东水军变故缘由,若可有转圜,那便付出一些利益,也不要影响日后中原战局,庞山民闻群臣劝言。却神色如常。

    “诸君皆以为,当与江东虚以委蛇?”庞山民说罢,朝上群臣皆观庞山民神情,见庞山民不似恼怒,韩嵩躬身一礼,对庞山民道:“非是如主公所言虚以委蛇,而是若我荆襄与两家诸侯一并交战,怕力有不逮。”

    韩嵩话音刚落。便听堂外一声高喝,一雄壮武将健步如飞,奔上堂来,对庞山民道:“主公勿要轻信此胆小如鼠之言,江东若欲于主公大战之际,从中作梗,甘某定要其有来无回!”

    庞山民闻言。不禁笑道:“兴霸且稍安勿躁。”

    对于韩嵩所言,庞山民并不反感,只是以庞山民对江东的了解,若此时荆襄示弱。江东必狮子开口,到最后怕是两家依然会不欢而散,与其做此无用之功,倒不如以身涉险,看看江东现下战力,究竟如何。

    且荆襄水军数年来未逢大战,之前的水战经验,还都是来自于如何应对江东周郎,如今公瑾已于荆襄为官,庞山民也想了解一下江东后周郎时代,这水战之能,还可剩下几分水准。

    而之前甘宁未能去往许都,捞得战功,近些时日来,心中怨忿怕是不小,庞山民与甘宁虽为君臣,亦是挚友,总不能让好友怨气难平,且江东若要袭扰荆襄,唯靠水战一途,如今的荆襄水军,从不畏惧任何来犯之敌。

    韩嵩见甘宁入得殿内,当下不敢多言,甘宁挑衅的看着韩嵩,嗤笑一声道:“若依你所言,我荆襄颜面,尽皆丢尽!”

    “兴霸勿要动怒。”庞山民闻言不禁笑道:“德高先生所言亦是为我荆襄,一应争执,只是二位理念不同。”

    “主公,总之甘某与我水军将士,已有决一死战之心,且那江东水军,已无周公瑾居中运筹,其余人等,不足为虑!”甘宁说罢,庞山民微微点头。

    二蒯见状,便知庞山民心意已决,蒯良思索片刻,率先上前,拱手拜道:“兴霸江东守沿江水道,自可保水道无虑,只是若江东军马若登陆江陵,或荆南四郡,我等又当如何应对?兴霸将军只一人,怕是分身无术。”

    “陆战自有文仲业!”甘宁说罢,文聘亦道:“文某愿担此职。”

    “仲业将军一人怕不够稳妥,江东毕竟也是一家诸侯,能人不少,若仲业将军守御江陵,长沙何人守御?荆南诸郡皆我荆襄腹地,容不得丝毫闪失,不然对我荆襄发展,影响颇大……”蒯良说罢,庞山民只思索片刻,若有所得,对蒯良道:“子柔先生,庞某愿保举一人。”

    “主公莫非是说五溪蛮沙摩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